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如何激发员工积极性

2022-09-05甘肃天水张雅君

现代企业 2022年8期
关键词:绩效考核人力资源管理

□ 甘肃天水 张雅君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事业单位也在不断进步之中。但是因为事业单位的具体性质,我国很多事业单位的员工激励制度不完善,员工工作热情不高涨,工作效果不理想,导致事业单位的员工素质没有达到单位所需要的水平,影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因此,需要健全事业单位的员工激励制度,来保障事业单位的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整个事业单位的人才职业素养,提升事业单位的发展能力,推动事业单位的发展。通过分析我国事业单位发展以及员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根据我国事业单位的基本性质和发展状况,针对性地提出事业单位员工激励制度建设方法,从而保障事业单位的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事业单位员工管理的水平,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

一、引言

对机关事业单位来说,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人力资源的获取、整合、保持、激励、控制、调整及开发的过程,目的是能够促进其服务、管理效能的提升,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对社会经济进行改革的背景下,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力资源管理逐渐成为机关事业单位参与竞争、赢得竞争的重要法宝,对促进机关事业单位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人力资源管理是事业单位各项管理活动中的关键和核心,而各项管理活动都围绕人展开。目前,部分事业单位职工工作热情不高、工作动机不强、办事拖沓不积极、工作效率较低,因此,要不断地完善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制度,以此把事业单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1.员工积极性管理。自从我国在2014年发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以来,我国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环境正在逐渐完善。但是,当前存在很多事业单位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的现象。员工工作积极性需要通过完善事业单位薪酬体系、保障员工福利、建设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以及营造事业单位的单位文化来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对事业单位的发展非常重要,员工是事业单位日常活动和发展的基础,且我国的事业单位中优秀人才比例较多,通过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能够促进事业单位的稳步发展,为我国社会进步作出贡献。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许多机关事业单位还存在员工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许多单位内部还没有形成良好的文化、激励和竞争氛围。尤其是在单位内部人员流动性不强、奖惩激励不高,员工普遍缺乏危机意识、竞争意识,在这样的情况下员工的积极性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因此,必须着重提升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积极性。

2.人力资源与员工积极性的相互关系。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提升员工积极性的表现,员工积极性地提升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之一。人力资源管理是事业单位保障人才队伍建设、规范工作流程的关键管理工作。事业单位因为其特殊的工作性质,员工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在日常发展中十分重要。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更好地推动事业单位管理体系的完善,端正员工工作态度,推动事业单位稳定发展。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1.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思想。人力资源管理是属于资源科技学领域的一个术语,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以各种经济学知识为指导,以人本思想为原则,对事业单位等组织进行相关人力资源的科学运用。通过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有效地满足事业单位当前或者未来的发展需求,保障事业单位发展战略的实现和事业单位员工个人的最大化发展。

2.人力资源管理的架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需求作出具体的人力资源需求计划,然后进行事业单位需求的员工招聘,最后进行对员工的组织、审核、考核、激励以及开发员工潜能等一系列操作。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事业单位长远发展必不可少的管理制度,通过提升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能有效提升事业单位的人员管理能力,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有很多具体的管理模型,通过这些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型进行事业单位人员的有效管理和分配,能大幅提升事业单位经营效率和有效推动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

3.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行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事业单位需要提高管理水平,放弃传统管理办法,运用新兴的管理模式,从而促进自身发展,提升社会服务的水平。通过利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员工管理上的优势与特点,针对事业单位人力的资源管理状况,进行各种先进管理方法、管理模式的具体应用。在事业单位管理过程中有效地做好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划,建设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事业单位员工管理制度,建立符合事业单位具体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符合事业单位发展的单位文化。通过在这些方面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具体应用,能有效提高事业单位的员工积极性,深入挖掘员工自身潜力,提高事业单位的服务水平和发展潜力,推动我国社会稳步发展。

四、研究假设

1.人力资源。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特点就是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与体系的建立可以更好地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展开,通过在事业单位内部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体系,规范单位进行资源分配与管理的具体流程,推动单位资源管理能力的稳步提升,促进单位进步。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事业单位根据自身发展情况以及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对多方面的信息进行整合之后,对单位内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进行针对性改革,提升单位的整体管理水平,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展开。

2.人力资源培训。我国事业单位人才培训体系完善的关键就是提高事业单位培训人才的职业素养。不专业的培训人才无法进行优秀的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通过与培训机构或者国内高校的沟通,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与输送机制,提升人才培养的水平。事业单位培训人才的职业素养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人才培训的成果,没有专业的培训人才,整个人才队伍建设过程就会非常混乱,人才培育的质量也会参差不齐,最终导致事业单位人才培训体系建设的失败。事业单位培训体系保障人才队伍建设的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是事业单位人才培训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基本问题。我国事业单位的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进行保障,但是在很多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建立完善的人才培训基础设施,就导致我国事业单位的人才培训很难展开。因此在事业单位的人才培训体系完善过程中,首先要将事业单位人才培训的基础设施进行完善,从而提升事业单位进行人才队伍建设的能力。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根据事业单位的具体发展状况进行适当的建设,将人才培训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先进行完善,然后在之后升级培训过程中将需要建设的高级设施一起修建完成。

3.员工绩效考核。在社会发展迅速的大背景下,很多事业单位都认识到了绩效考核对于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性,开始在事业单位中推行绩效考核。但是当前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现状可以说是相当混乱,不仅缺乏科学的规划与管理,有的事业单位甚至无法按照制定好的绩效考核方案进行管理。而有的事业单位在认真执行科学绩效考核的同时,也会遇到许多影响绩效考核实施效果的问题。事业单位需要根据事业单位经营策略的基本原则,实行从上到下,分级审查考核,将绩效责任落实到明确的主体,方便落实管理责任。根据事业单位的经营状况和业绩目标对员工绩效进行考核,关注在经营过程中的缺点与工作重心,制定针对性的考核标准,实行差异化考核。事业单位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需要着重关注员工的工作能力,强调通过各种手段推动事业单位的发展,促进事业单位在经营中持续进步。建立健全的绩效考核制度是一个事业单位实行绩效考核的先行基础。只有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才能给事业单位带来积极正向的影响。绩效考核制度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封闭管理系统,事业单位在绩效考核过程中,要充分意识到绩效考核制度的能动性,管理者与员工要积极地参与到绩效考核制度中来。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首先要明确绩效考核的几个步骤,然后分别根据事业单位实际情况,对绩效考核的几个主要步骤进行本土化的优化,积极吸取世界先进的管理经验,建立适合事业单位发展的绩效考核制度。

4.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满足员工的需求。事业单位人才组织制度不完善是影响人才留存的关键因素,通过对事业单位员工队伍的调整,完善事业单位人才组织结构,保障事业单位的稳步发展。首先要建立完善的人才上升通道,让有能力、有水平的人才有广阔的上升空间;其次要加强对人才的管理和考核,根据绩效管理理论建设薪酬激励制度,促进事业单位人才的工作积极性。

五、提高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建议

1.营造员工自身建设以人为本,培养单位文化。事业单位文化建设需要对事业单位职工风格文化个性化进行强化。通过职工文化建设,促进事业单位文化的个性化风格树立。通过事业单位职工文化的推广,加强事业单位职工风格文化个性化,推动独特的事业单位文化建设。职工文化是事业单位文化发展的一部分,职工文化的变化对事业单位文化有着重要影响。在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可以建立专属的事业单位文化信息库,从而提高职工的职业素养,提升职工文化的总体水平。职工文化的丰富和水平提高能够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文化的建设,促进事业单位文化建设的完整性。通过扩展事业单位职工与事业单位管理阶层的交流通道,让事业单位职工能够更好地参与到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尤其是事业单位的文化建设中来。交流通道作为基层职工的发声筒,是促进职工文化推动事业单位文化建设的关键。事业单位管理者应该不定时地听取基层职工的建议和意见,将职工的需求与事业单位的发展结合起来,通过对职工基本需求的了解,为事业单位文化的建设定好方向。

2. 树立新的管理理念,加强人事管理自主权。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效深刻影响着员工的能动性,因此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优化,必须认识到树立新管理理念的重要性。单位必须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的价值,不断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结合单位各部门、岗位以及员工需求,有针对性对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同时单位还应当给予人事部门管理自主权,建立以人事部门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断借助信息化手段,加强各部门、岗位、员工之间的沟通,进一步明确人力资源管理需求。

3.加强组织管理,提高员工工作。通过加强事业单位的组织管理,规范单位员工的工作,促进科学合理工作氛围的形成。组织管理工作需要选择优秀的管理人员对员工们的日常工作进行领导和统筹,通过有计划有目标地工作统筹,提高员工工作,保障事业单位日常工作稳步展开。机关事业单位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高度重视人才选拔工作的开展,重视人才选拔标准的确定。此项工作必须建立在内部调查的基础上,因此单位应当重视内部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一切建立在内部需求调查的基础上,重视专业性人才、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在进行人才选拔的过程中,加强与人才之间的沟通,明确人才职业生涯需求,确保岗位工作、单位制度与人才需求相符,能够满足双方的需求。机关事业单位并必须认识到,人才选拔只有建立在职务分析以及单位人力资源规划的基础上,才能够吸引更多有能力、有志向的优秀人才,才能够选拔出更适合单位录用标准的员工,切实避免出现岗位空缺、职能重复、人员冗余等问题。

4.做好员工职业规划。事业单位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开发认识不足、其重视程度不够、力度不大,不能有效发挥出人力资源的潜力,很多工作想管也管不好,这些都会对事业单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事业单位管理中,强调以人为本,摒除人事管理中存在的旧思想和旧做法,重视对员工的工作条件、家庭和单位福利的关心,实行弹性福利以及以人为中心的监督管理机制,使每一位员工能充分发挥其工作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为事业单位作出更多、更好的业绩。另外,机关事业单位在做好员工职业规划的过程中,要强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必须加强对员工的培养,建立完善的人才培训体系,充分落实技能、知识、思想等培训工作,确保每一位员工都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综合素质,同时还能够保证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员工个人能力仍然能够满足岗位需求。机关事业单位还应当将培训体系纳入绩效体系中,通过考量员工培训结果的方式,合理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调整,并针对性对员工进行激励。要规范事业单位员工结构,让人才在各个部门都得到合理的岗位安排,促进人才归属感的提升。通过以上的措施,能够保障事业单位人才组织制度适应事业单位的发展,避免人才流失的现象。同时还要对员工的职业规划做好合理安排,让员工有充分上升空间,保障员工发展权益。

六、总结

在事业单位的社会化建设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事业单位的本质特征,采用适合、合理、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和方法,以人为本,充分激发其最大的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其最大工作潜能,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猜你喜欢

绩效考核人力资源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国企改革视角下绩效考核的具体方法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绩效考核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