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i-Fi的室外人员定位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2022-09-06李佶骏谭顺华
李佶骏 谭顺华
(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四川 绵阳 621000)
0 引 言
人员定位系统工作时,通过识别人员所携带的定位设备发出的信号,由具有收发信号功能的AP节点中转,利用相关定位算法实现人员定位。然而,室外环境无法保证部署足够的特定AP,同时存在各种环境障碍,极大地影响了定位精度。因此,研究一种室外人员定位系统是有必要的。
面对人员定位问题,Dumanli 等[1]提出了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室内定位算法,通过改进聚类算法和LM算法,修改参考轨迹,动态迭代调整修正参数,实现了最优误差补偿;莫树培等[2]采用二分k-means聚类算法对采集的RSSI数据进行分类,建立离线指纹库,采用K近邻算法动态修正权重值,结合离线指纹库估算人员实时位置;Yoo[3]提出了基于Wi-Fi RSSI的室内定位算法,通过PCA和高斯过程将RSSI数据库重构为概率特征数据库,然后用KL散度作为度量标准来度量现有数据库和测试数据的相似性,估算人员位置。白璐等[4]提出通过引力搜索算法(GSA)进行数据的优化,提高定位精度;王维[5]提出了将Hadoop应用于人员定位系统中,利用并行计算的优势提高定位性能。但是,这些方法[6-14]大多停留在理论阶段,同时时间复杂度高,实验环境通常比较理想,障碍物较为单一,设备部署复杂。
本文针对室外环境中存在大量电线杆、树木、大楼等有遮挡的障碍物环境,基于Wi-Fi和智能手机搭建室外人员定位系统,优化RSSI测距算法,设计定位权重和修正参数并应用于人员定位算法中,通过150次重复实验证明算法在AP节点密集、RSSI较强的环境下的有效性。
1 人员定位原理与系统架构
基于Wi-Fi的室外人员定位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包括手机等智能设备、Wi-Fi无线网络和数据库服务器。智能设备读取MAC地址,通过IEEE802.11n协议,由Wi-Fi无线网络采集信息并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通过人员定位算法实现人员精确定位与跟踪,并将结果显示到前端,实现人员定位可视化,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架构
2 定位过程建模
数据库服务器对人员跟踪定位过程建模,在场景通道两侧每隔5 m分别部署能够收发信号的AP节点,当携带安装有定位App的智能设备的人员通过通道时,其身上智能设备所发出的信号将被与其最近的多个AP节点所捕获,如图2所示。
图2 定位环境设备部署
无论人员处于通道的哪个位置,都会有多个对应的AP节点对其进行定位跟踪,从而实现人员的精准定位,如图3所示。
图3 人员定位模型
3 本文定位算法
3.1 RSSI测距算法及优化
传统的RSSI测距算法为:
RSSI=A-10nlgd
(1)
式中:A为1 m处接收到的信号强度;n为环境衰减因子;d为距离。RSSI测距算法优化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1在实际定位环境中,每个AP节点会收到大量的RSSI数据,对这些数据求平均值:
(2)
式中:n为RSSI数据测量次数。实践结果表明,随着n增大,定位精度有所提高,最终趋于稳定。
阶段2通过高斯滤波消除因噪声干扰信号造成的偏差较大的数据,去除小概率事件,然后求二次平均值,提高接收RSSI数据精度。高斯分布函数为:
(3)
式中:δ为标准差;μ为期望。
设定概率为0.6时发生干扰概率为高的强度值,即:
0.6 (4) 由此可得: 0.15δ+μ≤x≤3.09δ+μ (5) 则强度值取值范围为[0.15δ+μ,3.09δ+μ]。 阶段3由于每个AP节点的发射功率不能保证相同,本文通过在式(1)中消除参数A和n,以此消除因发射功率不同带来的影响,从而提高RSSI测距精度。由图3和式(1)可知,AP节点A接收到其他AP节点B、C和待定位节点P的信号强度为: RSSIB=AA-10nAlgdB (6) RSSIC=AA-10nAlgdC (7) RSSIP=AA-10nAlgdP (8) 由式(6)、式(7)、式(8)可知: (9) 阶段4经过高斯滤波处理,得到式(1)中A为-45.59 dBm,根据RSSI模型特征,取环境衰减因子n为3,将A和n代入式(1),得: RSSI=-45.59-30lgd (10) 根据式(10)可以得到RSSI随距离d变化的曲线,如图4所示。 图4 RSSI与距离d的关系 对式(10)两边求导,可得: (11) 式中:|RSSI′|表示节点间距离为d时RSSI的变化率。 当d∈[0.1,4.0]时,|RSSI′|∈[3.26,130.30],由RSSI测距原理可知,当|RSSI′|>3时,得到的测距结果更为准确;当d∈(4,+∞)时,|RSSI′|<3,RSSI变化不再明显,无法满足测距的要求。因此,当RSSI∈[-64.65,-35.59]时,测量精度取得较大值,满足实际情况。 传统的基于RSSI的质心定位算法是一种与锚节点之间距离无关的定位算法,通过锚节点之间的公共覆盖区域实现估计定位,多边形的质心即为未知节点的估计坐标。如图3所示,由质心定位算法可知,未知节点P的坐标为: (12) 式中:E(x1,y1)、F(x2,y2)、G(x3,y3)为锚节点A、B、C覆盖区域内侧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针对上述算法精度不高的问题,有学者提出了加权的优化算法,其中常见的优化算法是以未知节点到锚节点的距离的倒数为权,数学表达式为: (13) 式中:dA、dB、dC为未知节点P到锚节点A、B、C的距离。 以单一锚节点的距离为权虽然提高了定位精度,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有文献提出多边形顶点由两边距离值决定,根据这个思想提出的算法数学表达式为: (14) 该算法中的权值以两边距离值较大的一边为主导,与距离越大影响越小的定位思想不符。 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文设计一种改进的人员定位算法。 多个锚节点对待测节点的权值应以距离值较小的一侧为主导,减少距离值较大的一侧的影响比重,可表示为: (15) 考虑到待测节点周围的定位锚节点分布密度不同,环境障碍物等影响程度存在差异,选取固定数量的锚节点进行定位的思想倾向于理论化,算法根据待测节点的位置,参考特定阈值,灵活地选取合适的锚节点,动态调整其对应的权重比例,更符合实际情况。 设K个锚节点的位置坐标为(x1,y1),(x2,y2),…,(xK,yK),与待测节点P的信号距离为d1,d2,…,dK。第i个锚节点的权值由近邻m个锚节点决定,应为: (16) (17) 同时,引入修正系数n,调节各锚节点之间距离值所占比重,得到权值ωi为: (18) 求得待测节点P(x,y)坐标为: (19) 为验证算法的精确度,在某施工高铁站进行现场测试,如图5所示。 图5 某高铁站测试现场 实验在100 m×100 m现场环境下,选取穿透性较强的2.4 GHz频率段,设置120个定位锚节点,分别在有无障碍物的环境下对传统算法、优化加权算法和本文改进算法进行150次重复测试,得到如图6、表1、图7、表2、图8、图9、表3、图10、表4、图11所示的结果。 图6 无障碍物环境人员定位 表1 三种算法在无障碍物环境下的定位误差 图7 三种算法在无障碍物环境下的定位误差 表2 本文算法在无障碍物环境下的多次测试误差平均值、中位数、方差 图8 本文算法在无障碍环境下的误差方差 图9 有障碍物环境人员定位 表3 三种算法在有障碍物环境下的定位误差 图10 三种算法在有障碍环境下的定位误差 表4 本文算法在有障碍物环境下的多次测试误差平均值、中位数、方差 图11 本文算法在有障碍环境下的误差方差 由图7和图10可以看出,本文改进算法误差更低,平均误差在3 m以内,比加权定位算法定位精度提升了24.9%。由图8和图11可以看出,算法方差不超过0.35,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另外,当待测节点处于场景边缘时,误差较小,当处于场景中央时,误差较大,这是由于锚节点大都部署在环境边缘所导致的。 针对室外人员定位精度不够理想的问题,本文研究一种基于Wi-Fi的室外人员定位系统。首先,利用现有的企业级Wi-Fi和人员携带的智能设备搭建系统硬件平台;其次,使用K点定位法建立人员定位模型;然后,介绍并优化RSSI测距算法,介绍传统定位算法及其优化思想,提出改进的定位算法;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效率和稳定性。实验表明,该算法适用于接收信号强度大于-64.65 dBm的场景,如商场、学校、医院等,能够很好地完成室外人员定位任务。3.2 加权质心定位算法
3.3 改进的人员定位算法
4 测试结果与分析
5 结 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