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09-07蒋小燕赵莺柳林玉环彭玉霞李艳芳

关键词:成功率全程心功能

蒋小燕, 赵莺柳, 林玉环, 彭玉霞, 李艳芳

(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 1.护理部;2.心内科;3.急诊科,广东 江门,529100)

急性心肌梗死是常见疾病之一,多发于中老年人群,若不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由于急性心肌梗死起病较急、病情进展迅速,抢救效果与急诊抢救时间关联密切,若在黄金时间内给予有效的抢救,则可显著提升抢救效果,降低病死率[2]。全程优化急诊护理是在常规急诊护理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计划性、预见性的新型干预模式,其能有效提高急救效率,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救治时间,有助于获得良好预后[3]。为此,本研究采取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干预,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1~12月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且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开展。纳入标准: ① 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相关诊断标准[4];② 首次发病;③ 年龄>60岁。排除标准: ① 处于临终状态;② 合并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③ 伴有肝、肾功能不全;④ 存在认知或精神失常。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每组42例。2组间心功能分级、身体质量指数(BMI)及发病至入院时间等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常规急诊护理 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护理方式至患者出院。急诊科接到急救电话后,立刻询问患者的现状和具体位置后出诊,途中联系家属并指导其进行应急处理,并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到达现场后,全面评估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依据评估结果给予吸氧、心电监护等对症处理。随后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急救,其间密切监测其呼吸、心率及瞳孔等,到达医院后按常规急诊护理开展急救。

1.2.2 全程优化急诊护理 观察组采取全程优化急诊护理至患者出院。① 组间急诊护理小组: 由护士长和专科护士组成急诊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参照既往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期间的护理经验,查阅急性心肌梗死救治及护理相关知识与技巧,汇总并制订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计划。② 院前急诊护理: 在接到急救电话后,确保在3 min内安排救护车出诊,并根据患者的具体位置规划最短路线。接诊途中,联系家属并给予适当的安慰,指导其对患者展开简单急救,如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堵住呼吸道而引发窒息;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叮嘱家属不可任意搬动患者,协助患者取平卧体位后耐心等待救援。到达急救现场后,立刻对患者的病情和基本生命体征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开展早期预警评分,依据评分结果予以对症处理。转运患者时注意保持轻柔动作,转运途中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变化,做好充分的应对意外状况准备。转运期间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并将结果传送至医院胸痛中心的微信群内,便于院内心内科专家会诊。同时向急诊科医护人员汇报患者的实际情况,包括病情、既往药物过敏史等信息,并告知其做好急救准备。③ 院内急诊护理: 救护车到达医院后立即为患者开通绿色通道,简化挂号和接诊等流程,以最快的速度将患者送到急诊室,协助其完成各项检验,并尽快取得检查结果。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面色及神志变化,一旦发生心室颤动、心率异常等情况,须立即遵医嘱采取除颤、心肺复苏等措施。若患者符合溶栓治疗指征,则及时与家属沟通,以通俗易懂语言讲解溶栓治疗的目的和风险,并嘱其签订协议,使患者尽早进行溶栓治疗;如果患者符合介入治疗指征,须尽快启动导管室,直接将其送入心内科导管室。④ 急诊后护理: 待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稳定后,责任护士准备好转运药品和设备等,将患者安全且迅速地转运至心内科重症监护室,落实工作交接。此外,于接受治疗后,定期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

1.3 观察指标

① 急救效果: 统计2组患者的转运成功率及急救成功率。② 急救时间: 记录并统计2组患者的分诊时间、就诊至心电图检查时间、病情确诊时间和急诊停留时间。③ 并发症: 统计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心源性休克的发生情况。④ 心功能和心肌指标: 于入院时、干预3 d和7 d后,测定2组患者的N端前脑钠肽(NT-pro 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肌钙蛋白(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转运成功率及急救成功率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转运成功率和急救成功率均更高(P均<0.05),见表2。

表2 2组转运成功率及急救成功率比较 [例(%)]

2.2 急救时间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分诊时间、就诊至心电图检查时间、确诊时间和急诊停留时间均更短(P均<0.05),见表3。

表3 2组急救时间比较

2.3 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心源性休克的总发生率更低(P<0.05),见表4。

表4 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例(%)]

2.4 心功能和心肌指标水平

2组在入院时的NT-pro BNP、 cTnI、 CK-MB水平及LVEF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均>0.05)。干预3 d和7 d后,2组的NT-pro BNP、 cTnI和CK-MB水平均较干预前更低,LVEF均较干预前更高,且观察组的NT-pro BNP、 cTnI、 CK-MB水平和LVEF均较同期对照组更优,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见表5。

表5 2组心功能和心肌指标水平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受老龄化进程加快的影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处于不断上升趋势,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群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多数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及时且有效的溶栓治疗或介入治疗后,通常可获得良好的预后效果,且救治效果与治疗是否及时密切相关[5]。因此,针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及时且有效的急诊护理干预,可改善其预后。

本研究结果发现,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转运成功率和急救成功率均高(P均<0.05)。全程优化急诊护理通过对急诊护理流程、措施等进行优化,进一步完善临床急诊抢救体系。将该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保证抢救、护理工作有序且高效地开展,节约转运和救治时间,实现尽早救治,进而促进转运成功率及急救成功率的提升。皮飞飞等[6]的研究发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可提高其抢救成功率和改善预后,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此外,观察组的分诊时间、就诊至心电图检查时间、确诊时间和急诊停留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P均<0.05)。分析原因为,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可实现院前与院内的无缝隙衔接,有效缩短各环节用时,确保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7]。本研究对患者救治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发现,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分析原因为,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具有一定的全面性及连续性等优势,能够在院前急救、院内急救等环节及时发现风险因素并予以处理,同时充分利用出诊途中的时间,指导家属开展简单急救处理,并告知院内提前做好急救准备等,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8]。本研究结果还发现,观察组患者在干预3 d和7 d后的心功能和心肌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和入院时更优(P均<0.05)。分析原因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维持和改善与实际梗死范围大小、侧支循环产生情况均存在密切关联,越早接受有效治疗对心功能的不良影响越小,且更有助于促进心功能的恢复。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期间实施全程优化急诊护理,能够保证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有助于其心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对提高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转运成功率和急救成功率、缩短急救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促进心功能和心肌指标水平恢复均有积极效果。

猜你喜欢

成功率全程心功能
成功率100%,一颗玻璃珠入水,瓶子终于坐不住了!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衰对心律失常与心功能水平的影响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提高急诊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综合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