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共创视角下的混合学习模式探究
2022-09-01刘亚娟胡龙基
刘亚娟,胡龙基
(1.新疆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2.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人工智能工程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1401)
在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混合学习的出现能有效地将线上学习和线下教学相结合,弥补线上或线下教学的不足,为教育教学创新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在实践层面混合学习的应用还面临诸多困难,使得混合学习的应用存在形式混合、低效混合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将从混合学习的特点和应用挑战入手,探究价值共创视角下的混合学习,并基于价值共创的视角探究混合学习的应用模式,以期为混合学习的相关研究者、教育实践者和管理者提供借鉴。
一、混合学习的特点
1.具有丰富的共享教学资源。在混合学习中,教学资源的获取是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资源,师生在获取资源时具有便捷性、多源性、共享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混合学习中丰富的教学资源既能够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也能够提高教学效率。混合学习中学生对资源的获取不仅限于任课教师所提供的课堂资源,还包含网络中的开放性教育资源。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对教学资源的选取、管理、理解和应用可以使其完成知识的理解与内化,也能实现教学的延伸和提升。
2.具备便捷的课堂交互支持。在大数据和互联网的支持下,基于交互式平台的混合学习相对于传统交互更加便捷和多元。在时间上,师生间的课堂交互由线下的45分钟延伸到线上的24小时;在交互的范围上,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很难顾及每一个学生的课堂表现,而混合学习中的线上教学可以利用交互式平台记录与统计所有学生的在线学习与交互情况,同时便捷的交互设置有利于师生间的双向交流与反馈,以及生生间的相互学习与帮助。
3.具备强大的教学评价功能。传统的教学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主要从教师的角度对学生的作业、出勤、测试成绩给予评价,评价体系相对单一。混合学习中既可以兼顾教师角度的评价体系,也可以依托在线平台实时掌握学生的出勤、在线讨论、练习时长、互动频次、同伴评价等情况,为客观而全面的过程性评价提供了参考。强大的教学评价功能既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当下的情况,也可以方便学生精准地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使教与学双方的交互更加具有针对性。
二、混合学习面临的挑战
(一)学生自主学习适应性弱
在混合学习中,教学环境相对于传统课堂发生了较大的变革,学生的学习空间发生了转移,由传统的线下课堂变成了需要自主学习的混合式学习。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学习,使得学生的知识来源由以课堂为主向课下转变。学生在混合学习中有了更多的知识学习途径,信息来源多样化。但是由于知识本身的方法论、价值观、研究范式等不同,导致学生接触的知识与课程本身的知识体系容易产生冲突,造成课程知识的自洽问题。
相较于传统课堂的被动接收知识,混合学习对学生知识的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课堂中教师负责知识的讲解与分析,学生被动接收与理解,但在混合学习中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并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结合丰富的资源与共享机制解决问题。但是习惯于被动接收知识的学生难以适应混合学习模式,往往难以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更容易产生挫败心理。
(二)教师角色转变压力大
混合学习分为线上自主学习和线下课堂教学两个部分。其课程的复杂程度和对教师的信息技能都有了较高的要求,教师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只需要完成线下知识的讲授,而在混合学习中教师不仅需要完成线下课程的答疑与讲解,还需要完成线上课程的录制、线上教学的组织、线上资源的运维等工作。另外,在混合学习中,教师知识传授的技术化日益凸显,对于信息技能薄弱的教师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三、价值共创视角下的混合学习模式
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多把价值共创聚焦于企业和消费者的互动过程中,但近年来已有学者提出价值共创的互动过程应包括一切利益。尽管学术界对价值共创的定义及参与主体未达成一致意见,但是认同价值共创的互动过程却得到了普遍的认同。混合学习下借助线上交互平台和课堂教学,通过教师、学生和资源的多元交互,实现在教学上的多方共建共赢,这也是多元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价值共创过程。研究中的价值共创是教师、学生、资源在在线交互平台及课堂教学的支持下,通过互动合作、知识分享和资源整合等实现共同创造价值的过程动态,推动混合教学的高效应用。其中,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共享、政策的有效引导、大数据的评价机制、时代的人才要求等,从不同的角度驱动了教学模式的变革。在混合学习中,通过价值共创的动态过程产生了多元的价值共生、共享、共赢的效果。价值共创视角下的混合学习模式见图1。
图1 价值共创视角下的混合学习模式
本研究认为大数据驱动混合学习价值共创过程包括混合学习环境驱动过程和师生互动过程。在大数据的驱动下,教师利用混合学习平台完成课程资源的下载与组织、上传与共享;学生利用平台资源完成资源的获取与转化、共享与整合;师生之间通过课堂学习任务与活动、教学交互与评价产生良好的互动效应,从而实现混合学习中教师、学生、平台的价值共享、共生和共赢。
(一)混合学习价值共创的驱动因素
1.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共享推动了混合学习中的互动效率,形成了有效的激励机制。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消除了混合学习的时空屏障,这有利于师生间多元的网状式高效互动的形成,也使多维度的资源信息数据流动成为可能,有效的激励机制也随之产生。大数据下互动程度的加深也增强了平台上师生间、生生间的关系和信任基础,使师生能主动共享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而加快和丰富了平台上的资源与数据。
2.基于政策的有效引导催化了混合学习模式的创新。近年来,混合学习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2019年高等教育版《地平线报告》中,提及混合学习将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将“互联网+教育”的建设纳入未来教育发展中,这也推动了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2021年12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提出:“技术与教学教育新的融合将引发一场新的学习革命。混合式教学要成为今后高等教育教学新常态。”随着国家对混合学习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在线学习平台和丰富的资源开始走进一线教学,这也激发了师生应用混合学习推动教学改革的热情。
3.基于大数据的评价机制推动了混合学习的有效反馈。混合学习中基于平台的分析系统可以对海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使之转化为有效的课程评价信息。这些数据的分析在提升数据价值性的同时,使得从数据到信息再到知识的转化成为可能,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有效的评估机制合理地完善自己的教与学的过程。而通过数据分析和评价,师生间的行为也可以相互影响,以及提升混合学习的有效性,促进师生间的协同合作。
4.基于时代的人才要求拉动了混合学习中的价值共识。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要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建设一批基础学科培养基地,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基于价值共创的混合学习适应时代发展,并为新时代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路径。
(二)混合学习中的互动过程
1.教师与资源的良性互动促进价值共享。价值共创下的混合学习资源包括教师资源、学生资源、网络资源与平台资源等,这些资源在混合学习过程中会进行多次融合与共享。在混合学习中,教师根据教学需求从平台资源库中获得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数据,并利用平台中已经具备的教师资源及数据、学生资源及数据、平台资源和网络资源等组织和设计混合课堂活动,进而在教学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同时,海量的课程资源与平台上所共享的案例资源能弱化教师的技术壁垒,此外教师与平台资源的互动既满足了教师资源的下载与组织,也能满足教师对资源的上传与共享,在良性资源的互动下实现混合学习中的资源共享。
2.学生与资源的高效互动实现价值共生。价值共生是在混合学习中,教师和学生能突破时空限制和技术边界,不局限于自身拥有的资源和能力,通过资源间的互换和能力间的互补实现共同成长。相较于传统教学,混合学习对学生知识的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如何选择资源、制定自适应学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混合学习中的信息交互设计。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协作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学习环节中与教师资源、平台资源和网络资源的全方位互动,进而帮助学生完成资源的整合和知识共享。同时,互动的数据转换成信息和有益的资源,实现资源、学生、教师多维度的共同成长,不断创造新的价值。
3.教师和学生间的多元互动实现价值共赢。价值共赢是师生间、生生间通过协同交互实现的多方价值的统一与共赢。教师在混合学习中可以根据学习任务与活动实现和学生间的互动,学生也可以通过课堂交互与评价给予教师信息反馈。在混合学习中,师生通过多元的互动可以实现教学目标与价值的统一,学生间也可以根据不同维度的交互打破个体间的界限,实现信息、知识、数据的共享和汇聚,在充分激活这些创新要素后,实现多主体的价值共赢。
四、基于价值共创的混合学习模式设计原则
1.混合学习的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在混合学习中,线上、线下的课程设计均要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根据既定的学习目标开展个性化学习和自适应学习,也可以根据学生个人习惯自主确定学习进度和课程内容,并依托合适的工具自主评估学习效果,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混合学习中的线上学习不能完全脱离面授学习而存在。鉴于部分学生在混合学习中会因为线上学习难以聚焦学习主题而使学习低效、缺乏学习动力等问题,教师应在线上、线下的教学中利用平台资源数据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给予精准的辅导与帮助,切实做到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
2.混合学习要坚持多元的资源共享,实现教学的深刻化和拓展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改变,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依然不能够满足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探索和掌握。基于此,混合学习模式下的教学要注重教材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学生的学习不能脱离现实生活,真实的案例和贴近现实的资源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拓展个人的思维深度。此外,混合学习模式的设计也要基于大数据资源,实现从专业知识内容到思维体系的建立,帮助学生总结和提炼出可以适用于其他领域的本领的学习素养。同时,混合学习中的资源互动还应涉及当下的思想政治主题,使学生在充满正能量的价值观下,有目标、有方向地学习知识技能,培养出高觉悟、高素质和高技能的新时代人才。
3.混合学习要设计双向考核机制,形成师生双向的课堂评价体系。混合学习中线上、线下的学习,不能停留在硬性的指标数据和一次性的考核结果上,只有建立在双向平等的基础上的全方位考核才有利于教学的调整与升华。基于平台的评估机制应该既包括考查学生学习效果的过程性评估体系,也包括考查教师授课效果的过程性考核体系。实现教师授课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的可视化,便于师生间实现双向提升和多元共享。
4.混合学习中要注重多维交互,实现价值共生。混合学习中师生间的交互应该以知识创造、知识建构为目标,以学习任务和活动为纽带,激发学生寻求知识创造的初心。关于学生间的交互,需要通过目标激励、情感共鸣、合作任务等让学生产生团队认同,增强个体间的依赖,利用互惠互利的合作模式与持续的过程激励机制,推动精神与行为的同频共振,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头脑风暴。混合学习中的资源也需要精心地选择和设计,为学生提供在后续学习中可进一步挖掘的素材才能充分把资源整合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价值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