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中语言文字的作用探讨
2022-09-05福建省福清市音西中心小学毛红金
福建省福清市音西中心小学 毛红金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当前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整个教学环节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也应该关注学生的语文基础,在不断夯实语文基础的同时,探索促进核心素养养成的有效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基础的语言文字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容忽视。
一、语言文字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养成中的桥梁作用分析
所谓语文核心素养,是指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一种综合素养,包括学生“思维的提升与发展”“语言的构建与运用”“文字的审美与理解”等诸多方面。在小学教学阶段积极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可以为学生的未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并引导学生养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在这个过程中,语言文字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语言文字本身具有基础性。对教师而言,在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过程中必须关注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掌握情况,这是因为整个教育过程都是在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开展的,若学生不了解语言文字会导致课堂教学面临更多的困难,课堂教学效率就无法保障,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降低。因此,语言文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核心,只有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基础之后才能保证后续的教学过程顺利开展,保证核心素养养成目标的实现。从教学现状来看,在学生核心素养养成过程中,教师应更加关注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基础功能,在多样化改进教学路径的基础上,通过语言文字寻找促进学生成长的突破口。
二、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养成中存在的问题
语言文字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有直接影响,很多教师也认识到培养学生语言文字基础的重要性,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重视知识储备而忽视训练。在语言文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只关注知识点的传输,忽视了对学生的训练。很多教师认为学生语言文字技能的形成与时间相关,即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掌控能力也会不断提升。在这种错误思维的影响下,教师普遍不会针对语言文字开展专门训练。但实际上,学生对文本的情感理解、解读等都需要语言文字支持,若教师忽视了这一点,将会严重影响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效率。(2)重视语句积累而忽视文字积累。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为取得预期教学效果,教师需要不断夯实学生词汇基础。随着学生词汇量增多,学生面临的学习难度也会明显下降。但实际上,很多教师只会重点关注词汇与语句的讲解,忽视学生语言知识积累。教师在教学期间将大部分精力用于语言分析之后,学生往往会因为基础不牢而丧失继续学习语言知识的兴趣,不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三、强化语言文字桥梁作用的对策分析
在未来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能够进一步强化语言文字在提升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桥梁作用,教师需要主动转变教学过程,在完善教育体系的基础上,结合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这样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以诵读入手,实现语言文字的精准使用
为强化语言文字的功能,在未来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在丰富的语感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这也是语文核心素养养成的主要目标。
1.关注学生的兴趣,开展多样化阅读
在未来课堂教学过程中,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教师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在课堂上可以利用多样化的引导途径打开学生的感官,并在语言文字学习中产生新的感悟,最终锻炼语感。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开展多样化阅读,可以不断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保证教学目标实现。
以人教统编版四年级《暮江吟》的教学为例,在本堂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之前学生所学习的江面景色的诗句。通过诵读的方法将课程引入教学,随着学生对江面景色相关诗句的兴趣不断提升,教师可先采用带领学生范读的方法,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白居易对江面景色的描述。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打破传统的课堂限制,鼓励学生阅读其他与江面景色有关的诗词歌赋,努力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不断强化学生语言文字的使用能力。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也会加强,可以保障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目标的实现。
2.采用诵读的方法改善教学过程
在语言文字教学中,诵读教学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新课程标准,小学生应该掌握80首古诗。按照这一要求,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合理规划学习进程,在利用碎片时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的阅读过程。例如,在指导学生背诵《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时,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联合家长进行监督,教师在课堂上随机抽取学生进行检查,评估学习完成度等。
(二)合理使用文本进行模仿
小学生的语文基础薄弱,在核心素养养成阶段,教师应更加关注学生对文字的使用。根据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现状可以发现,部分小学生因为难以快速掌握语言文字的使用,从而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该合理使用文本,对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1.采用句式仿写的教学方法,不断锤炼学生的语言文字使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语言文字使用能力以及文字功底,结合书本选择语言优美、用词生动的文章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并在仿写过程中不断积累知识点,促进核心素养的养成。
例如:《爬山虎的脚》课文中,作者详细描写了爬山虎的形态,并对它的“脚”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如“爬山虎的脚触着……变成小圆片”“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等,在将这些语句列为标准语句之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随机展示几种植物,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植物,并仿照《爬山虎的脚》描写一篇关于植物的作文。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对课文中不同的修辞方法进行讲解,如“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不断深化学生对这种表达方法的理解,引导学生采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进行仿写,最终完整地吸收书本内容,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使用能力。
2.从课文的整体结构入手实现布局
语言文字的运用具有复杂性,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困难,这也成为影响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需要从全局入手不断强化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使用能力,确保能够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例如:《海上日出》课文中,作者通过大量的语言文字描写了海上日出的景色,整个文章以时间为纽带记录了不同时段海上的日出景色。根据这一创作特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在布局上也可以采用时间顺序,写一篇独立的作文,不断锻炼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教师也可以借助《记金华的双龙洞》,从洞外、洞口、洞内这样由外及内的轴线引导学生进行练习,提高应用能力。
(三)不断拓展,加深学生理解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语言文字积累情况,充分认识语言文字所具有的基础性,为达到强化小学生语言综合素养的目的,在教学环节不断进行创新。例如: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阅读四大名著与其他青少年推荐读物等,不断开拓学生视野,让学生领略不同文章的风采。在学生结束课外阅读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读后感,根据读后感检查每个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班级内部举办朗读会、课外阅读交流会等,通过这类阅读活动不断激发学生参与课外阅读的积极性,真正学以致用,最终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使学生在面对其他语文知识点时也能做到有的放矢,凸显语文核心素养养成的优势。
语言文字在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养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广大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语言文字的功能。在了解教学现状与难点问题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进行创新与完善,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夯实学生的基础,最终寻找一条有效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道路,更好地满足未来教育教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