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监督检查稳定性的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
2022-09-02徐珊
徐 珊
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队,江苏 南京 210036
0 引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防安全受到社会公众广泛关注,提升消防监督检查成效非常重要。消防救援机构遵循相关法规开展消防监督检查工作,及时纠正并处理违反消防法律法规行为,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消除安全隐患,进而切实降低火灾事故发生率,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1]。从当前情况来看,我国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仍然存在不足之处[2]。总体来看,我国消防法规与消防技术标准、规范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重叠甚至冲突现象,对消防监督执法造成一定困扰;由于缺乏相关法律责任制的保障,部分执法人员可能忽略执法规范化,致使消防监督检查工作难以有效开展;有的业务部门对消防联合执法不够重视,导致许多安全隐患未能及时消除;部分地区消防执法力量薄弱,在现阶段任务繁重情况下,个别存在消极应付情况,进而影响消防监督检查工作效果[3]。针对我国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刘纪达等[4]针对消防救援机构与社会单位在消防监督管理中行为交互和博弈策略过程构建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不同条件下消防救援机构与社会单位间博弈系统的演化稳定结果及演化路径;徐晨[5]结合消防监督实践,从新旧动能转换的角度分析消防监督管理面临的非传统型消防安全、消防人员从业素质和稳定性不适应发展要求等问题;宋俐俐[6]在大量市场调研基础上,就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消防监督执法力量、监督执法水平等问题进行探究。可见,现阶段国内有关消防监督检查的研究多以消防安全隐患、安全现状分析和提出相应对策建议的形式出现,缺乏从理论视角出发的量化研究[7]。
系统动力学是福瑞斯特于1958年提出的系统仿真方法,可有效仿真复杂系统,应用于评价领域,并通过仿真探究影响系统运行的主要因素。杜娅[8]借助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模型并以湖北为例进行仿真试验,实证表明基于“五位双向三链”模式的科技创新国际合作机制具有科学性;殷飞等[9]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以上海市某区消防队为例,使用Vensim PLE软件对构建的战斗力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并从人员素质、消防装备、基础设施和人与装备结合四个方面,定性与定量分析影响灭火救援战斗力的主要因素。基于此,本文从系统动力学角度出发,针对当前消防监督检查体系现状,采取定性、定量相结合方法,分析区域消防监督检查的稳定性,为区域消防监督检查投入决策提供依据,为构建安全稳定、结构合理的消防监督检查体系提供理论支撑。
1 消防监督检查稳定性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1.1 消防监督检查稳定性系统的子系统及影响因素
根据文献阅读和实地调研情况,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19修正案)中所规定的消防监督检查履职内容,通过总结不同的消防监督检查稳定性风险因素,构成消防监督检查稳定性系统的子系统,如表1所示。
表1 消防监督检查稳定性系统的影响因素
1.2 消防监督检查稳定性系统的因果关系图构建
在参考消防年鉴及相关定量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消防监督检查稳定性子系统构成和影响因素,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式,采用德尔菲统计法,以数据为依据,汇总、统计、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并对专家的集体意见进行定量评价和处理,从投入产出角度分析消防监督检查稳定性系统中各要素间的影响和关联关系,并据此确定了该系统中存在8条主要反馈回路。应用Vensim PLE软件模拟计算得出消防监督检查稳定性系统的因果关系图[10],如图1所示。其中,“+”代表变量与指向变量间呈正向关系,“-”代表变量间呈负向关系。通过改变单因子变量的方法得出各个风险因素对消防监督检查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同时对比模型对不同实例的应用变化情况。
图1 消防监督检查稳定性系统的因果关系图
在系统内,消防监督检查投入主要包含8个方面。随着各方面投入的变化,各子系统在水平时间上产生一定变化量,并在一定条件下作用于消防监督检查稳定性系统,使其达到理想状态。其中,法规政策制度建设投入、消防监督文献理论投入对消防政策法规子系统具有正向影响;信息化建设投入、消防监督管理投入对监督检查机制子系统具有正向影响;执法人员培训投入、执法人员考核投入对人员素质发展子系统具有正向影响;联勤联动建设投入、追责问责制度建设投入对执法职责界定子系统具有正向影响。同时,随着消防监督检查稳定性系统水平的提升,其投入需求将随之降低并反馈于消防监督检查投入。
1.3 消防监督检查稳定性的存量流量图构建
一般情况下,因果关系图无法表示系统中各变量的实际性质。因此,为进一步分析消防监督检查稳定性系统中各变量间的逻辑关系和动态变量的变化情况,且能更明晰地展示消防监督检查稳定性能力在系统中的动态变化情况,在系统因果关系基础上,结合系统中各变量及要素的自身性质,研究构建消防监督检查稳定性的存量流量图,如图2所示。其中,消防监督检查稳定性变化量是速率变量,消防监督检查投入、消防监督检查需求系数、各分支投入变量、各子系统变化量等11个变量为辅助变量,消防建设总投入、消防监督检查投入占比、各分支投入转化率、各子系统水平衰减量等14个变量为常量,“‖”代表变量间的作用关系存在延迟效应。
图2 消防监督检查稳定性的存量流量图
2 消防监督检查稳定性系统的模拟仿真
2.1 消防监督检查稳定性系统变量方程与参数选取
前往J省N市14个消防大队开展实地调研,收集到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记录表20份,回收向消防监督检查人员发放的调查问卷40份,将所得数据信息应用量表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消防监督检查方面的相关定量研究成果,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计算,得出消防监督检查稳定性系统动力学模型中的相关参数及模型变量方程,常量取值如表2所示。模型变量方程为:消防监督检查投入y=x×x1×(1+y1),消防监督检查需求系数y1=EXP(-y2/100),消防监督检查稳定性变化量y2=y3×0.3+y4×0.3+y5×0.25+y6×0.15,消防政策法规变化量y3=INTEG(y7,50),监督检查机制变化量y4=INTEG(y8,50),人员素质发展变化量y5=INTEG(y9,50),执法职责界定变化量y6=INTEG(y10,50),消防政策法规水平增量y7=a1×x2×0.55+a2×x3×0.45-x4,监督检查机制水平增量y8=b1×x5×0.25+b2×x6×0.75-x7,人员素质发展水平增量y9=c1×x8×0.35+c2×x9×0.65-x10,执法职责界定水平增量y10=d1×x11×0.45+d2×x12×0.55-x13,各分支投入变化量y11=各分支投入比例×y。
表2 消防监督检查稳定性系统模型常量参数
2.2 系统仿真的投入方案设计
通过改变消防监督检查投入在8个方面的比例,着重分析不同消防投入方案下其水平的变化趋势。通过梳理实地调研情况,发现目前消防监督检查投入方向基本集中于消防监督管理投入、执法人员考核投入和追责问责制度建设投入三个方面,而在其他方面的投入则普遍较少。因此,结合消防监督检查实际,设计5种不同的消防监督检查投入方案,具体分配情况如表3所示。其中,方案1对各项投入均等分配。方案2、方案3、方案4、方案5分别表示在消防政策法规、监督检查机制、人员素质发展和执法职责界定4个子系统依次实施重点投入,相应的其他3个子系统投入保持平均分配的情况。根据以上方案,在仿真周期100个月、步长1个月条件下,得到不同投入方案下的消防监督检查投入变化量与消防监督检查稳定性变化量的动态仿真结果,如图3、图4所示。
表3 消防监督检查投入方案及取值
图3 消防监督检查投入变化量模拟仿真结果
图4 消防监督检查稳定性变化量模拟仿真结果
2.3 仿真输出结果分析
在方案1投入分配下,消防监督检查投入量及消防监督检查稳定性变化量均处于5种方案中的中等水平,说明在消防监督检查系统中采用平均分配的投入方案对整体效果并不很理想。在方案2投入分配下,消防监督检查投入需求量最低,其消防监督检查稳定性变化量最高。结合调查问卷反馈情况所得各水平衰减量,在消防政策法规水平衰减量最低条件下,对消防政策法规子系统进行重点投入,可有效提升系统稳定性。这可能是由于消防政策法规具有一定稳定性和滞后性,法律无法时刻反映消防监督检查实践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因此对政策法规进行相关整改后可维持较长时间的系统稳定。而与之对应的,在方案5情况下,消防监督检查投入需求量最高,但其对消防监督检查稳定性变化量影响最低,这说明单一倾向执法职责界定子系统投入不能有效提高整体消防监督检查稳定性水平。这可能是由于联勤联动过程中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和突发因素,且对消防执法人员的追责问责制度可能存在落实不力、监督管理不严的情况,致使该子系统投入的转化率低,不能有效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在方案3与方案4投入分配下,其消防监督检查投入需求量及消防监督检查稳定性变化量与平均分配投入差异不大。这表明,单方面投入监督检查机制子系统或人员素质发展子系统对整体稳定性影响效果不大,仅加大对执法人员培训或执法人员考核投入反而低于平均分配水平。这可能由于消防执法人员流动性较大,在对其进行单项业务能力提高的同时无法较好地保障工作连续性及稳定性,且在实践中消防监督管理平台及消防监督体系配置存在一定程度饱和,该部分投入不应一直保持较高比例,否则会发生投入失效和一定资源浪费。
3 结论与建议
3.1 研究结论
通过研究有关消防监督检查的理论文献,提取影响消防监督检查系统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构建了消防监督检查影响因子体系。引入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依据J省N市消防监督管理单位问卷反馈情况,利用Vensim PLE模拟仿真分析不同消防监督检查投入比例下对消防监督检查稳定性水平提升效果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1)消防监督检查稳定性系统属于动态系统,系统中的子系统及影响因素间存在一定关联,且这些关系符合一定变化规律。可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模型对消防监督检查过程中的潜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未来一段时期内监督检查稳定性变化量趋势进行预测。(2)分析模拟不同投入方案下系统稳定性的变化趋势,得出最优投入方案,为消防监督检查稳定性体系的合理投入提供可行性方案,同时为今后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依据。(3)由仿真分析结果可知,采取保持平均投入的基础上对消防政策法规子系统及监督检查机制子系统进行有所侧重的投入策略是消防监督检查投入的最佳选择。
3.2 加强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的对策建议
根据研究结论,并结合消防监督检查发展现状和实际,提出加强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的对策建议如下:(1)根据仿真结果可知,通过对消防政策法规子系统进行较小量投入,可有效提升系统稳定性。由于现阶段消防监督检查规章制度尚不完善,实践过程中涉消“水土不服”现象频频发生,亟须消防监督管理部门及时构建主流核心并解读焦点问题。因此,要突出消防监督管理政策在督导检查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和辐射作用,形成核心辐射边缘的消防监督检查体系发展机制,并应积极培树消防监督检查系统规范,进一步加强消防监督权威平台建设。(2)根据仿真结果可知,由于联勤联动过程中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和突发因素,单一倾向执法职责界定子系统投入不能有效提高整体消防监督检查稳定性水平。因此,需要强化高效协同配合,提高消防监督管理平台中信息与资源的可达性,提升消防监督管理水平和效率。现阶段,我国省级消防监督管理平台已较为成熟,但仍需加强消防联动建设的制度供给和政策支持。同时,要加强各地市和县区消防监督管理的建设工作,促进形成“国家—省—市”三级消防监督管理平台密切配合、信息互补的发展机制。进一步完善各级消防监督管理与地方有关部门的联合导向机制,以提升消防监督管理群网的紧密性,推动全国消防监督管理体系群网深度发展。(3)根据仿真结果可知,仅加大对执法人员培训和执法人员考核投入对消防监督整体稳定性影响效果不大,改革新形势下消防监督检查工作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建设,形成消防执法人员业务水平提升机制,规避单一、滞后的消防监督管理局限。一方面,要进一步推进拓宽信息与资源的获取方式,利用多平台优势推动消防监督管理业务能力提高;另一方面,要根据不同监督管理单位的受众群体和普及现状,细致研判做好多元主题策划,实现差异化消防监督管理模式,全面提升现阶段消防监督检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