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流课程建设下应用型高校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改革研究

2022-09-06黄丽霞陈怡静杨晓娇

物流科技 2022年11期
关键词:信息管理一流应用型

黄丽霞,陈怡静,杨晓娇

(1.成都工业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0;2.四川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0 引言

2019 年,教育部发布《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要全面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创新,实施科学课程评价,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课程体系。作为成都工业学院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物流管理”的核心必修课程之一的《物流信息管理》,必须结合学校应用型特点,提升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才能建设好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近年来,国内有很多的高校进行了《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改革的探索。邢大宁(2021)以打造国家级“金课”为目标,重构了教学内容体系,并搭建了课程考核、实验实践平台、科教融合和教赛融合等全方位循环提升的课程教学生态体系。薛珂(2019)、伍大清(2020)结合OBE 理念,进行了目标、内容、评价体系重构。刘玉(2019)基于精品开放课程研究了物流信息管理混合式教学模式和方法,并结合合肥学院的应用实践,对其效果进行了评价。孙妮(2018)探讨了项目教学法在物流信息管理课程中的应用,探讨了在其他课程中推广的可能性和相关建议。刘玉(2017)总结了理论教学“课内精讲+自主学习”、实验教学“软硬件”结合、实践教学“直接+间接”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效果。蔡娜(2016)结合校企合作,研究了应用型本科专业物流信息管理的教学定位,并结合校企合作,提出了新的教学模式和相关保障对策。相关总结如表1 所示。

表1 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改革文献综述

从表1 可知,关于物流信息管理课程的改革探索数量较为可观,但大多数只探讨了专业背景、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实验实践和考核等一个或几个方面,鲜有论文研究了全面的、以课程思政为引领的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改革问题。基于此,在应用型专业背景下,结合一流课程建设要求,以课程思政为引领,研究物流信息管理课程全方位改革,具有一定实际意义。

1 思想先导的课程培养目标

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物流信息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必修课,是学生步入职场前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结合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物流信息管理课程的授课目标,不仅包括传授基本知识和概念,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以及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升学生使命感、创新力和领导力,从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基于此,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改革,需要从思想先导,在思政引领下,重塑课程培养目标,具体如下。

(1)思政育人目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工程伦理等思政元素渗透进物流信息管理课程的教育内容,并将“工管结合”、“文工融合”的思想融入课程培养目标中,培养学生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等,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爱国爱党爱校,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职业责任感等。

(2)知识目标。教授学生信息与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思想方法、物流信息技术及其应用与发展趋势、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管理和应用等主要内容。

(3)能力目标。通过对物流信息管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理解,使学生在未来的物流相关工作岗位上,具备信息管理和经营管理的能力,如敏锐感知、审时度势、勇于怀疑、敢于创新等能力。

2 方法指导的理论教学内容重构

既有文献中,对物流信息管理课程的理论教学,绝大多数课时集中在对各类物流信息技术的理论讲解,较少课时讲授物流信息系统规划、分析和设计等内容。然而,物流信息技术的学习更多的是让学生认识这些技术,并且能够知道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使用了这些技术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和优势,就可以达到理论学习的目标。但是对于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而言,更能提升自身物流信息管理能力的,还是要掌握物流信息系统规划、分析的能力,掌握部分系统设计的内涵,能够搭建起企业与IT 人员之间的沟通桥梁,这更是物流信息管理课程知识能力目标的重点和提升课程高阶性、挑战度的关键所在。基于此,结合一流课程建设需要,本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如表2 所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手段,通过视频教学、案例教学、PPT 教学、课堂讨论以及课后个人/小组作业等,全方位实现课程的培养目标。

表2 物流信息管理理论教学内容总结

3 项目主导的实验教学内容设计

结合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物流信息管理在课程改革中,将3 个学分进行“2+1”的划分,即32 个理论课时+16 个实验课时。因此,在理论学习完成后,需要通过实验教学来巩固和加强学生对所学理论的掌握。

课程改革在实验教学内容设计过程中,采取项目教学法,将主要知识点融入一系列比较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行处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负责布置题目和介绍项目相关背景,学生负责项目相关信息的收集、完成项目方案的设计、实施与评价。而学生在项目运行过程中,能够做到了解并把握项目的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进而达到课程的知识培养、能力培养和育人目标。实验环节的项目安排如表3 所示。

表3 物流信息管理实验教学项目安排

实验项目的背景内容获取,最好的方式是让学生去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后,获得企业的信息系统、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等现状,以此为基础进行分析、优化和设计。但是由于现今疫情的影响,课程组主要通过教师参加企业工程实践和项目等方式,获取基础资料,将其转化为符合课程实验目标的实验背景资料,进而让学生在校即可体验企业真实的应用场景,进行系统的规划、分析与设计,真正实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4 过程引导的课程考核制度完善

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切实加强学习过程考核,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基于此,在物流信息管理课程考核中,采取了笔试、平时与实验并重的考核制度,降低了期末考试成绩所占的比重,增加了课堂表现、实验实践、线上学习所占的比重,其中,期末考试占比40%、平时表现30%(其中,课堂表现占比20%、线上学习占比10%)、实验报告占比30%。实现课程考核由单一模式向多元化转变,增加课程考核的挑战度,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平时课堂学习、避免临时抱佛脚。从教学效果来看,这种寓考于学的考核方法使得学生的参与度大大提升,未来将进一步在教学实践中完善这一制度。

5 结论与建议

一流课程是一流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之一,课程建设的质量,极大程度地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以成都工业学院国家一流专业物流管理为背景,探讨了其核心必修课程物流信息管理课程的改革与实践,从课程思政引领下的培养目标设置、理论教学内容重构、实验教学内容涉及和考核制度完善等四个方面,探索了如何能够达到“一流”,又符合学校应用型背景的课程改革模式,进而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又能提升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

在未来的课程教学中,将继续提升课程培养目标、完善课程知识点与思政点的结合,注重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案例丰富实验教学项目,细化课程考核指标体系,完善课程考核制度,为社会培养高阶应用型人才,提升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猜你喜欢

信息管理一流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造价信息管理在海外投标中的应用探讨
关注一流学科
评《现代物流信息管理与技术》(书评)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在高速公路信息管理中如何做好QC小组活动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