大学生心理社会能力培养面临挑战的定性研究
2022-09-08陈明
陈明
(福建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350118)
心理社会能力是指个体能够在社会生活中正确处理面临的各种挑战,并且保持积极的健康心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概念界定,包括自我认知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情绪调控能力、换位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自律能力等六种基本方面。[1]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在读大学生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尤其是近几年在读大学生未成年人员增多,加剧了高校和家庭对大学生心理和行为教育引导的压力。大部分大学生虽然在法律上达到了成年人的水平,但是心理社会能力发展不健全,在实际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上仍处于“叛逆期”。诸如网贷、自杀等行为呈逐年增加趋势,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灾难性影响,也给高校管理带来巨大的困难,因此对高校大学生心理社会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大学生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
近几年,关于大学生心理社会能力培养的研究已经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笔者从团体辅导角度对大学生心理社会能力培养展开研究,并制订了具体培养方案。同时根据团体动力学及实验心理学等理论,进行团体辅导与迫选学习和积极词句视听刺激干预研究,[2]进一步证实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社会能力培养起推动作用,为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社会能力培养提供具有现实意义的参考。但是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社会能力培养也具有显著的缺陷,即普遍性不足。团体辅导的对象是依据调查问卷筛选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和提高,忽略了环境和个体在当时情景中面临的挑战,导致出现虽然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社会能力的培养取得了显著性成效,但是在团体辅导结束之后,大学生心理社会能力保持性不高的情况。因此,对大学生心理社会能力培养所面临的挑战进行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1 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
(1)研究对象: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5所高校30名在校大学生和20名心理健康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如表1所示。
表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2)研究方法与工具:采用半结构化、面对面访谈方法,应用预先制订的访谈提纲收集具体数据。
(3)数据分析:采用数据归纳、二级编码的形式(见表2)建立数据信息之间的联系,探索挖掘出大学生心理社会能力培养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表2 二级编码数据
2 调查结果和讨论
通过数据编码分析,发现大学生心理社会能力培养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包括内外两个层次。内在层次包括自我认知偏差、人际交往能力不足、生理缺陷;外在层次包括社会负面效应和原生家庭影响。
2.1 内在层次
内在层次主要是指大学生心理社会能力培养过程中个体内在因素所面临的挑战。
2.1.1 自我认知偏差
自我认知偏差是指个体在感知自身和外部环境时,受到来自外部和内在因素的干扰引起失真现象,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的过程。进化心理学家哈瑟尔顿和列托认为自我认知偏差是因为个体经常只看事物的表面现象,难以获得准确的答案。访谈过程中,受访者指出大学生对外界事物的评价往往受到自身的情绪干扰,自我评价也经常受到环境的影响,难从客观角度做出评价。
受访者中部分教师讲道:“现在社会环境嘈杂的事物非常多,尤其是各种新奇的事物对大学生具有不可控的吸引力,大学生常常在没有认真思考自己是否需要或者自己是否能够驾驭的前提下,做出错误的判断。”
自我认知偏差是大学生心理社会能力培养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它是从内到外的固化影响,会伴随产生错误的逻辑思维模式,对大学生自我评价、自信心、外界信息感知、接收和理解能力产生严重的误导,影响大学生心理社会能力的培养效果。
2.1.2 人际交往能力不足
人际交往能力主要是指个体表达自我或与外界沟通交流的能力。大学生处于“第二断乳期”,虽然生理上已经达到成人水平,但是心理发展仍存在滞后现象。在群体交往过程中,“自我为中心”现象较为普遍,部分学生较多地从自我出发看待外界事物,共情水平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体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受访者均指出在共同生活期间,因为自我表达或相互之间沟通不畅,导致舍友关系不良的现象较为普遍。
受访者中部分学生讲道:“我们宿舍一共六个人,存在三个小团体,其中有一个人是被孤立的。小团体并非固定不变,但是每次都有一位被孤立,往往都是因为小事情,比如被孤立的学生不参加聚会等。”
受访者中一名教师讲道:“现在学生思维模式和我们存在很大的差距。曾经有一个学生和我说,‘老师你不要理这位同学,我们都不喜欢他,这个人太精了’。后面经过了解,其原因是这位同学在开学初,为了赚生活费,采购了一批游泳课需要的物品,卖给同学,同学们以为他占便宜。这位同学了解情况后,也没有进行解释,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
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心理社会能力培养的手段和效果的行为表现,发挥着助推器和显示器的作用。大学阶段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过渡期,在此期间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学习社会知识。因为没有真正走向社会,社会知识的来源就是教师和同伴,同伴之间的影响显著优于教师,教师仅仅起到辅助和引导作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不足,会严重制约心理社会能力培养的进程和保持度。
2.1.3 生理缺陷
生理缺陷是大学生心理社会能力培养过程中较易忽略的挑战之一。在以往大学生心理社会能力培养过程中,抽取的被试者均是通过问卷调查有目的地进行筛选,忽略了身体存在缺陷的学生。在访谈过程中,一名受访学生因为生理原因,存在口齿不清的现象,从上学起一直就生活在自卑中,不愿意过多地与同学交流和参加活动。他讲道:“我这个口吃从很小的时候就有,一直给我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我参加今天的访谈,也是进行了很强烈的思想斗争,昨天一晚上没有睡觉,一直到进来之前还在犹豫中。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说,心理社会能力培养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口吃,因为这个原因很多活动我是不愿意参加的,更不用说提升能力了。”
生理缺陷是大学生心理社会能力培养过程中显现的外化影响因素,但也是容易被忽视的因素。在对存在生理缺陷的大学生进行心理社会能力培养过程中,关键要解决的就是自信问题,即面临挑战的第一点:自我认知偏差问题。他们往往是因为对自身认识不足或存在偏差,形成刻板印象,看不到自身的优点,不愿意参加任何群体活动,影响了心理社会能力培养的效果。
2.2 外在层次
外在层次主要是指在大学生心理社会能力培养过程中个体自身以外的因素导致的挑战。
2.2.1 社会负面效应
社会负面效应主要是指社会环境中对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产生干扰的因素,包括同伴负面效应和网络负面效应。同伴负面效应主要是指同龄人之间和师生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强调消极品质对积极品质的影响。
受访者中部分学生讲道:“在学校里,我们与教师接触是最多的,而且有时候会把教师的评价当成我们是否优秀的评判标准,如果得到负面的消息,我会难过好长时间,感觉自己抑郁了。”
受访者中部分教师讲道:“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对一个学生的评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时候一句无心的评价,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作为教师,要坚守立德树人的宗旨,谨言慎行,发挥榜样的力量。”
网络负面效应主要是指互联网信息对大学生思维错误的引导。当前较多大学生缺乏评判是非的能力,容易被网络中负面的消息所影响。
受访者中部分教师讲道:“当前的网络非常发达,通过任意一个关键词都能搜索出很多信息,这些信息中有些是正向的,有些是负面的,需要一个正确评判。但是当前大学生缺乏评判能力,非常容易被负面的信息所引导。现在很多大学生网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社会负面效应对大学生心理社会能力的影响,在以往的研究中也有所涉及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训练方式。高荣基于目前青少年自杀比例不断攀升,提出对青少年进行心理社会能力知识的讲解和训练,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预防青少年自杀心理行为训练教程》。[3]梅花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研究,提出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和专门的心理辅导,提高大学生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自主意识,改善和预防大学生心理问题。[4]
2.2.2 原生家庭影响
原生家庭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指个体还未独立前与父母共同生活的家庭,主要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原生家庭的影响是大学生心理社会能力培养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不仅影响着个体的自我内在评价机制,而且影响着个体的行为模式。弗里曼在家庭理论研究中提及了五项原生家庭的重要角色,即未得到的情感需要、未得到的评价需要、未解决的情感包袱、未得到的满足需要、未解决的情结需要,这些在未来的生活中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个体的生活模式,对大学生心理社会能力的培养影响深远。
受访者中部分学生讲道:“我们班级里面有挺多单亲家庭的孩子,他们的表现和我们有很大的区别,比如自信心、融入群体的速度等,都存在明显的差异。”
受访者中部分教师讲道:“原生家庭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最大的。在不健全或不健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在人格特征上会出现一定的缺失。当然还有一个非主观意愿产生的不健康成长环境,也就是近几年研究较多的留守儿童,他们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
原生家庭是大学生个体接触的第一个外部环境,是行为习惯和性格特征塑造的关键场所,在不健全或不健康的原生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大学生,人格特质往往存在缺失,影响心理社会能力的培养效果。对于这部分大学生,不能采取单一的行为培养,还需要心理品质的塑造。
2.3 面临挑战的动态发展分析
2.3.1 大学生动态发展分析
在访谈过程中,具有不同人口学要素背景的大学生,对所面临的挑战认识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别。从性别角度来看,男生较为理性,更多从自身角度去看待问题,比如表达能力偏弱、考试成绩不好等。女生较为感性,较多从外部环境去看待问题,比如宿舍关系、同学评价等,主要原因是与生理因素相关。从年级角度来看,对问题的认识深刻程度呈线性递增,越是高年级的学生越能从深层次寻找原因,而且更为客观。比如低年级的学生较多指出的挑战是作业太多等外在因素,而高年级的学生较多强调的是自身品质等内在因素,主要原因在于年龄的增长和社会阅历的增多,让高年级的学生更多地从更深层次去思考问题。从居住地角度来看,高年级的学生区别较小,而低年级的学生区别较大,主要原因在于生活环境的差异。从是否独生子女角度来看,独生子女和家中年龄排行较后的大学生对待面临的挑战区别较小,而家中年龄排行居中或靠前的大学生则认为对自身心理社会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主要原因在于后者较多承担家务或者不被重视,对原生家庭存在错误的认知。在访谈中,不同学科的大学生对大学生心理社会能力培养所面临的挑战认识区别较小。
2.3.2 教师动态发展分析
教师在性别、居住地和是否独生子女角度上对所面临挑战的认识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不同教龄的教师存在较大的区别。教龄较短的教师更多从微观角度思考问题,提出的挑战也与学生更贴近,比如人际关系不良、身边同学的评价等。教龄较长的教师更多从宏观角度思考问题,比如社会思潮冲击、竞争压力大等。主要原因在于教龄较短的教师与学生年龄差异较小,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与学生较为相近,而教龄较长的教师社会阅历更多,习惯从大局层面思考问题。
4 面临挑战的应对措施
大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和特殊时期,在此期间他们面临着思维活跃和思维定势、情感丰富和情感脆弱、渴望群体关怀和排斥吐露内心等各种冲突,导致在大学生心理社会能力培养过程中出现各种挑战。作为高校大学生,只有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有效解决所面临的挑战,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心理社会能力,为自我心理和行为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首先,提高自我认知,这是应对挑战的基础。自我认知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结构。大学生要克服“自我为中心”观念,正确评价自我状态,完整悦纳自我,接纳自我,积极发展自我。同时提高共情能力,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客观公正评价他人,有意识地察觉自我与他人的关系。[5]其次,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这是应对挑战的手段。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决定了其行为模式,榜样力量对大学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大学期间,大学生应正确处理学习、生活和工作之间的关系,主动参加社团活动和实践活动,积极观察、学习同龄人积极品质,内化于自身品质中,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人格结构。再次,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这是应对挑战的保障。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为大学生创造了学习无限知识的场所,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了挑战。大学生应提高理性思维模式。学会挖掘事物的深层次内涵,主动吸收有利的知识,摒弃有害的信息,不断净化自身,形成良性的思维模式。最后,树立“三人行,必有我师”的理念,这是应对挑战的助推器。当自身处于迷茫无助的环境中,大学生要学会寻求外在力量的帮助,让自身能够采取有效、合理的方式摆脱困境,助推自身的成长。
5 结论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索大学生心理社会能力培养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以提高大学生心理社会能力培养的实效性。根据访谈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大学生心理社会能力培养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包括自我认知偏差、人际交往能力不足、生理缺陷、社会负面效应和原生家庭影响。
通过对访谈者访谈内容的纵横交叉分析发现,具有不同人口学要素背景的受访者对大学生心理社会能力培养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具有较为显著的认知差别,如果采用更大的样本或结合定量分析方法,会取得更为显著的结果。尽管本研究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对于后期进行大学生心理社会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