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司匹林致冠心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精细护理的效果评价

2022-09-08陈加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年17期
关键词:阿司匹林护理人员病情

陈加华

(福建省厦门市第五医院,福建 厦门 361101)

冠心病是一种临床发病率较高的心功能疾病类型,该病患者在病情发展过程中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胸痛等症状,且具有较高水平的心脑血管疾病诱发风险,进而可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当前,临床方面多主要采用阿司匹林等抗血栓治疗药物为冠心病患者开展用药治疗,上述药物在治疗应用过程中虽可有效改善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情况,但亦可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进而不利于整体疗效及用药安全性[2]。为有效控制阿司匹林所引发的上消化出血表现,为出现上述不良反应的冠心病患者于治疗基础上同步开展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3]。为此,本文主要分析了精细护理在阿司匹林所致冠心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将详细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院接受阿司匹林用药治疗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表现的冠心病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列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的研究纳入时间均处于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范围内,之后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上述患者分别纳入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

纳入标准:(1)病情经临床综合诊断确诊为冠心病,且存在由阿司匹林用药所引发的上消化出血表现;(2)患者均自愿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中途无法继续研究。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内容包括用药指导、护理巡视、饮食干预、病情监测等。

1.2.2 观察组 给予精细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内容如下。

(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于患者得到病情确诊后,应用简单易懂的词汇向其讲解阿司匹林用药与上消化道出血之间的关联性,同时告知其血栓表现的具体预防方法,从而有效提升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及护理配合度;若患者存在较为明显的负面情绪,则应依据负面情绪的具体诱发原因为其开展针对性心理疏导,进而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同时有效提升其治疗依从性及自信心。

(2)体位护理:护理人员应在患者病情发作期间,及时将其头部偏向一侧,同时适当抬高其双侧下肢,并有效维持呼吸道通畅状态,避免出现因呕血表现所引发的窒息情况;对于存在急性出血表现的患者,则应告知其严格维持卧床休养状态,禁止进行下床活动或体力活动,以免出现心脏负担过重或晕倒情况。

(3)病情观察:护理人员应于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表现后,叮嘱患者于每次排便后进行粪便颜色观察,以便及时了解患者的消化道出血表现严重程度;同时,可依据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为其定期开展凝血功能、血常规、粪便隐血试验等生化检验,以帮助临床方面准确识别出血征象。

(4)健康宣教:护理人员需于患者出现严重出血表现后,明确告知其禁食禁饮,同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出血护理期间的相关注意事项;待患者的机体出血表现停止后,方可指导其适量食用易消化类食物,之后逐渐过渡至常规饮食。对于存在用药治疗需求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向其详细介绍治疗药物的具体用药方法及注意内容,并向其强调规律用药的重要性,不可随意停药或增减用药剂量,以免诱发不良用药反应。出院护理期间,护理人员需依据患者的病情现状为其开展相应的健康指导,同时告知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必要性,避免过度吸烟饮酒,定期来院复查;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需提醒患者在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表现后及时来院就诊,以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1.3 观察指标

(1)出血控制情况对比:观察患者接受护理后的出血情况控制效果。

(2)冠心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观察患者接受护理后的冠心病不良事件发生率。

(3)护理满意度对比: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评价量表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水平展开相应评价,量表采用百分制,评分与护理满意度成正比。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Epi Data 3.1软件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一般资料对比

两组的各项一般资料结果数据组间对比结果均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一般资料对比

2.2 两组护理后的出血控制情况对比

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止血时间相对更短,其总出血量相对更少,其出血表现复发率相对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后的出血控制情况对比[±s/n(%)]

表2 两组护理后的出血控制情况对比[±s/n(%)]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χ 2值P值例数(n)3 0 3 0止血时间(h)3 6.1 5±4.1 7 2 7.6 9±3.0 6 8.9 5 9 0.0 0 1总出血量(m L)6 5 4.1 6±2 1.6 3 4 1 7.5 4±1 7.4 5 4 6.6 3 4 0.0 0 1出血表现复发率6(2 0.0 0)1(3.3 3)4.0 4 3 0.0 4 4

2.3 两组的冠心病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冠心病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对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的冠心病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n(%)]

2.4 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相对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对比(±s)

表4 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对比(±s)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n)30 30护理满意度(分)75.41±6.36 90.14±7.49 8.211 0.001

3 讨 论

阿司匹林用药治疗是一种冠心病患者较为常用的治疗干预方法,上述治疗药物在长期应用过程中可有效降低血栓表现诱发几率,但亦可引发不同程度的肠道黏膜受损及溃疡出血表现,且由于多数患者对于自身病情及治疗内容的认知水平均相对较低,进而易导致其在接受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心理状态及用药依从性不佳的情况,从而可致使消化道出血表现进一步加重,由此可对患者的治疗安全性带来较大的不良影响[4-5]。针对上述情况,为患者于治疗基础上同步开展有效的针对性护理指导是十分重要的[6]。精细化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护理方法,其在护理内容开展过程中可依据患者的病情特征及护理需求实施相应的细节护理内容,进而可明显提升患者的护理认知水平及依从性,同时可有效改善病情控制效果,加快机体康复速度[7-8]。

为进一步验证上述护理方法在出现阿司匹林所致上消化道出血表现的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本文于研究开展期间为观察组患者实施了精细护理指导,进而发现,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止血时间明显更短,其总出血量亦相对更少,其出血情况复发率相对更低;从而证明,为冠心病患者于出现阿司匹林所致上消化道出血表现后开展精细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出血表现控制效果,加快病情康复速度。此外,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冠心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相对更低,其护理满意度则相对更高;进而表示,精细护理应用于阿司匹林所致冠心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可有助于减少冠心病相关不良事件,提升护理满意度;上述研究结果与卜俊岩[9]的相关研究中的结果数据较为相似,由此进一步证明了精细护理在阿司匹林所致冠心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总而言之,将精细护理干预应用于阿司匹林所致冠心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之中的效果较为显著,可有效控制出血表现严重程度,降低冠心病不良事件发生几率,改善护理干预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阿司匹林护理人员病情
餐前还是餐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服用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能治病的“阿司匹林树”
妇产科护理纠纷原因及对策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THE FAREWELL
探析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状况调查与对策
听诊器
肠溶阿司匹林不能防止胃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