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大型电力企业进口物资采购研究

2022-09-06顾婷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2年11期
关键词:供应商物资进口

顾婷

(国家能源集团物资有限公司,北京 100055)

1 引言

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4.4%,而中国GDP 首次破百万亿元,逆势增长2.3%,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向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0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2.16 万亿元人民币,其中进口14.23 万亿元,中国进口来源地涵盖了全球230 多个国家和地区。

采购管理是企业价值链管理的核心环节。通用电气前CEO 杰克·韦尔奇曾有这样的描述:“采购和销售是公司唯一能‘挣钱’的部门。”企业要行之有效地从根本上控制经营成本,究其源头,就要向采购环节要效益。

2020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2021年“双碳”目标已上升至国家战略目标并纳入“十四五”规划。在双碳战略下,大型电力企业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主力军和排头兵肩负历史使命重任。新形势下,大型电力企业的进口物资采购工作应尽快适应新的政治、经济和行业环境的变化,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和高效运转,充分发挥大型电力企业在能源安全保障工作中的能源供应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

2 大型电力企业进口物资采购现状

大型电力企业为充分利用规模优势,多采用集中采购的方式。近年来,国资委持续推动中央企业实行集中采购,2015-2018年,中央企业通过实施集中采购节约资金分别为3 653 亿元、4 220 亿元、3 417 亿元和3 455 亿元,节约金额约占中央企业同期利润总额的1/4。

以CE 大型央企为例,CE 长期以来通过其下属采购代理机构以集中采购的方式为其煤炭、电力、化工各行业用户购买基建和生产运营过程中所需的进口设备、备件和服务,年采购额可达数十亿元人民币。通常大型电力企业进口物资采购工作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流程环节众多,业务专业性强。

由于绝大部分企业下属用户无货物进出口权和外汇支付能力,负责集中采购的代理机构通常采用采销结合的合同签订模式,一方面与供应商签订外币采购合同,另一方面与用户签订人民币销售合同。在上述过程中,集中采购代理机构负责跨境询价、签订中英文合同、办理出口许可证等事宜,业务过程复杂,环节众多,需要与供应商、用户、海关、银行、清报关公司、运输公司紧密沟通(见图1)。因此,进口物资采购业务人员不仅应具备较高的业务素养,还需了解国际贸易通则,有能力预估可能发生的外贸风险。

图1 进口物资采购流程示意图

第二,业务形式多样,采购模式创新。

传统的物资采购一般包含计划提报、询价采购、制造生产、送货验收等步骤,采购周期用时较长,特别是对进口物资而言,受工厂排期和跨境运输的影响,到货周期可能长达十余个月。因此,大部分的电力企业采用框架协议、保税仓库、寄售仓库等采购模式创新方式采购进口物资,压缩采购时间。

保税仓库,是指经海关批准设立的专门存放保税货物的仓库。寄售是一种常用的供应链协作方式,指供应商将货物存放在最终用户的库存中,在货物没有被购买商使用之前,货物的所有权归供应商,最终用户只有在使用货物时才支付费用。

以CE 大型央企为例,为提高采购效率,CE 与长期合作的供应商签订长约框架协议和保税寄售协议。协议签订后,供应商只需以简易订单的方式进行交易和结算并提前将物资存放在保税寄售仓库中,按需出库。这样做不但使到货时间由传统采购的几个月压缩为短短几天,还由于拥有先使用再结算的优势,相比传统的境外发货时付汇的采购模式,可将结算时间延迟半年左右,按照现行的市场贷款利率计算,可直接节约资金成本约2.5%。

第三,设备稳定性高,经济效益良好。

进口设备通常采购价格为同类国产设备的2~3 倍,但具有安全性和稳定性较高、运行年限长、维修少、停机时间短等特点。部分大型进口设备在全部折旧后,仍可满负荷运行多年。从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角度考量,进口设备具有一定的经济性优势,对能源行业各使用单位安全保供和降本增效具有较大意义。

3 目前进口物资采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国际形势变化和汇率波动加剧了不确定性

第一,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球制造业面临着工厂关闭、工人短缺和原材料供应大幅减少的问题。2020年4月,美国和欧元区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陡降至近年来最低水平,国际运输运力紧张,部分供应商无限期延迟交货或要求以不可抗力为由取消合同。

第二,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国家保护主义盛行,2020年中国输美产品平均关税率达到19.3%,中国也因此提高了从美国进口部分货物的关税,导致采购成本上升。

第三,自从2005年实行汇率改革后,中国建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的外汇管理体系。在进口物资采购中,短时间内人民币汇率快速贬值会导致使用单位对同一商品付出更高的资金成本。

3.2 现有主流工业品电商平台无进口物资结算功能

目前中石化、国家电网、国家能源集团、华能集团等大型央企纷纷开通工业品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电商采购。其中,中石化、国家电网等企业还开发了跨境工业品电商平台,支持多语言版本。但由于严格的外汇管控政策以及现有的跨境工业品电商平台均不具备大额外币线上结算功能,无法通过平台与国外供应商直接结算。

3.3 进口物资采购需配套高效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大型电力企业多已引入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对企业的产供销流程进行实时管理和监控。进口物资采购由于其业务的特殊性,流程较长。从采购计划提报到验收结算,全流程涉及各使用单位、供应商、银行、海关及清关运输公司等多个业务角色,业务员需要处理发货发票、提单等数十种重要商业单据。当合同供货出现延迟交货或质量问题时,业务员还需要组织罚款和索赔谈判。综上所述,进口物资采购需要一套针对业务特性量身定做的信息化系统,不能简单套用现有的适合国内物资采购的信息化模块。

3.4 技术壁垒致使买方议价能力低

近年来,由于国际人工、原材料价格上涨,进口物资采购价格不断攀升。特别是像比较依赖国外进口的特殊材料物资、矿用设备电液控制系统等进口物资由于存在技术壁垒和垄断,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甚至一家国外供应商有能力供应。卖方市场导致买方议价能力低,采购价格逐年上涨,使用单位生产成本不断提高。

3.5 进口物资采购周期长、效率低

受供应商的上游供应商的生产能力和材料供应的制约,物资生产周期无法控制,外加国际运输周期较长,导致物资采购周期有时可长达十余个月。到货周期无法满足使用单位快速使用的需要,使用单位不得不提高库存数量或在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被迫进行国产化替代。

4 对目前进口物资采购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4.1 积极应对市场不稳定因素

目前,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作为大型电力企业物资采购人要积极辨识并应对这些新的挑战。

一是要通过框架和寄售采购提前锁定货源,避免发生因突发原因导致的供不应求。

二是要积极培训业务人员了解国际政治、经济、外贸政策和市场动态,提前做好应对措施,未雨绸缪。

三是在合同执行中,合理选择付汇时间,利用远期购汇或外汇期权等金融工具和衍生品规避汇率风险。

4.2 充分发挥线上+线下合作优势

一是建立电商保税/寄售系统,形成线上线下一体的互联网+保税/寄售库采购模式,打造使用单位家门口的“海淘”体验。商品入库后,用户可在电商系统上查询实时库存信息并进行快捷下单。

二是应鼓励更多供应商参与保税/寄售业务模式,可将保税/寄售库作为大型电力企业推行联储共备、代储、前置货仓的试点仓库。

三是由于各大电力企业对某类通用、消耗性备件需求量大,已形成集采规模优势,协议采购价低于市场价格,条件成熟时,可与供应商合作向其他行业的客户销售,提升能源行业整体进口物资采购效能。

4.3 把握跨境电商平台全流程发展关键时机

国资委在2018年指出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要在新的国际化进程中作出新的贡献。以中石化、中国建筑为首的央企创建的易派客、云筑网等跨境工业品电子商务平台经多年发展已形成规模。大型电力企业应利用目前国内电商平台积累的知名度和供应链上下游资源打造跨境电商,从海外项目入手,吸引海外买家;应依靠现有专业的国际贸易团队,与优质中国生产企业深度合作,为海外买家提供集外贸出口代理、全球营销推广、国际物流服务为一体的一站式采购解决方案,提升国际综合竞争力。

4.4 打造高效的进口物资采购信息化平台

在大型电力企业现有非招标采购平台或供应商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增加符合进口物资采购特点的业务执行模块,与银行合作打通线上外币支付渠道。各利益相关方可通过该平台实时追踪合同签订、信用证开具等一系列业务流程,形成线上结算流、物流、信息流的高度统一。

4.5 提高框架协议采购占比,提升采购效率

对于长期合作的优质供应商,应大力推行框架协议采购,从“一单一签”向“一签多单”转型,提高采购过程和合同执行的整体效率。以CE 大型能源企业为例,其采购进口物资采购代理机构已与法国米其林等十余家大型供应商签订框架协议。根据笔者对2020年CE 进口物资采购额排名前30名供应商的数据分析,如果能与采购额排名靠前的20 名供应商签订框架协议,可覆盖六成的业务总量(见图2),极大地提升采购效率。综上所述,大型电力企业的框架协议采购工作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图2 CE 大型能源企业采购额排名前30 的供应商占总进口物资采购额占比累计图

4.6 掌握主动权,提高议价能力

针对部分被国外供应商技术垄断的物资,一是大型电力企业要积极开展框架协议谈判,通过保证购买量的方式增加谈判中的议价能力,提前锁定货源,避免因突发原因生产能力下降导致供不应求;二是要深入开展市场调研,通过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国际煤展会、国际电力设备及技术展览会等途径了解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最新发展水平,为用户提供可替代的选择;三是利用大数据分析工具,分析采购价格、涨幅和趋势等数据,与用户深度合作,为国产化开发提供数据支撑。

5 结语

新形势下,大型电力企业肩负着实现“双碳”目标的重任,大型电力企业的进口物资采购应在积极应对市场不确定性、打造跨境电商网站、建设信息化平台、推动采购模式创新等方面下苦功夫,充分创新采购模式,把握工业品电商平台发展关键时机,提高进口物资采购中框架协议采购占比,从而实现效率效益双增长,助力双循环格局构建。

猜你喜欢

供应商物资进口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2022年上半年菲律宾大米进口增加近30%
中国铸造供应商产品目录
中国铸造供应商产品目录
募集52万件物资驰援东华大学
ГОРОДА-ПОБРАТИМЫ ПОМОГАЮТ ХАРБИНУ В БЕДЕ俄友好城市向哈尔滨捐赠医疗物资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海德威,最佳压载水处理解决方案供应商
救援物资
把“进口门到门”做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