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民族社会化研究的热点分析及其启示
2022-09-06韦宏霞黄海英莫小兰
韦宏霞,黄海英,莫小兰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宁 530022)
民族社会化是指父母、教师、同伴等将有关民族特征和民族信息传递给青少年的过程[1],被视为少数民族青少年为更好地适应民族多样化环境需要而发展出来的与文化有关的教育策略[2]。研究发现,民族社会化不仅是少数民族青少年用来对抗与其弱势地位有关的消极经历的保护因素[3],还可以增进该群体的民族认同[4],进而促使少数民族青少年获得积极发展[5]。
我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考察不同类型的民族社会化很有必要[6]。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流动量的增加,少数民族儿童和青少年都有可能与来自不同民族或种族的个体或群体互动,这就需要他们在掌握本民族文化的同时,还要知晓互动对象的民俗、习惯、语言等信息。新时期,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7]。民族社会化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目前已有不同领域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开展民族社会化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文章尝试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深入了解国际相关研究成果,客观呈现国际民族社会化领域的研究热点、前沿趋势以及知识基础,来理清研究主题把握研究方向,以期能够为我国民族社会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为学校开展民族教育工作提供借鉴。
1 数据来源与分析工具
数据来自科学网(Web of Science,WoS)平台中的核心合集数据库,数据检索以及下载日期为2022年3月14日。以 “ethnic socialization”或“racial socialization”或“ethnic-racial socialization”为关键词进行主题检索,时间跨度设置为2001-2021年,文献类型设置为“Article、Review、Proceeding Paper”,共检索到有效样本文献820篇。从图1可知,2001年到2005年期间年度发文量均为个位数,2006年之后,年度发文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到2015年上升到46篇,2016年之后年发文量都在60篇以上,说明国际学术界越来越关注民族社会化问题且保持着逐渐增长的研究热度,研究成果总体上呈现平稳的上涨趋势,可以预测民族社会化将继续成为国际研究者关注的热点(图1)。利用BICOMB2.0和SPSS23.0进行分析。
图1 年度发文数量趋势
2 数据结果与分析
2.1 高频关键词词频统计
表1 国际民族社会化研究高频关键词统计
2.2 高频关键词聚类
借助聚类分析方法对关键词所对应的主题进行清晰划分。利用SPSS23.0对以上27×27词篇矩阵进行主题聚类,选择dendrogram来生成聚类树状图,类间距离选择组内联接(ingroup linkage)聚类法,测量选择Binary中的Ochiai系数,最终生成民族社会化研究高频关键词聚类树状图。从图2可知,这27个高频关键词共形成了4个大类。
图2 高频关键词词篇矩阵聚类分析树状图
第一类是民族社会化概念演变研究。包括民族种族社会化、多种族、定性研究、认同、跨种族收养等关键词。分析发现,学者们最初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对民族社会化和种族社会化单独进行研究。民族社会化通常与对拉丁美洲、亚洲和加勒比等多种族移民的研究有关,侧重于考察在同化主流文化的压力下不同种族青少年及其家庭如何保持本民族文化习俗和民族认同;而种族社会化与主要非洲裔美国人的研究有关,探讨父母如何促进孩子的民族与种族意识以及如何让孩子为在美国遭受种族歧视做好准备[8]。移民导致来自多种族的群体共同生活在一起,同时随着跨种族收养现象的发生,研究者发现民族社会化与种族社会化这两个概念在具体研究中被发现有较大的重叠,因此,有研究者建议采用“ethnic-racial socialization(民族社会化)”这一组合术语,泛指父母将有关民族特征和种族信息传递给子女的过程[9]。
第二类是民族社会化的类型与要素研究。包括民族认同、民族社会化、歧视、文化社会化等关键词。有学者发现,父母对子女所进行的民族社会化要想取得预期效果,就需要子女对父母向他们传递的民族特征和种族信息进行体认和感知,即民族社会化觉察[10]。可见,民族社会化包含民族社会化信息传递和民族社会化觉察两个过程[11]。早在1997年,Hughes和chen认为民族社会化应该包含文化社会化、偏见准备、促使不信任等三个要素[12]。后来,Hughes与同事认为民族社会化包括文化社会化、偏见准备、促使不信任、种族主义等四个要素,这是目前国际学界普遍认可的民族社会化的分类。研究发现,父母向子女传递最多的是有关民族遗产和历史、民族文化知识以及民族自豪感等方面的文化社会化信息[9]。
第三类是民族社会化信息传递途径研究。包括种族、民族特征、性别、文化、家庭、社会化、种族主义、儿童等关键词。通过查阅文献可知,家庭和学校成为儿童和青少年民族社会化的主要载体[1],二者所传递的信息存在一定的差异。
家庭是民族社会化信息传递最有影响力的载体。在美国尤其是在非裔美国人家庭和移民家庭中,民族社会化被认为是子女学习本民族和种族信息的方式,是少数民族家庭教养的核心成分[13]。这些家庭中父母由于在生活工作中遭受种族歧视,认为子女也有可能经历各种压迫或不公平对待,所以积极向子女传递有关本民族文化的积极信息(文化社会化),警告子女小心应对其他种族群体成员(促使不信任),并为子女提供应对和处理负面经验的策略(偏见准备)。然而,有研究者提出,在多民族国家,白人子女也有必要接受民族社会化以便适应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这就需要白人父母在家庭中主动向子女传递相关的民族特征和种族信息[9]。因此,家庭被认为是最有影响力的载体,其向儿童和青少年传递的民族社会化信息主要包括文化社会化、偏见准备、促使不信任、文化多元主义(平等主义)等[15]。
学校是民族社会化信息传递最重要的途径。随着儿童进入青春期和成年早期,其社会化信息来源扩大到学校中的同伴、教师、以及教育课程。总体上来说,学校所传递的社会化信息包括文化社会化、批判意识、提升文化智力、主流文化、无视肤色等[8,15]。具体来说,在学校环境中,教师是少数民族青少年民族社会化信息的重要传递者[8],其向学生传递的信息主要包含民族人物事件、风俗信仰、促进发展、民族政策、传承传统、偏见歧视等[16]。同时,教师通常借助多元文化的课程设计,来影响少数民族青少年的民族和种族态度并促进不同民族间的互动[8]。然而,同伴群体被认为是少数民族青少年文化社会化的重要机构[17],积极的同伴群体文化社会化能够促进少数民族青少年对自身以及本民族群体成员的态度的认知。同伴群体所传递的信息包含显性和隐性的传统文化社会化和主流文化社会化等[18]。
第四类是民族社会化与其他心理变量的关系研究。包括非裔美国人、父母家养方式、青少年、心理健康、种族社会化、种族认同、种族歧视、非裔美国青少年、心理弹性、黑人家庭等关键词。进一步分析发现,该主题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两点:
民族与种族因素可以有效促进少数民族青少年积极发展。有研究者认为,并不是所有经历过种族和民族歧视的青年的发展和幸福感都会受到影响,种族认同、种族社会化和文化取向等因素在少数民族儿童及青少年积极发展中起促进和保护作用[19]。此外,文化社会化能有效促进非裔美国青年的积极发展[20],而促使不信任信息对他们来说可能是一种风险因素[21]。因此,在考察民族社会化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时,需综合考虑社会化各个维度、各维度之间的组合以及家庭生活环境等在其中的影响机制。
民族社会化对个体心理适应的影响。少数民族身份往往给少数民族群体带来各种压力,一项元分析发现,非洲裔美国人经历的种族歧视与较大的心理困扰有关[22],而民族社会化被认为是少数民族个体心理适应的重要预测因素[23]。Reynolds等人的研究表明,民族社会化可以用来对抗焦虑和抑郁、培养自尊和韧性、缓解歧视和消极结果之间的关系[20]。具体来说,民族社会化的维度、各维度组合、信息传递频次等均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那些报告频繁收到种族自豪感信息的非裔美国青年更有可能对自己的种族产生积极情感,从而报告抑郁症状的可能性较小[24]。而对于那些报告更多种族自豪感信息、对偏见做了适度准备的非裔美国青少年来说,他们的歧视感知和自尊之间的负向关系得到了缓解;相反,种族自豪感社会化程度低、对偏见的准备程度高或低都不能缓冲感知歧视与自尊之间的负相关关系[25]。此外,高积极和低频率的种族社会化与种族中心主义、同化主义和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有关[26]。
3 对我国学校开展学生民族社会化研究的启示
当前,国内民族社会化研究进程存在诸多困境,比如缺乏对现代化冲击与民族特征变化问题进行考察、对民族社会化产生过程缺乏深度的理论解释等[27]。而国外民族社会化研究热点正好可为新时期国内高校开展学生民族社会化研究明确方向。
第一,拓宽研究对象,提高民族社会化覆盖面
我国各民族群体的民族社会化可能具有各自的文化特色。尹可丽教授对云南省多个民族的青少年以及贵州苗族儿童的民族社会化已经进行了深入考察[27],但结论是否可以推广到其他少数民族,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Hughes等人认为,民族社会化可能在所有家庭中发生[28],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因此,今后需要对不同民族群体之间的民族社会化开展跨文化比较研究。当前国内民族社会化主要以特定院校、地域、民族来进行相关研究,研究对象主要为少数民族青少年,而缺乏对汉民族青少年的重视。有研究发现,由于民族之间接触较少,导致汉族与少数民族彼此持有消极刻板印象,并且汉族对少数民族持有更多、更强烈的偏见[29]。因此,在日常民族教育实践中,同样需要加强汉族群体的民族社会化实践。此外,在当前的“课程思政”大背景下,高校可以将民族教育寓于课程,注重发挥好课程教育教学在民族特征与种族信息传递的主渠道作用[30]。学校教育需要面向全体学生,将正确的民族观、文化观融入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中,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文化观,进而加强各民族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第二,创新研究方法,提高民族社会化研究水平
目前,研究者大多采用父母报告或子女报告的方式收集儿童和青少年的民族社会化数据,研究结果可能因为报告人的主观判断而存在不一致的现象,这就导致各研究结果之间无法进行整合。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综合考察父母与子女双方的报告来评估儿童和青少年的民族社会化状况。同时,当前民族社会化研究大都属于横断研究,而民族社会化是一种心理活动,会随着个体年龄增长、环境变化而呈现动态发展特征。不同年龄段个体的民族社会化的发展轨迹及特点需要通过纵向研究尤其是交叉滞后研究设计、实验法加以回答。此外,近年来,我国由于城镇化而产生了数万计的“农村留守儿童”和“城市流动儿童”。歧视知觉是影响留守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以及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31,32],民族社会化是否是歧视知觉影响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或城市中少数民族流动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的中介变量?要回答这些问题,研究者可以从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视角,结合使用定量和定性方法为我国儿童青少年民族社会化研究根植于本土提供探索的路径。
第三,开展生态化干预研究,维护不同民族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国际学者对不同少数民族群体的民族社会化开展了大量研究,试图找到有效降低他们心理健康风险的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有研究者在回顾民族社会化和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后指出,民族社会化在心理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潜在价值[20],但目前基于实证量化方法的干预研究还比较少。国内最新一项研究表明,通过“拼图教室”主题团体辅导活动,听同伴讲民间故事这一文化社会化干预方式可以增进多民族学生心理融合[17]。现有研究发现,子女的性别、年龄、子女与父母的受歧视经历、父母社会经济地位等影响父母对子女的民族社会化时机和内容[13]。可见,民族社会化与任何形式的心理发展一样,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个体所处环境的影响[8]。这意味着有关民族社会化的干预研究需要对环境以及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加以考察。根据生态系统理论,民族社会化中的个人特点是指个体对民族特征和种族信息的体认与感知,人际过程包括父母、同伴、邻居等,社区指个体生活的小区,组织则指学校教育系统,公共政策是指国家民族政策。因此,后续可以从社会生态视角设计出更符合个体心理和行为特点的民族社会化干预模式,促进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第四,注重部门合作,多渠道开展民族特征与种族信息传递
儿童和青少年的民族社会化结果将直接影响国家的安全稳定以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民族关系[34],仅靠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学校教师及同伴的民族社会化实践已无法满足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需求。民族社会化涉及多个学科,因此,民族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与社会保障、行政执法、医疗服务等部门的合作,确保儿童和青少年民族社会化实践的顺利进行。新近研究发现,社区和网络已成为少数民族成员接受民族社会化信息的重要方式,社区主要传递的是文化社会化信息,而网络往往传递的是有关认同探索、种族内与种族间互动的信息[1]。因此,要创新信息传递载体,使更多的群体从中受益。
此外,少数民族孩子对父母传递的有关民族特征信息的认知,即民族社会化觉察存在文化差异。因此,民族教育主管部门在实际工作中要发挥不同载体的优势,同时加强儿童和青少年民族社会化觉察能力,真正内化本民族和他族文化。此外,需要结合我国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的实情来研究各民族群体尤其是儿童青少年的民族社会化问题,同时加强与国际相关研究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民族社会化领域的研究,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华民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