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结合个性化心理护理在抑郁症伴精神病性症状患者中的作用

2022-09-01张会李雪

关键词:精神病护理人员评分

张会, 李雪

(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 精神科,山东 聊城,252000)

随着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而抑郁症伴精神病性症状是指抑郁症患者同时具有木僵、妄想和幻觉等症状[1]。辛立敏等[2]发现,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具有起病年龄早、发作频繁和伴自杀观念等特点。目前,临床对于抑郁症患者多采用口服药物进行干预治疗,但是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不甚良好。相比于其他疾病,抑郁症具有其特殊性,在给予药物干预的同时,应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健康教育有助于帮助抑郁症患者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加速康复,并回归社会。近年来,随着抑郁症患者诊疗意识的不断深入,心理干预已被逐渐应用于其临床治疗中,可帮助患者减轻精神病性症状,矫正认知偏见,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3]。基于上述内容,本研究考察健康教育结合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抑郁症伴精神病性症状患者康复情况的改善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诊治的90例抑郁症伴精神病性症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经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 符合抑郁症伴精神病性症状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4];② 年龄18~70岁;③ 临床资料完整;④ 知情并同意。排除标准:① 具有严重的自杀风险;② 伴随智力缺陷;③ 合并认知功能障碍;④ 滥用精神活性物质或酒精;⑤ 存在严重躯体疾病。2组间病程等一般临床资料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1.2 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包括西酞普兰、文拉法辛、曲唑酮和米氮平等常规抗抑郁症药物治疗,以缓解患者的抑郁症伴精神病性症状。

1.2.1 常规护理干预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为期2个月。护理人员于患者入院后充分掌握其基本情况,定期组织查房,以和蔼的态度与患者交流和沟通,促使其敞开心扉。护理人员给予患者饮食指导、心理干预等。叮嘱患者注意保持正常作息、良好睡眠,禁用浓咖啡、浓茶等,同时还应注意保持情绪稳定。

1.2.2 健康教育结合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 观察组患者予以健康教育结合个性化心理护理,为期2个月。

1.2.2.1 健康教育 ① 发放健康手册:护理人员为患者发放疾病相关健康手册,介绍抑郁症伴精神病性症状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及可能出现的预后状况等。② 用药指导:给予患者合理的用药指导,每周3次,叮嘱患者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的重要性,告知其抑郁症常见治疗药物的种类、名称、作用、服用方法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③ 饮食指导:护理人员应督促患者多摄入蔬菜、水果,以及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热量的食物,以促进排便。

1.2.2.2 个性化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每周2次反复、耐心地告诉患者遵医嘱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预后状况,无须过分担忧,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护理人员应时刻保持温柔,耐心与患者进行交流并倾听其心声,若患者不愿直面护理人员,则采取电子邮件、书信或微信等方式进行交流。对于睡眠质量不佳的抑郁症伴精神病性症状患者,可在睡觉前为其播放《第五钢琴曲》《小夜曲》等舒缓的音乐发挥助眠作用,注意音量不宜过大,否则会加重患者的抑郁症状。护理人员应定期组织社交娱乐和运动活动,鼓励患者积极参加,如听音乐、看电视、跑步和打羽毛球等,帮助患者调节情绪,缓解其精神病性症状。同时可通过角色扮演的活动帮助患者认识到抑郁症的危害,帮助其积极面对疾病。护理人员应多与家属进行沟通,每周3次,帮助患者家属正确认识疾病,并向其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叮嘱其多来医院探望患者,促使患者心情舒畅、愉悦,以提升患者战胜抑郁症的信心。对于存在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护理人员应禁止其接触水果刀、剪刀等利器。

1.3 观察指标

① 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2组患者的焦虑心理状况进行评价,量表共14个条目,每个条目0~4分,总分<7分提示无焦虑,7~13分提示轻度焦虑,14~28分提示中重度焦虑,≥29分提示极重度焦虑。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2组患者的抑郁心理状况进行评价,量表包括17个条目,每个条目0~4分,总分<7分提示无抑郁,7~16分提示轻度抑郁,17~23分提示中度焦虑,≥24分提示重度抑郁[5]。② 使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6]对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价。该量表主要包括4个维度,分别是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和心理功能,包含74个条目,各维度按照100分进行计算,分数越高提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③ 使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评估患者在干预结束后的临床护理满意情况,满分为100分,其中,<60分为不满意,60~84分为一般满意,≥85分为满意,满意率以去除不满意后的例数计算。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情况比较

干预前,比较2组间心理状况量表(HAMA和HAMD)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与干预前对比,2组在干预2个月后的心理状况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的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均<0.05),见表2。

表2 2组干预前后的HAMA和HAMD评分比较分)

2.2 2组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比较2组间GQOLI-74各维度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2组在干预2个月后的各维度评分均比干预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的GQOLI-74各维度评分均比对照组更高(P均<0.05),见表3。

表3 2组干预前后的GQOLI-74各维度评分比较分)

2.3 2组干预后的临床护理满意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满意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见表4。

表4 2组干预后的临床护理满意率比较 [例(%)]

3 讨论

抑郁症为临床精神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精神运动迟滞、情绪低落等,严重者具有自杀、厌世等倾向,而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损伤严重,病情也更严重[7]。临床对抑郁症伴精神病性症状患者的治疗在于消除患者症状,恢复其社会功能等,但是口服药物治疗仅能够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等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本研究给予抑郁症伴精神病性症状患者健康教育结合个性化心理护理模式,结果显示,2组在干预2个月后的心理状况量表(HAMA和HAMD)评分均比干预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的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评分更低(P均<0.05),提示健康教育联合个性化心理护理可更好地改善抑郁症伴精神病性症状患者的情绪状况。这可能是由于,良好的健康教育能够帮助抑郁症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掌握抑郁症的基本康复技能,提升诊疗信心,从而更好地改善心理症状。家庭是患者长期居住的场所,抑郁症的发病与生长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关系等均密切相关,若家属在患者出院后不能给予其理解与支持,则可能会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本研究的健康教育中,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积极沟通,能够促使抑郁症患者心情舒畅,缓解其负面情绪,加速其回归家庭和社会的进程[8]。同时,给予抑郁症伴精神病性症状患者个性化的心理干预,叮嘱家属多来探望、关心患者,也可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何小丽等[9]的研究发现,给予抑郁症患者认知性心理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其HAMD评分,提高临床护理满意率。抑郁症伴精神病性症状患者多易自卑、睡眠质量差、情绪低落,护理人员针对其个人经历,给予心理干预,耐心地与其交流,可帮助患者稳定情绪,提高战胜病魔的决心。抑郁症患者在长期的精神高压下多难以入睡,为其播放舒缓的音乐可提高大脑皮质兴奋性,促使其不良情绪得以宣泄。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在干预2个月后的GQOLI-74各维度评分均比干预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的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P均<0.05),提示给予抑郁症患者个性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宣教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这可能是由于,本研究采用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通过发放健康手册来帮助抑郁症伴精神病性症状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给予患者用药指导及饮食指导,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护理人员叮嘱患者按时服药,叮嘱患者在饮食方面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可以改善其精神病性症状,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10]。阚阅[11]的研究发现,给予患者适当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其心理状况,并提高其生活质量,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比较了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结果显示,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与郭清华等[12]的研究结果相似,说明健康教育结合个性化心理护理得到了患者的青睐。

综上所述,予以抑郁症伴精神病性症状患者健康教育结合个性化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其心理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且患者临床满意率较高。

猜你喜欢

精神病护理人员评分
车联网系统驾驶行为评分功能开发
基于安全多方计算技术的隐私保护打分系统设计
完形填空专练(五)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研究
精神病
妇产科护理纠纷原因及对策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都有精神病
双周最佳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