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融视角下现代金融体系理论的衍化和创新
——基于“六要素论”体系的新思考
2022-09-03王彩萍李建平
王彩萍 李建平
中山大学 国际金融学院/高级金融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275
一、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简称《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N].人民日报,2021-03-13.,要“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并强调要“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补齐监管制度短板,在审慎监管前提下有序推进金融创新,健全风险全覆盖监管框架,提高金融监管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稳妥发展金融科技,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当前,中国正处于“十四五”时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步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开局之年,在此背景下对中国现代金融体系的健全优化深入思考,不仅能全面系统地厘清中国迈向创新型国家前列过程中所面临的金融体系改革相关问题,而且能就这些问题深层次地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继而推动微观企业与中国整体产业真正意义上迈进创新驱动与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个国家选择何种金融体系,或其金融体系内在结构演变是否有效,其主要的评断标准是能否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实现“效率提升”和“风险稳定”的双重拟合,而这又与其历史发展路径、产业经济基础等国情实践密不可分。在诸如信息披露、资源配置要求等“效率”机制方面以及诸如存款保险、风险管理、破产机制等“稳定性”机制方面,能否有相应的实现方式,从而使金融体系形成一个多层次、高质效的抗冲击能力整体(陈云贤,2018[1])。本文认为,上述两方面的实现,首要是在功能结构方面构建一个新的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代金融理论体系。
具体而言,从理论供给来看,国内外理论界对于现代金融体系主要存在三类基本观点,即“三体系论”(王重润,2010[2])、“四要素论”(黄达,2017[3])和“五构成论”(霍文文,2005[4])。从实践需求来看,根据黄益平(2018)[5]的研究,“重规模、轻机制”是中国40年来金融发展历程中最典型的特征,一方面是金融机构种类齐全、金融产品种类繁多,金融市场资产规模巨大;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政府部门对金融行业的政策干预仍然很频繁,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还非常有限。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经济对金融领域的需求将越来越深入细化和多样,这会与以往金融领域的供给产生匹配不足、供求结构失衡的矛盾,进而使得原有金融体系越来越无法适应新阶段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与金融错配的情形下,风险衍生问题往往更为突出。从中国金融实践中形成的理论分析,主要侧重于从金融市场要素体系和金融市场组织体系进行研究,缺乏相对完善的金融市场法制体系、金融市场监管体系与之相配套,使得金融监管和配套的制度建设无法有效覆盖和平滑金融风险;同时关于金融市场环境体系以及金融基础设施体系的理论建设更是稀少,也使得如何实现金融要素的最优组合以提升效率变得更加困难。这种注重规模轻机制的粗放型金融体系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金融的发展,因此构建能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就变得尤为重要。
基于此,本文从金融体系传统观点的衍化出发,站在国家金融视角下,思考现代金融体系结构的衍化和创新问题,并创新性地以陈云贤(2018)提出的现代金融体系“六要素论”观点框架为基础,分别解答三个问题:为什么需要“六要素论”观点?“六要素论”之间的内在逻辑和相互关系是什么?“六要素论”观点的实践价值和创新方向是什么?本文在国家金融视野下,对现代金融体系“六要素论”观点进行剖析,以期为中国金融改革和创新提供理论框架依据,也为促进国际金融体系的规范和完善提供参考。
二、从传统金融体系到现代金融“六要素论”体系的衍化
(一)传统金融体系理论衍化及金融实践发展需求
金融体系是“一个经济体中资金或资产在专门体制机制和制度规范约束下流动与交易的基本框架,是资金流动的工具(金融资产)、市场参与者(中介机构)和交易方式(市场制度)等金融要素构成的综合体”(陈云贤,2018)。早期对于金融体系的研究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金融市场组织体系或机构体系,也即市场参与的中介机构,以银行机构为主;二是金融资本市场体系,主要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等。在后续理论发展中逐步出现了多种不同表述,其中“三体系论”认为金融体系主要包涵金融的宏观调控和监管体系、金融的市场体系、金融的机构体系三大子体系(王重润,2010),从而在原有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机构体系的基础之上,扩充了金融的宏观调控和监管体系,这对于防范金融风险,稳定金融预期具有重要的作用。“四要素论”则认为,金融市场由金融市场的参加者、金融工具、金融市场的组织形式和金融市场管理机构四个要素构成(黄达,2017),其中金融市场的参加者对应于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市场的组织形式对应于金融市场组织体系,金融市场管理机构则对应于金融监管体系;除此之外,增加了金融工具这一市场要素范畴,从信用关系、债权债务关系等思考金融交易对象。而“五构成论”则从金融市场主体、金融市场工具、金融市场中介、金融市场组织方式及金融市场监管五个方面对金融体系进行划分,这五个方面在金融体系中共同发挥着作用(霍文文,2005)。这一观点在原有“四要素论”基础之上,将金融市场主体与金融市场中介从金融市场的参加者中分离出来,确立了两类不同的参与主体。此外,张学森(2020)[6]最新编著的《金融法学》教材将现代金融体系划分为金融市场体系、金融中介(机构)体系、金融工具体系、货币发行流通体系(包括货币支付清算体系等)及最后的制度和调控机制体系五大部分;相比于以往的金融体系构成要素,其主要关注点在货币发行流通体系和金融制度体系的建立,其中金融制度体系所包含的内容则非常广泛,包括金融监管制度、信用制度和金融市场制度等。
尽管金融体系的内涵在不断地深化和细化,然而近十余年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及其在金融服务领域的运用,已有的金融体系观点依旧不断受到来自实践领域的挑战。一方面,新兴技术的使用导致大型科技公司向金融领域的扩张,并带来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提升,但另一方面,这也给金融体系带来金融稳定和金融监管等方面的重要需求。金融稳定委员会(FSB)指出,大型金融科技公司进入金融领域可能会带来五大方面风险:一是存款竞争影响传统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风险;二是会使更多客户数据滥用引发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缺位的风险;三是大型科技公司金融业务壮大后形成的垄断风险;四是高科技的运用会带来业务规模扩大、复杂程度变高,金融监管难度提升的风险;五是电信和网络设施故障易引发的运营风险以及可能给基础设施运行带来的技术风险(陈雨露,2021[7])。这些风险涉及金融法制、监管构建、金融环境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如果仅借助原有金融体系的理论试图去化解往往难以如愿。不难发现,科技对金融的渗透将会越来越深入(如法定数字货币的诞生),这正在或已经改变中国的金融业态,需要创新传统的金融理论分析架构来应对金融实践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吴晓球,2018[8])(2)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球(2018)在其文中阐述:“我们过去二三十年学习的那一套理论架构到了今天你会发现有一半都可能没有用了,因为金融的业态和功能发生了变化,金融的DNA发生了变化。”。本文认为,金融理论的发展需要聚焦于一国金融发展中最核心、最紧迫的问题,并在此层面上采取相关政策措施促进一国金融健康稳定和经济繁荣发展,即现代金融体系的构建需要站在国家金融视角上,聚焦国家金融行为、维护国家金融秩序和提升国家金融竞争力(陈云贤,2021[9])。
(二)现代金融体系“六要素论”观点
如何构建现代金融体系,已有学者对此进行了思考。黄益平(2018)认为市场机制是反映“现代性”的关键词,主要涉及几个方面:要发展层次多样的资本市场,提高资本市场在金融系统中的占比;市场机制应该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完善现代金融的法律体系等。徐忠(2018)[10]则提出建设中国现代金融体系的要求有三点,一是要依据金融市场发展一般规律建设;二是要让中央银行参与金融监管,同时建立激励相容的监管体系;三是要以建立一个高度现代化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作为突破口等。上述观点共同强调了建设现代金融体系要注意市场规律的作用,进而破解市场分割和定价机制扭曲的问题。但是至于如何破解市场分割和定价机制扭曲则尚未有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
在传统金融结构体系衍化、对美国现代金融体系发展实践的归纳分析及对当前中国金融发展实践思考的基础上,陈云贤(2018)提出了现代金融体系“六要素论”的观点。具体而言,现代金融体系包括现代金融市场要素体系、金融市场组织体系、金融市场法制体系、金融市场监管体系、金融市场环境体系和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六个子体系,从而实现从原先的“三体系论”扩充到了“六要素论”体系。该观点更为全面地去思考现代金融体系的构建问题,更为强调现代金融体系功能结构的系统性、关联性。本文将进一步从理论、实践层面,对“六要素论”观点进行深入论述及剖析,以深化对该观点的理解,促进其理论框架的构建;同时推动在实践中更好地实现国家金融行为对一国经济甚至世界经济中金融稳定和健康发展的作用。
三、现代金融体系思路框架的理论创新
(一)现代金融体系的创新发展
现代金融体系“六要素论”在原“三体系论”、“四要素论”和“五构成论”观点所论述的金融市场要素体系、金融市场组织体系等内容基础上,不仅丰富了已有要素体系的内涵,同时新增或补充强调了现代金融市场监管体系、金融市场法制体系、金融市场环境体系和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内容,促进了现代金融体系整体架构的完善。
按现代金融体系“六要素论”观点,金融市场要素体系既包括各类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外汇市场和衍生性金融工具市场等),同时亦包括各类市场的最基本元素(价格、供求和竞争等)。相比于以往的金融市场概念,其内涵包含更广,即将价格、供求和竞争等都包含在内,从而拓展了金融市场要素体系的内涵,使之更加饱满。
金融市场组织体系则是由金融市场要素与金融市场活动的主体或管理机构构成,包括各种类型的市场主体、各类市场中介机构即市场管理组织等(陈云贤,2018)。金融市场要素体系和金融市场组织体系是现代金融体系的基础元素体系,更多体现为市场的活动、规则与效率。现代金融体系包含金融市场要素体系和金融市场组织体系,这在学术界基本成为一种共识。
金融市场法制体系是指一国由调整不同领域的金融关系的法律规范所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朱明,2006[11]),它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金融市场法制包括了金融立法、金融执法、金融司法、金融法制教育等多个方面,其主要目的是推进依法监管,确保金融市场的公正与效率。广义的金融市场法制还涵盖了金融市场和金融活动的通行规则、惯例、秩序等方面(陈云贤,2018)。现代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而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起核心作用的又是现代金融体系,为了进一步明确法制在现代金融体系构建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还因为金融法制是实施金融监管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六要素”观点将金融市场法制纳入现代金融体系范畴就显得非常合理且必要。
金融市场监管是指监管机构对于金融体系的金融监督和金融管理,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分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金融市场监管一般主要包括对金融机构设立的监管、对金融机构资产负债业务的监管、对金融政策法规执行落实情况的监管、对金融分业的监管等(陈云贤,2018)。王国刚(2018)[12]认为,由于过往中国各家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对象局限于其所属金融机构,因而会使一些金融行为游离于金融监管之外,这不仅会引致市场竞争的不公平,还会使得监管“真空”下衍生出更多的金融风险,而“六要素论”观点对金融市场监管内容的丰富和充实,有效拓展了当前复杂环境下金融市场监管体系的范畴。
金融市场环境指金融业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亦可称为金融市场生态环境。金融市场环境是现代金融体系得以发挥有效作用的土壤,其主要包括实体经济、社会信用体系以及产权制度等(陈云贤,2018)。就社会信用体系问题方面,邱兆祥等(2019)[13]认为,当下信用体系问题是制约中国金融体系向中小微企业群体等经济发展薄弱环节渗透的一大主要因素。就产权制度问题方面,因为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必须以产权明晰为前提,才能深化要素市场的改革。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从要素驱动为主的粗放发展模式到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集约发展模式转变的关键阶段,通过金融的方式来改变过去各类要素简单叠加的粗放生产方式,进而更好地配置、优化、整合各类要素资源,引导资源向能产生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领域配置,全面提升经济发展效率(邱兆祥等,2019)。因此,将金融市场环境体系归入现代金融体系范畴至关重要。
金融基础设施是指为各类金融活动提供基础性公共服务的系统及制度安排,是现代金融体系发挥有效作用的基础条件,是金融市场稳健高效运行的基础性保障,也是实施宏观审慎管理和强化风险防控的重要抓手(3)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统筹监管金融基础设施工作方案》(http://www.pbc.gov.cn/goutongjiaoliu/113456/113469/3983135/index.html)。2020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统筹监管金融基础设施工作方案》,这一行为深刻反映了金融基础设施在现代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一个国家如有良好的金融基础设施,往往会具有更高的金融服务效率和更高的经济增长,并且这种现象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得尤其显著(程炼,2019[14])。所以,将金融基础设施体系纳入现代金融体系有其必要性与合理性。需要说明的是,广义的金融基础设施其实还包括“金融法律环境”、“信用环境”和“信用监管制度”等,本文之所以将其从原有广义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独立出来,列入到金融法制体系、金融监管体系和金融环境体系中去,除去前文所述理由之外,还主要是因为这样可以使得现代金融基础设施体系的范畴更加清晰具体,从而更加利于理论分析以及解决现实问题,而这也是“六要素论”较于张学森(2020)所划金融五体系的重要优势所在。
综上所述,首先从要素构成来看,现代金融体系在金融市场要素体系、金融市场组织体系两个基本元素基础上,之所以发展增添了其他四个子层次体系,主要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引导市场资源的更优化配置。其次,发展添加其它四个子层次体系,从而建构现代金融体系有效闭环,会使现代金融体系的理论构建更加完善,产生更好的实践指导意义,大大拓展金融体系理论分析的广度和深度。最后,发展添加其它四个子层次体系,会使现代金融体系的系统性更加完善,子体系的相互作用和功能相对更为清晰,从而形成更为立体的、系统性的理论分析思路框架。
(二)现代金融体系的结构优化分析逻辑
现代金融体系“六要素论”的观点在丰富了传统金融体系的内容、完善其内涵的同时,更加强调现代金融市场要素体系、金融市场组织体系、金融市场法制体系、金融市场监管体系、金融市场环境体系和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即六个子体系之间的统一性、关联性。其思路框架见图1。
首先,金融市场要素与金融市场组织子体系是现代金融体系中的基本构成(陈云贤,2021)。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内核,资金通过在此二子体系流转、融通等,形成资金流量循环,引导市场资金流向更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领域,实现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再辅之以与之完善配套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和金融环境体系,从而实现金融体系的“效率”机制。其次,金融基础设施体系、金融环境体系、金融市场法制体系和金融市场监管体系都是其配置元素(陈云贤,2021),即资金通过金融市场要素体系和金融市场组织体系进行流转循环的配套体系。其中,金融市场法制体系、金融市场监管体系主要体现其对市场的监管、调节和规范,从而实现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机制,短期来说金融体系的法制体系和监管体系会在一定程度上对金融市场形成制约。然而从长期来看,其对于维护金融市场公平、公正以及实现体系长远稳定发展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和金融环境体系除了前文所述具有实现金融体系“效率”机制的功能外,它们也同时具有“稳定性”机制的功能。良好的金融基础设施以及相对优越的金融环境,可以在市场出现流动性或信用违约冲击等情况下提供相对高效的服务来提振金融市场信心,从而保障市场良好运行。
其次,现代金融体系六个子要素体系构筑了现代金融体系的闭环,其会随着社会发展的过程不断更新其内容,提升了分析框架的发展可持续性。通过图1可清晰地发现,资金通过金融体系形成循环和流转,如果其中一个或多个子要素体系不存在或是存有较大缺陷,作为系统中的循环资金就有可能发生“不均质”的流向,造成资金流向的不均衡,形成资本的低洼或高峰地带,不利于资金的有效利用,影响金融市场资源的有效率配置,更严重的会产生影响金融体系不稳定的风险因素,久而久之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随着环境的不断发展变迁,金融体系不可避免会出现阶段性不平衡,因此应及时发现体系结构失衡原因并予以完善。
最后,现代金融体系六个子要素体系是相互作用的结合体。如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它一方面为金融市场要素体系以及金融市场组织体系提供支付清算等基础服务,另一方面又受到金融法制体系和金融监管体系的制约,两方面共同作用,从而为现代金融体系的发展贡献属于自己的元素作用。不难发现,如要较好地发挥金融监管体系的作用,好的金融基础设施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现代金融体系“六要素论”的运用价值
相对于传统金融体系而言,现代金融体系“六要素论”的观点不仅在理论框架构建上内容更加饱满,同时也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分析、理解和解决经济金融实践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从更高层面上理解国家金融发展战略,对如何加强现代金融体系建设、应对国际金融冲突制裁发挥警示、导向作用。
(一)现代金融体系框架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解析
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个世界性难题,而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即金融机构不能有效获取信息,且又因为其不能有效提供担保和抵押(往往是企业融取资金的必要条件);其次,中小企业往往规模较小,难以满足上市融资的门槛条件,从而没有办法向金融市场直接融取资金;最后,由于中国长期存在不均衡的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导致市场经济体系和金融体系也有明显的二元特征,这也直接造成了金融资源分配机会的严重不公和占用成本的严重失衡,产生了对中小企业等弱势群体的金融排斥(吕劲松,2015[15])。
从现代金融体系的分析框架下看来,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与其子体系的不完善密不可分,那么如何理解并寻找对策?首先是现代金融体系的基本元素部分。通过强化对初创期企业的融资扶持,建设区域性股权交易场所,完善新三板市场建设等一系列措施,完善金融市场要素子体系建设,为中小企业全生命周期股权融资渠道的拓展提供支持;通过促进传统金融组织(如商业银行)地位提升和融资功能的充分发挥,促进其他各类中小金融机构经营体制改革等,优化金融市场组织体系,为中小企业多样化来源融资渠道的拓展提供支持。其次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配置元素部分。通过提高现代金融设施体系水平,例如建设综合金融服务平台,降低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金融机构服务中小企业融资的水平;通过改善金融市场环境体系,特别是着力于加快加强中小企业征信和增信体系建设,培养中小企业的信用意识,为金融机构创造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同时,制定和完善金融市场法制体系并提高金融市场监管体系水平,例如通过立法建立市场主体失信的惩罚机制,完善贷款抵押担保的法律和制度框架,加强对信贷人和债权人的权利保护;将民间借贷引导到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之中,将统借统还平台贷款、政策性融资产品、担保贷款、小额贷款等新型债券融资产品纳入监管范围,提高新型监管技能水平等。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运用现代金融体系“六要素论”去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可以系统全面地梳理和发现金融问题的本质原因,并可以就发现的原因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从而提高解决现实金融问题的效率和水平。
(二)现代金融体系框架下国家金融发展战略的理解
现代金融“六要素”体系框架为更深入理解《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关于构建现代金融体系的内容,即强调“深化供给侧改革,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一,要优化金融结构体系即现代金融市场要素体系、金融市场组织体系内容,具体体现为《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以及“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支持中小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持续健康发展”等相关要求。第二,要提高金融监管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十四五规划纲要》从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完善存款保险制度等相关制度建设方面加以阐述,充分体现了现代金融市场法制体系和金融市场监管体系两个子体系之间的密切关联性和相互作用的重要性。第三,强化金融市场环境和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提升金融科技水平,与在现代金融体系框架下,强调了金融市场环境、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在国家金融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性保持一致。尤其在当前互联网快速发展时代,各种金融科技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果没有与之相互配套的现代金融基础设施的发展,必然会影响到金融科技的效率和稳定,从而影响金融体系的整体功效和经济发展。因此,发展现代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综上所述,通过构建现代金融“六要素”体系,可以清晰地理解国家战略的主要着眼点和思路体系,从国家金融视角出发,做好国家顶层设计,从而更好地服务一国金融稳定与发展。
(三)现代金融体系框架下国际金融问题的启示和思考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金融制裁已经越来越普遍(相比其他经济制裁更易于执行,操作便捷,且效果显著)。而在全球发起金融制裁最为频繁的国家就是美国,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美国监管机构向全球各级机构开出的罚单就高达400多亿美元(陈阳等,2019[16])。美元所拥有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心地位,赋予美国超过其他任何一国的雄厚金融实力,也让美国在发起金融制裁时逐渐具备了强烈的单边主义倾向,其在决定发起金融制裁行动时并不需要过多考虑到其他国家的反应(徐以升和马鑫,2020[17]),即金融制裁具有很强的不对称性,能够为其外交目的及霸权而服务,这在近年来美国对俄罗斯、伊朗、朝鲜等国家的金融制裁中就可以得到证明,其中美国最主要的杀手锏就是利用SWIFT系统垄断或切断目标国跨境支付的美元通道,从而使目标国无法开展对外贸易与投资结算,而这将严重阻碍目标国与国际社会的经贸投资以及金融领域合作的开展,同时也将对目标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产生相当的不利影响。
面对未来可能愈益严重的国际冲突和制裁风险,基于现代金融六要素体系,各国可以从两个方面防范未来可能发生的金融制裁风险:首先,强化金融市场法制体系建设,一是可以尽快制定《外国制裁及其他不当行为阻断法》、《本国海外资产管理法》和《本国反经济金融制裁法》等法律法规,以正式立法的形式宣告外国延伸到其境外的金融制裁制度无效,保护本国的海外资产(陈阳等,2019;陶士贵和聂蕾,2017[18]);二是强化现代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各国须彻底打破SWIFT系统在全球跨境支付体系中的垄断地位,一方面可以支持欧盟创建的“贸易互换支持工具系统(INSTEX)”和中国创建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等其他替代系统,完善与这些替代系统相配套的基础设施,改变以往过度依赖美元国际清算系统的局面;另一方面各国也可以采用双边货币互换的方法来避开美元的使用,一定程度也具有防范美国制裁的效果。其次,强化金融市场监管体系建设,针对跨境支付新体系,需完善其法律监管机制,细化监管权力和责任清单等。
五、“六要素论”现代金融体系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实践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自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简称“纲要”)发布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推进,在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推动规制衔接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4)引自《广东: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澎湃政务:国家发展改革委,2020-12-23.。推进金融协同合作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此,纲要提出要有序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扩大大湾区内人民币跨境使用范围和规模,有序推动大湾区内金融产品跨境交易等措施。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等部委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对进一步推动湾区金融开放创新,提升内地与港澳金融合作力度提供了大力支持和实践指导。2021年9月5日和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为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合作指明了方向,尤其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简称“横琴方案”)(5)全文参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新华社,2021-09-05;在后文的论述中,部分内容引用自该方案条款并加以进一步论述。,对推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金融合作管理提供了详细指导。该方案按照国家统筹规划、服务实体、风险可控、分步推进原则,在跨境资本自由流入流出和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方面均做出指引,具体涉及提升银行服务水平、推进跨境直接投资便利化、拓展跨境融资领域、支持符合一定条件的非金融企业自主借用外债以及跨境证券投融资等工具,充分体现了放管结合、放活金融之水与守住风险底线的积极有为的金融创新改革思路(6)王彩萍,李建平,姜彦君.创新跨境金融管理便利金融活水在粤澳便捷流动[N].21世纪经济报道,2022-01-21.。
站在国家金融的视角,以“六要素论”现代金融体系为分析框架可以发现,横琴方案是推进中国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创新和探索。首先,在金融市场要素和市场组织体系建设方面,方案提出探索琴澳间跨境资本自由流入流出和资本项目可兑换。这在当前人民币国际化持续深化、人民币需求持续高涨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深度双向开放,新参与主体的需求还将释放扩大,国际社会对中国外汇市场也提出了更好的要求(王彩萍和张龙文,2021[19])。横琴方案强调跨境资本自由流动及资本项目可兑换,不仅有助于促进外汇市场要素体系创新,还可为中国推进建立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金融市场要素体系改革提供一片试验田。同时,针对当前粤澳跨境电商等新型国际贸易结算需求不断扩张的情形,横琴方案提出要指导银行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推进银行的真实性审核从事前审查转为事后审查。这一有效探索将为推进银行等金融市场组织参与国际竞争提供学习模板和参考案例,增强其服务高水平开放金融市场的能力,为促进中国跨境金融服务市场组织体系的完善提供实践基础和经验支持。
其次,在金融市场法制体系建设以及金融市场环境建设方面,一方面,方案指出“在跨境融资领域,探索建立新的外债管理体制,试点合并交易环节外债管理框架,完善外债备案等级制管理”等内容,是金融市场法制体系在跨境资金管理中不断完善的有效探索;另一方面,方案积极促进金融市场环境体系的改革,不仅在风险管控的同时,为符合一定条件的非金融企业根据其实际融资需求自主借用外债提供了引导支持,同时还推动在跨境证券投融资相关领域的创新,服务合作区特色及比较优势产业发展,尤其是对境外上市、发债等方面的需求予以积极支持,丰富了企业跨境融资渠道,促进了金融要素资源的配置优化,提升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和能力。实践中,各类金融机构及非金融企业跨境投融资的热情持续高涨,如2021年11月,中国银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分行成功为澳门国际银行办理4.8亿元跨境融资业务,成为内地银行与澳门本地法人银行办理的首笔跨境人民币融资业务,有效促进了内地与澳门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7)引自《合作区首笔!横琴银行与澳门本地法人银行跨境融资业务落地》,人民网,2021-11-11.。
再次,在金融市场监管体系建设方面,横琴方案提出“在跨境直接投资交易环节,按照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模式简化管理,提高兑换环节登记和兑换便利性”,是“先放后管”“放管结合”的现代金融市场监管理念的积极探索和创新。一方面,监管的放松有助于提升资本跨境流通的效率,降低投资成本,吸引更多外商直接投资流入,促进合作区产业发展;另一方面,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金融市场监管的创新也可被看作是国家对沙箱监管模式的试点,以包容审慎的态度促进合作区金融创新,厘清政府与市场的界限,在明确该管范围的前提下该放的放,即通过一定范围内的容错纠错机制,促进金融创新并提升其发展的活力(8)王彩萍,李建平,姜彦君.创新跨境金融管理便利金融活水在粤澳便捷流动[N].21世纪经济报道,2022-01-21.。
最后,横琴方案推动跨境金融管理的创新,对促进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横琴方案通过支持打造中国——葡语国家金融服务平台,推进葡语国家人民币清算中心建设,提升中国与葡语国家金融合作服务的水平;另一方面,横琴方案关注合作区跨境金融业务的高效安全运行,提升了对新型高科技金融基础设施的需求标准,为促进金融基础设施创新及金融基础设施体系构建完善提供实践场景(9)王彩萍,李建平,姜彦君.创新跨境金融管理便利金融活水在粤澳便捷流动[N].21世纪经济报道,2022-01-21.。
《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要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金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金融要素的顺畅流动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2022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以提高资源要素在各个环节的畅通度,金融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要素,亟需加快研究以推进其跨区域畅通流动。横琴方案是在粤港澳大湾区面临“一国、两制、三种法律制度、三个关税区、三个货币区”现实问题大背景下的金融业重大创新,是促进金融资源跨区域畅通流动、推进国家金融改革的试验田。“六要素论”现代金融体系为全面、深入理解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金融管理体制创新,促进金融活动在粤澳便捷流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如何应用“六要素论”现代金融体系,研究推进建设全国统一的“金融大市场”是当前值得思考的另一重要问题。
六、结论与展望
本文以现代金融体系“六要素论”观点为核心,首先从金融体系传统观点的衍化出发,强调了当前国家经济金融实践的快速发展对传统金融理论体系创新的迫切要求;其次对现代金融体系在传统金融体系基础上的创新进行剖析,并重点分析了其六要素(子体系)即金融市场要素、金融市场组织、金融市场法制、金融市场监管、金融市场环境、金融基础设施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现代金融体系分析思路框架;最后是运用现代金融体系的思路框架;对国内国际金融实践问题展开应用分析。从总体来看,现代金融体系的构建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当前经济金融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方向指导。
然而,现代金融体系六个子要素体系的功能仍进一步发展,由于金融市场主体认识上的不完整、政府政策上的不及时以及金融全球化的冲击等原因(陈云贤,2021),其功能的完全有效发挥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首要的措施是在现代金融体系六个子要素体系的功能方面设定一个相对清晰的标准,将当前相对模糊的子要素体系的边界清晰化、规则化,从而避免在负面冲击下由于市场主体认知不完整而导致的政策决策和作用时滞,提升金融制度建设和具体决策的质效,这将成为现代金融体系未来需要努力完善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