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婴幼儿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应用

2022-09-06岑敏婷

北方药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琥珀酸尼龙注射用

岑敏婷

(吴川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广东 湛江 524500)

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好发于婴幼儿,已经证实的致病因素为呼吸道感染,有炎性介质参与病理过程[1]。此类患儿临床主要表现有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气道分泌物增多、喘息及一定程度的呼吸困难(夜症重)等,发作间隙症状隐匿,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2]。围绕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的医治,临床推广的基础治法为雾化吸入,但治疗效果难令人满意[3-4];本单位积极探索对该症的进一步治疗,结合循证证据指导[5-6],发现在常规雾化吸入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可进一步提升疗效获益,加速患儿康复进程。下面,本文纳68例符合研究原则的患儿入组,进行一项随机对照类研究,以期进一步探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的对症医治效果,并为本单位未来同病种治疗积累循证经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单位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8例患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其中34例为甲组,男女比例19:15,年龄1~3岁,平均(1.94±0.38)岁,病程1~4d,平均(2.87±0.66)d;余下34例为乙组,男女比例18:16,年龄1~3岁,平均(1.96±0.36)岁,病程1~6d,平均(2.89±0.68)d。研究取得本单位伦理组织批准,上述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年龄≤3岁;(2)确诊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3)监护人知情同意并已签授权书文;(4)初发病;(5)耐受相应治疗。

1.2.2 排除标准

(1)合并其他可致喘憋、咳嗽症状的疾病;(2)入院前接受过对症治疗;(3)合并其他严重内科疾病;(4)药物过敏;(5)严重全身性感染;(6)入组前已参与其他医学研究项目,或距离脱离上个医学研究项目不足30d。

1.3 方法

(1)甲组:在抗炎、氧疗、化痰、止喘等基础治疗上,加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2019年1月-2020年6月:AstraZeneca Pty Ltd,批准文号H20140475;2020年7月-2020年12月: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203063)行雾化吸入治疗,剂量2mL,15~20min/次,2~3次/d,6d/疗程;用药完毕后清洁口腔。

(2)乙组:基础治疗及布地奈德给药的方式方法同上,在此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136)1~2mg/kg,与5%葡糖糖溶液50~100mL充分稀释,采取静滴方式给药,2次/d,3~5d/疗程;全程建立静脉用药护理。

1.4 观察指标

对比组间的最终疗效、炎症因子变化水平、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差异,详情见下。

(1)疗效判定标准[7]:①优:经系统治疗,最终患儿的喘憋、咳嗽等症状、体征彻底或基本消失,查体心率正常;②良:经系统治疗,最终患儿症状、体征显著好转,查体心率减缓幅度>10%;③差:虽经系统治疗,但最终疗效评级不达上述“优”、“良”标准,甚至病情恶化。总优良率系本组内评优、良者占本组总例数的比率。

(2)炎症因子:治疗前后分别采集5mL患者空腹静脉血,常规离心后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盒购自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检测白介素-6(IL-6)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

(3)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主要观察患儿的喘憋、咳嗽、湿啰音、哮鸣音等症状体征消失时间。

(4)不良反应:腹泻、恶心呕吐、皮疹。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乙组疗效总优良率(94.12%)高于甲组(73.53%),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2.2 两组IL-6、CRP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IL-6、CR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IL-6、CRP水平比较

2.3 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乙组下表2中各症状体征的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皆较甲组短,P<0.05,见表3。

表3 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对比 (d)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论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复杂,各类呼吸系统疾病近年来的发病率显著提升。小儿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是指婴幼儿时期症状、体征在病发间歇期有隐匿特性的一类特殊支气管炎,导致病发的主要原因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8]。婴幼儿免疫力弱,因此属于本病的易感人群。与常规哮喘一致的是,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的血与气道分泌物中可检出大量的炎性物质,且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可受花粉、尘螨、羽毛甚至是运动等物理应激,诱发疾病症状;因此关于此类患儿治疗,同样主张抗炎抗感染与避过敏原干预[9]。

临床不建议使用抗生素治疗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因其对有过敏反应参与的气道炎症疗效不高,同时长期用药会导致患儿产生严重的耐药性,使用弊端明显。长期以来,临床一直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并取得显著疗效。陈会艳等[10]使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给药的方式治疗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最终治疗总有效率达86.75%,不良反应率为4.82%,与本文甲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94%)基本一致,证实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究其原因,布地奈德属于有高效局部抗炎效力的非卤素类糖皮质激素,有水溶性与脂溶性,其通过对脂皮素的诱导合成,抑制磷脂酶A2物质生成,下调由该酶催化膜磷脂水解生成的前列腺素类、白三烯类、血小板活化因子等脂类炎症介质的释放与生成[11]。同时,布地奈德科学给药下,还能够抑制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如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典型炎症细胞因子,从而改善患者气道炎症反应,尤其在慢性炎症中可发挥积极的抗炎功效[12]。布地奈德还能够促进肾上腺素β2受体的生成,以此提升对β2受体激动药的敏感性。布地奈德还具备免疫抑制之效,对从抗原的吞噬处理,淋巴细胞的分裂、增殖、分化到效应期整个免疫过程发挥抑制作用[13]。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给药,发挥应有的抗炎、解除支气管痉挛之效,突出靶向治疗特点,保证理想的药物浓度,较之口服或静脉输注的给药方式更加理想,能够在保障疗效的前提下,合理控制药物总剂量,进而一定程度上降低激素类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风险,患儿易于接受。但回顾临床同类型文献,单一使用布地奈德的整体疗效一般维持在80%左右[14],且部分患儿为取得理想疗效,可能会延长用药时间,这就导致用药的不良反应风险增大。为进一步提升患儿的治疗效率,探讨联合用药对策意义重大。

本单位使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行联合治疗,最终乙组的疗效表现优于甲组,抗炎效力优于甲组,住院与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皆较甲组更短,而不良反应对比,两组差异并不显著;提示加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症治疗的整体效果好,抗炎效果更佳,且加用药物并不会对患者的用药安全造成显著影响。分析原因,该药属于合成的糖皮质激素,本身具备免疫抑制、抗过敏、抗炎、之能。静脉滴注给药便捷,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的亲和力理想;科学剂量下,药物可在体内扩散细胞膜,并与特殊细胞受体结合,进入细胞核,促进各种酶蛋白合成,发挥抗炎、扩血管、解除支气管痉挛等效用。另外药理学还发现,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不仅对炎症与机体免疫有重要干预作用,其还对人体内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代谢产生影响,同时对中枢神经系统、骨骼肌肉系统与心血管系统也有一定作用。在药代动力学方面,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的药代动力学较为线性,一般给药途径对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小,药物半衰期短(1.8~5.2h),达峰迅速(1~2h),用药18h后,甲泼尼龙可基本排出体外。几乎所有给药途径下,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均能够较为理想地转化为等量甲泼尼龙活性成分;不论是肌注方式,抑或静注方式,人体游离甲泼尼龙吸收程度均相似,并远高于口服剂型的吸收程度,这也是本文选择静滴给药的原因。静滴给药下抵达体循环的半琥珀酸酯浓度较高,提示该给药方式下,药物先在组织中转化,随后以游离甲泼尼龙的形式被吸收[15]。药物经肝脏代谢良好,主要为20α-羟基甲泼尼龙与20β-羟基甲泼尼龙,用药安全性较为理想[16]。

综上,在婴幼儿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医治中,应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雾化吸入”方案,可有效提升患儿整体疗效,加速各类症状的转归,用药安全性较令人满意。然而,本次研究也有一定局限性,主要集中于样本量的纳入偏少/研究时间偏短等。上述问题可能导致后期统计学核算结果客观性欠理想,最终对本次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带去不利影响。而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是笔者所在单位工作条件局限所致。未来若工作条件允许,笔者将尝试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研究,以期丰富统计学结果的客观性,更好地发挥本文作为循证证据的指导价值。

猜你喜欢

琥珀酸尼龙注射用
乐坦®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针刺联合琥珀酸普芦卡必利片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临床观察
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与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在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对比
尼龙6的改性研究进展
尼龙
琥珀酸美托洛尔的核磁共振波谱研究
α-生育酚琥珀酸酯的酶法合成研究进展
电子及汽车用的高热稳定尼龙
安有尼龙扣的清理鞋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