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镜,一项能救命的检查
2022-09-07丁伟群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消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丁伟群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消化科 副主任、主任医师
▎肠镜检查有哪些类型
肠镜分为普通肠镜和无痛肠镜。普通肠镜操作中会有少许不适,但大多数人可以耐受,不能耐受者或治疗需要者可以选择无痛肠镜。所谓无痛肠镜就是麻醉下进行肠镜检查,麻醉有利于操作并能提高患者舒适度。对于所有要进行无痛肠镜的患者,都应先行麻醉评估,评估是否有麻醉禁忌,有麻醉禁忌者不能进行无痛肠镜。
无痛肠镜常用的麻醉剂为丙泊酚,其优点包括浓度平衡快、半衰期较短、患者苏醒快、苏醒彻底、残余作用少等。同时所有无痛肠镜的麻醉都由麻醉医生在心电监护下实施,完成无痛肠镜检查后患者会在麻醉恢复室中接受持续监护,直至完全苏醒。因此,无痛肠镜十分安全。
不过,无痛肠镜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做。麻醉耐受有问题、有严重心肺肾等疾病、肝功能衰竭、腹腔严重粘连、身体状况不佳、经麻醉医师评估后不适合做无痛肠镜的患者不建议进行无痛肠镜检查。无痛肠镜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包括肺和心血管不良事件、低氧血症、心律失常、低血压等,这些不良事件在非麻醉的肠镜中也有发生可能,且均有逆转方法。
▎肠镜检查是怎样操作的
患者需要提前服用药物进行肠道清洁后方可进行肠镜检查。医生会将一根末端带有摄像头和光源的细管从肛门进入直肠、结肠甚至于回肠末段,电子肠镜可通过镜身前端的微型图像传感器获得直肠及结肠黏膜侧的清晰图像,检查过程中医生可能会发现黏膜充血、溃疡、息肉、憩室或者肿瘤等病变。如果配备特殊光及放大系统,还可通过观察黏膜腺管开口及病变血管情况,从而发现、分析大肠黏膜的微小变化。
一般来说,若全结肠未见异常,可能不需要做活检病理。一旦发现可疑病变,比如息肉、溃疡、癌等,医生往往会取活检进行病理分析。此外,肠镜下可以做很多微创治疗,如息肉摘除,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黏膜下剥离、肠镜下止血等。
▎哪些人需要接受肠镜检查
结直肠癌筛查首先要“对号入座”,看自己属于一般人群、高危人群还是遗传性高危人群。一般人群应从50 岁开始筛查结直肠癌。也就是说,50 岁以上的人,无论男女、无论是否有症状、无论是否有危险因素,都应做一次结肠镜检查。
而高危人群应从40 岁开始定期筛查结直肠癌,包括:
1.出现便血、粪隐血阳性、排便异常如慢性腹泻或便秘、排便习惯改变、腹部不适等下消化道症状而诊断不明者。
2.影像学检查怀疑有肠道病变需要进一步确认者。
3.腹部包块,尤其是下腹部包块需要明确诊断者。
4.原因不明的低位肠梗阻者。
5.大肠癌术后、大肠息肉切除后需要定期随访复查者。
6.大肠肿瘤家族史者。
7.不明原因的消瘦、贫血者。
8.结肠息肉、早期结肠癌的内镜下切除者。
▎肠镜检查前需要做什么准备
肠镜检查前的准备是一门大学问,许多人因为准备不充分需要再“遭一回罪”,重新进行一次肠道清洁。那具体需要做哪些准备呢?
肠道内残留的食物残渣会影响结肠镜检查操作和检查效果。医生会要求检查前1—2 天开始饮食限制。建议摄入一些清流质饮食(清汤、经过滤的果汁、咖啡、茶、软饮料等)或低渣、低膳食纤维饮食(稀饭、面条、豆腐、吐司、香蕉、布丁、苹果等);禁食蔬菜、肉类、菌菇、粗粮、西瓜、猕猴桃、火龙果、番茄等高膳食纤维、多渣、多子食物。检查前一天晚上6—8 点开始应完全禁食,具体禁食时间须遵医嘱,检查日术前也需要禁食。
很多人都知道做肠镜前要吃“泻药”,这个泻药就是肠道清洁剂。
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肠道清洁剂是聚乙二醇电解质散,通过口服大量液体清洗肠道,对肠道的吸收和分泌无明显影响,也不引起水和电解质紊乱,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若是上午接受检查,患者需要在前一晚的7—8 点按剂量服用肠道清洁剂,并在2 小时内喝完;检查当日的凌晨4—5 点用同样方法服用第二盒肠道清洁剂。若是下午接受肠镜检查,患者仍然需要在前一晚的7—8 点饮用肠道清洁剂,但检查当日需要在早上7—8 点间服下第二盒。具体方法应严格遵医嘱进行。
建议服药期间可适当走动,并轻揉腹部来加快排泄。开始服药1 小时后,肠道运动加快,排便前患者可能感到腹胀,可在服用泻药间歇咀嚼口香糖减轻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