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县域旅游商品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2022-09-06卢雅焱杨兆萍
刘 群,卢雅焱,林 岚,杨兆萍
(1.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中国 福州 350007;2.福建省亚热带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 福州 350007;3.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 乌鲁木齐 830011;4.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 北京 100049)
旅游商品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出于非营利目的够买的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实物产品[1,2],作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赋予旅游目的地与旅游者体验丰富内涵。对于旅游目的地而言,旅游商品承载并传递地域历史文化[3],构成了旅游购物消费的主要内容[4,5],为区域经济增收贡献巨大。对于旅游者而言,旅游商品消费增进了旅游者与地方的联系、丰富了其旅行体验,是构成一次完整旅游经历不可或缺的物质或符号[6]。
旅游商品研究最早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7],国外聚焦于旅游者艺术(tourist arts)与旅游纪念品(souvenirs),研究内容涉及旅游商品分类[8]、内涵价值[9,10]、销售场所[11]、消费行为[12,13]等。其中,旅游商品内涵价值备受关注,如原真性[14]、纪念性[6]、地方性[15]、符号价值[16]等。同时,学者基于整个国家、边境地区、城市、乡村等不同区域尺度的购物中心、免税店、博物馆等购物场所探究了旅游者购物体验、消费偏好等消费行为[13,15,17],多以管理学、心理学视角研究居多。国内旅游商品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将旅游纪念品归为旅游商品的一个品类[18],定义有别但研究对象一致。国内相关研究广泛认同旅游商品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且实证探讨丰富,已有研究侧重旅游商品的概念辨析、类型划分、开发现状与问题探讨等[2,18],研究区域涉及省域、城市、景区等[19,20]不同尺度,但结论多以商品类型特色及开发管理滞后等共识性问题概括,提出的宏观政策居多,缺少旅游商品空间分布的探查。从旅游商品类型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理标志产品的地域分异研究丰富[21,22],但鲜有关注区域旅游商品整体及不同类型商品的空间分布差异及影响因素。基于地理学思维的空间格局分析有利于地方旅游经济发展规划,也值得被区域旅游商品研究借鉴,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新疆地域广袤、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商品特色显著,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的发展基础,受制于地理区位、人口规模与交通环境等因素影响,新疆旅游资源-经济空间错位显著[23,24],高附加值产品不足[25]。已有新疆旅游研究多聚焦于生态旅游、旅游景区、文化资源等热点议题[26-28],然而对最具吸引力的“乡土”品牌与“疆字号”的新疆本土特色旅游商品的研究不足。在推动“文化润疆”工程与“旅游兴疆”战略背景下,旅游商品对于新疆区域经济及旅游扶贫具有重要引领作用,新疆旅游商品的资源禀赋、产品特色及产业发展也备受关注,但是尚缺乏深入探究。因而,本文通过系统收集新疆旅游商品数据,采用数理统计、GIS空间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探究其类型结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期为新疆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指导与实践参考。
1 研究区、数据及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新疆地处我国的西北部,总面积约166 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新疆地貌特征呈现“三山夹两盆”格局,以新疆天山为地理分界线,天山南北的气候、水文、资源环境等差异显著[29]。独特的地域环境孕育丰富的旅游资源,新疆拥有A级景区515家,其中5A级景区16家。此外,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新疆旅游业与旅游商品经济发展势头强劲。2021年1—8月,新疆克服疫情不利影响,全疆累计接待游客1.37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 050.38亿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局)自2013年起培育的“新疆礼物”专属旅游商品,在推动新疆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与稳疆富民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十四五”时期,《支持自治区“十大产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的“十大产业”,与旅游商品相关的产业占据七成,包含林果、农副产品加工、馕、旅游产业等,成为重点关注领域。
本研究以新疆14个地州(市)的86个县域为研究单元。其中,乌鲁木齐与克拉玛依的市辖区视为一体分别合并。鉴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数据统计口径差异,缺失值较多,暂未列入本研究范围,但不影响整体研究结果。此外,昌吉回族自治州、伊犁州直属县(市)、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分别简称为昌吉州、伊犁州直、博州、巴州与克州。
1.2 数据来源构成
一个社会现象的定义有概念性定义与技术性定义之分。从概念性定义看,旅游商品(或称旅游购物品)是指由旅游活动引起旅游者出于非商业目的购买的,以旅游纪念品为核心的有形商品[18]。该概念提出了旅游商品本质属性,界定了购物对象(旅游者)、时间和空间(旅游活动)、商品特征(实物性)及其他(非商业性目的)。不容忽视的是,旅游商品源于地方特产,为旅游者开发的旅游商品属于本地居民的商品消费范畴,随着生产加工技术与物流运输条件改善,旅游者购买的旅游商品更为广泛多样,包含已加工和未加工的产品(如牛羊肉等畜产品),旅游消费也不限于旅游购物场所,而是扩展到整个新疆全域。因此,为了综合反映新疆旅游商品本底资源概况,本研究将旅游商品概念内涵做出外延拓展,采用技术性定义方便统计分析。本研究所指的旅游商品,是具有跨地区声望的当地生产的地方旅游商品,同时服务于当地居民与旅游者且出于非商业目的购买的实物商品(包含原材料和制成品)。
旅游商品的类型结构划分基于可操作性及一致性原则,综合文献书籍资料、国家旅游商品大赛、《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17)》国家标准及新疆旅游商品实际,形成7个基本类型,即菜品饮食、农林畜产品、水产品及制品、中草药产品、传统工艺品、日用工业品和其他物品,整体包含新疆最具特色的农业产品、工业产品与工艺产品等。通过实地调研、资料搜集与专家咨询系统搜集获得1 041件新疆旅游商品,数据截止到2019年底。新疆社会经济、农业、旅游等数据以县域尺度为主,主要源于《新疆统计年鉴2020》,同时参考各地州(市)旅游官方网站统计数据、年度报告等资料补充,所有数据在结果分析前均已做标准化处理。
1.3 研究方法
1.3.1 区位熵 区位熵(Location Quotient,简称LQ)又称专业化率,是经济学中分析与识别区域优势产业的常用指标之一。旅游商品是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30],其数量表征区域旅游商品资源赋存水平。借鉴区位熵思维,参考人口区位熵方法[31],分析各类旅游商品县域集聚水平。其公式为:
(1)
式中:LQ表示i区域j类旅游商品在全疆的区位熵。qij为i区域j类旅游商品数量;qi为i区域旅游商品总数;qj为全疆j类旅游商品总数;Q为全疆所有类型旅游商品总数。若区位熵值越高,则表明区域旅游商品集聚水平越高,相对优势较强。当LQ>1时,表示i区域旅游商品在全疆具有较高专业优势;若LQ<1,则表明该区域旅游商品在全疆专业化水平较低。
1.3.2 空间自相关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ESDA)通过定义区域的空间权重矩阵,运用空间自相关、空间关联指数及变差函数等探测、描述现象(事物)的空间分布,揭示事物(现象)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关系,以识别空间集聚与异常。其中,Moran’sI指数和Getis-OrdG*指数等方法应用广泛。
1)全局空间自相关 全局空间自相关 ( Moran’sI)用于探测属性值在整个研究单元的空间聚集模式[32,33]。本文用于定量描述新疆县域旅游商品区位熵的空间特征。Moran’sI指数值域为[-1,1],对 Moran’sI指数采用标准化统计量予以检验。I>0表示空间正相关,即旅游商品区位熵在县域尺度集聚分布;I<0表示空间负相关,旅游商品区位熵在县域尺度差异显著呈离散分布;I=0表示空间不相关,即属性值空间随机分布。其公式如下:
(2)
(3)
(4)
(5)
2 空间格局特征
2.1 旅游商品类型结构特征
新疆旅游商品类型结构丰富但数量极化特征显著(图1)。农林畜产品最为丰富,占旅游商品总数的53.79%。其次,传统工艺品占总数的22.09%,是新疆民族特色工艺的集中体现。两类旅游商品之和占总数的75.88%,其他类型旅游商品比重普遍较低,水产品及制品最为缺乏。
图1 新疆旅游商品类型结构Fig. 1 Structural types of tourism commodity in Xinjiang
2.2 县域旅游商品空间丰度及集聚特征
2.2.1 县域旅游商品空间丰度特征 借助ArcGIS的自然间断点法(Jenks),依据旅游商品数量分为极不丰富区、较不丰富区、中等丰富区、较为丰富区和极为丰富区5种类型。结果显示,县域尺度旅游商品数量分异显著,但集聚特征明显,呈现“北丰南少”的极不平衡格局(图2)。高值丰富区以北疆乌鲁木齐与昌吉市为核心的“极化效应”明显。南疆区域则以较不丰富区与极不丰富区连片集聚,如阿克苏地区、巴州、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克州等区域。
注:该图基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标准地图绘制(审图号:GS(2019)1825号),底图无修改。图2 新疆县域旅游商品丰度的分布特征Fig. 2 The spatial pattern of the abundance of Xinjiang tourism commodity at the county level
基于图3可知,县域旅游商品丰度具有明显分异特征(图3a)。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县域为33个,占总县域的38.37%。新疆县域显著性空间格局可分为4种类型。“高-高”集聚县域共11个,集中在北疆区域的乌-昌地区,该区域旅游商品丰度整体较高;“低-低”集聚县域共14个,集中在南疆区域的克州与喀什地区,该县域旅游商品丰度普遍偏低且空间集聚;“低-高”集聚县域共5个,包括鄯善县、托克逊县、阜康市、玛纳斯县与和硕县,镶嵌在“高-高”集聚周围;“高-低”集聚区共3个,包括乌恰县、喀什市、和田市,零散分布在南疆西部。
注:该图基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标准地图绘制(审图号:GS(2019)1825号),底图无修改。图3 新疆旅游商品县域丰度的空间LISA图与分布图Fig. 3 LISA cluster map and local Getis-Ord map of Xinjiang tourism commodity at the county level
2.3 县域各类旅游商品空间集中水平
借助ArcGIS的自然间断点法(Jenks),将各类旅游商品区位熵分为极低度集中、低度集中、中度集中、高度集中与极高度集中5种类型(图4)。结果发现,新疆各类旅游商品集中度整体偏低且不均衡性大,具有数量优势的旅游商品类型集中度相对较高,如农林畜产品(图4b)与传统工艺品(图4e)。总体而言,各类旅游商品集聚区域与地方特产分布一致。
注:该图基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标准地图绘制(审图号:GS(2019)1825号),底图无修改。图4 新疆县域各类旅游商品集中度的空间特征Fig. 4 The spatial concentration of different tourism commodity at the county level based on location entropy
菜品饮食的极高度集中区稀少(占比1.16%),极低度集中区占县域总数的58.14%,高度集中区为托克逊县、塔城市等(图4a),如托克逊拌面、塔城塔塔尔糕点等;农林畜产品在全疆集中度整体偏高,极高度集中区占17.44%,极低度集中仅为6.98%,南北疆分布较均匀。高度集中区为新源县、鄯善县、吉木萨尔县、巩留县、尼勒克县等(图4b),如新源那拉提黑蜂蜂蜜、鄯善哈密瓜、吉木萨尔辣椒、天山雪莲辣椒丝;水产品及制品的极低度集中区占比90.70%,但极高度集中区(2.33%)显著指向新疆渔业主产区,如巴州博湖县、博州温泉县、伊犁州直的尼勒克县、阿勒泰地区的福海县与阿勒泰市(图4c),是博斯腾湖、赛里木湖、乌伦古湖、额尔齐斯河等水域资源的主要分布区;中草药产品极低度集中区占比55.81%,极高度集中区为3.49%,南疆区域集中度高于北疆区域。南疆区域的乌什县、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等区域多民族聚居形成丰富的民族医药,如维吾尔医药、蒙古医药、哈萨克医药等,北疆区域的精河县、哈巴河县、裕民县等以优质的枸杞、肉苁蓉、伊贝母、红花等著称(图4d);传统工艺品在全疆集中水平较高,极高度集中区占据8.14%,集中在南疆区域的泽普县、疏附县、英吉沙县等,喀什地区最为丰富。此外,伊州区、哈巴河县、克拉玛依市等区域也有分布(图4e),如哈巴河戈壁玉、克拉玛依金丝玉、伊州区维吾尔族刺绣英吉沙小刀等;日用工业品集中在伊犁州直的伊宁市、霍城县、伊宁县等,拥有丰富的薰衣草制品。中国伊犁是世界薰衣草种植的第二大产区,霍城县被誉为“中国薰衣草之乡”。南疆区域的叶城县、柯坪县、新和县、温宿县等分布较多(图4f);其他类型旅游商品呈零散分布,极低度集中区占据87.21%,极高度集中区为1.16%,分布在高昌区、焉耆回族自治县、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等(图4g)。
3 影响因素分析
图5 新疆旅游商品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分析框架 Fig. 5 Framework of major influencing factors on the spatial difference of tourism commodities in Xinjiang
旅游商品是特定地域的物产资源,地方特产的典型代表,其形成与发展与地方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密切相关。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及新疆旅游商品发展实际[26,28,29,32,35],选取自然地理环境、区域经济水平、人口规模因素、旅游资源丰度等关键要素作为自变量,以县域旅游商品数量为因变量形成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图5)。
3.1 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条件是农业生产与文化传承的基础,气候、水文、地形等要素影响旅游商品类型的形成。新疆属典型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降水稀少[36],地貌格局分异显著。研究分别将新疆自然地理要素与县域旅游商品数量、各类旅游商品数量比例饼图进行叠置分析。结果显示,旅游商品分布与自然地理条件密切相关(图6)。新疆旅游商品主要集中在准噶尔盆地南缘、塔里木盆地北缘,以乌鲁木齐与昌吉市经济区为核心区[35]。北疆区域绿洲平原、河流湖泊众多,自然条件优越,各类旅游商品数量较多;南疆区域沙漠戈壁广布、自然环境恶劣,各类旅游商品数量稀少;东疆区域旅游商品较为丰富(图6a)。具体来看,农林畜产品在天山北坡经济带、伊犁河谷、塔额盆地、阿尔泰山区等区域优势显著。南疆也有分布但因生态型贫困突出[37],农业经济依赖度高,县域旅游商品分异显著。水产品及制品与新疆主要渔业基地高度契合,依托水域资源、技术扶持及旅游开发等已形成赛湖渔业、乌河渔业、新疆天蕴有机农业等特色产业。菜品饮食、中草药产品、传统工艺品主要聚集在南疆区域(图6b),与“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南疆丝绸之路文化与民族风情旅游目的地”政策发展契合。
3.2 区域经济水平
旅游商品作为一项旅游资源,其区域数量分布受到区域经济影响。基于县域经济指标与不同类型旅游商品数量相关分析可知,旅游商品总数与县域经济水平总体相关性较强,不同类型旅游商品数量与区域经济相关性差异显著(表1)。旅游商品总数与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餐饮销售显著正相关,且相关系数均高于0.661;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商品销售呈现显著正相关。旅游商品是第一产业农林畜产品的深加工产品,需要经济支撑与第二产业技术支持,也离不开商品销售、大众消费的市场需求驱动。其中,传统工艺品、日用工业品、农林畜产品及其他物品表现出较强经济响应。旅游商品总数与各类旅游商品数量相关性显示,农林畜产品(0.864)、传统工艺品(0.768)及日用工业品(0.712)相关性最强,与水产品及制品及制品不存在相关性。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与旅游商品总数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表明其相互关系不强。
注:该图基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标准地图绘制(审图号:GS(2019)1825号),底图无修改。图6 新疆旅游商品分布与自然地理环境空间关系Fig. 6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between tourism commodities and physical geography of Xinjiang
表1 旅游商品数量与区域经济水平相关分析Table 1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ourism commodity and regional economic level
3.3 人口规模因素
人口数量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劳动力基础[38],为地方旅游商品开发提供重要支撑。新疆具有多民族聚居特征,为旅游商品创意开发提供有利基础。研究选取县域总人口、城镇及乡村人口数,分别与不同类型旅游商品数量进行相关分析(表2)。结果发现,旅游商品数量与总人口数、城镇人口呈显著正相关且相关系数值相近,与乡村人口数量相关性较弱。总人口多、城镇人口较多的县域在劳动力数量与结构上都具有相对优势,易形成旅游商品创新发展。农林畜产品与总人口数、城镇人口显著相关,农林畜产品的深加工离不开城镇化发展与区域经济。传统工艺品、日用工业品与总人口数、城镇人口、乡村人口显著正相关,符合该类型商品劳动力指向特征。
表2 旅游商品数量与人口相关分析Table 2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ourism commodity and population size
3.4 旅游资源丰度
旅游景区是旅游业的核心要素,景区等级是影响客流规模的关键因素[39]。旅游商品是旅游者购物消费的重要内容,需要依托旅游景区平台的客源吸引力,直接面向旅游者进行宣传与销售。借助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A级景区名录,采用加权模型计算各县域旅游资源丰度[40],再与旅游商品数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旅游商品数量与旅游资源丰度显著正相关,农林畜产品、传统工艺品及日用工业品受到区域旅游资源丰度影响较大,相关系数分别为0.425,0.611和0.590(表3)。旅游资源丰度较高的区域具有较强的旅游吸引力,巨大的旅游消费市场为旅游商品研发与销售提供重要契机。自2019年以来,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新疆农产品进景区”有力推动了新疆优质农产品、手工艺品等旅游商品入驻景区销售,拓展了农业增收及旅游富民渠道。依据县域旅游商品数量与旅游资源丰度叠置图分析,新疆旅游资源富集区也拥有丰富的旅游商品(图7),主要集聚在乌鲁木齐、昌吉州、吐鲁番市、阿勒泰地区、伊犁州直、阿克苏地区和喀什市等地[28],也是新疆主要的旅游集散中心。
表3 旅游商品数量与旅游资源丰度相关分析Table 3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ourism commodity and tourism resources
注:该图基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标准地图绘制(审图号:GS(2019)1825号),底图无修改。图7 新疆旅游商空间分布与旅游资源丰度空间关系Fig. 7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between tourism commodities and the abundance of tourism resources of Xinjiang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文章基于新疆1 041件旅游商品数据,借助数理统计、区位熵、空间自相关等方法探究其类型结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
1)新疆旅游商品类型结构完善但数量极化特征显著。农林畜产品与传统工艺品最为丰富,占总数的75.88%,其他类型旅游商品比重普遍较低,水产品及制品最为缺乏;县域旅游商品丰度呈现“北丰南少”的空间格局,高值丰富区集中在北疆乌鲁木齐与昌吉市,南疆区域旅游商品的较不丰富区与极不丰富区连片集聚。空间相关分析也呈现“北热南冷”的集聚特征。
2)新疆各类旅游商品集中度整体偏低,农林畜产品与传统工艺品两类具有数量优势的旅游商品类型集中度相对较高。然而,各类旅游商品的集聚与地方特产一致度较高,较为典型的类型如菜品饮食、农林畜产品、水产品及制品。
3)自然地理环境、区域经济水平、人口规模因素、旅游资源丰度等因素与新疆旅游商品空间分布密切相关,但影响程度不同。农林畜产品、水产品及制品受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显著。传统工艺品、日用工业品、农林畜产品与区域经济水平、人口规模因素、旅游资源丰度显著正相关。
4.2 讨论
依据研究结果可知,农林畜产品与传统工艺品是新疆特色旅游商品,如新疆的特色林果业、珠宝玉石、传统手工艺等[28,29]。“十四五”时期新疆产业发展提出了与旅游商品相关的多类产业,旅游商品开发也是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和“旅游兴疆”战略的重要内容,理应科学引导。在“旅游兴疆”战略背景下,旅游商品富集区应着力推进基地品牌建设与营销,提升“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的发掘与培育,完善地方特产品牌培育,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及旅游商品富民效果。在实施“文化润疆”工程背景下,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类旅游商品开发与保护性传承,借助精湛工艺制作,通过“新疆礼物”品牌营销,依托景区窗口与疆内外营销渠道传递“大美新疆”形象,促进新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不同于具有国家认证及行业共识的地理事象空间格局研究[21,22,28],因旅游商品概念及统计规范的不确定性,目前旅游商品定量研究非常有限。本文采用旅游商品技术性定义,基于实地考察、行业标准资料与专家交流搜集验证数据,研究样本覆盖广泛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新疆地域旅游商品分布特征,也可为其他地域旅游商品空间格局分析提供思路借鉴。除了自然地理环境、区域经济水平、人口规模因素及旅游资源丰度等主要因素影响,引入政策条件、旅游企业布局、旅游者数量、区位交通条件等因素拓展分析,也是未来研究值得探究的关键因素。因数据可获得性及篇幅限制,本研究仅局限在单一时间尺度进行县域尺度分析,如果能积累多个时间截面开展新疆旅游商品区域演化特征也将是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