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指导

2022-09-06李辉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周家初级中学

成功密码 2022年2期
关键词:历史探究能力

◎李辉(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周家初级中学)

初中历史作为一门专业学科,包含了人文自然、社会经济等文化知识,自主学习可以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兴趣和信息处理能力,提升学生学习素质;自主学习可以使学生增长历史见闻,明确学习意义,培养自主思考意识;自主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历史效率,提升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热情,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一、自主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欲望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应培养学习的兴趣,初中历史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好奇心往往是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欲望的首要条件。当初中历史教师发现学生对于历史学科产生好奇时,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问题的答案。例如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课“远古的传说”,讲述了炎黄部落联盟打败蚩尤的史实,介绍了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创造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了解“尧舜禹禅让”和“大禹治水”事件,带领学生分清神话传说和真实历史的区别。初中历史教师可以从追溯华夏文明的起源入手,引起学生对民族发展的探究兴趣。我国的神话传说中蕴含着大量历史见闻,通过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展示图片或视频能够使学生对初中历史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三皇五帝的历史、涿鹿之战的故事,炎帝、黄帝、蚩尤、大禹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神话传说人物在真实历史中都是怎么样的人?教师在教学中抓住这些问题,通过讲解与探究,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学习,学习效果将事半功倍。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自主学习并不是毫无章法地盲目学习,自主学习模式应当有计划、有方法、有目标,用科学方法展开高效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大量需要记忆和背诵的知识点,所以教师要着重加强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的指导,历史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讲解要有轻重主次,着重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讲解,加强学生记忆,才能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有清晰的路线和目标,不会盲目学习。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有良好的时间线基础,对于历史中各项知识点和事件发展的意义价值理解会更加透彻、顺畅,学习兴趣和效率也会不断提升,形成自主学习习惯。为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积极探索的意识,初中历史教师要加强学习氛围的营造,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帮助学生走出传统思维模式,打破课堂局限,激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求知欲望。同时,教师要注重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应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初中历史教师应当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不能被牵着鼻子走,要有独立思考意识和创新精神,课堂上要留出独立思考时间,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三、创设恰当教学情境,合作完成探究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蕴含着大量历史背景,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分析能力、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热情,初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教学,通过角色演绎生动具体的场景,让学生加深对历史人物、事件的理解和感悟。情境教学可以有效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组与组之间发起竞赛问答,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还能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对历史的学习热情,浓厚激烈的竞赛氛围还能帮助学生增长团结合作精神,加深集体意识。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觉醒年代》和关于五四爱国运动以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的相关视频片段。看完这些视频后,学生热泪盈眶,借此教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悟,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接着教师划分若干小组,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都表现得非常积极、主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学生自主探究的效果自然比较好。

又如,在讲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周总理在外交方面的相关故事。学生观看之后,可以提出问题:周总理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与周总理有关的外交历史事件都有哪些?等等,引发学生集体讨论。

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时,应当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身观点想法和态度。集体交流讨论可以使学生对历史学习更加期待,让他们主动进行初中历史的学习,深入了解历史含义,学习历史精神。同时也能验收学生自主学习的阶段性成效,在合作学习中延伸自主学习能力,丰富思考角度,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四、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师生交流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途径

初中历史教师要对学生自主学习做出有效指导,首先要转变自身教学理念。初中历史教师应当明确学习主体、教育目标。教育的核心是学生,有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就是要将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为中心,围绕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上教师的角色要从讲师变成导师。在教学中可以效仿“百家争鸣”,通过集体辩论的形式来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见解,在加深对历史知识理解的同时还能锻炼各方面素质能力。教材中包含着一些拓展知识,历史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整理时间线、梳理历史节奏、分析历史事件的发展要素。同时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明白学习历史的意义。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客观地反映了各种条件影响下的事件结果,学生应当从历史学习中反思生活、总结历史教训、提升全面素质。例如讲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鸦片战争”这课时,教师先提供给学生几个图片和部分资料,并设置问题: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你怎样看待林则徐虎门销烟?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观察图片并且阅读资料,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按照时间线梳理历史节奏、分析历史事件的发展要素,进而掌握本课的知识点。

又如讲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这课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按照时间线梳理不同的阶段的人们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对此教师先让学生进行预习,让学生按照时间线制作表格,明确各个时期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展示。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够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以便于在课堂上进行相应的补充,使得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以此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要帮助学生将知识与能力融会贯通,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人喜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全面提升素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需要初中历史教师不断维持和引导,对学生的学习成效和学习热情做出阶段性评价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动力,激发学习欲望。

自主学习是学生通过对于自身学习能力、学习进度、学习内容的掌控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新型学习模式,这要求学生对自身情况要有客观清晰的了解,根据自身水平、兴趣制订学习计划。学习是一项明显独立的行为,无论在多大的教室内上课,学习的成效都由学生自己决定,任何人无法替代。由于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在面对初中历史的学习时兴趣出发点不同,学习侧重点也就不同,对外界信息的接收和处理都要经过学生自身独立的思考才能真正为己所用。

猜你喜欢

历史探究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