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感在数学教学中的三个落脚点
——以“真分数、假分数”教学为例

2022-09-05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武川小学钟法旺

华夏教师 2022年8期
关键词:假分数数轴整数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武川小学 钟法旺

数感是数与数之间关系的一种感悟,即对数的一种深入理解,可以内化成一种对数的驾驭能力。小学阶段,学生主要认识整数、小数、分数,而分数因其书写形式的特殊性,以及分数值相同的情况下多样化的表示方式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在分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痛点、难点问题。要破解这一痛点、难点问题,笔者认为要从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学习入手。在分数的学习中,着眼于分数的本质,基于分数的本质实施课堂教学,达到培养数感的目的;着眼于分数体系的建立,让学生在感知分数的完整体系中深刻体会极限思想,达到培养数感的目的;基于学生的深度学习,让学生充分理解带分数的形与神,发展一一对应思想,培养学生的数感。

一、着眼于分数的本质,培养学生的数感

原东北师范大学校长、新课程标准(数学)修订组组长史宁中教授,曾在《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一书中,对分数进行了合理定义。他认为分数体现了两种意义,一是表示两数相除的商,是运算的结果;二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也就是比值。不论哪种定义,分数的本质都可以理解为由分数单位的累加而产生的不同的数(真分数、假分数)。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真分数、假分数”的教学中,我以“分数单位累加能产生哪些分数”这一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教学,通过讨论与交流明确分数是若干个分数单位的累加而产生的。

二、着眼于分数体系的建立,培养学生的极限思想

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下“分一分”(“分数的初步认识”)中,一直强调把“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可以用分数表示。因此,在学生的思维中,对分数的认知都是不大于“1”的(小于等于“1”)。教材这样编排可以帮助初学分数的三年级学生初步构建分数的概念,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对后续假分数的学习有一定的禁锢,学生会认为分数都不会超过“1”。如何打破这样的思维禁锢,是学习假分数的难点之一。为了突破原有认知的禁锢,笔者在实施教学中,借助了数轴这一学习工具,以突破教学难点。目的。

图1

图2

三、着眼于分数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一一对应思想

带分数的学习,是本课的又一重点。对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带分数的形式与意义都是新的。如何让学生既理解带分数的“形”,又理解带分数的“神”(意义),是本课学习的又一难点。在教学中,笔者充分利用数轴这一学习工具,让学生经历带分数与假分数一一对应的产生过程,同时借助数轴上的整数理解带分数(比一个整数多几分之几)的数值意义。

在初步认识假分数这个环节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借助数轴的无限性,引导学生理解同一分数单位的不断累加,产生的分数是无限的;二是理解由不同分数单位累加,产生的不同分数单位的分数也是无限的;这样的教学突破了学生对分数不能超过“1”的认识局限性,构建了完整的分数体系,发展了学生的极限思想,能达到培养学生数感的“还有哪些假分数是等于整数的?”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分数就等于整数。然后教师追问:“那么其他的假分数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呢?同桌讨论一下。”通过讨论可以发现,其他的假分数都比一个整数多了几分几之。教师揭示,像这样比整数多几分之几的假分数,我们把它们称为带分数。带分数有自己的书写格式,教师引导学生在数轴上进行假分数与带分数的改写。最后提问:“仔细观察这些带分数,你有什么想说的?”引导学生观察小结:带分数的整数部分表示的是整数几,而它的分数部分表示比整数还多了几分之几。在数轴上,通过带分数独有的书写形式,学生能够更容易理解它的分数值。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假分数后,教师借助数轴上的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一一对应关系,让学生充分理解带分数的数值,即一个带分数对应一个假分数。与此同时,借助数轴上的整数让学生充分理解带分数的“神”,比一个整数多几分之几。这种教学方式突破了带分数“形”与“神”特殊性的认知难点,能够帮助学生建立一一对应思想,进一步体现数学之美、分数之美,培养学生的数感。

总之,数感作为数学素养十大核心关键词之一,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学习数学的需要,更能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培养所必备的数学素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只有深入解读课程标准,深入理解教学目标,借助丰富的学习材料,充分挖掘身边的学习资源,在数学思想的指导下借助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数感,才能为社会培养出能更好地适应未来、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公民。

猜你喜欢

假分数数轴整数
如何跨越假分数的思维断层
这是流行病
分饼(真分数与假分数)
如何学好数轴
假分数变身
“实数”检测题
答案
数轴上的小数
动态演绎 品味激情
求整数解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