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综合支持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2022-09-07宋利英姚尼娜何艳霞
宋利英,杨 柳,姚尼娜,何艳霞
(1.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河南郑州450052;2.郑州市福华街社区中心)
高血压为我国常见疾病,若患者血压持续处于较高水平,易引起心力衰竭、脑卒中、脏器功能损害等[1]。最新调查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成人高血压发病率为27.9%,同时患病人群呈上升趋势[2]。高血压发病原因临床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年龄及生活方式改变有关。通常情况下,高血压患者经过一段时间医院治疗后,均回归家庭及社区,因此,患者需要遵从医嘱进行服药。有研究表明,多数高血压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较差,甚至不按医嘱服药,导致血压反复升高,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3]。社会综合支持指将外部资源得以有效利用,对疾病进行护理干预,使患者以轻松状态面对疾病,此种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心理状态[4]。基于此,本研究选取社区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以社会综合支持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对其血压及遵医行为与心理适应的影响进行分析,旨在增强患者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采用多级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1年10月31日在郑州市二七区福华街街道建档的高血压患者2184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高血压相关诊断标准,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5]者;②无其他器质性病变者;③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④能够有效配合者;⑤沟通无碍者。排除标准:①存在精神障碍疾病病史者;②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③合并恶性肿瘤者;④继发性高血压者;⑤孕产妇或哺乳期妇女。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92例。实验组男598例、女494例,年龄36~72(54.12±9.34)岁;病程1~16(8.65±2.36)年;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527例,高中及以上565例;高血压分期:Ⅰ期172例,Ⅱ期537例,Ⅲ期383例。对照组男602例、女490例,年龄37~73(55.26±9.51)岁;病程1~17(9.13±2.47)年;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530例,高中及以上562例;高血压分期:Ⅰ期181例,Ⅱ期534例,Ⅲ期37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原则。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常规血压检测、用药指导、讲解高血压注意事项、开展健康教育、加强饮食指导。实验组实施以社会综合支持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组建医院社区工作小组,由1名医院护理人员与1名责任医生联合2名社区工作者共同组建医院社区工作小组,小组成员每个月召开工作总结会议1次,统计、汇报街道高血压人群筛查状况。②健康教育:根据街道内患者高血压疾病变化趋势制订高血压疾病知识讲堂主题,每个月末定时开展高血压健康知识课堂,讲解内容主要包括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高血压监测意义、血压控制方式、何种情况需来院就医、高血压病情变化等。制作高血压疾病健康手册,发放高血压疾病知识宣传画。③心理指导:整体干预期间,小组成员需要多与典型患者进行沟通,可组建疾病微信群,及时解答患者疑惑。在群内引导患者以练气功、放松静坐、打太极拳、科学呼吸等方式,缓解焦虑、畏惧及抑郁心理状态。同时,2名社区工作人员与医院护理人员尽可能记录群内典型患者情绪状态,根据患者不同性格特征给予心理疏导、支持,如面对焦虑患者引导其转变思维,适当聆听轻音乐。在加强沟通的同时获取患者信任感。④经验分享:对每例需要帮助的高血压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充分讲解不按时服药的危害性及高血压并发症,引起患者重视,引导患者之间相互沟通,鼓励其分享控制血压的经验。⑤家庭和社会支持:与患者耐心沟通,向其讲解血压控制的重要性,监督和引导患者,给予患者心理安慰,加强高血压患者与社会联系,帮助其树立良好心态,提高高血压患者社会支持能力。⑥饮食和用药指导:帮助患者建立合理饮食结构,主要以低盐、易消化、高纤维素、高蛋白质为主;如患者较肥胖,应协助患者控制体重。嘱患者按时服用降压药的重要性,治疗过程中不可随意减药、停药及换药。两组均干预1个月。⑦运动指导:根据患者自身情况提供相应运动方案,指导患者每次运动30 min,每周3次。针对运动中出现心悸、胸闷患者,告知其立刻停止运动。
1.3 观察指标 ①血压:监测患者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血压情况,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为血压控制,依据心血管药物降压疗效标准[6]。②遵医行为:包括运动锻炼、合理饮食、按时服药、体重控制及血压监测方面依从与否,于干预后进行评估。③心理适应: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7]评估两组干预1个月后心理社会适应状况,包括强迫症状、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敌对方面,采用1~5级计分法,分数越高说明心理适应能力越差。④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满意度量表,包括专业知识及患者自我感受。总分为100分,分为满意、非常满意、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例数+非常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血压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血压情况比较
2.2 两组遵医行为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遵医行为比较
2.3 两组SCL-90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SCL-90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高血压为临床常见慢性疾病,大多数患者无任何症状即可发病,同时为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对人们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8]。虽然目前高血压的病因尚未阐述清楚,但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与不良生活习惯息息相关。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社区高血压患者占比较大,但通常社区高血压患者知识薄弱,遵医行为意识较差,故血压控制不理想。有研究表明,遵医行为的好坏与高血压治疗效果关系密切[9]。因此,对社区高血压患者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极其重要。社会综合支持护理干预可及时发现患者问题并加以纠正,临床运用较好。
李彩月等[10]通过将社会综合支持护理干预运用于初产妇妊娠至分娩阶段,发现可提高产妇自我管理能力,减少不良妊娠结局。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实验组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以社会综合支持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对患者血压有较大改善作用。分析原因:以社会综合支持为基础的护理干预注重强化教育,通过不断给患者灌输血压控制重要性,让患者改善以往错误认知,重视血压控制[11]。家庭及社会支持也是一大主要因素,因高血压病程较长,患者易出现不良情绪,通过家属、社会人员的安慰、鼓励,加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12]。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遵医行为(运动锻炼、合理饮食、按时服药、体重控制、血压监测)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以社会综合支持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对患者运动锻炼、合理饮食、按时服药、体重控制、血压监测服从率等提升较大。患者的遵医行为是患者求医后行为与临床医嘱相符合程度。高血压患者只有严格遵守医嘱,按照医嘱实施,血压才能够得以控制,从而保证血压处于稳定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由于社区高血压患者离开医护人员的督促,易产生懈怠;或在遵医方面有诸多影响因素,导致患者遵医行为较差。而以社会综合支持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可结合社区、家庭给予患者全面支持,及时监督患者服药、合理饮食、运动、控制体重、及时监测血压、按时服药,从而控制疾病发展[13-14]。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SCL-90中强迫症状、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敌对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以社会综合支持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心理适应能力。分析原因:在干预过程中,工作者时刻注意患者情绪变化,及时改善其不良情绪。患者在长期治疗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焦虑、抑郁情绪,从而悲观、厌世、敌对心理的出现使患者自我封闭,对疾病控制影响较大。而此干预措施及时给予患者家庭、社会支持,让患者感知到陪伴,减轻抵触情绪[15]。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以社会综合支持为基础的护理干预能够满足患者需求,使血压得以控制,提高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以社会综合支持为基础的护理干预能够控制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情况,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改善心理适应能力,提高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