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颧牙槽嵴区高位种植钉联合横腭杆矫治骨性Ⅱ类高角前突型错畸形的垂直向效果评价

2022-09-06张艳迪冯昌芬崔淼宋丽娟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2年8期
关键词:种植体骨性畸形

张艳迪 冯昌芬 崔淼 宋丽娟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纳入2018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骨性Ⅱ类高角前突型错畸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中男22 例,女18 例,年龄7~16 岁,平均(13.25±1.68)岁;对照组中男26 例,女14 例,年龄7~16 岁,平均(13.60±1.14)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过医学伦理审查,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诊断符合《口腔正畸学(第5 版)》[6]标准,并经影像学证实为骨性Ⅱ类高角前突型错畸形,凸面型;②恒牙列前突,上牙槽座点-鼻根点-下牙槽座点角(ANB)大于5°并小于9°,SN-MP 大于40°;③除第三磨牙外无牙齿缺失,上下牙列均完整,均有唇倾,浅覆 ;④颞下颌的关节磨牙发生异常,磨牙呈轻度远中关系;⑤临床资料完整;⑥诊疗依从性较好。排除标准:①其他类型错畸形或口腔畸形;②正在进行正畸治疗,或存在正畸治疗史;③伴有牙周炎、牙体牙髓疾病、黏膜疾病等口腔疾病;④上下牙列拥挤量≤4mm;⑤伴有恶性肿瘤、感染、糖尿病、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风湿疾病等;⑥意识障碍或精神异常。

1.3 方法两组均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与下颌第二前磨牙,采用MBT 直丝弓矫治系统(3M 公司,0.022英寸托槽槽沟)矫治,在矫治初期,使用1mm 直径的横腭杆连接于双侧第一磨牙带环腭侧,保持横腭杆距腭顶黏膜5mm。

观察组:在排齐阶段,于颧牙槽嵴区高位植入1.5mm×8mm 种植钉(台湾Bio-Ray),种植钉植入4周后使用链状橡皮圈开始加载压力,每侧150g 压力对上颌第一磨牙进行压低,待上磨牙有明显压低后,使用每侧50~100g 压力对上颌第二磨牙进行压低,每4 周更换1 次链状橡皮圈。对照组:从矫治开始,佩戴高位头帽口外弓对上颌第一磨牙进行压低,每天佩戴时间需超过10h。两组均使用0.019×0.025 英寸不锈钢方钢丝对上前牙进行滑动法内收,对拔牙间隙进行关闭,每侧150g 水平向力;均未使用Ⅱ类牵引,避免矫治过度。两组均矫治12个月。

1.4 垂直向控制效果的判定按照文献报道的标准评价垂直向控制效果[7]。显效:SN-MP<0°,N-Me<0mm,N-SGn<0°,UO-PP<0mm,U6M-PP<0mm,牙齿覆盖、咬合关系及面部轮廓均得到明显改善。有效:SN-MP<0°,N-Me<0mm,N-SGn<0°,UO-PP<0mm,U6M-PP<0mm,牙齿覆盖、咬合关系及面部轮廓均得到基本改善,仍存在轻微不适感。无效:SN-MP≥0°,N-Me≥0mm,N-SGn≥0°,UO-PP≥0mm,U6M-PP≥0mm,牙齿覆盖、咬合关系及面部轮廓无明显改善,不适感强。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观察指标①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头颅侧位X 线头影测量,分析垂直向头影测量参数:SN-MP、N-Me、N-SGn、UO-PP、U6M-PP,矫治后各参数降低表示具有治疗效果,头影测量参数定义见表1[8];②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③采用自制量表调查患者美学效果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表1 垂直向头影测量参数定义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垂直向控制效果比较观察组垂直向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垂直向控制效果比较[n(%)]

2.2 两组垂直向头影测量参数比较矫治前,两组之 间SN-MP、N-Me、N-SGn、UO-PP、U6M-PP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两组SN-MP、N-Me、N-SGn、UO-PP、U6M-PP 均较矫治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垂直向头影测量参数比较(±s)

表3 两组垂直向头影测量参数比较(±s)

注:与同组矫治前比较,aP<0.05

组别 n SN-MP(°) N-Me(mm) N-SGn(°) UO-PP(mm) U6M-PP(mm)矫治前 矫治后 矫治前 矫治后 矫治前 矫治后 矫治前 矫治后 矫治前 矫治后观察组40 43.78±2.26 41.21±1.17a 132.59±2.27 130.16±1.02a 76.80±2.59 74.22±1.15a 30.53±2.70 28.25±1.08a 24.33±2.46 22.10±1.13a对照组40 43.55±2.13 42.86±1.42a 132.60±2.59 131.85±1.44a 76.74±2.43 75.93±1.52a 30.47±2.66 29.50±1.17a 24.40±2.51 23.67±1.16a t 0.528 2.813 0.693 2.796 0.806 2.875 0.638 2.904 0.475 2.946 P 0.472 0.020 0.407 0.022 0.294 0.017 0.362 0.015 0.526 0.010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发生1 例牙周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对照组发生2 例软组织水肿,3 例牙周炎,2 例牙齿松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2.4 两组患者美学效果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美学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美学效果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随着口腔种植技术的快速发展,种植钉即微螺钉支抗系统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种植钉的出现使仅通过矫治器无法实现的牙齿移动过程变为可能,也使需要复杂装置才能实现的牙齿移动过程大大简化[9];微种植体支抗为正畸治疗提供了绝对的骨支抗,微种植体可植于牙槽及颌骨的任意部位,可提供不同方向的支抗力,应用范围较广[10]。岳莉等[11]研究表明,微螺钉种植体支抗能够明显改善青少年安氏Ⅱ类错畸形患者头颅与牙齿的X 线指标,提高矫治效果;周明智等[12]研究显示,植体支抗能够对安氏Ⅱ类2 分类舌倾患者的上中切牙进行有效的真性压低,改善矫治效果。辛策等[13]研究表明,颧牙种植钉能够显著改善高角骨性Ⅱ类前突型错畸形患者的矫治效果,垂直向效果明显。本研究中,观察组垂直向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垂直向头影测量参数SN-M、N-Me、N-SGn、UO-PP、U6M-PP 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美学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提示颧牙槽嵴区高位种植钉有助于改善骨性Ⅱ类高角前突型错畸形患者的垂直向位移,提高矫治效果,改善患者侧貌,美学效果好,安全性高,与相关研究一致[8,14]。而以往研究显示[15],与正常 相比,骨性Ⅱ类高角错畸形患者上颌牙平面存在明显的陡峭。若有效控制 平面,则需对切牙长度进行垂直向的调整及控制,颧牙槽嵴区高位种植钉对骨性Ⅱ类高角前突型错畸形患者 平面的控制效果比较理想,上下颌磨牙的垂直高差值得到有效矫正,稳定性好。

在正畸临床治疗中,种植体支抗要进行垂直向控制必须在特定牙齿上施加垂直方向的力。种植体支抗根据其发挥作用的不同可分为:①直接支抗:作为直接支抗的种植体通过链状圈或螺旋弹簧与弓丝或弓丝上的牵引钩直接相连以产生力值,从而对相应牙齿进行垂直向控制[16];②间接支抗:作为间接支抗的种植体通过连接并固定作为支抗的牙齿,与其作为整体支抗控制相应牙齿的垂直运动。间接支抗并不直接对特定牙齿产生力值,相对直接支抗更加灵活[17]。虽然种植体支抗在垂直向控制中应用效果明显,但同时也存在可能伴发的风险[18,19]:①炎症及感染: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定时使用氯己定漱口水,对于已发生炎症或感染者,及时抗炎;②损伤邻近组织:此种损伤发生率很低,若发生必须将种植体取出;③松动或脱落:种植体松动或脱落的原因很多,若发生必须重新选择位置再次植入;④折断:可能由于颈部过窄导致,需对种植体直径及螺纹厚度进行选择。

综上所述,颧牙槽嵴区高位种植钉联合横腭杆矫治骨性Ⅱ类高角前突型错畸形的垂直向效果显著,侧貌改善明显,不良反应少,患者美学效果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种植体骨性畸形
平山病合并Chiari畸形1例报道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中医护理干预在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实时动态四维超声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意义
种植体折裂的临床分型与临床治疗方案
关节镜联合开放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早期疗效对比
比较All-on-4种植修复中倾斜种植体与轴向种植体临床效果的5年回顾性研究
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在双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
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IL-2、IFN-γ、IL-4、IL-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