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化纤自主制造国产化15 万吨原丝万吨级生产线开车成功

2022-09-08宗编

纺织服装周刊 2022年32期
关键词:复材原丝卡脖子

8 月18 日,吉林化纤自主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完全自主制造国产化的15 万吨原丝两条万吨级生产线一次开车成功。该项目于2021 年4 月28 日正式启动,共12 条原丝生产线,今年年底将释放10 万吨产能,2023 年5 月全部建成投产,届时吉林化纤原丝产能将达到21 万吨。

自2011 年建成投产5000 吨原丝项目开始,吉林化纤实现碳纤维设备国产化的脚步一刻不曾停下,11 年守正创新,从5000 吨、1.5 万吨、3.5 万吨、4 万吨、5 万吨再到15 万吨碳纤维原丝项目;从5000 吨原丝项目100%进口,到4 万吨原丝改造国产化率达到82%,再到今天的15 万吨原丝项目实现自主制造100%国产化,吉林化纤牢牢牵住了碳纤维核心技术的“牛鼻子”。吉林化纤该项目通过生产与技术结合、攻关与项目结合,从原始创新出发,突破了11 项技术瓶颈,解决了23 个卡脖子难题,申报了35 项发明专利。技术创新促使资源效率充分释放,能源消耗大幅降低。

近年来,吉林化纤以科技创新践行双碳目标、绿色发展理念,先后投产了6 条原丝线、11 条碳化线、47 条复材拉挤生产线,具有300 万平编织布和5000 只C-C 预制体的生产能力。不断攻克碳纤维“卡脖子”技术瓶颈,实现了25K、35K、50K 大丝束差别化风电专供能力和1K、3K 小丝束专用定制能力。今年年末,吉林化纤原丝总产能将达到16 万吨、碳丝产能4.9 万吨、复材能力1.5 万吨。接下来,吉林化纤将加快推进6 万吨原丝项目、6 万吨碳丝项目、1.2 万吨复材项目建设速度。“十四五”末,公司将形成33 万吨原丝、10 万吨碳丝、7.5 万吨复材的生产能力,为打造“中国碳谷、世界碳都”奠定坚实基础。(宗编)

猜你喜欢

复材原丝卡脖子
本期导读
种子科技:打赢种业翻身仗 如何破解“卡脖子”难题
全省农业科技“五五”工程暨农业“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推进会在黄冈召开
聚丙烯腈基纤维和沥青基纤维微波预氧化研究
卡脖子与保鲜问题
波音与ELG宣布重大合作!碳纤维复材废料有望实现零填埋
赫氏复材在法国兴建碳丝工厂
KWSP为Uniti One提供碳纤维复材底盘结构件
民机复材机翼主结构优化设计及减重分析
牵伸对PAN原丝取向度的影响及生产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