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巴林雅鲁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纪实

2022-09-08安鑫邢智文张涵许彪

内蒙古林业 2022年8期
关键词:巴林林业局管护

安鑫 邢智文 张涵 许彪

内蒙古巴林雅鲁河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站

马圈河流湿地

兴安春色

水墨山涧

云雾迷蒙

内蒙古巴林雅鲁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博克图镇巴林地区,地处大兴安岭中段的东南坡、雅鲁河上游,规划总面积22871.25公顷,属于巴林林业局施业区范围。近年来,巴林林业局举全局之力,按照“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厚植绿色发展和文化底蕴,做足“一山一水一湿地”文章,努力推进生态观光、湿地科普、雅鲁河文化体系建设。

加强领导 健全机构

巴林雅鲁河国家湿地公园(以下简称“湿地公园”)于2015年12月31日经原国家林业局批准成立试点。2016年4月21日,巴林林业局成立湿地公园管理处。2019年4月,更名为内蒙古巴林雅鲁河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站,下设4 个科室、3 个湿地管护站,落实了编制、人员、经费,明确了职责职能。

巴林林业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有关科室为成员的湿地公园建设领导小组。在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国家、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林业和草原局及巴林林业局的全力支持。同时,牙克石市政府与规划、国土资源、水利、气象以及巴林旅游区管理局等部门都给予鼎力相助,使湿地公园建设能够得以顺利实施。

全面保护 科学修复

按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合理制定修复方案,认真实施重点修复工程。制定了《湿地公园管理办法》《湿地公园保护站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2017年,巴林林业局自筹资金530 万元对湿地公园内37 千米巡护道路进行维修养护,设置湿地围栏11.2 千米,新建3 处湿地管护站,聘用临时管护员10 人。由于湿地公园面积大、范围广,涵盖雅鲁河所有干流和支流,巴林林业局紧邻湿地的5 个林场管护站管护员兼职湿地公园科研监测、巡护工作,林场管护站挂湿地公园管护站和监测站牌子,解决了湿地公园管护力量不足的问题。

2016年以来,在当地森林公安的配合下,处理违法捕猎、捕鱼人员36 人,收缴违法捕猎、捕鱼工具43 套。3 个湿地管护站管护员立足岗位,认真开展野外监测保护工作。2018年,巴林林业局投入110 万元,对湿地内21 处挖沙取土形成的坑口,采取自然恢复和人工栽植当地树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植被恢复。2018年6月,迁出施业区内所有牛羊,包括18200 余头牛、85600 余只羊,湿地周围植被生长茂盛,鸟类种群数量明显增多。2018—2019年,对紧邻湿地的3520 亩农耕地实施退耕,极大减轻了雅鲁河湿地的农药污染和水土流失;拆除农牧业点10 处,关闭沙场5 处,清理平整河床5000 余平方米,清运雅鲁河沿岸垃圾360 余立方米。2019年,利用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00 万元,购置卫星电话、试验台、野生动物救助器材等设备。

加强监测 智慧管理

湿地公园保护站既承担日常巡护防火任务,还承担湿地监测任务,管护员利用对讲机、照相机、望远镜、夜视仪、巡护仪等,实现定点打卡、巡护轨迹传输、湿地资源监测上报、GPS 定位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化管理,并每日填写管护日记、监测记录。配备风力灭火机、二号扑火工具等,对湿地进行全方位管护。为了科学精准掌握湿地资源,湿地公园利用空间技术、物联网技术与移动终端技术,整合卫星、视频、地面巡查等多种监测手段,建立了从实地巡查到业务管理、从综合展示到决策支持的一体化管理模式,为湿地保护与恢复奠定了基础。

根据总体规划和湿地现状,湿地公园设水质监测点4 个、植物监测点3 个、动物监测点3 个、鸟类监测点3 个,在野外投放夜视仪8 个。利用现有设施监测水质、土壤、气象等情况,科研监测室能够独立完成监测流程。近三年来的水质监测结果显示,雅鲁河始终保持I 类水质。

2020年4月,博克图管护站管护员在日常巡护中发现22 只白天鹅在沟口雅鲁河中栖息觅食,并及时上报湿地公园保护站。在管护员的精心呵护下,白天鹅停留时间长达25 天,这是巴林雅鲁河湿地历年来白天鹅停留时间最长、种群数量最多的一次。2020年6月,雅鲁管护站管护员发现一只不明鸟类掉入烟囱内,及时派出人员成功施救。经鉴定,救助鸟类为秋沙鸭,并在保证其健康的情况下放飞。2020年夏季,喇嘛山管护站管护员和湿地监测人员发现12 只鸬鹚在雅鲁河嬉戏觅食,这是从2018年监测到鸬鹚以来,首次在巴林雅鲁河过夏。

雅鲁河湿地

为了切实提高员工业务能力,先后派科研监测、科普宣教、资源管护人员到索尔奇、额尔古纳、根河源、免渡河、乌兰浩特等湿地公园进行考察学习,借鉴已通过国家验收的湿地公园的内业存档、外业监测、湿地保护等先进经验和做法,补足短板。聘请北京惠友旺科技有限公司高管人员对员工进行电子信息化管理系统培训,邀请陕西西安正大集团科研监测人员到湿地公园现场教学。

广泛宣传 提升认识

2017年,湿地公园保护站利用中央财政湿地保护补助资金200 万元中的55.4 万元设立宣传牌、指示牌、标识牌、界碑、界桩等;2019年,巴林林业局自筹资金172 万元,建设管理服务区、科普宣教室、文化走廊等,制作了湿地公园宣传片,配置科普宣教室相关的动植物宣传板、电脑、宣讲屏幕等,湿地公园聘请了专职讲解员,向游客耐心讲解湿地保护相关知识,增强群众的湿地保护意识。2020年,利用中央财政湿地补助资金400 万元,建设了产学研合作基地,购置科普宣教设施,建设智慧湿地信息化管理服务系统。

利用“爱鸟周” “世界湿地日” “世界环境日”和植树节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一是在主要街道悬挂条幅,发放宣传单、宣传册;二是走进校园讲解湿地知识,组织学生开展绘画、征文、摄影竞赛;三是走进社区,开展共建活动,邀请退休人员自行编排舞蹈,参与湿地宣传;四是与喇嘛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资源监测站等单位共同开展“关注生态、保护环境”主题党日活动,并在湿地公园召开座谈会,共同探讨湿地保护措施和方法。

截至2021年底,在巴林林业局主办的《林业简报》发表文章36 篇,在呼伦贝尔市林业网站发表文章16 篇,《守护雅鲁河湿地 留住多彩林区记忆》《钟灵毓秀的雅鲁河湿地》两篇文章在《内蒙古林业》期刊发表。《大美湿地 绿色兴安》被学习强国内蒙古学习平台采用。加入湿地中国网交流平台,《“世界湿地日”我们共同关注》《大美湿地 绿色兴安》两篇文章被评为湿地中国网2020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十佳新闻。

合理开发 资源共享

湿地公园的奇峰、雾海、漂流吸引着全国各地游客,近几年,游客量呈爆发式增长。这里也是摄影人的天堂,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来当地的摄影者达上万人。喇嘛山的奇峰怪石由几亿年前的地壳活动形成,而巴林的雾海奇观可完全归因于湿地的有效保护,可以说,没有湿地就没有巴林的雾海,没有雾海就没有喇嘛山的灵气和神秘,也就失去了巴林景区最核心的生态名片。

巴林林业局坚持合理开发、资源共享的原则,在保持湿地公园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的前提下,通过宣讲,让游客认识湿地的重大作用。同时,与巴林中小学合作,让湿地公园成为中小学生的社会实践基地;与扎兰屯职业学院合作,建设生物系野生植物标本采集基地;与呼伦贝尔学院合作,建设大学课堂野外动植物课题研究基地。

精准谋划 长远打算

提高湿地公园设施建设水平。按照总体规划,湿地公园将在紧邻喇嘛山林场施业区处设立湿地观景平台,作为最佳的摄影位置,既能观赏山峰、云雾,又能俯瞰湿地景观;依托原有喇嘛湖宽阔的水面,进行小微湿地修复,保持湿地的自然景观不受破坏;每年大量的候鸟在湿地公园停留和觅食,为了避免人为干扰,在湿地公园宣教展示区建设观鸟平台,同时在河岸两侧设置警示牌,禁止游人近距离接触;在宣教展示区建设木栈道,可供游人观赏湿地景观、了解野生植物、体验生态文化;建设野外宿营基地,从管理服务区至马圈河流湿地一共17 公里,游人可坐车或者徒步欣赏湿地绿色长廊、花海等。

加大湿地资源保护力度。雅鲁河发源于博克图林场的新南沟至巴林施业区内,没有任何化工污染源,污染主要来源于城镇生活垃圾、农田农药残留等。通过集中处理垃圾、逐年退耕农田等措施,加强雅鲁河流域的污染源治理。随着天保工程政策的完善、法治制度的健全,雅鲁河生态系统将得到极大改善;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的建设,为湿地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深入挖掘湿地文化底蕴,将巴林少数民族狩猎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与生态文明融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推动巴林生态旅游业的长足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湿地公园景区管护队伍,加强业务培训,提升服务质量;运用电子信息化系统,推进智慧湿地管理。2019年7月,湿地公园申报自治区重要湿地,通过自治区专家评审,已经纳入自治区重要湿地保护名录。2021年,湿地公园申报国家重要湿地,为打造自治区湿地公园典型示范单位强基增效。

经过5年的建设,湿地公园基础设施基本完善,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科研监测和科普宣教体系基本建成。在全面保护的前提下,湿地公园将成为集湿地观光、科普研究、红色教育于一体的人民群众共享的绿意空间。

雅鲁河湿地

猜你喜欢

巴林林业局管护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法拉利包揽一二名 周冠宇首秀获积分——2022F1巴林大奖赛
省林业局举行系列活动庆祝建党100周年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用乡情传递雪乡雪韵——记大海林林业局梦幻家园客栈总经理 刘文
浅谈大杨树林业局森林防扑火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伊川县农业水利工程设施管护运行调查
细雨春泥润小花:记铁力林业局关工委委员曹锋朱广志
巴林连续驱逐美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