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灸缓解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泪膜的影响分析

2022-09-03赵强杨晓明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23期
关键词:戴镜塑形泪膜

赵强 杨晓明

222004 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眼科,江苏连云港

近视是人类最常见的眼部疾病,我国的近视发病率不断增高,已成为影响国民身体健康的重大问题。近视一旦形成就失去了纠正机会,近视的发生发展具有渐进、叠加和不可逆等特点。以当前医学水平而言,角膜塑形镜的纠正效果较好,且在国际上的认可度较高,分析Aller TA 等[1]的Meta 研究表明,其有效率在40%~60%。相关研究证实,佩戴角膜塑形镜24 个月会导致睑板腺功能障碍,影响泪膜的稳定性[2]。本研究探讨佩戴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泪膜质量的影响,分析在此过程中进行艾灸治疗的效果。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5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眼科确诊为近视并佩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的患者50 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男13 例,女12 例;年龄8~14 岁,平均(10.52±1.96)岁;平均病程(1.78±0.58)年。观察组男14例,女11 例;年龄8~14 岁,平均(11.04±2.01)岁;平均病程(2.12±1.41)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佩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前均经标准散瞳验光及标准塑形镜检查,球镜度数:-1.00~-5.00 DS,柱镜度数:-2.00~0.00 DC。

方法:对照组按要求每晚佩戴角膜塑形镜8 h 左右。观察组再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艾灸治疗,1 次/d,30 min/次。具体方法如下:将长约4 cm 无烟艾绒灸柱点燃,固定在特定容器中,置于眼前1 cm,灸疗者闭目接受治疗,随着灸柱的燃烧,患者眼周温度逐渐升高,直至艾柱燃尽。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戴镜前及戴镜后1 个月、3个月及6个月泪液分泌量(SIt)、泪膜破裂时间(BUT)及角膜染色评分。检查均由同一医生进行,并由同一验配师对镜片进行评估,确保镜片配适合格。①SIt检查:采用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生产厂家:比利时S.A.AlconCouvrourN.V.;批准文号:注册证号H20160133;规格:15 mL∶75 mg)对患者进行表面麻醉后开始检查。使用5 mm×35 mm 的白色滤纸,滤纸前端5 mm 部位折弯,放置于患者下睑内侧结膜囊1/3处,剩余部分悬垂于患者皮肤表面,患者双眼轻闭5 min后,测量泪水浸湿滤纸长度。②BUT检测:通过荧光素完成试纸条染色置于患者下睑结膜,患者完成3次瞬目,第3次瞬目完成时,以自然状态睁开双眼,并维持平视状态,直至角膜处产生第一个黑斑,记录此过程用时,连续检测3 次,计算平均值。③角膜染色:染色方法同BUT,裂隙灯钴蓝滤光片下观察染色状态,角膜上皮的组织细胞完整性呈破损状态即染色阳性。染色状态评分:a.角膜正常,无上皮损伤为0分;b.有轻微划痕或呈散在点状染色状态为1 分;c.角膜部位有中少量为点状染色状态且为轻度相融状态为2 分;d.角膜部位呈密集点状染色且相融,并累及角膜处的上皮下部位为3 分;e.出现严重程度不同的角膜水肿,且角膜上皮部位呈浸润状态为4分。

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等组数据通过秩和核检,置信区间为95%;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戴镜前后SIt、BUT、角膜染色评分比较:戴镜后,观察组BUT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戴镜后SIt、角膜染色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戴镜前后SIt、BUT、角膜染色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戴镜前后SIt、BUT、角膜染色评分比较(±s)

组别 n SIt(mm)戴镜前 戴镜1个月后 戴镜3个月后 戴镜6个月后对照组 25 13.64±1.11 13.52±1.22 13.56±1.12 13.60±1.08观察组 25 13.56±1.26 13.36±1.28 13.32±1.03 13.40±1.15 t-0.30 -0.42 -0.74 -0.53 P 0.764 0.674 0.457 0.595组别 BUT(s) 角膜染色评分(分)戴镜前 戴镜1个月后 戴镜3个月后 戴镜6个月后 戴镜前 戴镜1个月后 戴镜3个月后 戴镜6个月后对照组 11.08±1.55 5.84±0.94 5.64±0.75 5.48±0.82 0 0.28±0.08 0.24±0.07 0.20±0.06观察组 10.96±1.67 7.32±1.31 7.28±0.84 7.20±1.00 0 0.16±0.05 0.12±0.03 0.12±0.03 t-0.44 -3.89 -5.21 -4.99 0 0.75 -0.80 -0.76 P 0.656 0.000 0.000 0.000 1.000 0.451 0.419 0.445

对照组戴镜前后SIt、BUT、角膜染色评分比较:对照组佩戴角膜塑形镜1 个月、3 个月、6 个月后的BUT均低于戴镜前,角膜染色评分高于戴镜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前后SI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照组戴镜前后SIt、BUT、角膜染色评分比较(±s)

表2 对照组戴镜前后SIt、BUT、角膜染色评分比较(±s)

SIt(mm) BUT(s) 角膜染色评分(分)戴镜前 13.64±1.11 11.08±1.55 0戴镜后1个月 13.52±1.22 5.84±0.94 0.28±0.08戴镜后3个月 13.56±1.12 5.64±0.75 0.24±0.07戴镜后6个月 13.60±1.08 5.48±0.82 0.20±0.06 Z-0.080 6.138 -2.333 P 0.936 0.000 0.020

观察组戴镜前后SIt、BUT、角膜染色评分比较:观察组佩戴角膜塑形镜1 个月、3 个月、6 个月后的BUT均低于戴镜前,角膜染色评分高于戴镜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前后SI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观察组戴镜前后SIt、BUT、角膜染色评分比较(±s)

表3 观察组戴镜前后SIt、BUT、角膜染色评分比较(±s)

SIt(mm) BUT(s) 角膜染色评分(分)戴镜前 13.56±1.26 10.96±1.67 0戴镜后1个月 13.36±1.28 7.32±1.31 0.16±0.05戴镜后3个月 13.32±1.03 7.28±0.84 0.12±0.03戴镜后6个月 13.40±1.15 7.20±1.00 0.12±0.03 Z-0.350 -5.884 -1.769 P 0.726 0.000 0.077

讨 论

角膜塑形镜采用内表面逆几何形态设计,通过镜片、眼睑压迫及泪液负压机制对患者角膜进行程序化塑形,从而降低角膜屈光度,提高裸眼视力。但在佩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时,会对角膜层造成一定的影响,因而角膜塑形镜的安全性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临床研究表明,患者若长期佩戴角膜接触镜,会直接影响泪腺分泌量和质量,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干眼症状,且该症状会随着佩戴时间的延长而愈发明显[3]。除此之外,患者自身泪液质量的变化会直接影响近视治疗效果,且对角膜塑形镜的佩戴效果和佩戴安全性均会造成消极影响。这是因为夜间镜片直接与泪腺接触,破坏了机体表面上皮和泪腺的生存环境,从而导致泪腺和眼表上皮细胞微绒毛之间的联系受到影响,虽然泪液处于正常分泌的状态,但是难以形成泪膜。睑板腺所产生的脂质是泪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患者脂质层变薄,自身泪膜的蒸发速度加快,从而降低泪膜的稳定性。眼膜稳定性下降的原因可能与患者眼部异物感而导致频繁瞬目有关。有学者认为,青少年的轻度屈光不正与干眼症有一定的联系,其中最为明显的表现为轻度散光和远视[4]。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戴镜后1 个月、3 个月、6 个月的SIt 与戴镜前无明显变化。李健等[5]研究认为,佩戴角膜塑形镜会降低泪膜的稳定性,但是不影响泪液分泌量。对照组和观察组戴镜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BUT均明显低于戴镜前,但是随着戴镜时间的延长,BUT 基本趋于平稳。BUT是评价泪膜功能的重要指标,其减少说明泪膜稳定性降低。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戴镜后1 个月、3 个月、6 个月的角膜染色评分均高于戴镜前,可见角膜塑形镜影响了泪膜的稳定性。

目前,角膜塑形镜已成为控制近视发展的重要措施,如何减少角膜塑形镜对泪膜质量及角膜上皮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本研究选择艾灸治疗来缓解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对泪膜质量及角膜上皮的影响。《医门法律》指出:“凡药之不及,针之不及,必灸之。”艾灸疗法能够对人体形成温热刺激,通过行气血、营阴阳方法,帮助人体恢复眼部功能。青少年人群学业压力大,户外活动少,用眼过度,伤及肝血,双目缺乏滋养。针对其气血消耗过大、血不养目的病机,应用艾灸治疗刺激眼部睛明、承泣、球后、攒竹、丝竹空、太阳等穴位,达到疏通眼周经络、调和气血、活化细胞组织、改善眼部微循环及促进组织器官代谢的目的。艾灸的温热性和药物性可以使眼周气血旺盛通达,精微物质不断向眼部输送,双目得精血滋养,从而维持泪膜的稳定性[6]。

综上所述,艾灸治疗可以有效缓解夜戴型角膜塑形镜镜对青少年泪膜质量的影响,操作简单、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戴镜塑形泪膜
泪液成分异常与不同泪膜破裂方式的研究进展
视力下降的机动车驾驶员驾车时戴镜行为研究
青少年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脉络膜厚度及眼轴的变化
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调节幅度的改变及其控制近视进展的临床观察
基于泪膜破裂方式的干眼诊断新思路
光学离焦时长对小鸡屈光度及眼轴向参数的影响
既“塑形”又“铸神”——陕西持续深化监察体制改革
安利引领健康塑形新风尚
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泪膜的变化与年龄相关性分析
Oculus角膜地形图观察泪膜首发破裂点位置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