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群福利服务体系建设
2022-09-06左一
左 一
(隆回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22200)
科学养猪要抓好猪群的福利服务体系建设,做好猪群的预防保健,防止非典型性疾病和混合感染性疾病的发生,使猪群少发病、不发病,发挥最佳生产性能,降低生产成本,创造经济效益。
1 主要概念
猪群的福利服务是指在猪群的成长过程中全方位、全过程地为猪群营造良好的大环境和小环境、提供平衡的营养,给予优厚的福利待遇,采取防范措施使其免受伤害、舒适快乐地生活、顺利地繁育、健康地生长。猪群福利服务体系建设主要包括提供良好的饲养硬件设施、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做好药物预防保健等三个方面。
2 良好的饲养硬件设施
要提供性能优良、实用性强、让动物有舒适感、有利于动物健康及正常生产性能发挥,有利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的设施设备,具体包括冬暖夏凉的栏舍、舒适的产床和保育床、自动投料系统(或食槽)、标准实用的兽医室、完善的饮用水系统、设计合理的转猪车辆和赶猪通道、净污分离的管网、运转正常的粪污处理设施、隔离舍、通风透气的饲料加工厂和储藏室等。条件好的规模猪场可以建设公猪运动场和猪群夏季游泳场。
3 科学的饲养管理
3.1 合理安排饲养密度
合理安排不同生长阶段猪群的饲养密度既可以保证猪群合理争食,又能维持个体间和谐的关系。
附:
不同生长阶段的猪群饲养密度参考表
3.2 营养全面平衡的优质饲料
要根据猪群的不同阶段,科学设计饲料配方,只有日粮中含最适剂量的营养素时,猪群的生产性能最好,这时提供的营养素为平衡营养,它由各种营养物质的最适合比例和采食量决定。工作人员每天按“定时定量”原则,通过控制投料量来防止营养缺乏或营养过剩,使猪群个体营养平衡。同时,要保证饲料的新鲜度和清洁度,防止霉菌素对猪群健康产生危害。
3.3 充足达标的清洁饮水
水是猪群最基本的不可缺少、不可替代换的营养物质。猪可以在其他营养物质短缺时生存很长时间,但任何时候都需要大量新鲜的饮水。缺水会降低猪的生产性能,对猪的泌乳量、生长速度和饲料消耗量产生不良影响。一个自繁自养的万头猪场按照合理平衡的存栏结构计算,即种猪、仔猪、保育猪、育肥猪分别占10%、20%、20%、50%,则必须建设有供水充足、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容积达50m3以上的储存池才能满足猪场生产需要。
3.4 精细优质的日常护理
3.4.1 做好产房护理:猪场的经济效益和仔猪的成活率和断奶体重正相关。一是细心按产房操作规程做好产房护理,做好接产和产后护理工作,防止母猪压死、咬伤仔猪;二是要及时清理产床上生产后脏物,防止细菌在产床上滋生,感染无抵抗能力的仔猪,引起腹泻、副伤寒等疾病;三是要尽早引导仔猪吃教槽料,增加营养渠道,减少对母体的依赖;四是要做好仔猪的保暖防寒工作,初生仔猪在气温低于32℃或断奶仔猪在气温低于25℃时需借助保温措施来维持体温。
各阶段猪群的饮水及设施参考表
3.4.2调控好栏舍内温度、湿度和空气新鲜度:猪的正常体温是39℃,栏舍保持舒适温度是养猪企业追求目标之一,舒适温度下生长的猪群个体维持正常体温消耗能量少;栏舍内最适宜的空气湿度一般保持为60%~80%为宜;通风系统能调节栏舍内空气的清新度,也是猪场调控舍内温度和湿度的最重要硬件,它可以将猪群呼出的湿气、过剩的热量、废气、异味和粉尘、含有飘尘病原体的污浊空气排出舍外,导入新鲜空气,保证猪群始终处于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同时要保证栏舍内无贼风。
3.4.3 做好栏舍的巡查检疫检验:工作人员每天上班伊始和下班前均应巡栏一次,发现打架斗殴受伤和表现异常猪只要及时处置,对异常病猪进行隔离观察和治疗,消除疫病扩大的隐患。
3.4.4 定期清洁消毒:要保持栏舍的舒适度,就必须保持圈内的清洁卫生,达到使猪群达到“栏干潲饱”的最佳生长状态。工作人员及时清理栏舍中的粪尿,可以减少细菌病毒滋生,防止疫病的发生。
3.4.5 减少应激因子产生:猪的应激因子主要有:断奶、注射疫苗、高温或暴晒、饲养高密度、剧烈驱赶、营养缺乏、转群并栏、气候剧变、有害气体侵害、饲养人员变换等,它们使猪只的免疫力、抗病力下降,从而诱发疾病,所以要尽量营造安静的饲养环境,减少应激因子的产生。
4 做好药物保健
4.1 科学免疫注射
预防至上,制定科学的免疫方案,做好猪群的免疫注射工作,是防患于未然的必要手段。当前规模猪场的常规免疫主要包括猪瘟、口蹄疫、细小病毒、伪狂犬病、猪蓝耳病、仔猪副伤寒等病种,其他疫病可根据各猪场的具体情况进行安排。剂量不够、注射不当、疫苗保存不当、母源抗体干扰、饲料药物抑制、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等因素均可导致免疫失败,必须采取措施防范。(详见免疫程序参考表)
4.2 药物保健预防
药品保健要分阶段进行,但重点要抓好乳猪、仔猪断奶前后、保育猪、母猪产前产后等四个阶段的药物保健工作。
4.2.1 乳猪阶段:初生仔猪无任何抵抗力,当仔猪母源抗体渐渐消失,注射的疫苗还未产生效果时,产房中的细菌和母猪携带的隐性病原体很容易把疾病传染给仔猪。在乳猪1~3日龄、7~10日龄和21日龄时对每头仔猪注射效果好的抗生素,可以有效阻断细菌传染给仔猪,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改善料肉比。
4.2.2 断奶仔猪阶段:断奶是仔猪的生死关,保健工作尤其重要,仔猪断奶前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仔猪断奶后注射抗生素可有效预防仔猪的呼吸道、肠道疾病的发生,促进断奶仔猪快速生长。
4.2.3 保育猪阶段:保育猪的生理发育不成熟,容易发生应激反应,是疾病易发时期,必须有计划地实施药物保健:一是在饲料中连续14d以上添加抗生素,有效控制呼吸道病综合症和腹泻综合症的发生;二是在28日龄、35日龄、42日龄时各注射一次抗生素针剂,可有效控制由圆环病毒、蓝耳病毒引起的继发性细菌性感染,提高保育猪的抗病力和成活率。
4.2.4 母猪产前产后保健:母猪产前、产后在饲料中添加2倍剂量的抗生素能非常有效地预防子宫炎、乳房炎、无乳综合症等疾病,促进母猪食欲和奶水分泌,减少母猪排毒,促进仔猪健康成长。体弱、过瘦、过肥、长期笼养的母猪由于子宫收缩乏力、产程过长,抵抗力下降,加上产后身体最虚弱,最容易感染疾病。母猪从生产到产后12h,一针保健预防各种细菌性疾病,可以维持3~5d药效,可很好地预防母猪产后各种疾病。
4.2.5 后备母猪保健:后备母猪在配种前1~2周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可以提高母猪的受胎率和分娩率。
4.2.6 生长育肥猪保健:后备母猪在生长育肥阶段,适当地在饲料中添加强力霉素和呼吸道保健药品,可增强猪群体质,预防病毒性疾病和呼吸道疾病发生。
4.3 季度驱虫
寄生虫病虽然不会造成猪场毁灭,但可以慢慢吃掉养猪利润,因此,季节驱虫也是猪场一项非常重要的保健工作。猪场的主要寄生虫有绦虫、线虫、吸虫、原虫等内寄生虫和猪疥螨、猪血虱等外寄生虫。其中猪疥螨最普遍、危害最大、最难防治,其危害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破坏屏障,增加应激,使抗病力下降易生病;二是使猪只易发渗出性皮炎、蜂窝状组织炎、皮肤化脓;三是使料肉比增加,影响生长,推迟出栏。由于病猪采食量少,摄入药物不足,饲料加药驱虫效果往往不佳,这时可以通过对病猪进行注射用药来弥补不足。
5 结语
落实健康管理、善待猪群的养猪理念,形成猪群和谐、人猪和谐的养殖环境,关键是全方位全过程建立猪群的福利服务体系,使猪群健康、快速地成长,挖掘猪群的生产潜力,才能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