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工科专业英语教学难点及其对策研究
——以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2022-09-02尹志轩王金玉宋新茹
尹志轩,张 媛,王金玉,宋新茹,孟 倩
(青岛理工大学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033)
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地的人们交流愈加密切。英语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通用语言,在全球信息互通、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提高专业学生专业英文文献阅读和专业国际化交流的能力,掌握国际前沿技术,工科专业英语教学课程在工程类专业高等教育的基础教学中已成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工科专业英语兼有英语语言课程的通用性及工科专业课程的专门性,在掌握专业词汇的基础上,使学生具备阅读英文文献和专业知识英文表达的基本能力。以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为例,作为土木工程的二级学科,为水资源保护、水质净化及污水处理等领域培养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专业人才,其前沿技术知识需要通过研读英文文献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交流来获得。然而,由于各种因素,专业英语的学习对大多数非英语母语的中国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本文以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从各方面分析了工科专业英语学习的难点,并进一步提出了应对这些难点的对策。
一、工科专业英语的教学难点
与日常英语的应用场景不同,工科专业英语以英语语言为媒介,涉及大量的专业性知识。以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内容可涵盖水文学、泵与泵站、市政给水排水工程和建筑给排水等专业核心内容。以下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方面因素分析工科专业英语教学的难点。
(一)教学方面
1.教学模式单一
经调查,高校理工科专业英语教学普遍采用单一的专业英语文章阅读的模式,由授课教师或学生逐字逐句翻译课文,从而使专业英语课变成专业英语文章的阅读翻译课,脱离了语言课程的本质,忽视了培养学生将语言知识在专业领域应用的能力。而片面侧重基础知识的阅读和翻译,也容易使学生误以为专业英语的学习只是为了专业英语单词记忆和文章翻译,失去了语言的实用意义,知识应用效果不理想。此外,这种“灌输式”教学模式将导致学生不能独立思考,而且注意力难以集中,使得学习效果大打折扣;除了涉及专业知识,专业英语的内容科学性、专业性较强,同学们的理解速度跟不上老师的讲解速度,学习效率降低。
2.教材选择性差
教材是专业英语讲授的基础和根本依托。以给排水专业为例,近几年出版的专业英语教材较多,基本可以涵盖供水与输配水、水和废水处理,以及建筑给排水和污泥处理等给排水专业的大部分内容,但课文及扩展阅读材料却未能紧跟学术前沿,缺乏时效性;专业英语教材注重专业性,普遍缺乏趣味性,内容枯燥,难以引发学生阅读兴趣;且现在的教材在内容难度上缺乏由浅入深的过程,欠缺整体性和系统化的设计,难以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
3.学时安排不合理
专业英语课程安排的学时较少。以青岛理工大学为例,专业英语的课时不到基础英语的四分之一,内容繁多和课时不足的矛盾突出。在课时较少的背景下,对授课教师的要求就会提高,要求教师不仅要对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还要善于把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4.课堂教学氛围难调动
活跃、愉快的课堂氛围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也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热情。而对工科专业英语课程而言,消极的课堂氛围会让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降低教学效果。
(二)学习方面
1.工科专业学生通常认为将来大概率从事的是工程技术的应用工作,而对于工程技术研发与创新的重视程度较低,专业英语在将来的使用频率不高;在大多数高校工科专业培养方案中专业英语课程为选修课,学生选修率较低,学习动力不足。
2.对于英语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来说,专业英语的学习难度将以几何倍数增加,从而产生极大的抗拒心理;大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或者学习方法和技巧欠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英语学习的效率和积极性。
3.专业英语词汇量多且单词组成较为复杂,很多词汇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少,某些词汇在专业英语语境中和日常含义相差甚远,难以记忆掌握,而专业词汇的掌握是专业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提高的基础,也是工科专业英语教学的难点。随着学科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很多新术语产生,增加了专业英语词汇学习和记忆的困难度。
4.某些高校工科专业三四年级专业课任务繁重,所以将专业英语课程安排在专业课之前学习,未接触过任何专业知识的学生在学习专业英语词汇的同时还要理解专业知识,学习难度显著提高,从而降低了学习的主动性。
二、工科专业英语教学对策研究
工科专业英语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难题,进而影响教学效果。以下针对创新教学模式、强化专业英语词汇记忆和引导学习观念等方面提出工科专业英语教学的对策。
(一)创新教学模式
对于专业英语的教学,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已难以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阻碍了自我辨析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发展,致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更容易让学生产生一种固化思维。应形成一种“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新”型教学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1.优化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可以以专题的方式组织内容,并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表及里、逐层深入,以及循序渐进的组织原则。通过在课前预留一些简单问题,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带着任务上课,主动在课堂上寻找问题的答案,提高课堂听课效率。此外还可引入国外优秀的教学设计理念,例如美国高校在课堂上使用可汗学院微课程的经验表明,通过教学设计的优化,并通过微视频中引入教学内容,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在课堂上再由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解答学生的疑惑,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2.丰富教学活动
开展丰富多样、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对学习内容进行更深刻的思考,从而帮助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通过设置专业英语词汇竞赛、模拟国际学术会议、课堂笔记分享和知识众筹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据卢玉斌等对学习专业英语课程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获得的真实反馈表明,开展模拟国际学术会议可以较大程度反映真实情境,能够提高学生应用专业英语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对学生未来在专业领域的工作及深造有直接的帮助。
3.差异教学
设计分层任务和不同层级的课外拓展资料,让学生根据自身能力水平自主选择任务和课外拓展资料。王平等以SPSS、Origin 为主要数据分析工具对某大学化工学院本科生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可以将学生成绩样本按照20%、50%、30%的比例分为3 个层次,不同层次学生的学分获得率的组成、标准偏差分布明显不同。建议基于学生英语基础水平统计结果,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相应的差异化教学策略。
4.实时反馈
通过雨课堂等手段实时考察学生掌握的情况,以便及时给学生答疑解惑,避免以后的教学环节中出现类似问题。根据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有74%的学生表示同意“老师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能够为学生答疑解惑”的观点,同时约有2/3 的学生认同“通过雨课堂等实时反馈工具,能够充分激发学习兴趣”。
5.专业课融合双语教学
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国外最新出版的教材、最新实施的工程实例、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最新研发的设备进行双语教学,从多媒体母语显示母语讲解,逐步过渡到英文显示母语讲解和英文显示英文讲解,让学生直接接触专业外文资料。
(二)强化专业英语词汇记忆
词汇之于语言就如同砖块和一栋建筑的关系。拥有丰富的专业英语词汇是专业英文文献阅读及专业英语交流的基础,更是专业英语学习中最重要的部分。在讲授专业英语词汇的同时,引导学生通过一些技巧提高对专业英语词汇的理解和记忆尤为重要。
1.词根词缀记忆法
通过结合词根词缀,从记忆一个单词延伸到一系列衍生词,可以成倍增加词汇量,同时降低单词记忆难度和记忆量。其优势在于可以迅速、大量并持续地提高专业词汇量,即“以小获大”。另外还可提高其联想和抽象思维的能力,逐步促进和加强学生自我整理和概括的能力。例如,给排水专业词汇中常见的“hydro-”是和水相关的词根,由“hydro-”衍生的词汇均与水有关,如“hydrology”水文学、“hydrograph”水位图、“hydrolysis”水解作用等;而“-ation”的词缀表示某过程或某结果,如“coagulation”混凝、“flocculation”絮凝、“sedimentation”沉淀、“filtration”过滤均为水处理流程中的工艺过程。
2.旧词新译记忆法
旧词新译是充实词汇量的又一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生活的变革、科学技术的进步,某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单词在专业领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表1),对这些单词则需要进行重点关注和总结。通过旧词新译,可以让学生在旧词的基础上,精准记忆在专业英语中新的特殊释义。
表1 给排水专业英语词汇常用含义与专业含义对比举例
3.化虚为实记忆法
通过联想的方式将某些单词或词组串联在一起,以增加单词或词组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更高效地理解记忆一系列专业词汇。例如,水的循环过程,地球上的水在太阳热能的作用下,蒸发(evaporation)成水汽,上升到高空,随大气运动而散布到各处,经过冷凝(condensation)形成降水(precipitation),下落到地面,除部分被植物截留并蒸发外,一部分沿地面流动成为地表径流(surface runoff),一部分渗入(infiltration)地下成为地下径流,最后大部分流归大海进入新的水循环。这一系列的专业词汇均为水循环的重要过程,通过形成单词系列来记忆,更易于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引导学习观念
1.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
傅荣琳通过调查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英语动力不足的原因中发现,学习兴趣对动力的直接影响最大。由此可见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在专业英语讲授过程中,可通过结合教学视频、教学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加强对专业英语的兴趣;开展专业英语知识竞赛、课堂笔记比赛等活动,在竞争性的环境中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积极性。通过发展兴趣学习,消除学生对专业英语的抵触感,可以在保持最佳学习状态的同时,提高学习主动性,强化学习效果。
2.帮助学生认识专业英语的重要性
在专业英语教学之初,应使学生了解专业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及今后在专业领域的实用性。例如,学习专业英语有利于获得更新的专业技术前沿文献信息,了解到国际上专业研究的最新动态,提高专业英语的听说交流能力等,这将对今后专业领域的技术和科研创新具有很大帮助。
3.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具有涉及范围广、影响因素多、复杂程度高和综合性较强等特征,引导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教学要求。学者韩清林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然而,目前大多数学生习惯于老师以课堂灌输式讲授为主要学习渠道,既缺乏自我独立思考与辨析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欠缺深度自我学习自纠与自检的过程。为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教师应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在,分析需求,按需求设计课程内容,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激发自主学习兴趣,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自主意识与习惯的养成。而对于工科专业英语而言,课程内容繁多且复杂,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只能选取部分文章进行精讲,仍应鼓励学生自学教材或参考书上其他文章,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整体把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又可通过扩大阅读量,进一步提升学生专业英语的读写水平。此外,还可以给予学生更多自我展现的机会,可针对专业相关的内容设置专题,要求学生通过查阅文献,整合资料并制作PPT 在课堂展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彼此分享自己的专业兴趣和知识点,在思维与专业知识上进行交流与碰撞,既可极大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可锻炼学生养成自纠与自检的习惯,还可互相纠正彼此的错误,使专业英语的实践能力获得更进一步的提升。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课前预习
通过自己独立地阅读课本、查阅资料和思考问题等预习过程,可使学生初步了解其专业章节的要点、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而减少听课的盲目性,激发求知欲望,这是提高听课效率的可靠保证。通过查阅陌生词汇,了解发音及中文释义;通过略读了解专业英语课文的主体框架,对于难理解的知识点在课堂中重点关注。
(2)做好笔记
根据对青岛理工大学给排水专业2018 级学生各专业科目课堂笔记情况进行的随机调查结果显示,笔记情况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密切相关,在课堂上认真做笔记的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而课堂笔记并非一味地抄写板书或PPT,而是记录老师反复强调的重要知识点,并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进一步的归纳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集中精力听讲,积极思考,对于难以理解的地方,可以加以标记以备后期的补充学习。
(3)课后巩固与扩展阅读
课后巩固也是学习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后巩固,一方面可检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可进行查漏补缺,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专业英语内容的整体感知、总结概括的能力。课后及时复习课程内容,并非简单地重复学习相同知识点,而是在前期学习效果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拓展,不断地反复思考、进行思想的不断“破”与“立”的过程,逐步真正内化,理解和掌握其专业英语的真正内涵。其次还可通过查阅相关专业前沿英语文献,进一步提高阅读和翻译英文文献的能力,不仅能使学生了解国内外前沿水处理理论、技术等,拓宽对专业领域的认识,更有助于学生对整体专业课的理解和把握,加深对具体相关专业内容的理解,进而巩固知识点。
(4)归纳总结
将教学内容进行分类整理,通过有机串联、思维导图和对比记忆等方式帮助学生构建个人的“知识摩天大楼”,理顺知识框架。
有机串联是将所学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剖析,使知识系统化。通过对旧知识和新知识进行联系、比较、归纳和总结,或从大量的实例中总结规律,不但可以使旧知识系统化,还让新知识的学习更有层次和趣味性。
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现给排水专业英语的基本内容,建立知识网络,形成独有的知识框架,从而使知识点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通过对比知识点之间的异同,有助于学生对内容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例如,同样是作为污水生物处理工艺技术,活性污泥(activated sludge)中的微生物是悬浮生长的(suspended growth),而生物膜(biofilm)中的微生物是附着生长的(attached growth)。通过对比,可以更容易使学生掌握活性污泥工艺和生物膜工艺之间的相似与不同之处。
三、结束语
工科专业英语教学是近年来高校教学内容的重点,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定难度,工科专业英语的教学优化及改革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本文以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为例,深入分析了工科专业英语的教学难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教学模式改革措施,以提升工科专业英语教学水平,增强学生运用专业英语的能力,提高工科专业人才的国际竞争力和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