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场导向下的安徽企业科技创新路径研究

2022-09-01魏华飞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市场导向安徽安徽省

魏华飞,纪 袁

(安徽大学 商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对于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安徽省一直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致力于创新型省份建设,已取得了一定成效。根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1)》显示,安徽省2021年度区域创新能力排名第8,连续10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1]。2021年底,安徽省企业联合会与省企业家联合会发布了“2021年安徽省百强企业”榜单,通过分析安徽百强企业数据发现,创新已成为百强企业做大做强的主要途径。据统计,2020年安徽百强企业中有83家企业开展了研发活动,研发费用总计406.79亿元,同比增长13.99%,平均研发强度1.76%,达到历史最好水平[2]。

与此同时,安徽省也在不断加大力度建立健全科技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积极发挥市场对科技研发方向、要素价格与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目前,安徽已逐步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体系。企业是推动安徽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对安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其在创新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人才匮乏、融资困难、市场导向程度较低等,这些问题极大影响企业科技创新的效率与效益。本文将重点根据安徽企业科技创新的现状,就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市场导向下安徽企业科技创新的路径和相应的策略建议。

一、安徽企业科技创新现状

(一)创新环境

创新环境是激励与约束创新主体行为,保障创新得以实现的网络系统[3],通常是指企业的外部创新环境。目前,有关创新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尚未统一,但大都涵盖政策、机制、资源、文化、金融等方面。本文主要从政府政策、科技与人才资源、科技中介服务与金融、创新文化氛围这四个方面简要介绍安徽企业创新环境的现状。

1.政府政策

“十三五”以来,安徽省启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创新摆在政府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统筹推进创新型省份、“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等重大战略建设,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众多平台。与此同时,安徽省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安徽创新型省份建设促进条例》等,积极推进科技创新管理改革,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发展,以期让科技创新助力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

2.科技与人才资源

截至2020年底,安徽省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著名大学在内的普通高等院校115所,研究生培养单位21个。全省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435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45万人。全省建成国家大科学装置3个;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含国家研究中心)12个,省重点实验室175个;有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34家,其中国家级9家;有科研机构7074个,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办机构1288个[4]35。

3.科技中介服务与金融

截至2020年底,安徽省累计设立科技专营、专业、特色银行、保险、融资担保机构28家[5];共有科技企业孵化器215家,其中国家级38家、省级75家[6];共有省级以上众创空间220家,其中国家级53家、省级167家[7]。与此同时,安徽省内正加快建设安徽科技大市场,致力于打造“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的科技成果交易市场。

4.创新文化氛围

2020年,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创新活跃度达50.8%,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居全国第7位,比全国高7.5个百分点,企业创新活力持续增强[8]。2021年,首届中国(安徽)科交会在安徽创新馆举办,吸引了大批省内外院士专家以及高新技术企业、投融资企业与科技服务机构等相关人士参会交流,发布引领性科技成果1043项,集中展示重大原创成果487件,签约金额达282亿元,创新文化氛围浓郁[9]。

(二)创新投入与产出

2020年,安徽省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为2.2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12个百分点,其中,企业是创新研发投入的主体,具体情况详见表1。

表1 2020年安徽省企业研发指标

2020年,全省授权专利11.97万件,比上年增长45%;有效发明专利9.82万件,其中,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低于全国2.3件。全省共登记科技成果20168项,其中,企业作为科技成果完成主体的是18836项,占成果总数的93.4%[4]35。2020年,安徽企业吸纳与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占全省份额分别为80.7%与92.3%,具体情况详见表2。

表2 2020年安徽省全省与全省企业吸纳与输出技术合同情况

二、安徽企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虽然安徽省政府在加大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加快建设科技金融服务机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在具体的科技创新实践中,很多企业仍存在人才缺乏、资金投入短缺、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

(一)高端人才紧缺

根据安徽省统计局2020年度数据整理可知,2020年参与安徽省企业R&D活动的博士有1841人,硕士12359人,分别占参与安徽省R&D活动的博士与硕士总人数的8.7%和32.6%,而2020年安徽省企业的R&D活动单位数占安徽省R&D活动单位数的92.9%,由此可以看出企业高端人才的紧缺。与此同时,中小企业在科技实力、薪酬激励和未来职业发展等方面与大企业相比,缺乏竞争力,很难留住优秀人才,人才流失严重。另外,现代高校培养出的人才与企业的现实需要存在脱节,并不能完美匹配企业创新对人才的需要,人力资源的培训成本很高。

(二)资金投入短缺

企业科技创新是一个高成本的活动,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而离不开金融服务机构的支持。对于一些初创型企业和中小微企业来说,银行贷款是其外部资金的主要来源[10],而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对风险、收益的考虑,往往更倾向于贷款给大企业,并且银行抵押贷款对小微企业来说,要求高、利率高,很可能会进一步加大企业财务成本。风险投资也是初创企业与发展期企业融资的有效渠道,但我国的风险投资者为有效规避风险,确保未来的风投收益,非常看重创新成果的初步形成[11],这也就加大了企业的融资难度。这些具有偏向性的外部融资渠道,不仅不能给一些企业带来资金上的援助,还变相地对其造成了挤压。研发经费投入的不足,则会进一步带来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三)市场导向程度较低

市场导向是指对企业市场情况的整体把握[12],强调对客户、竞争对手信息的获取、扩散与应用。市场导向有利于企业更精准地开展科技创新的研发,进而为客户提供所需的新产品、新服务或整体解决方案。市场导向作为科技创新的核心动力[13],目前安徽企业对其重视程度不高。部分企业科技创新的市场导向程度较低,缺乏相应的用户理念与市场营销观念,职能部门设置与管理不当,企业科技创新研发方向与市场用户需求存在脱节,进而导致企业研发的失败与创新资源的浪费。与此同时,在知识经济与网络经济时代,用户既是企业科技创新的最终满足者,也是企业创新活动的参与者。部分企业在用户参与创新活动中,存在互动创新平台管理不当、参与方式单一、互动渠道不通畅等问题,导致用户参与积极性不高,进而影响企业科技创新的实效性。

(四)创新动力不足

一是省政府虽然出台了一系列企业创新扶持政策,但在具体的落实执行上存在一些问题,如企业创新指标评价体系的不完善,导致一些科创企业难以享受政策福利等。调查显示,2020年开展创新活动的小微企业中有25.3%未享受创新有关政策,其中,有53.7%的企业反映不满足政策享受条件。二是有关企业科技创新的信息获取难度较大,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需要有关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状况等大量信息,而我国企业科技创新的信息资源存在供给不足、时效性和准确性差等问题,导致企业科技创新难度加大。三是市场秩序还有待进一步规范,企业科技创新存在不公平竞争,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政策保护还不到位,不利于企业创新意愿的形成。这些现实问题都会进一步影响企业创新内驱力。

(五)创新程度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安徽省2020年登记的20031项应用技术成果中,共有13822项成果实现转化收益,9239项实现产业化应用,分别只占成果总数的69%与46%,从中不难看出,科技创新存在整体技术水平不高、成果转化率较低的问题。其中,中小型企业受能力限制,其底层基础技术与工艺能力不强,且缺乏创新资源的持续稳定投入,因而生产出来的产品科技含量较低,缺乏竞争力[14]。另外,虽然安徽近几年创新成果丰硕,但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通畅,存在科技和产业“两张皮”现象,科技成果的商业化与产业化水平较低。

三、面向市场的安徽企业科技创新路径分析与策略建议

科技创新路径是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方法和途径。不同类型企业掌握的资源条件和自身责任的不同,使得其在创新过程中选择的方法和途径也不尽相同。国有企业拥有雄厚的人力、资金资源和坚实的风险承担能力,同时,因为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责任,其往往倾向于通过自主研发来促进科技创新,但由于国有企业存在政治晋升激励,其也可能选择周期短效益提升快的外源性技术模仿创新道路;民营企业则往往资本单薄,存在融资困难与创新人才短缺问题,为规避研发风险,中小型企业往往选择技术引进吸收再创新或模仿创新[15];外资企业通常具有丰富的财力、人力资源与先进的管理、技术条件,其科技创新往往是在国外技术引进与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已有技术基础上,进行本土化产品研发[16]。不同类型企业需要找出一条适合自身创新发展的路径,而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科技创新资源不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的协同创新成为众多企业科技创新路径的最佳选择。与此同时,关于安徽企业科技创新普遍存在的问题,具体从以下六个方面给出相应的策略建议。

(一)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与引进

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与科研院所承担着重要责任。创新型人才的培育需要从学校教育抓起,要将创新教育纳入学校的教育体系中,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进行考核。另外,高校需要充分利用自身与社会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提升创新意识与能力的环境,如高校间联合举办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与科技创新展览等,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学习与锻炼的机会,从而有效激发与提升其创新能力与动力。同时,高校与科研院所也要改革相应的人才评价与考核机制,要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使研究成果走出实验室,培养出文化素养与技术实践输出兼备的综合性人才,为社会带来真正的经济效益。

在人才引进与保留方面,首先,全社会的研发活动主要靠企业资金的投入,企业才是科技创新的主体,需要大量创新型人才,而我国高层次创新人才呈现出向政府部门与事业单位聚集的现象,企业创新人才短缺。政府部门需要制定相关的人才政策,鼓励和吸引高层次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其次,企业本身也需要改变传统的用人观念,现代创新人才不仅看重高薪资水平,更看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与未来职业发展空间,所以企业要建立并完善创新型人才的职业规划与管理,明确岗位职责与晋升条件,充分吸引外部优秀人才。最后,地方政府部门与企业也要完善相关的人才保障与福利待遇,如住房保障、子女入学、股权激励等,努力解决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并提升组织归属感,从而真正留住人才。

(二)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供资金保障

目前,虽然国家与地方政府出台了许多扶持政策,但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仍不够。各级财政需要优先支持科技创新,扩大创新投资规模;避免“一刀切”策略,实行区域差异化补助政策;设立企业科技创新发展专项资金,加强各类科创基金的管理,切实提高对企业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同时,政府还需要加大税收扶持力度,切实贯彻减、免、缓政策,缓解企业资金困难。另外,由于科技创新活动具有风险高、周期长、投入大等特点,导致企业科技创新融资困难,因此,必须建立起科技创新风险的有效分担机制,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保障,同时也有助于企业从资本市场上获取资金,保证科技创新活动的稳定开展。

政府要注重培育和发展服务企业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机构,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商标权、专利权质押贷款业务,从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加快实现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提升银行业、保险业对科技创新的认知,围绕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精准配置资金链,完善科技金融配套政策。最后,企业本身也要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积极投入创新。创新是一个高投入、高回报的活动,创新成功带来的经济收益是巨大的,政府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研发投入与产出的考核,进一步明确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

(三)提高市场导向能力

科技创新既源于市场,又归于市场。企业需要获取、应用各类知识信息促进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而企业市场导向越强,越有利于科技创新效率的提高。因此,企业应提升对市场调研分析的重视,努力挖掘现象与数据背后的隐藏信息,具体可围绕科技创新研发与转化设立专门的市场调研与专利转化部门,加强对市场需求信息的了解,防止信息不对称与需求不匹配现象的发生,进一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与此同时,随着创新民主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实验室边界与创新活动边界随之消融,用户对企业科技创新的作用逐渐加大。企业应尽快搭建与用户双向沟通的互动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就创新任务进行深入交流与协作,并通过企业创新文化倡导与物质、精神奖励,培养用户的认同感与信任感,进而提升用户参与创新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另外,企业也应该充分应用大数据挖掘技术精准定位市场需求,为企业科技创新指明方向。最后,为推动科技创新,也需要政府转变身份,扮演好服务者的角色,建立与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体制机制,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便利。

(四)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市场导向机制的运作也需要一个公平规范的市场环境。目前,市场上仍存在一些不公平、不公正现象,关系的力量往往大于能力。政府部门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制度和法律体系的建设,保障各类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如在政府项目评审中,建立专家资源库,实行跨区域随机评审等,确保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的有序竞争。政府也需发挥调控作用,建立与完善相应的新型科技信息服务平台,促使科技信息的有效流通与利用,降低企业信息搜寻成本。另外,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政府要加强知识产权的立法与执法工作,增强对创新行为、创新人才和创新成果的保护,完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交易机制与综合管理制度,充分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进而也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内在动力。最后,创新主体的创新意愿和创新行为也会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17],所以政府、学校与社会媒体也要加强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文化氛围,助力安徽科技创新的高质量发展。

(五)加大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科技创新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影响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18]。企业管理者应拥有长期发展的战略眼光,避免市场短期行为导向。企业在自身资源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一方面,可以谋求外部合作和支持,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自身组织变革,来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活力。组织是企业有序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与保障,帮助企业实现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有效对接。组织需要适时进行变革,建立科学、规范的制度机制与内部管理,整合文化、环境、目标与人才,激发员工与企业组织的创新动力,提高组织科技创新能力与绩效。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员工多是知识型人才,适合扁平化的组织管理结构,可通过营造民主、自由的组织文化氛围,使员工充分参与企业创新决策,有效满足其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更有利于个性化创新活动的开展。

企业科技创新是一个复杂过程,需要各类服务的支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将科技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桥梁。政府部门需要大力培育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科技创新中心等创新研发平台,加强科技成果评估与金融、法律等的专业技术服务;完善和做实“创新成果+园区+基金+‘三重一创’”的科技成果转化四融模式。同时,政府也要重点围绕高新技术产业与新兴产业,建立与完善相关基础性与通用性创新服务平台,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便利与支持。

(六)推进多主体协同创新

1.“政产学研金介”协同创新

当前国际国内环境多变,风险与机遇并存,一些中小企业受自身规模与资源的限制,很难依靠自身进行独立的科技创新,因而寻求外部合作成为大多数企业的选择。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借助多个创新主体的力量,实现1+1>2的效果,在这中间企业更多扮演的是技术发掘与转化的角色,凭借自身对市场的敏锐感知,发现科技创新的新方向与科技成果转化的新市场,提高科技创新的经济效益。随着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不断发展,又衍生出“政产学研金介”协同创新模式。该创新模式需要明确各主体的责任与权益,在此基础上,以共同利益为目标,加强深度互动与信任,从而开展长效稳定的战略合作,合作创新覆盖科技创新全过程。政府与金融中介机构要充当桥梁的角色,为科技创新提供各种服务。安徽省要努力构建起政府、企业、高校院所、金融和中介服务机构组成的协同创新管理体系,整合多方资源,强化合作伙伴的契约精神,打造以企业为重要主体的“政产学研金介”协同创新共同体。

2.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创新

2018年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年来,长三角地区紧扣“一体化”与“高质量”,在4%的国土面积上创造出全国近1/4的经济贡献。据统计,2020年安徽省技术合同成交额仅占长三角地区的10.7%,长三角地区中技术合同水平较低的浙江省,其技术合同成交额也为安徽省的2.2倍[19],从中不难看出,安徽省科技创新与江浙沪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安徽需要借助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东风,进一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安徽要充分对接长三角一体化科技创新体系,学习江浙沪在人才引进与技术市场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积极构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互动平台与协同创新信息平台,推进安徽人才、技术资源市场与江浙沪地区人才、技术市场的全面深度融合,同时也要持续深化长三角区域金融,探索建立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基金,以实现跨区域的人流、技术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互动耦合与优化配置。深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也给安徽企业带来了更多机遇。安徽企业可充分利用一体化带来的跨区域创新资源共享,通过长三角科技创新大市场与区域创新一体化平台,实现高层次人才引进、创新资本融资、科技创新信息与技术流通、获取,进而有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与此同时,安徽企业也可充分享受长三角一体化带来的各种政策扶持,充分借鉴江浙沪地区优秀企业的先进创新理念与经验,通过加强与江浙沪大院大所名校的科技交流与合作,以实现更好的协同创新绩效。

四、结论

科技创新既是推动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企业谋求长期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目前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安徽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市场导向能力、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加大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推进协同创新。同时,由于科技创新活动的复杂性,也离不开政府、高校院所、金融机构与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等各种社会力量的支持。安徽要定位好政府与市场的角色,逐步建立与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体系,努力激发企业科技创新内驱力,从根本上为安徽发展提供新动能,助力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的建设。

猜你喜欢

市场导向安徽安徽省
《安徽记事》
成长相册
市场导向下的科研监管困境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种子田去杂保纯促增收
市场导向和创新绩效的关系
——一项元分析的检验
5.回声
基于组织文化理论的市场导向本质及系统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