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稻盛和夫:追求至善,极致利他

2022-09-02稻盛和夫

销售与市场(管理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私欲稻盛经营者

文 | 稻盛和夫

企业无哲学,必然被淘汰

问:世间常有“企业寿命三十年”的说法,企业能否突破自身成长的上限,您觉得影响的因素有哪些?

稻盛和夫:我觉得企业的发展还是有上限的。虽然经营者本人希望企业永续发展,但企业变大以后,成长就会停滞,进而衰退,这是自然的法则。

至于这个上限,是销售额5000亿日元,还是10000亿日元,这点我不清楚,但成长总会钝化,或早或晚企业都会走上衰退之路。

不过,到那时候,不同企业间的差异就会显现。这种差异体现在经营者的思想,或者说是企业风气、企业文化方面。也就是说,企业哲学的不同,会带来企业之间的差异。

问:也就是所谓的经营理念吗?

稻盛和夫:是的。

我年轻时艰辛创业,当时公司很小,我总是抱着深刻的危机感,担心不知何时公司会破产,或许会让员工露宿街头。

虽然我不断对员工诉说:“要把公司做好,要让大家幸福。”但我的内心还是充满不安。而正是这种危机感转为动力,促使我拼命努力。经营者都是很努力的,但结果不同。我认为,其中存在着某种规律。比如说,在经营、判断的时候,如果违背了自然的法则,就不可能顺利。如果坚持正确的为人之道,遵守社会规范,社会就会支持,企业就可存续;相反,为了眼前利益不择手段,突出企业的利己主义,就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企业要想长久发展,这一点是基本。

的确,善用战术、聪明机智的经营者或许能够取得一时的成功,但如果脱离社会的规范,企业不可能存续。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虽然存在弱肉强食的一面,但实际上,拼命努力地遵守社会规范的企业会存续,脱离社会规范的企业则被淘汰。我认为,这一“适者生存”的法则是存在的。

问:日本企业间的TOB(股份公开收购)交战等,是以往的日本少见的,企业间的竞争可谓是斗争心全开,越来越激烈了。

稻盛和夫:为了在自然界里求生存,激烈的斗争心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斗争心应该朝向何处,这一点是经营者容易搞错的。斗争心面向的对象绝对不是竞争对手。

当然因为是商界,在同行的竞争中必须胜出。但是,在这之前,在商业丛林中,首先自己必须拼命求生存。不是为了摧毁对方而战斗,而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战斗。

问:击溃对手,只求自己存活。但生态系统一旦崩坏,最后连自己也会枯死。

稻盛和夫:企业间的竞争不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才是真理。消亡的企业不是败给了竞争对手,而是对瞬息万变的环境,没能很好适应,仅此而已。

为了成为“适者”,就必须咬紧牙关,拼命努力。“干旱这么持续的话,枯萎不可避免”,如果这样想,那就完了。

“价格下降这么多的话,电视机就没得赚了”,因此而放弃的企业与“即使这样,我们也要靠电视机活下去”——拼搏努力的企业,两者的结果完全不同。

无论对手是谁,缺乏顽强生命力的企业迟早会退出历史舞台。

公司内部齐心协力,企业才有竞争力

问:在经济不景气时,对企业有何建议?

稻盛和夫:我已退出经营第一线,不再直接对员工们讲话。但过去经济不景气时,我总是强调以下几点。

第一,形势确实不容乐观,但是我们决不悲观。

第二,团结一致。萧条降临,公司里会出现不协调的声音,因此萧条期要比平时更加强调团结。

第三,大家一起动脑筋想办法,从点滴做起,努力削减费用,这是继续生存的绝对条件。

第四,全员营销。人人都当推销员,争取订单,不光是老客户,还要敲开新客户的门。借着萧条在各个方面钻研创新,才能为企业的再次起飞创造条件。

如果我今天还是社长、会长,我还会对员工们讲同样的话。

问:要在逆境时咬紧牙关挺住,企业的经营者应该如何做才好?

稻盛和夫:衡量企业竞争力的标尺有很多,但归根到底,企业的成败决定于公司内部是否齐心协力,就是全体员工是否能与经营者拧成一股绳,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奋斗。

今后的时代,竞争的舞台是整个世界,变化将会越来越剧烈。在这种形势下,经营者持有明确的哲学就越发重要。

并且,这个哲学,必须是无论什么人都能认同的、具备普遍性的哲学。无论多么优秀的经营者,若想把自己个人的私利私欲强加给员工,那就肯定长久不了。

问:稻盛先生您一贯强调“利他之心”的重要性,然而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现在都变得越来越利己了,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个利他心是不是难以被人理解呢?

稻盛和夫:社会富足起来,顺着欲望的方向随意行动,我行我素,这种行为逐渐被正当化了,这是事实。相反,自己吃亏,成全对方,这种美德不再被世人看重,甚至连传授这种美德的人都消失了。

实践利他,其实是非常苛刻的生活方式。习惯于低俗的生活方式,沉浸其中的人,要实践利他,或许特别困难。越是大企业,越是精英,就越难理解利他之心。

脱离贪欲型社会,踩下心灵的刹车

问:企业的舞弊丑闻和违法违规的事件接连不断地曝光,您觉得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稻盛和夫:根本的原因在于无止境的、不予抑制的欲望。换句话说,就是失却了谦虚的品格。

驱使企业经营者奋斗的原动力,是要把自己的企业做得更大、更好的强烈的意志和满腔的热情。再往根源处说的话,还是人的欲望,强烈的愿望。

足够的欲望,再加上才能与才智,方能把事业运转起来。

但有人甚至扬言,持有强烈的、贪婪的欲望才是美德。“想要赚得更多”“想要成为更大的富翁”,这种贪欲之心无限度地膨胀。然而,无止境的贪欲,必然会走向破灭。

有才华、有智慧、有干劲、年轻有活力,最近有不少这样的企业经营者,他们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而成功后,他们就越来越自信,欲望也随之扩展。

不知不觉中自信变成了自大,不知天高地厚,自我表现欲也越来越膨胀,以致刹不住车。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二者的界限变得模糊,结果染上恶习,自取灭亡。

为了人类的进步、社会的进步、企业的发展,人的欲望是必要的。在今天这个社会中,我不会劝大家谨小慎微,墨守成规。但是,贪婪无度是不行的。

问:忘却知足,不再踩刹车,您认为原因是什么呢?

稻盛和夫:“作为人应该有的姿态是什么;作为人,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学习这种最基础的道德观、伦理观的机会是越来越少了。我认为,原因就在这里。

像我这样的老人,出生、成长于战争以及战后日本最贫穷的时代。无论是国家、社会还是家庭都非常贫困。在家里,很少一点东西也必须和父母以及兄弟姐妹们分享,日子才能过下去。那时如果只强调“我”的话,一家人是无法和睦相处的。

这不是通过什么道理,而是从严酷的环境中,学会了谦虚。在社会中,独自一人是无法生存的。如果不与周围人协调协作,就无法构建和平的社会,这是我从贫穷中学到的。父母以及学校的老师也会反复地传授这个道理。

社会有所谓的规则、规矩,既然是社会的一员,就必须自觉地遵守,然而这也被放到了次要位置。伦理道德成了人们敬而远之的东西,它的重要性不再受人关注。这样长期积累到今天,丑恶的事情就一下子喷发了出来。

这是非常可悲的事情。生活富足了,代价却是丢失了最珍贵的东西。

成功不属于个人

稻盛和夫:我们生活的人类社会,好比一出规模宏大的电视剧。这是一个剧场,在这个剧场里,我只是偶尔担任了创建京瓷这家公司的角色,扮演了京瓷这家公司的社长。但是,这个角色并不是非稻盛和夫不可,只要能扮演这个角色的人都行。而我只是偶然被选中而已。

今天我扮演了主角,但在明天的剧集中,别的人也可以演主角。尽管如此,我却总是强调“我呀我的”。我想,这就是“自我”,也就是自己的欲望膨胀的根源。

自己的才能、自己的能力不可以私有化。老天偶然看中我,赋予我这个“存在”某种才能,目的是让我将这种才能用于为社会、为世人做贡献。

如果我将这种才能用于为自己谋利益,就会受到天罚。仅仅是老天偶尔给予了我这份才能,偶然让我经营了京瓷这家公司。因此,如果我自以为是,自我膨胀的话,那就必将招致毁灭。当我意识到这点以后,我一路走来的人生,就成了一个不断与自己的私欲斗争的历程。

良心与私心,真我与自我,每天都在争斗,这就是我们心灵的状态。

在这个争斗中,一个人如果私心占了上风,做了自我的奴隶,那么,这个人将会玷污自己的晚节,搞垮自己的企业。

为了员工,为了员工的家人,为了股东,为了客户,为了供货商,或者为了当地社会,为了国家,把企业经营好,这是非常重要的。大家要把自己心中存在的私心私欲搁置在一边,否则,公司的基业长青是不可能的。

我这样言之凿凿,说了一些似乎了不起的话,但我也活在私心与良心的交锋之中,稍有松懈,私欲便会占满内心,就会做出格的事。私欲中最突出的是物欲、名誉欲、色欲。在这些欲望的支配下,人在任何场合都会强调自我。所以,我才要求大家自律,要有禁欲的思维。

猜你喜欢

私欲稻盛经营者
听稻盛和夫讲“感知幸福”
勇敢与小心
《经营者》征稿启事
《稻盛和夫:活力》
回声
探讨王阳明借用“树”与“根”对“致良知”的阐释
希腊神话的内在文化精神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
经营者集中申报若干问题探析
计算营业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