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对流产术后组织物残留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对比

2022-09-01张圳妙胥琳璟程广英黄静琳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肇庆52606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17期
关键词:清宫宫腔宫腔镜

张圳妙,胥琳璟,程广英,黄静琳(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肇庆 526060)

流产术后组织物残留是临床妇科常见疾病,近些年随着时代发展,人们思想逐渐开放,使得意外妊娠发生率不断提升,从而造成药物流产、人工流产等操作增加,促使女性意外妊娠群体流产术后组织物残留频发,如若不予以及时、有效的处理,长时间阴道出血会造成宫内占位,并引起盆腔、宫腔感染,病情严重者甚至会对下次妊娠造成不利影响,危害育龄女性身心健康[1]。目前,临床治疗流产术后组织物残留患者方法较多,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出血,对残留妊娠组织物加以清理,继而最大限度保留生育功能[2]。以往传统的妊娠组织物残留取出术主要为负压吸引刮宫术,又被称之为清宫术,该治疗方式虽具有一定成效,但易因盲目刮宫而诱发子宫粘连,而超声引导下清宫术则易出现妊娠组织物残留再次发生[3]。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宫腔镜下清宫术逐步广泛应用于流产术后组织物残留患者的治疗中,该方式可精准定位残留物位置,并将残留物快速去除,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可避免由于过度刮宫而引起诸多严重并发症发生[4-5]。本次研究将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流产术后组织物残留患者,旨在探讨流产术后组织物残留患者实施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对其术后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8月-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68例流产术后组织物残留患者,随机分组对比研究,所有患者人工流产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均超过15d,经彩超检查结果显示宫内存在异常回声,直径为1-6cm,且所有患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观察组: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26.46±3.13)岁,怀孕次数1-7次,平均怀孕次数(3.01±0.65)次,距末次流产时间为16-28d,平均(15.63±3.56)d。对照组: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26.98±3.01)岁,怀孕次数1-8次,平均怀孕次数(3.16±0.54)次,距末次流产时间为16-26d,平均(15.32±3.26)d。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纳入标准:①符合人工流产术后宫腔残留的清宫手术指征者;②接受清宫术治疗;③无严重精神系统疾病,可配合诊疗者;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具有清宫术介入治疗禁忌证;②合并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严重并发症;③合并严重恶性肿瘤疾病、感染性疾病者;④中途退出研究者。

1.2方法 纳入研究的患者术前需将凝血功能、血细胞分析、肾功能、肝功能、血脂检查、血型、艾滋梅毒筛查、乙肝病毒全套检查、粪便常规检查、尿液、胸片检查、常规妇科检查、心电图等多项检查完善。患者术前遵医嘱口服戊酸雌二醇、米非司酮,术前8h严格禁食、禁饮,手术治疗过程中予以全程心电监护,同时应用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完成常规消毒处理后,将宫颈口扩张。

对照组实施超声引导下清宫术,应用工具包括卵圆钳、7号吸管,首先沿着宫腔依照顺时针方向吸刮转动1周,然后再依照逆时针方向吸刮转动1周,如若没有完全清理干净,可再次应用小号刮匙,直至感觉宫腔粗糙发现没有组织物残留为止,结束手术治疗。

观察组实施宫腔镜下清宫术,将0.9%氯化钠溶液作为膨宫液,将宫腔镜置入患者宫腔内,而后对宫腔内具体情况加以观察,发现宫腔内残留组织物后,详细观察组织物颜色,明确是否为铁锈色、淡黄色或是暗红色,对组织物所在位置准确定位,准确判定组织物大小、性质,如若组织物疏松且相对较小,可以直接应用宫腔镜电切或电切环将其带出,若组织相对较大且紧贴宫腔壁,则需将宫腔镜退出然后应用卵圆钳钳夹取出组织物,完成后将宫腔镜再次置入,检查宫内具体情况,若仍有小部分组织残留则可以应用宫腔镜电切重复上述动作,直至宫腔镜显示不存在组织物残留为止,结束手术。

两组患者术后均需实施3个月随访观察,随访过程中了解具体恢复情况。

1.3观察指标 详细统计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苏醒时间等手术指标及术后阴道流血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月经改善率、治愈率等术后相关指标。其中月经治愈率评定标准:治愈:术后阴道出血量明显减少,7d内干净,且未伴有发热、腹痛等不良症状,2周内经B超复查结果显示宫腔内无组织物残留,且未发现异常回声,月经恢复正常时间为30-40d;未愈:术后阴道仍存在持续性点滴状出血,2周内并没有明显好转,阴道出血未净,经B超复查结果显示宫腔内发现异常回声。观察月经失调、宫颈粘连、组织物残留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应用生活质量评估量表(SF-36)对两组生活质量加以评估,总分值为100分,分值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佳。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详细记录的数据全部纳入SPSS22.0软件中进一步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表示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两组术后苏醒时间差异不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术后苏醒时间(min)观察组 34 6.45±2.32 6.56±2.45 5.66±2.32对照组 34 24.21±4.24 20.43±10.74 5.71±2.27 t-21.426 7.341 0.089 P-0.000 0.000 0.928

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3两组术后指标及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术后月经改善率、治愈率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指标及恢复情况比较[±s,n(%)]

表3 两组术后指标及恢复情况比较[±s,n(%)]

组别 例数 术后阴道流血时间(d) 住院时间(d) 术后月经改善率 治愈率观察组 34 3.02±1.43 4.12±1.41 33(97.06) 34(100.00)对照组 34 7.52±2.64 8.87±1.86 26(76.47) 25(73.53)χ2/t - 8.739 11.866 6.275 10.372 P-0.000 0.000 0.012 0.001

2.4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等SF-36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4。

表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表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组别 例数 角色功能 情绪功能 躯体功能 社会功能观察组 34 86.56±5.45 89.87±6.11 88.36±5.86 88.15±5.35对照组 34 70.78±4.42 75.45±4.34 76.34±4.32 76.32±4.86 t-13.112 11.219 9.627 9.543 P-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流产术后组织物残留是女性意外妊娠后经人工流产、药物流产等术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近些年来因流产术增多,加之患者选择实施治疗的医疗机构水平不一,以及宫角妊娠在术前未得到明确诊断,促使子宫内妊娠组织物残留发病率日趋升高[6-7]。流产术后组织物长时间残留于宫腔内,病情较轻者可引起阴道不规则流血,抑或是并发盆腔、宫内感染等;病情严重者可导致宫腔粘连,更甚者直接导致不孕[8]。目前,我国各大医疗机构针对流产术后组织物残留患者常用治疗方式为经超声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宫内残留物后再次实施清宫术治疗,但是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是在非直视的情况下盲目操作,不能够完全明确所处组织物残留位置以及大小,无法精准定位[9]。此外,超声引导下清宫术对术者具有较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术者具备良好的超声影像学知识,同时还应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否则对于子宫粘连的患者而言,往往无法将残留的组织物完全清除干净,而针对畸形子宫,例如纵膈子宫,操作难度还会有所提升[10-11]。除此之外,部分术者因担心无法将残留组织物完全清除,而加大刮宫力度,抑或是反复多次进行刮宫处理,会严重损伤子宫内膜,继而引起宫腔粘连、子宫内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会直接导致患者不孕。鉴于此,寻求一项有效的治疗方式对流产术后组织物残留患者具有积极意义[12]。

随着医疗技术持续进步、发展,宫腔镜下清宫术应运而生,且逐步替代超声引导下清宫术,宫腔镜技术是临床妇科新型微创诊疗技术之一[13]。宫腔镜系统主要是由宫腔镜、成像系统、光源系统、能源系统以及灌流系统等构成,在对患者实施诊疗过程中,光源内镜可针对靶向部位放大观察,并清晰辨识残留组织物大小、性质,判定组织是否存在异常等,最重要的是通过宫腔镜可对残留组织物直接准确定位,继而不仅可提升诊断准确性,还能在宫腔镜直视下对宫内病变组织直接清除,继而防止正常子宫内膜被过度搔刮,防止子宫内环境被破坏。这一方法不仅创伤性较小,且手术时间相对更短[14-15]。相对比超声引导下清宫术的盲刮,宫腔镜下清宫术更具准确性、目的性,可确保精准治疗,从而预防子宫内膜受损,最大限度保留其他部位正常内膜,弥补了以往传统清宫术存在的缺陷[16]。从研究结果可见,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两组术后苏醒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在黄桂清[17]等学者针对妊娠物残留患者的临床研究中可见,观察组(宫腔镜下清宫术)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次研究结果相符,提示宫腔镜下清宫术具有较高安全性。此外,观察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术后月经改善率、治愈率较对照组高(P<0.05),说明流产术后组织物残留患者实施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可促进病情快速恢复,提高治疗成效,促进生活质量提升[18-19]。

综上所述,流产术后组织物残留患者实施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疗效显著,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同时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病情恢复,继而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妊娠率,无论是有效性还是安全性均较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清宫宫腔宫腔镜
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粘连切除术后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分析
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松解术后病情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不典型宫腔粘连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漏误诊分析
清宫大戏《铁旗阵》改编考述
宫腔镜技术培训教学模式探讨
超声宫腔水造影对宫腔粘连的评估分析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刨削系统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宫腔镜下诊刮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对比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作用及预后分析
清宫饽饽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