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漆艺与修复
——中国漆艺历史与金缮修复的发展

2022-09-06王铭哲重庆师范大学重庆401331

收藏与投资 2022年8期
关键词:大漆漆艺漆器

王铭哲(重庆师范大学,重庆 401331)

一、漆艺的发展

中国是最早发现并使用漆、发明漆器、创造漆艺术且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国家。中国漆艺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最早可追溯到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在新石器时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宜的气候促进了绿植的生长,这为我们发现并运用漆树创造了有利条件。人们发现那些黏在石器或者陶器上的树木汁液干燥后会形成一层膜。这层膜坚硬光滑,既能保护器物表面不受损害,又能防腐、防潮、防虫。这是漆艺最初的功能。伴随着漆器的广泛使用,漆超强的稳定性及黏结性被智慧的古代匠人运用到陶瓷器、玉器、紫砂等器物的修复中,随后大漆修补逐渐演化出多种形式。金缮由我国的描金工艺发展而来。随着历史的发展,漆器工艺愈加丰富多样,漆的修补运用炉火纯青,甚至流传至海外,受到日本漆艺师的欢迎,形成了独具东洋特色的金缮修补艺术。

二、漆器修复

(一)金缮修复

金缮修复这门技艺起源于中国,但后期由于瓷器制作工艺的发展,瓷器的胎质愈发精良坚实,因此金缮修复便不再经常使用。大多数残破的瓷器、紫砂等采用锔钉技艺修复。但金缮流传至日本后,受到日本人的重视。金缮之所以在日本受到欢迎,不仅仅是由于金缮带给器物独特的装饰美感,更重要的是漆本身的特殊性能。天然大漆具有较强的黏性且性能稳定,不像化学性黏合剂那样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利用金缮法修复器物需要较长周期,前期需要先用漆进行基础的修复工作,这一道工序就需要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基础部分完成后再进行金漆部分的工作,大概需要五天时间。展现出来的只有最后进行的这道金漆工艺,前期的基础工作是完全被掩藏的,所以金缮工艺也叫漆缮工艺。

南宋 龙泉米黄釉官窑直颈瓶 大漆金缮修复

1.南宋 龙泉窑粉青釉束口盏 大漆金缮修复

2.明 牡丹青花图纹盘 大漆金缮划花修复

(二)金缮工艺流程

1.预拼接及补缺

首先,将器物及其残片进行清洁,接着根据器物碎裂的程度进行初步拼贴,排列碎片并标记位置,可使用纸胶带固定碎片。黏贴陶瓷时需先使用蛋清粘结残块,待其干燥成膜后再进行下一步修补工作,避免直接用大漆,因为使用大漆粘接时漆会渗入拼接点的裂缝。

用面粉或糯米粉以适当比例调配后加入生漆之中,混合后,将液体涂于碎裂拼接处,以此法粘结的修复器物稳固性强,但由于大漆材质的特殊性,即漆干燥成膜对于温度及湿度的特殊要求,干燥时间较长,需要将装饰器物置于温度大约25 ℃,湿度75%的环境下,静置约半个月的时间,才能完全干燥。

碎裂的器物除了较为完整的大块残片外,还会有许多小块残缺。通常情况下,较小的残片不易收集保存,因此需要使用灰胎补齐碎裂处。灰胎是使用瓦灰或瓷粉按比例与生漆调和而成的修补材料。将灰胎调至膏状,可用于填补缺口,修补完成后还要与器物表面找平。

2.填漆打磨

在大漆灰胎修补初步完成后,用黑色推光漆填补灰胎表面干燥后出现的微小缝隙,这样可以使接缝处更加光滑。黑色推光漆干燥成膜后再使用细砂纸在水中打磨,具体打磨程度视实际情况而定。

3.上金

填漆打磨完成后再涂抹推光漆,阴至半干,开始描绘金箔,继续阴干直至完全干燥。

3.碎片筷子架

4.玻璃碎片修补的瓷碗

三、现代创新型金缮修复

设计源于生活,设计的目标是从实际生活出发又升华于生活。设计最初是为了解决生活需要而产生的,生活需要不单指它的基础功能,比如设计出茶杯不只是为了满足喝水这一需求,而是包括审美情趣在内的需求。好的审美趣味可以为生活带来更多乐趣。日本陶艺家鸭下知美女士在修补残破的陶器时,利用生活中破碎的眼镜片、酒瓶碎片等一系列我们身边不起眼的“垃圾”,利用金缮的概念修补陶器、做筷子架等。漆器在大多数人眼中是古板传统的,然而新型的金缮方式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奇妙效果,且受到很多年轻人的喜爱。

科学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赋予了工艺美术更多的表现形式,科技腾飞使得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畅通,艺术的发展也更加多元丰富,这些条件为漆器提供了更多可用的素材以及技术支持。在日本漆艺作品中常可以看到关于工艺者对自然的崇拜和模仿以及对漆艺的创新与研究。大部分漆艺工匠们不会一味地沿袭传统漆器的样式、图案、肌理等构成元素,他们擅长发挥想象,改造和创新漆器形式,喜欢对传统样式进行延伸改进,使之更加符合当代的艺术审美。日本的漆器作品大多具有极强的精致感及创新感,创意的诞生也大多建立在技术发展的基础之上。

现代科技蓬勃发展,纯手工不能达到或用时较长、耗费大量人力的方式逐渐被各种精良的机器取代。只有降低人力、物力成本,漆器才能更好地走进大众生活,漆器优良的耐用性也才会得到实践。

保留漆器的传统特质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如何在创新与传统之间找到平衡成为当代漆器发展的重要问题。这些作品从某种程度上跳脱出传统漆艺的短板,舍弃了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内容,找到了现代审美与传统工艺相融合的方式,使漆器艺术更为当代人欣赏接受。

四、结语

对传统艺术的传承需要保留历史积淀的独特性,但这种独特性不应当脱离现实、当代社会需要和世界发展潮流,而应当适应新的历史条件并有所创造、有所发展。具有独特性的创新,是在传承的基础上运用新的思维、新的理念观察和分析创意设计的现实需求。

文中所有图片来源于https://www.sohu.com/a/300641132_120108639。

猜你喜欢

大漆漆艺漆器
李凤作品
战国漆器的设计研究
蹇然漆艺作品
四川省三国漆艺传习社:天府之韵 漆艺之美
漆器收藏三问
百里千刀一斤漆 薪火相承守匠心
大漆:鲜活的现在进行时
不该屈尊的大美漆器
大漆十问
大漆艺术——2014海峡漆艺术大展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