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钩心斗角醉美中国古廊桥

2022-09-03山西白英

金秋 2022年12期
关键词:韩江罗江彩虹桥

文·图/山西·白英

婺源彩虹桥

集山、水、屋、桥于一体的中国廊桥,美轮美奂,既美观实用,又有深厚的民俗文化渊源,在惊叹自然造化与巧匠神工之余,又能激起缕缕思古之幽。

婺源彩虹桥 清溪萦绕落彩虹(江西)

婺源彩虹桥位于清华古镇,建于南宋,距今已有八百多年,是古徽州最古老、最长的廊桥。清华以“清溪萦绕,华照增辉”而得名,它北靠鄣公山,星江河绕城而过,彩虹桥横跨河上,成为婺源的象征。清华镇作为婺源的政治文化中心通汇四面八方,自然也成为八方商旅游子来往歇脚的地方。彩虹桥的设计处处体现了徽州文化追求民本思想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特点。据说,彩虹桥落成之时,恰逢雨过天晴,夕阳透过云层,天空挂起一道亮丽的彩虹,廊桥彩虹双双倒映水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于是当地乡绅仕子取唐诗“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之意,将此桥命名为彩虹桥,寓意凡过往的行人踏上此桥,如同登上吉祥、美丽的彩虹,有个好运气。

彩虹桥在整个徽州,乃至中国仅此一桥,她是徽州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彩虹桥全长140米,是一座由六亭五廊构成的长廊式人行桥,并在每座桥墩上面建有一个亭子。廊桥的桥墩是整座古桥最精美的部分,桥基四墩青石叠砌,呈半截船形,前面丰锐,后面平整,呈流线形,同时桥墩还起到科学地分解洪水对桥墩冲击力的作用。两桥墩之间跨径为15米,以木梁横联,上铺木板成桥面,椽瓦结顶为廊,两侧围以木栏,廊内设有长凳和亭间两座,做工古朴,未施雕琢,有交通和供人休憩双重功能,体现了简单实用的工艺。因其科学合理的设计,彩虹桥成为古代桥梁建筑的杰出典范。

另外婺源山多地少,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还有一分宅基地”之称,所以徽州人对山水田园等自然资源敬畏有加,倍加珍惜,对任何一种建筑都讲究山水之间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彩虹桥建在清华村与毕家墩之间的河面上,两村依山傍水,景色如画,桥上游是笔架山,桥下游筑一道石坝,形成美丽的小西湖——留住水,留住财。廊桥与村落、青山、碧水、驿道构成了中国最美的水墨山水画。

湘西凤凰虹桥 横卧沱江观渔火(湖南)

湘西凤凰虹桥

有一座城,让人迷醉,那就是凤凰城。凤凰古城的标志景观——虹桥,傍晚时分最为耀眼,熠熠发光的虹桥横卧在沱江之上,金光闪烁的风雨楼挺拔而俊美,飞檐翘角若隐若现。凤凰虹桥,为江南独具特色的风雨桥,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始建于明洪武初年,民国三年(1914年)被洪水冲毁后重修。现在的虹桥于2000年再次修缮,重新装饰的虹桥修复如旧,在原来的建筑风格上更加完善,既宏伟大气又古色古香,有海纳百川、气吞江河之势。桥上分两层,一楼是廊桥人行通道,两侧24间木板店面经营各种民间工艺品、杂货、土特产品等。二楼为民俗文化楼,两侧为文化艺术长廊,中间为艺术回廊,还有一间茶室。

虹桥二楼的窗台上可以看到凤凰古城的风景,奔流不息的沱江,绕着秀丽的南华山山脚,从凤凰古城缓缓穿城而过,渔火点点,橹声咿呀,蔚为壮观。沱江两岸,古色古香的带有浓厚湘西情调的苗家吊脚楼,依山傍水而建,被霓虹灯点缀得流光溢彩,与沱江里的倒影遥相呼应。碧绿的沱江之水顺着古城从窗下缓缓流过,吊脚楼倒映在清流之中,时不时有船篷划过,带起一层层轻波,水中倒影也跟着朝四周悠悠荡开,别有一番水乡风情。

夜晚的凤凰如梦似幻,她像一位古美人,亭亭玉立在沱江江畔,以江水为衣,以垂柳为裳,以远山为带,以微风为袖,低眉处顾盼生波,拂袖时步步为莲。她外表的华丽和妩媚,丝毫掩饰不住灵魂素雅的韵致,使每个接近她的人,都流连忘返,叹为观止。不知名的苗歌,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小吃、纳鞋底的慈祥老婆婆、与游人开玩笑的小贩,交织出古城人独有的生活情趣,使这座不夜小城的生机尽收眼底。这一刻,所有的烦忧都随着潺潺水声流走,所有的不快都随着温柔的夜风飘远。

潮州广济桥 十八梭船锁画桥(广东)

“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在广东省潮州市,潮州古城的东门外韩江之上横卧着一座世界闻名的古桥——广济桥。它初建于宋代,距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座也是世界第一座启闭式桥梁。潮州地标广济桥,东临笔架山,西接东门闹市,南眺凤凰洲,北仰金城山,因直对古城东门广济门,故名,另因有韩湘子书“洪水止此”的石碑立于桥畔的传说,又俗称“湘子桥”。千百年来广济桥沟通着两岸,担负着城市的重要枢纽功能。它不仅造型优美,更因奇特的桥梁构造而极富传奇色彩。站在韩江边远眺广济桥,靠近两岸的石梁桥上二十四亭台楼阁形态各异,中间十八只梭船横向并排用铁索连接而成的浮桥,似长虹卧波贴着韩江江面随潮水而涨落,坚固石梁桥衔着随波逐浪的浮桥,高低错落,古朴而典雅。桥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桥下波光粼粼,微波轻扬,正如潮州八景“湘桥春涨”古诗所赞:“湘桥春涨水迢迢,十八梭船锁画桥。”

潮州广济桥桥面

潮州广济桥

横游德阳太平廊桥

桥是水上的路,广济桥的故事注定离不开韩江。韩江是粤东连接各地的要道,流经潮州的河段,河面开阔,江心水急,在韩江上造桥的历史,就是潮州人因水而兴的历史。广济桥全长518米,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广济桥重修重建达二十余次,至嘉靖九年(1530)才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墩)”的格局,历时359年,令人惊叹。解放前夕广济桥已是残破不堪,解放后对全桥改建与加固维修。今天我们见到的广济桥是2007年竣工的依据明代风格原貌重建的古桥。

德阳太平廊桥 风雨洗礼享太平(四川)

“横游太平廊桥,竖观潺亭水城;西达庞统祠墓,东道玉京文山。”源于龙门山脉的泞灅二水相蹙汇聚于城北云盖山下,抱城而南,形如罗纹,因而取名罗纹江,罗江也因此而得名。在德阳市罗江区,有一座名为太平廊桥的大桥横跨江岸。这座廊桥造型非常独特,由多栋的亭楼加廊楼连接而成,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亭楼造型气派雄伟,每座都是五层建筑,高约二三十米,非常壮观。更独特的是罗江太平廊桥一侧可以专门用于行人走路,而另外一侧则是汽车行驶的大道,成为城市连接两岸的重要枢纽。罗江廊桥创造了全国唯一的一种廊桥模式。

潮州广济桥 启闭式桥梁

气派的德阳太平廊桥

罗江的太平廊桥,从1753年开始,几经修建,几经冲毁,最后修建在公元1802年六月初十,“长五十四丈,高二丈六尺,阔二丈四尺,共十一洞”。新建好的桥命名为“太平桥”。这座气势恢弘的拱桥,被誉为四川古代桥梁之最,可并行两辆汽车。现在映入眼帘的是2007年后,保护性修缮一新的太平廊桥。在2008年的“5.12”特大强烈地震中,这座纯木制建筑经受住了考验,平安无恙。廊桥上有很多商铺,热闹非凡。

古廊桥是休憩场所、是祭祀宗庙,是交易市场、是娱乐平台,是地标建筑、是精神家园,是团结乡民的纽带,是传播文化的长廊,在中国百姓心目中,廊桥不仅是公共建筑,更是文化图腾。

猜你喜欢

韩江罗江彩虹桥
红色信贷 罗江农商银行全省首发“村级公务卡”
罗江农商银行发放“红色信贷”23亿元
奇奇怪怪儿童乐园
让汩罗江复活
The Rainbow Bridge/by Cynthia L00mis Gurin彩虹桥
看,一道彩虹桥
泡泡彩虹桥
温暖流年的一句话
罗江的“独行”
自卑的窗外也可以开出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