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雪峰山地区康养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2022-09-06邵海琴王兆峰
邵海琴,王兆峰
(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中国 长沙 410081)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亚健康、慢性病、流行性疾病等健康问题愈发凸显,使得人们对康体养生的需求日益增强。康养旅游作为旅游与健康养生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正逐渐成为旅游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和贡献点,并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1]。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健身休闲等融合,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旅游资源是旅游发展的先决条件和核心载体,也是旅游目的地形成的物质基础与根本保障,其空间分布格局不仅关系到区域旅游产业的布局,同时也决定着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规模[2,3]。因此,在国家全面推进“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大背景下,如何深入分析康养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探索其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成为促进康养旅游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命题,不仅有助于优化旅游资源要素空间配置、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高效可持续发展,而且对完善旅游地域空间单元治理,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康养旅游是指通过营养膳食、修心养性、养颜健体等各种手段,使人在身体和精神上都达到自然和谐的优良状态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和[4]。学术界对康养旅游的研究起源于欧美发达国家,不同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康养旅游相关问题进行了探究,其理论基础主要涵盖现代健康学、福利经济学、旅游社会学、以及人口地理学等学科知识[5]。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康养旅游概念内涵[1]、康养旅游益养功能[6]、康养旅游的动力机制[7]、康养旅游创新发展[8]、康养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9,10]、康养旅游者空间流动特征[11]等方面,以及对温泉旅游、森林康养旅游、医疗旅游等某类康养旅游产品的研究,其中,对温泉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温泉旅游种类及其康养效应[12]、温泉旅游的市场特征[13]、温泉旅游的开发模式[14]等方面;对森林康养的研究重点包括森林旅游游客行为特征[15]、森林旅游生态安全[16]、森林旅游的环境影响研究[17]等方面,对医疗旅游的研究则主要涵盖医疗旅游的概念[18]、动机[19]、影响因素[20]、市场营销特征[21]等。研究方法以质性研究为主,少有的量性研究多基于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10]、现场访谈法和问卷调研法[12,13]以及结构方程模型[16]等。综合来看,目前有关康养旅游的研究较为丰富,但其多是以国家、省域、市域等行政区作为研究单元,从地理学视角以完整的地理单元为尺度的康养旅游资源研究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自然地带的完整性,对研究结论产生一定干扰。研究内容上,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对康养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还较为薄弱,有待进一步加强。
鉴于此,本文以我国重要的地理标志线雪峰山山脉中较为完整、独特的地理单元——湖南雪峰山地区为例,采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等方法考察其康养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综合运用地理联系率、叠加分析、邻域分析及缓冲区分析方法,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探析雪峰山地区康养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湖南雪峰山地区康养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与空间结构优化配置提供相关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进而为湖南省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建设作出国土空间导向和功能指引,促进康养旅游资源高效、健康、可持续发展。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域
图1 研究区域范围 Fig. 1 The regional scope of Xuefeng mountain area in Hunan province
湖南雪峰山地区隶属于雪峰山脉(25°95′N-29°40′N,109°41′E-112°68′E),是湖南境域最大的山脉,也是中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该山脉南起湘桂边境,北到益阳市区,呈东北-西南走向,是我国重要的地理标志线,也是我国较为完整、独特的地理单元,具有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的区位优势,其主峰苏宝顶海拔1 934 m,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有“天然氧吧”之称,区域年均气温在10~19 ℃,7月均温18 ℃左右,是优质的夏季避暑度假胜地,也是打造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的良好场域。2020年,区域内县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约14 894.87万人次,约占湖南省旅游接待总人数的21.5%,实现旅游总收入约1 326.51 亿元,约占湖南省旅游收入的16.1%。目前,位于该地区的穿岩山森林公园和山背花瑶梯田景区已经被列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鉴于此,参照湖南省山脉坐落划分界线[22],再结合本研究数据收集及处理的需要,将湖南雪峰山主脉及其支系所延伸覆盖的县域纳入考察范围,囊括分属6个地市的24个县域(图1)。
1.2 研究方法
1.2.1 最邻近指数 最邻近指数主要反映点要素在地理空间中的相互邻近程度,可用来判断点在空间上的分布模式,已被广泛应用于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分析中。本文将湖南雪峰山地区康养旅游资源作为点状要素,借助ArcGIS软件计算求得其最邻近指数R。计算公式如下[23]:
(1)
式中:R为最邻近指数;r1为平均最邻近距离,rE为理论最邻近距离,n为湖南雪峰山地区康养旅游资源的个数;A为研究区域面积。当R<1时,区域康养旅游资源呈聚集分布的特征;当R=1时,区域康养旅游资源呈随机分布的特征;当R>1时,区域康养旅游资源呈均匀分布的特征。
1.2.2 核密度分析 核密度分析主要反映一个核对周边的影响程度,能够直观地反映地理要素在空间中的分散或集聚特征[24],其计算公式为:
(2)
1.2.3 地理联系率 地理联系率主要反映某项区域活动与该区域内经济、人口等要素在空间上的均衡、配合程度[25],其主要通过要素间地理空间分布上相似程度的差异反映要素间的地理联系情况,可用来分析康养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与区域经济、人口等要素之间的关联程度。计算公式如下:
(3)
式中:L为地理联系率;Si为第i个地区康养旅游资源数量所占比重;Pi为第i个地区经济、人口等要素所占比重;m为区域总数;地理联系率介于0~100,其值越大,表示雪峰山地区康养旅游资源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等要素在空间上的吻合度越高,两者的空间联系越紧密。
1.3 数据来源
旅游资源是指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具备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并能产生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效益的客体[26]。康养旅游资源是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参考前文对康养旅游内涵及旅游资源的界定,本文借鉴杨懿等[9]的研究,将康养旅游资源定义为:在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中能激发旅游者康养旅游动机,可以为康养旅游业所利用并产生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效益的客体。本研究在对湖南雪峰山地区已开发景区及其潜在康养旅游资源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收集了湖南雪峰山康养旅游示范基地项目相关规划文件以及数据资料,借鉴宋娜等[27]关于康养旅游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并结合《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17)、《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标准》等文件,充分考虑康养旅游资源特征,对湖南雪峰山地区国家3A级以上(含3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及省级湿地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及省级森林公园、中草药(种植)基地、温泉度假基地和3星级以上(含3星级)休闲农庄等景区(景点)相关旅游资源进行整理、归纳与统计,在湖南雪峰山地区全部旅游资源中提取出康养旅游资源270处,作为研究的全部样本。相关数据资料主要来源于《中国景区景点名录》、《中国旅游统计年鉴》、《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地质公园网、中国林业网、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及湖南省自然资源厅等官方网站;数据获取时间截至2018年末,所有旅游资源坐标数据均通过“百度地图拾取坐标系统”捕获,在ArcGIS 10.3软件中实现可视化。研究区域行政区划图来自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官网(http://zrzyt.hunan.gov.cn) ;年均气温、相对湿度等空间属性要素源自中国气象数据网(http://data.cma.cn);海拔、地形起伏度等高程数据来自中国数字化地形图;各区县GDP、人口和卫生技术人员数等截面数据主要来源于2019年《湖南省统计年鉴》及研究区24县(市、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 结果与分析
2.1 雪峰山地区康养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图2 雪峰山地区康养旅游资源空间分布 Fig. 2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health and wellness tourism resources in Xuefeng mountain area
2.1.1 空间分布形态 使用ArcGIS 10.3软件对湖南雪峰山地区康养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进行可视化表达(图2),从区域总体来看,雪峰山地区康养旅游资源分布相对分散,但部分区域呈零星团簇状分布,且其中部地区康养旅游资源相对较多,南北两端康养旅游资源相对较少。从各县区具体来看,康养旅游资源在各市县中均有分布,但各县之间康养旅游资源的数量差异较大,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其中,康养旅游资源分布数量排名前3位的市县依次为:新化县、宁乡市、涟源市,总占比23.70%,且占比均达到6.67%以上,其中新化县康养旅游资源分布数量最多,达到26个,占雪峰山地区康养旅游资源总数的9.63%,这主要是由于新化县是重点林区县,自然资源禀赋较好,拥有紫鹊界梯田、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新化龙湾国家湿地公园等众多开发较为成熟的优质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同时其位于湖南中部,交通较为便捷,较为适宜康养旅游资源开发;益阳市区、溆浦县、邵阳市区、洪江市、沅陵县、新邵县的康养旅游资源数量次之,占比为4.44%~4.81%;辰溪县、邵阳县、武冈市和绥宁县的康养旅游资源数量最少,各县康养旅游资源仅7个,占雪峰山地区康养旅游资源总数的2.59%。综合来看,雪峰山地区康养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局部集聚特征明显,整体上呈“大分散、小集聚”的空间分布格局。
2.1.2 空间分布模式 利用ArcGIS 10.3软件的平均最近邻分析工具探究雪峰山地区康养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模式,最邻近指数及相关参数的计算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雪峰山地区康养旅游资源的实际平均观测距离小于理论预期平均距离,最邻近指数为0.781,小于1,且Z检验值明显小于临界值-2.58,此外,P值<0.000 1,通过数理统计的显著性检验,由此可见,雪峰山地区康养旅游资源在空间上总体呈显著的集聚分布模式。因此,雪峰山地区可以利用其康养旅游资源集聚分布特征,整合其集聚区的康养旅游资源,再辅以相应政策工具,不断发挥各集聚点的集聚—扩散效应,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促进雪峰山区域康养旅游协调持续高质量发展。
表1 雪峰山地区各县市康养旅游资源最邻近点指数Table 1 Nearest neighbor index of health and wellness tourism resources in Xuefeng mountain area
从县际尺度上来看,雪峰山地区最邻近指数大于1的市县有21个,占全区市县总数的87.5%,可见,雪峰山地区康养旅游资源呈均匀分布的市县占主体地位,这与绝大部分市县康养旅游资源数量众多而行政面积有限的特点有关。从具体数值来看,康养旅游资源呈均匀分布的市县的最邻近指数值介于1.016~2.227,其中R大于2的县市仅有邵阳县和辰溪县,说明大部分市县康养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均匀程度并不高。其中,R<1的县市有3个,占比12.5%,其中以溆浦县的最邻近指数值最低,为0.755,说明溆浦县的康养旅游资源分布最为集中,这主要是由于该县的穿岩山森林公园和山背花瑶梯田景区被列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也是湖南雪峰山地区康养旅游资源开发与发展的重点区域,政府扶持力度大,其康养旅游资源发展规划相对较完善,资源开发更为充分、合理、有序。总体来看,雪峰山地区康养旅游资源呈现以均匀分布为主、集聚分布为辅的空间分布模式。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雪峰山地区有八成市县康养旅游资源呈均匀分布,但从全区整体来看,康养旅游资源的最近邻指数小于1,即全区康养旅游资源呈集聚分布。这主要是由于雪峰山地区康养旅游资源的实际分布格局并不受行政边界约束,在计算全区最邻近指数时,由于消除了行政边界带来的干扰,使得测算结果更符合雪峰山地区康养旅游资源的真实分布特征,这也进一步佐证了樊杰等[28]有关从地理单元视角开展区域资源空间特征研究的科学价值。
图3 雪峰山地区康养旅游资源核密度分布图Fig. 3 Kernel density distribution map of health and wellness tourism resources in Xuefeng mountain area
2.1.3 空间分布密度 核密度分析可以更加直观地反映出康养旅游资源分布的具体集聚区域和聚集程度,通过ArcGIS 10.3软件中的Kernel Density工具对雪峰山地区康养旅游资源进行核密度分析,并利用自然断点法(Jenks)将其划分为5个等级序列(图3)。从图3中可知,雪峰山地区康养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和核心—边缘特征,总体上呈现出以邵阳市区为主核心区,以怀化市区、益阳市区、涟源市和冷水江市为次集聚点,以会同县—洪江市—中方县—溆浦县聚集带、洞口县—武冈市—新宁县聚集带、绥宁县—城步苗族自治县聚集带为初级集聚带的“一核、多点、三带”的空间分布特征。具体来看,核密度值最高的邵阳市区形成一大主核心集聚区,集聚特征最明显,这主要是因为邵阳市区富集的康养旅游资源及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当地康养旅游产业提供了发展条件。相比之下,桃源县等地康养旅游资源数量较少且分布相对离散,尚未形成相对规模的康养旅游资源集聚区,其康养旅游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总体来看,雪峰山地区康养旅游资源空间整体核密度呈现出由各市区向外围逐级递减趋势,与其经济布局类似,由此推断,康养旅游资源的空间核密度分布与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联系。
2.2 雪峰山地区康养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康养旅游资源的形成和空间布局是自然与人文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康养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借鉴已有相关研究成果[29-31]和相关专家意见,并结合康养旅游示范基地的建设要求和前文对雪峰山地区康养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结果,同时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与代表性,从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发展环境、经济发展环境三个视角出发,选取海拔高程、地形起伏度、气候舒适度、生态环境质量、人口规模、交通区位条件、医疗水平及经济发展水平等8个指标,综合运用叠加分析、邻域分析、缓冲区分析及地理联系率等方法,对康养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影响因子进行初步判别与考察。
图4 雪峰山地区康养旅游资源的海拔分布 Fig. 4 Altitude distribution of health and wellness tourism resources in Xuefeng mountain area
2.2.1 海拔高程 海拔高程特征直接影响区域的土地利用方式,也是康养旅游资源开发选址布局的基础,对康养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受垂直地带性影响,地形海拔高程不同,康养旅游资源所处的气候、环境、土壤条件也不相同,进而对康养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开发产生影响。文章采用自然断裂法将湖南雪峰山地区数字地图海拔高程(DEM)划分为5类,并将雪峰山地区康养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图与海拔高程图叠加,形成雪峰山地区康养旅游资源高程分布图(图4)。分析发现,在270个雪峰山地区康养旅游资源点中,海拔最低点为32 m,最高点为1 797 m,平均海拔为383 m。其中,海拔在1 075 m以上的康养旅游资源合计11个,占康养旅游资源总数的4.1%;海拔在691~1 075 m的康养旅游资源合计27个,占比10.0%;海拔在429~691 m的康养旅游资源共36个,占比13.3%;海拔在429 m以下的康养旅游资源总计196个,占比72.6%。表明雪峰山地区康养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主要集中于海拔429 m以内的丘陵或平原地区,这可能是因为海拔越高,交通越不方便,康养旅游资源可进入性越差,且开发成本越大,而海拔较低的地方开发相对较为容易,成本较小。
2.2.2 地形起伏度 地形起伏度决定地势平坦程度,直接影响康养旅游资源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及可进入性,进而影响康养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格局。本文主要利用ArcGIS 10.3将湖南雪峰山地区地形起伏度图层与区域内康养旅游资源分布图层相叠加进行分析,并利用自然断裂法对雪峰山地区地形起伏度进行分级设色(图5)。研究发现,地形起伏度小于16 m的康养旅游资源共有125个,占总数的46.3%;地形起伏度在16~28 m的康养旅游资源共有81个,占总数的30.0%;地形起伏度在28~42 m的康养旅游资源共有36个,占总数的13.3%;地形起伏度大于42 m的康养旅游资源共有28个,占总数的10.4%,由此可见,康养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关系密切,地形起伏度较小的地区康养旅游资源分布密集,地形起伏度大的区域康养旅游资源则布局稀疏。这主要是因为地形起伏度越小的区域,地势越平坦,越有利于康养旅游资源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及康养旅游产品规模的形成,同时也有益于体能较弱、生理机能衰退的养生养老群体开展康养旅游活动,降低其康养旅游的风险,进而有利于康养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图5 雪峰山地区康养旅游资源的地形起伏度分布Fig. 5 Topographic relief distribution of health and wellness tourism resources in Xuefeng mountain area
2.2.3 气候舒适度 气候舒适度是人体对气候环境的感知,也是影响康养旅游活动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其不仅影响到旅游者的心态和旅游体验质量,而且往往可以促进旅游者的康养旅游需求,甚至直接成为地区主要的康养旅游核心吸引物,其主要衡量指标为温湿指数(THI),本文借鉴张晓梅等[32]的研究,对温湿指数进行分级设色,并运用叠置分析方法将雪峰山地区康养旅游资源分布与温湿指数进行空间叠加(图6),计算得知,温湿指数在45~55的康养旅游资源为19个,占总数的7.0%;温湿指数在55~60的康养旅游资源有9处,占总数的3.3%;温湿指数在60~65的康养旅游资源有224处,占总数的83.0%;温湿指数在65~70的康养旅游资源有18处,占总数的6.7%;由此可见,雪峰山地区康养旅游资源主要分布于温湿指数为60~65的地区,这主要是因为温湿指数在60~65是人体感觉凉爽且非常舒适的康养气候条件,尤其是较之于雪峰山周围地区夏季持续的高温闷热天气,其凉爽舒适的气候环境与周边地区的酷热难耐形成鲜明对比,加之雪峰山地区森林覆盖率高,空气负氧离子浓度较大,为夏季避暑及森林康养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疗养环境,进而促进康养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发展。
图6 雪峰山地区康养旅游资源的气候舒适度分布Fig. 6 Climate comfortable degree distribution of health and wellness tourism resources in Xuefeng mountain area
2.2.4 生态环境质量 康养旅游地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旅游地对自然生态环境质量要求更高,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康养旅游资源的质量与可持续发展。由于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以及植被覆盖率是常用的生态环境质量衡量指标,因此,文章选用PM2.5浓度、水质综合指数(CWQI)以及植被覆盖度(VFC)来分别表征其环境质量状况,其中,PM2.5浓度越低,表明空气质量越好;水质综合指数越小,说明水环境质量越高;植被覆盖度越大,表明绿化水平越高。统计发现(图7),雪峰山地区康养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PM2.5浓度35.1以下,水质综合指数3.67以下,以及植被覆盖度0.85以上的区域。不难看出,康养旅游资源对生态环境质量要求相对较高,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对康养旅游资源的空间布局产生较大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康养旅游者的主要旅游动机为健康养生,而优质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是开展康养旅游活动的基本要求与重要依托,也是康养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图7 雪峰山地区康养旅游资源的生态环境质量分布Fig. 7 Eco-environment quality distribution of health and wellness tourism resources in Xuefeng mountain area
2.2.5 经济发展水平 核密度分析初步表明雪峰山地区康养旅游资源大部分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区域,说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康养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产生重要影响。为了进一步探寻康养旅游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程度,本文借鉴方叶林等[23]的研究,选取各地区GDP作为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指标,引入地理联系率分析区域康养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通过计算发现,区域康养旅游资源数量与GDP的地理联系率数L=99.72,接近100,表明二者之间的地理联系极为紧密,康养旅游资源分布受区域经济的影响较大,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对雪峰山地区康养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差异产生一定影响主要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康养旅游资源开发资金较为充足,基础设施相对完备,为康养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发育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康养旅游需求与消费能力较大,可以为康养旅游资源开发提供相应的市场基础,而康养旅游资源的开发又反过来通过直接或间接效应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影响康养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分布。
2.2.6 人口规模 人作为旅游活动的主体,既是康养旅游资源的游览主体,也是康养旅游资源开发与运营重要的人才支撑。人口规模决定着当地康养旅游客源市场的大小以及相关旅游从业人员规模。通过计算2018年各县市常住人口总数与康养旅游资源数量的地理联系率,得到区域康养旅游资源数量与人口规模的地理联系率数L=99.84,较为接近100,说明地区人口规模与康养旅游资源分布在空间上的均衡、匹配程度较高,地理联系较为紧密,这主要是由于人口规模可以通过影响康养旅游资源的劳动力市场和客源市场规模,进而影响区域康养旅游资源的形成及分布。
2.2.7 交通区位条件 交通作为旅游六要素之一,不仅是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之间的桥梁通道,而且能够实现景区之间的有效连接[33]。随着自驾游的兴起,公路交通的建设与发展对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等产生重要影响。为了考察公路交通对雪峰山地区康养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本文利用ArcGIS 10.3对雪峰山地区县道以上的主要公路交通线进行缓冲分析,并绘制雪峰山地区县道、省道、国道、高速等主要公路1,2和3 km缓冲区(图8)。统计发现,雪峰山地区主要公路1,2和3 km缓冲区范围内分布有康养旅游资源123,186和220处,分别占雪峰山地区康养旅游资源总量的45.6%,68.9%和81.5%。由此可见,雪峰山地区康养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沿交通线路向周边扩散的趋势,空间分布表现出显著的空间距离衰减规律,进一步说明交通区位条件对康养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有着显著性的影响。其主要原因是,良好的交通区位条件不仅能提高康养旅游资源的可进入性,也能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因此,各交通道路沿线的康养旅游资源在开发程度和时间序列上不断提升和提前,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旅游交通网络的完善以及康养旅游资源沿交通线路的集聚化发展。
图8 雪峰山地区主要公路线缓冲区的康养旅游资源空间分布Fig. 8 Health and wellness tourism resources distribution and the main highway buffer zone in Xuefeng mountain area
2.2.8 医疗水平 康养旅游者相对于一般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医疗保健水平的要求更高,旅游目的地的医疗水平对康养旅游者产生极大的吸引力[19]。较高的医疗水平可以为康养旅游地的健康发展提供医疗保障,而地区康养旅游资源的不断发展也能促进其医疗水平的提升。因此,需将康养旅游地医疗水平纳入康养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影响因素的考量范围。研究选取卫生技术人员数量作为地区医疗水平的测度指标,计算得出雪峰山地区康养旅游资源和卫生技术人员数量的地理联系率为99.80,极为接近100,说明医疗水平是影响康养旅游资源空间分异的重要因素,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因此,雪峰山地区在康养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中,要注重其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同时也要适当引进先进的医学技术和医学设备,结合当地瑶医瑶药、康体推拿等护理服务,形成自己的健康疗养服务特色,以吸引更多的康养旅游者,增加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康养旅游资源在区域的知名度。
综合来看,通过对雪峰山地区康养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影响因素的逐一分析发现:康养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异特征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海拔高程、地形起伏度、气候舒适度等自然资源条件塑造了湖南雪峰山地区康养旅游资源“中部多、南北两端少”的基本空间格局,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植被覆盖度是影响康养旅游资源开发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水平为康养旅游资源开发提供力量支撑;人口规模通过劳动力市场和客源市场潜力影响着康养旅游资源的分布规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康养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起着导向作用;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康养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是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且不同区域康养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具有差异性,因此在康养旅游资源空间开发时,要充分考虑各相关因素之间错综复杂的作用关系。
3 结论与建议
3.1 研究结论
本研究借助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等方法探究湖南雪峰山地区康养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地理联系率、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等方法,从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发展环境、经济发展环境三个视角出发,剖析其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在整体分布上,湖南雪峰山地区康养旅游资源分布相对分散,但空间分布不均匀,其中,中部地区康养旅游资源相对较多,南北两端相对较少,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且其局部集聚特征明显,部分区域呈零星团簇状分布,整体上呈“大分散、小集聚”的空间分布格局。
(2)在密度特征上,湖南雪峰山地区康养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形成了以邵阳市区为主核心区,以怀化市区、冷水江市、涟源市、益阳市区等县市为次级密集区,以新宁县、武冈市、洞口县等县市为初步核心分布带的“一核、多点、三带”的空间分布特征。
(3)在类型特征上,湖南雪峰山地区康养旅游资源总体呈显著的集聚分布模式,但具体到各县市来看,呈现出以均匀分布为主、集聚分布为辅的空间分布模式,然而大部分市县康养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均匀程度并不高。
(4)在影响因素上,从自然因素层面来看,海拔低、地形起伏度小、气候舒适及生态环境质量好的分布区,往往成为康养旅游资源密集的地区;从社会经济因素层面来看,康养旅游资源空间布局与地区人口规模、交通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及医疗水平密切相关。
3.2 政策建议
根据前文研究结论,结合雪峰山地区各县市实际发展情况,本文就提升湖南雪峰山地区康养旅游发展水平提出以下政策建议:①当前,雪峰山地区应抓住健康中国、全域旅游等重大政策的驱动作用,建立跨区域的联动发展机制,充分发挥穿岩山森林公园和山背花瑶梯田景区等优良级康养旅游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从点、线、面立体结构的全域旅游视野对其康养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实行雪峰山地区康养旅游发展“一盘棋”战略。②在以邵阳市区为主核心的集聚区,可依托邵阳市区居民对生态休闲的康养需求及其一批高质量的生态农庄,完善相关旅游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一批以“生态休闲”为特色的康养旅游基地,塑造区域生态休闲康养旅游品牌。在以益阳市区为核心的次级集聚区,可依托其奥林匹克公园的品牌,重点发展“运动康养”为主题的康养旅游。在以怀化市区为核心的次级集聚区,可依托中坡国家森林公园重点发展以“森林康养”为特色的康养旅游。在以冷水江市和涟源市为核心的次级集聚区,可依托雪峰中药材种植基地、贵鸿中药材种植基地、阳林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等中药材种植基地,重点发展以“中医药养生”为主题的康养旅游。③在对雪峰山地区康养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应考虑当地医疗水平、交通发展状况、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加大康养旅游资源的可进入性与联通性。其次,重视康养旅游专业人才尤其是中医类执业医师及中药师的培养,强化院校相关师资队伍建设,同时,在康养旅游资源开发与发展过程中,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以促进康养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