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播学概论》在中国的译介研究

2022-09-08

名家名作 2022年12期
关键词:译本传播学概论

赵 萌

一、引言

1982年施拉姆访华之后,中国开始产生了传播学发展的“浪潮”,开始出版比较重要的传播学著作及译著。《传播学概论》作为传播学的经典著作之一,是美国传播学的奠基之作,传入中国后对中国传播学的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全书论述了传播的历史、功能、过程、符号、代码、媒介、结构、社会控制、传播者、受传者等。研究传播学译著可以引起学者对非文学作品研究的重视。1982年施拉姆访华后,1984年《传播学概论》就出现了第一个中文译本,并且从那时候开始此书就一直是中国传播学课程的教材,许多学者和学生都将此书作为传播学入门的重点书目,可见该书在传播学领域的重要地位。基于此,本文以译作背景、译者介绍、翻译对比分析和接受情况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分析《传播学概论》在中国的传播情况,以促进非文学作品译介研究的发展。

二、文献综述

通过文献梳理,笔者发现有关《传播学概论》的研究不多,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第一是《传播学概论》作为一本传播学教材,不同的教学方法对该书教学效果的影响的研究;第二是该书对中国传播学发展影响的研究;第三是对该书翻译的研究,但此类研究非常有限。

关于第一类研究,1982年本书英文原版作者施拉姆访华将传播学引进中国后,目前几乎设有新闻学等专业的大学都开设了讲授该书的课程。可见作为一本传播学教材,《传播学概论》的地位不容小觑。施拉姆的《传播学概论》主要讲述传播的历史、含义、功能、过程、作用、传播关系、传播契约等理论性内容,是美国传播学发展的奠基之作。因此,在此书引进中国之后,如何将书中所述与中国传播学发展、中国传播学教育结合起来就成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宫京成在《新闻学专业理论课程“讨论课教学模式”初探——以〈传播学概论〉为例》中讲到,理论性、思辨性强的课程应该适应新闻传播学应用型的特点,在课堂中应以讨论的形式探究实践问题,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思考能力。

关于第二类研究,通过在中国学术期刊网搜索《传播学概论》相关关键词,笔者发现并没有专门进行此书与传播学结合发展的研究,但是在有关传播学发展、对该书英文原著作者施拉姆的研究中有涉及此类的研究。根据宋晓舟《中国传播学发展的译者贡献——以“何道宽现象”为例》的研究,陈亮等译的《传播学概论》是当时传播学学术研究中引用率最高的译著之一,也是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传播学译著,自此,传播学译著正式“根植”中国,为中国传播学译著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后来何道宽译的《传播学概论》又在CNKI所推出的《中国高被引图书年报》信息与新闻出版学科中入选被引率前三名。

关于第三类研究,通过在中国学术期刊网搜索《传播学概论》的翻译研究等相关关键词发现,翻译界目前没有对该书的译本专门进行过研究。但是在搜索何道宽的时候,笔者发现了有关《传播学概论》的翻译研究。何道宽翻译此书之前该书已有两种译本,但他认为之前的两个版本质量都有问题。1984年陈亮等三人所译的《传播学概论》“欧化现象”比较严重,多处原文理解不到位。1985年施拉姆的学生余也鲁所译的版本在原作者同意的情况下,增添了许多中国的例子,删减了许多原文内容,采用了归化的翻译方法,失去了原著的风格。宋晓舟通过《传播学概论》中部分句子的翻译将何译和陈译进行了对比,发现何译巧用四字结构,格式工整,句段较短,更符合汉语句子结构,可读性强,可接受程度高,并且何译不过分迁就欧化句式,其翻译版本更符合中文语法习惯。

可以看出,学界对《传播学概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对中国传播学研究发展的影响,以及该书如何更好地应用于传播学学科。学界应重视对该书的翻译研究,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此书,为传播学译著的发展做贡献。

三、《传播学概论》在中国的译介及背景分析

(一)社会背景

传播学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暗潮涌动”“双重叠浪”“惊涛拍岸”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出国留学或访学的传播学学者回国后在中国兴起了传播学。第二次浪潮是从1982年到1997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2年到1992年,以施拉姆访华为起点,举办各类全国性的传播学研讨会,这一时期被誉为中国传播学发展的“黄金十年”。第二阶段是从1993年“全国传播学研讨会”到1997年,这一时期的传播学研究开始深入发展。第三次浪潮从1997年开始,这一阶段的中国传播学研究开始自觉自省,去西方化。

伴随着国外传播学研究引入中国,传播学学者的知识结构受制于国外文献的获取和阅读,因此英文汉译的工作相当重要。随着施拉姆访华,中国传播学第二次浪潮开始,中国传播学译著也开始发展。伴着改革开放的步伐,20世纪80年代国内掀起了翻译西方学术著作的浪潮。在这个背景下,1984年陈亮等三人合译的《传播学概论》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同时部分高校的新闻学院或新闻系也开始讲授该书。

(二)译者背景

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一种活动,想要将源语言的信息准确地传达给目标语读者,就需要译者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传播学概论》一书共有三个译本,涉及5个译者,分别是陈亮、周立方、李启、余也鲁、何道宽。其中陈亮、周立方和李启三人合译了1984年的版本。

周立方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曾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可以看出,周立方在新闻传播方面经验丰富,为此书的翻译提供了扎实的传播学知识;虽有翻译的经历,但因毕业于西语系,不知其英文水平究竟如何。陈亮和李启的具体信息无从得知。

1978版的译者余也鲁曾获美国斯坦福大学人文科学院传播学硕士学位,师从施拉姆(该书英文原版作者)。他亲自翻译了多本施拉姆的传播学巨著,发表了多篇传播学的文章,在传播学方面的造诣极高。虽然他有国外留学的经历,语言能力有所保障,但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翻译研究学习,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翻译问题。

第三版的译者何道宽毕业于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后赴美进修,开始和传播学结缘。1993年何道宽受聘为深圳大学的教授,担任人文学院副院长,这个转变及之后的工作经历使他完成了从英语专业学人向传播学译者再到国内媒介环境学专家的转变。何道宽有着非常扎实的外语基础和丰厚的传播学知识素养,虽然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翻译研究学习,但其传播学译著超过一半,丰富的传播学著作翻译经验加之雄厚的传播学知识积累使得该译本的翻译质量较好。

(三)翻译方法分析

1.书名翻译

1973年英文版:Men,Messages,and Media: A Look at Human Communication

余也鲁译本:《传学概论:传媒,信息与人》

1982 年英文版: Men,Women,Messages,and Media:Understanding Human Communication

后两版译本:《传播学概论》

从整体上来说,余也鲁译本是采取了直译的方法,将主标题和副标题分别对应翻译,尤其是对主标题的翻译,把men,message和media三个词全部翻译了出来。但是他将原版的副标题移到了主标题的位置,因为原版副标题比主标题更能表达出此书的中心思想;他对副标题的翻译没有采取直译的方法,像“人类传播一瞥”类似的翻译,拗口且表达不清,而“传学概论”能更好地体现本书的主要内容,即有关传播学历史、功能、过程等方面的论述。总的来说,该版翻译无论是从长度还是格式上都保留了原版的风格,采取了异化处理,在表达本书中心思想的同时能更好地帮助读者了解传播学涉及传媒、信息和人。

而陈亮三人的合译版和何道宽版直接译为“传播学概论”,采取意译的方法,简单明了,将原版副标题的翻译置于主要位置,这点同余也鲁一样,因为原版副标题能完全传达该书的思想内容。但他们省去了对原版主标题的翻译,这样的简化翻译比较符合中文习惯,因此在翻译策略上做了归化处理,更适合中国读者。

2.内文翻译

例句1:What happens inside the communication relationship? There are communication acts and a set of informational signs.(A sign is the element of communication—a sound,a gesture,a written word,a picture—that stands for information. We will discuss signs at length in the next chapter.)

陈译:在这种传播关系里面发生了什么呢?有一些传播行为和一套信息符号。(符号是这种传播的要素——一种声音,一个姿势,一个书写的词,一幅图片——这些都是符号。我们将在下一章详细地谈这些符号。)

何译:传播关系里面有什么事情发生呢?当然有传播行为,还有一套信息符号。(符号是传播的要素,代表着信息;符号可以是语音、姿势、书面词语、图画。下一章将详细讲符号。)

该句原文句式简单,存在多个并列结构,两版译文对此没有做什么改变,符合中文多短句的特点。通过对比发现,陈译比何译更忠实于原文,并列结构中的冠词一一翻译,并且原文中的插入部分在译文中也有体现,对应奈达提出的形式对等,即翻译过程中原文的形式在译文中完全体现。但原文中的“that stands for information”并没有翻译出来,因为在保持形式对等的条件下,如果直译成“那代表着信息”或“代表信息”(这个时候的整句翻译为“符号是这种传播的要素——一种声音,一个姿势,一个书写的词,一幅图片——代表信息”),不符合中文表达习惯,因为中文是意合型语言,而这种翻译实际上是将一个意思拆分开表达,所以在理解上也会带来麻烦,因此译者选择对前面的并列结构再次解释,翻译为“这些都是符号”,但笔者认为是多余的重复,因为这几个并列成分已经和句首的“符号”对应了,读者能够知道“一种声音,一个姿势,一个书写的词,一幅图片”属于符号。

而何译省略了冠词翻译,并且将插入的中心词和从句连接起来,将原句拆分成两个短句,第一个短句是“符号是传播的要素,代表着信息”,插入部分另译分句“符号可以是语音、姿势、书面词语、图画”,信息全面,结构清晰。此外,原句中的“a sound,a gesture,a written word,a picture”做插入成分只是对前面“sign”的部分举例,译文中是“符号可以是……”而不是“符号是……”,体现了译者的严谨性,通过增译的方法将原文形式中没有体现的隐含意义表达出来。

关于原句中不定冠词的翻译,首先,不定冠词有两大语法功能:类属功能和指量功能,表达类属意义时不宜译为“一”,如“ His father is a doctor.”应译为“他父亲是医生”,而不是教师、工人等;在表达指量意义时可译为“一”“每”等,并且要选择合适的量词,如:“an art”可译为“一门艺术”。而在本句“a sound,a gesture,a written word,a picture”中的“a”应该表示类属意义,即符号可以是声音、姿势、书面词语、图画等类的,而不是符号就是一种声音、一个姿势、一个词、一张图画,它可以是其他的声音、姿势、词或图画。因此,第一个译本中将冠词全部直译出来显得生硬呆板,可读性差,第二个译本就比较恰当。

例句2:Ekman and Friesen in a 1969 experiment found that judges who were permitted to view feet and leg positions and movements were better able than judges viewing only heads and faces to perceive an effect that the person filmed was trying to conceal—the subjects were in better control of what their faces were saying than what other parts of their bodies were saying.

陈译:埃克曼和弗里森在1969年的一次实验中发现,被允许照脚和腿的位置及动作的法官比只对照头和脸的法官在电影中容易看出被照的人设法掩饰的效果——被观察的人较能控制脸部表情而不是控制身体其他部分的动作。

何译:1969年,埃克曼和弗里森(P. Ekman & W.Friesen)在实验中发现,如果能看见受试者的双脚和双腿,而不只是其头部和面孔,人们就能够比较好地判断其情绪;这是因为面对摄影机时,受试者比较容易控制脸部表情,却难以控制躯体的动作。

该句原句较长,句式复杂,读起来比较困难,难以理解,如果翻译的时候选择直译,语言过于欧化,会使译文晦涩难懂。陈译就是采用直译的方法,只将主干的主谓及其宾语从句分成两个短句,但对于主干的翻译完全按照英文形式,把时间放在主语之后,被动语态和比较级完全翻译出来。对于后面复杂从句的翻译也是直译,句子较长且包含多个“的”,读者不易理解,可读性差。

何译将原句拆分成6个句段,每个句段的长度也相差不大,实现了句式平衡,摆脱了英文句式的限制,易于读者理解,可读性强。还通过增译的方式增添了关联词“如果……就……”“这是因为”,逻辑性强。而且根据英语多被动表达、汉语多主动表达的特点,译文二的翻译更给人灵活运用的感觉。

四、《传播学概论》在中国的翻译出版和接受情况

(一)翻译出版

《传播学概论》三个译本共出版五次,出版社都是国内知名的出版机构,在读者中享有良好的信誉和阅读忠诚度,出版书目具有高质量、高权威性的特点。《传播学概论》是新闻传播学科的必读书目之一,也一直是国内多所大学新闻传播专业的教材之一,何道宽版译本更是属于当代世界学术名著·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大师经典系列,这些都说明了此书的重要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此书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

(二)接受情况

通过对豆瓣图书平台中该书短评进行搜集和整理(截止时间为2022年5月30日下午6点),读者对该书的情感评价词主要是经典、基础、理论、入门必读、奠基、例子过时、值得一读、深入浅出等,短评中有关翻译的评价有“何译比陈译舒服”,也有人认为“老一代译者功力深厚”。笔者认为何译本书评人数以两倍多多于陈译本,主要是因为陈译本不再版。但绝大部分人认为该书非常经典,虽然很多例子相较现在的环境有些过时,但仍不失为一本入门必读的经典之作。

五、总结

基于上文的研究和分析,笔者发现《传播学概论》在中国的译介有以下特点:①《传播学概论》的原著和原作者、译者和出版者的声望皆可圈可点。②《传播学概论》多由学者型译者翻译,说明该书在传播学界的价值之大。③《传播学概论》在20世纪80年代的广为流传,说明此书对中国传播学的发展影响巨大,此后一直成为重点教材也说明该书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此书在翻译界反应平平,没有专门研究该译著的论文,只在传播学相关研究和译者研究中提到过此译著,说明翻译学界学者和期刊对此书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这也反映出翻译学界对非文学翻译作品研究的缺失,这也是如今翻译研究的缺失所在。

因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①根据方梦之和庄智象的研究,翻译研究不应仅限于文学翻译作品,应加强对非文学领域作品的译介研究力度。②应大力提倡翻译界学者和学科专业类学者合作翻译,合译不同领域的作品,更好地推动各个领域译著的研究。③进行学科融合培养,大力培养具有学科专业素养的专家型学者,同时对各学科领域的专业学者进行翻译技能培训。

猜你喜欢

译本传播学概论
探析中西传播差异 彰显华夏传播魅力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艺术概论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艺术概论
传播学理论对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作用探讨
英译汉中第三人称代词的翻译研究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专题前言:理解译本
论中国传播学本土化与跨学科研究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