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PACK框架下提升中职学生信息素养的实证研究
——以广西区内四所中职学校为例

2022-09-05熊西蓓蔡雨萌严子俊

教育观察 2022年23期
关键词:问卷技能中职

熊西蓓,邢 路,蔡雨萌,严子俊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广西桂林,541006)

一、引言

伴随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职业教育作为跨界融合的教育类型,将向以融合技术的职业教育创新为核心,重构智慧时代职业教育要素的方向发展。[1]中职学生信息素养水平不仅是信息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人才需求的重要条件,更是推进职业院校内涵式发展,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2]2017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加强中职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训练,提高各专业学生信息化职业能力、数字化学习能力和综合信息素养。[3]2020年,《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培养中职学生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信息素养和适应职业发展需要的信息能力。[4]因此,如何提升中职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已成为当前我国中职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之一。

二、中职学生信息素养研究现状

新课标指出,学科核心素养由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以及信息社会责任四个维度构成。[4]中职学生信息素养作为一种面向未来的信息化力量,学术界对其定义和内涵并未形成统一意见。徐兰文将中职学生信息素养分为信息意识、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四个维度。[5]石木荣从信息情感意识、信息理论思维、信息应用实践、信息安全规范和信息社会责任五个层面构建中职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6]张屹等人将职业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概括为信息意识与态度、信息知识与技能、信息思维与行为、信息化专业思维与行为以及信息社会责任。[7]蔡昊将中职学生信息素养分为信息意识和态度、信息知识和能力、信息应用和创新、信息道德和伦理。[8]基于上述对中职学生信息素养内涵的解读,本研究认为中职学生信息素养的构成要素是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与信息技术的更迭发展相适应。

提升中职学生信息素养的探索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国内学者在研究中职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策略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孙雅文提出提升中职学生信息素养的四条教学路径,分别为建立完整的教学体系、加强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运用良好的网络道德规范。[9]杜峰针对中职学校机电一体化实践教学存在缺乏信息素养教育的问题,从教师素养提高、信息环境改善、信息思维建立等方面提出改善策略。[10]姚露霞展示了“三环四法五元”的混合学习模式对提升中职学生信息素养的积极作用。[11]已有的中职学生信息素养研究具有较大的启发价值,为后续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中职学生信息素养培养过程中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中职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及时更新,不够重视培养信息素养的相关课程,教学方法单一,理论与实际脱节。[12]

三、TPACK框架与中职学生信息素养培养

TPACK的全称是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体现了技术、教学法和学科内容三种知识综合性与实践性的有机整合。TPACK框架为教师实现学科知识、教学法与信息技术整合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为创设与工作生活环境相近的信息化情境、培养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供了新的切入点。[13]李伟强基于建构教学情境,探索了TPACK框架与中职学校数学课程的整合模式。[14]桑金红展示了中职数学教师基于TPACK框架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结构进行探索,致力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5]徐歆论证了中职教师提升TPACK水平对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重要性。[16]张静等人基于TPACK框架内涵的三重视角,提出一种新的TPACK模型,即教师需要在跨学科的思维下,动态地对教学活动进行多方面考量。[17]李骏构建了基于TPACK的高职数学建模课框架,关注建模过程中的混合式教学实践。[18]因此,TPACK框架下中职教师整合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以及技术知识,优化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为提升中职学生信息素养提供了新的思路。

基于此,本研究依托TPACK框架,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在广西区内四所中职学校开展实证研究,廓清中职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内涵,剖析中职学生信息素养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与现状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为中职学校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提供借鉴。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程序

本研究以广西区内四所中职学校1—3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依托问卷星平台分两个阶段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769份,回收有效问卷724份,有效率为94%。本研究使用SPSS 25.0和AMOS 23.0统计数据并进行问卷的有效性检验和相关分析,具体过程如下:对第一阶段165份有效问卷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对第二阶段559份有效问卷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是否合适用KMO进行归一化因子分析,从而判断问卷的效度;使用Cronbach’s Alpha评估各个因素的内部一致性;对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与相关分析。

(二)研究工具

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对中职学生信息素养培养要点的解析,本研究将中职学生信息素养内涵分为信息意识与态度、信息知识与技能、信息应用与实践、信息规范与道德四个因素。信息意识与态度是指对信息价值具有判断力,能够分类梳理信息。信息知识与技能是指掌握与职业相关的信息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信息应用与实践是指能够获取、加工、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践问题。信息规范与道德是指自觉遵守信息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保护信息隐私和信息安全。

本研究在借鉴相关问卷[6,19-20]的基础上,采用成熟量表与自编量表相结合的方式,确定了包括21个题项的检验量表调查问卷。除了基本信息,问卷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法计分,1—5分别代表从“强烈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得分越高说明作答者的信息素养越高。

五、数据分析结果与讨论

(一)探索性因素分析

为了明晰问卷的因素结构,对第一阶段的165份有效问卷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抽取公共因素,求得初始负荷矩阵,再用斜交旋转法求出最终的因素负荷矩阵。EFA中取样适当性KMO的指标为0.91>0.9,Bartlett球形检验统计量为2259.356(df=210,p=0.000),表明问卷各题项之间有可能存在共同的因素,可以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在基于特征值大于1的条件下提取四个因素,这四个因素解释了68.68%的变异,删除负载较多的第10题和第21题,余下19个题项。再将这19个题项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四个因素,每个因素内的项目的载荷都在0.6以上,共解释了70.21%的总体方差。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形成了正式的问卷。该问卷的因素结构以及每个因素所含题项的负荷值如表1所示。

表1 问卷的因素结构及各题项的负荷值

(二)验证性因素分析

为了考察本研究的理论模型与实际模型的吻合程度,将第二阶段559份有效问卷通过AMOS 23.0,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各拟合指数如表2所示。验证性因素分析中经常报告的CFI、NFI、TLI和IFI均高于0.9,均方根残差RMR小于0.05,以及近似误差均方根小于0.08。结果表明该模型的拟合度比较好,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KMO为0.94,说明问卷效度良好,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表2 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拟合指数(n=559)

(三)信度分析

使用SPSS 25.0计算问卷各因素的Cronbach’s Alpha,其中,信息意识与态度为0.86,信息知识与技能为0.86,信息应用与实践为0.92,信息规范与道德为0.91,信息素养现状为0.93,所有因素大于0.8,且总问卷也在0.9以上,说明该问卷信度良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四)描述性分析

中职学生信息素养总水平和各维度均值可以反映因素水平(表3)。各因素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信息规范与道德>信息意识与态度>信息知识与技能>信息应用与实践。信息规范与道德得分最高,仅此一个因素上的表现超过总平均分。信息意识与态度、信息知识与技能、信息应用与实践相对较弱,均低于总平均分。说明中职学生信息素养整体水平偏低。中职信息技术课程对信息规范与道德关注度较高,但对信息意识与态度、信息知识与技能、信息应用与实践能力的关注不够。

表3 各因素的均分和标准差(n=559)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后发现:三个年级学生在信息知识与技能、信息规范与道德、信息素养总体水平方面呈显著差异,在信息意识与态度、信息应用与实践方面未见显著差异(表4)。事后比较分析进一步得出:一年级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信息知识与技能、信息规范与道德显著低于二、三年级学生,而二、三年级学生在以上三方面并无显著差异。这说明在中职学生信息素养培养过程中,由于还不能真正经历信息技术与职业要求结合的教学体验,除了短时期的教育实习和实践以及自己的相关学习经历,他们在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应用与实践方面的训练和体验比较缺乏,导致二、三年级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效果不佳。尤其是即将毕业的三年级学生的信息知识与技能、信息规范与道德、信息应用与实践都低于信息素养总水平均值,其中信息应用与实践能力最低。这说明三年级学生与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应引起有关教育部门的重视和关注。

表4 三个年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得分方差分析(n=559)

(五)相关分析

信息意识与态度、信息知识与技能、信息应用与实践、信息规范与道德四个因素呈两两中等程度正相关,各因素与总分之间呈中等高程度正相关,表明各因素与总体概念一致(表5)。说明中职学生信息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上述四个因素的影响;中职学生在四个因素上的知识拥有与经验认同会影响他们的信息素养水平。其中,信息应用与实践同信息素养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为0.831,说明信息应用与实践对信息素养的影响最大。尽管信息意识与态度同信息素养的相关性最弱,相关系数为0.711,但也达到了中高等水平。因此,信息意识与态度的培养不容忽视,避免出现过度重视信息应用与实践而忽视信息意识与态度的重要性。

表5 各因素的相关系数(n=559)

六、建议

(一)深化产教融合一体化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构建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发展格局,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促进产教供需双向对接。[21]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一环,深化产教融合一体化是贯彻培养方针、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路径。产教融合一体化需要政府、企业和中职学校三方协同合作。政府应宏观调控社会资源,促进产教融合发挥最大化作用。例如,针对中职学生信息应用与实践、知识与技能整体水平偏低的现状,鼓励企业依托技术设备优势,在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为中职院校提供实践支持与帮助,并为中职学校提供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动态,便于学生掌握最新信息风向,提高信息敏感度。中职学校的教学应与企业、市场的需求挂钩,让学生在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基础上提升职业技能,强化信息素养。产教融合一体化有助于实现“企业有所呼,学校必有应”,促进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让学生在实际职业应用型教学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能力。

(二)开展课程与教学改革

中职学生信息素养整体水平偏低,且在信息素养相关性最强的信息应用与实践上表现最差。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培养中职学生信息素养的核心课程,加快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刻不容缓。在TPACK框架下,中职学校应紧扣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课程目标,建设具有中职教育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首先,突出中职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紧扣中职教育的特色与需求,强调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其次,打造具备较高信息素养与较强TPACK整合能力的“双师型”教师,不仅传授理论知识,还指导与培训技术实践。[22]最后,教学内容要贯彻新课标的理念,以TPACK为框架,注重各知识维度间的整合性和实践性;教学过程要注重“做、学、教、评”一体化,创设真实的生产生活情境,使学生形成信息意识与信息态度,夯实信息知识与技能,提升信息应用与实践能力。

(三)完善数字化校园建设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职业院校数字教学环境建设,采取了“政府引导、标准引领、项目示范、分步实施”的方式,逐步完善职业院校数字校园的建设与管理。[3]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优化信息环境,是提升中职学生信息素养强有力的保障。中职学校应该抓住机遇,运用互联网思维,用技术改造教育教学。[23]一方面,积极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云平台、虚拟现实技术等信息化硬件和软件设施,建设智慧校园、数字化产教融合研学基地、技术应用协同创新中心等,创设良好的信息环境;另一方面,注重优质数字资源的开发,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的校本数字化学习资源库和精品课程,让学生便捷地访问和使用数字化优质学习资源。此外,还需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健全数字建设管理机制和技术服务团队,保障数字化设备正常运作、维护和管理,助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七、结语

本研究从信息意识与态度、信息知识与技能、信息应用与实践、信息规范与道德四个方面探讨了中职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并提出从深化产教融合一体化、开展课程与教学改革、完善数字化校园建设三个方面提升中职学生信息素养。但由于研究设计和教学实验条件中的一些问题,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人数有限,后续研究需采集更大的样本量,或增加基于案例的质性研究,收集更加多元的中职学生信息技术课堂行为数据来解释定量数据分析结果的适用性。另外,中职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培养环节仍需进一步细化,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步骤。

猜你喜欢

问卷技能中职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问卷网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画唇技能轻松
问卷大调查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