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电子创新俱乐部的士官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研究

2022-08-31张俊哲刘延斌吴胜华贾强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2年18期

张俊哲 刘延斌 吴胜华 贾强

摘要:实践教学作为士官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电子俱乐部为学员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优秀的发展平台;组织建立士官学员电子创新俱乐部,探究基于电子创新俱乐部的新人才培养模式,是进一步提升士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电子创新俱乐部;士官人才培养;电类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2)18-0123-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实践教学作为士官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与理论教学相比更具有直观性,更能培养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员专业岗位技能的目的。电子俱乐部结合各类武器装备设置有各种创新性、实用型实验项目,可组织部分拔尖学员开展各类专业技能训练、择优推荐参加各类竞赛、赴地方高校开展交流研讨等活动,为学员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学员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优秀的发展平台。激发广大学生投身电子事业的热情,同时也能丰富学员校园文化生活。通过团体活动可以使学员获得专业认同感,有利于学员充分发挥个体优势,增长见识、增强才干,培养创新精神。

目前,国内许多大学中设立了科技创新俱乐部,对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我校目前开展的《电工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及应用》《数字电子技术及应用》《安装工艺》等课程是电类专业的重要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其内容几乎涉及了电子学科的每个领域,知识面宽,信息量丰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1]。因此可在我校以电工教研室为主建单位,以大队为主管单位,组织建立学员电子创新俱乐部,探究基于电子创新俱乐部的新人才培养模式,为进一步提升士官人才培养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1  电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经赴开展部队、地方同类型高效开展调研,与学员队、学员大队及专业系开展交流访谈,在学员中开展调查问卷,了解了部队士官在电类技能方面的需求、地方院校开展电子俱乐部的现状、学校各级管理层对电子俱乐部管理的想法。从培养全军新型作战力量人才的角度出发,我校电类课程实验教学中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1  学员实验空间匮乏

目前我校积极鼓励推动学员参加院空天“创新杯”、校科技小制作等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各学员队也在积极鼓励学员报名参赛。但大多项目均涉及电子电路、电路焊接、电路板制作、软件编程等具体的电子技能及硬件搭建,而我校目前无法为学员有组织地提供一些开展上述实验的场地和空间,个别突出的学员具备这方面的能力也不存在这样的一些场地,致使存在“学员报名、教员参赛”的恶性循环。

1.2  电类课程实践培养欠缺

电工教研室负责我校的所有电类课程教学,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也不断创新“理实一体”教学模式探究,但由于场地、学时限制,开展的电类课程实验也多以原理验证性为主,虽然对一些常用的仪器设备能起到很好的学习锻炼效果,但不能很好地锻炼学员的创新思维能力、电路分析能力及电路故障检修能力,从而致使教学理论实验脱节。

1.3 学员创新能力培养不足

目前随着入校学员文化水平逐步提升,每个期班都存在一些文化基础较扎实、具备一定专业技能且学习热情较高的学员。对于这一部分不能满足于实验课上的验证性实验,想要参与一些设计类、创新类的实验小项目,有机会还想参加军地组织的各类比赛。这些学员如果培养的好,可以很大程度上带动周边学员,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从从而提升我校的士官培养质量,而目前缺乏这样的平台。

1.4  学员参与军地比赛频次较低

目前随着“双创”政策的落地生根,地方高职类院校主动作为,积极组织参加各类技能类、创新类比赛,从入学初就开始选拔优秀学员进行组队专项拔高训练,择优推荐参赛。这部分学员在毕业就业时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目前部队技师队伍也逐步向士官过度,以后大量的技师都将会由士官来担任。部队需要的也是懂技术、善钻研、能维修的专业技术人才,而我校在这方面的培养稍显欠缺,可采用地方“企业对口就业”的培养模式[2],积极鼓励有能力的学员参加各类军地比赛,在比赛中开阔眼界、提升能力,为后续部队岗位任职打下基础。而在参与军地比赛方面我校较为欠缺。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很有必要探讨建设以电子创新俱乐部对依托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促进电类专业实践教学、助推学员能力培养、紧贴部队实战化需求,最终达到培养高质量、复合型士官人才的目的。

2  电子创新俱乐部建设初探

经过前期赴部队、地方高校开展调查调研,我教研室多次组织骨干教研进行研讨论证,初步形成了电子创新俱乐部的构建雏形,并理清各级组织之间的关系及职责分工,具体建设关系网见下图。

根据军校的特殊性及我校的特殊情况,建立电子创新俱乐部这一组织团体,需要校机关、专业系、学员大队、电工教研室等多方部门共同协商,统一思想、明确职责分工、细化具体实施步骤、建立有效的评价反馈机制,這样才能确保电子创新俱乐部发挥其效能。

2.1  电工教研室

由于我教研室开展的课程主要是电子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和电子创新俱乐部的建设目的同向同行,因此可有我是牵头负责该俱乐部的筹建,并有组织地开展学员选拔、学员培养、组织参赛等内容,并且负责该俱乐部的物质采购管理等事项。

2.2  学员大队

由于电子创新俱乐部需要有不同年级学员共同参与,发挥以老带新优势,这样可以使学员之间互相交流、各取所长,并且可大大节省教员的辅导时间。经过前期调研,对于同一大队,既有大一学员,又有大二学员,并且均属同一大队,因此可将该俱乐部建于各学员大队,由大队负责统一管理使用,这样便于开展以老带新和自我管理,学员大队也可安排当日值班干部对电子创新俱乐部进行安全检查和使用情况检查。

2.3  专业系

为了更好地发挥俱乐部紧贴实战、培养部队所需人才,专业系可根据部队的实战化需求,结合现行各类武器装备设计相应的电子创新小项目,便于学员提升专业技能,更好地衔接部队。我教研室教员在辅导学员的同时也能提升相应的专业技能。

2.4  校机关

由于该俱乐部建设涉及单位较多,故需要机关进行统一协调部署,尤其是对电子创新俱乐部技能训练的俱乐部装修建设、实验仪器设备、各类耗材采购等方面提供一定的财力支撑。并且建立相应的评价激励政策,分教员和学员两个层面开展评价,并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政策,鼓励学员积极参加,鼓励教员利用课余休息时间进行辅导。

经过电子创新俱乐部培养和锻炼,可以很好地提升学员的专业技能,真正学到部队需要的、到部队用得上的知识和技能。对于教员,也能激励教员不断学习各方面知识,紧跟时代步伐、紧贴部队实战化需求。并且要建立学员和教员之间的“双向”评价体系,促进电子创新俱乐部良性发展。

3 基于电子创新俱乐部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基于电子创新俱乐部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处于一种可行性探索阶段。经过前期的赴部队、地方高校调研,初步形成了以下几点研究成果。

3.1 教员主导、“以老带新”

电子创新俱乐部在学校开学之际在全校学员中组织招生选拔,择优加入电子创新俱乐部。俱乐部实行教员主导、“以老带新”的培养模式,由电工教研室教员牵头负责俱乐部建设,任课教员通过参与电子创新俱乐部各项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实践,来促进电类教学课程教学手段的提升,同时通过与学员队进行沟通,抽选基础知识扎实和对课程感兴趣的学员进行重点培养,在注重提升学员创新实训能力的基础上,重点突出职业教育特色[3]。另外,教员要有意识地进行俱乐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在提升新学员的各方面技能的同时,也能锻炼老学员的“小教员”能力,最终达到传帮带的效果。

3.2 军地联合、共同参赛

通过军地联合以及拓展校企合作等途径,让学员直面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倒逼学员提高能力。通过组织优秀的学员赴地方高校参观学习,邀请地方能力突出的老师和学员来学校内部开展交流座谈,都对学员的知识面和俱乐部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针对部分校内外机构互相都有兴趣的项目可以开展联合共建,可以和地方高校开展小范围的比赛竞赛,增强学员的学习热情。积极鼓励学员参加各类院级、校级比赛竞赛,并独立完成。推荐部分优秀学员参加部队、地方组织的全军、全国性的比赛,提升学員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军地联合共同为学员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让学员在创新电子俱乐部如同在部队实践一样,积极发挥联合的作用[4],完善俱乐部活动体系,并倡导学员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考证,为强化专业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3.3 政策激励、氛围牵引

学习不仅需要场地,也需要氛围。通过建立一定切实可行的激励政策,让小部分学员带动大多数学员、让部分比赛获奖的学员带动其他学员,形成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培养学员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热情,形成一种主动学习、主动作为的学习生态。学员在参加各项竞赛活动得到授权后可等价获得相应的学分,或者对传统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比如对于较为简单的基础性实验,可采用免试方式。对于竞赛获奖的学员加大奖励力度等[5]。通过不断完善相关的激励政策,提供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员和学员对电子俱乐部活动的参与度,营造寓教于乐的学习氛围。

4 结论

基于该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在校内进行了教学实践。由学员队抽选基础知识较扎实的学员参加由学校统一安排的为期两个月的数字电子技术及应用的培训课程,以电子俱乐部为学习基地,并在培训之后其进行测试,根据测试成绩推荐进入参加军地院校士官电工电子技能大赛。最终,我校学员在2019年第二届军地院校士官电工电子技能大赛中,取得了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和团体二等奖的好成绩。

电子创新俱乐部的建设是一个长期教学实践的过程 ,需要学校各部门和师生共同探索和创新,才能使学员真正实现自主学习、学有所用和提升自我的目标。事实证明,通过搭建电子创新俱乐部对士官人才进行培养的模式,有助于提升电类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晨亮,王文,苏学军,等.基于电子设计俱乐部的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44):228-229.

[2] 彭卫韶,梁宁宁,余伶俐,等.高校科技类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基于电子科技制作创新创业课程体系[J].教育现代化,2020,7(55):17-21.

[3] 钱文高.面向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9(47):227-228.

[4] 戴建法.“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做学教一体化教学在电子技术专业课中的应用实践[J].职业技术,2017,16(12):71-73,86.

[5] 王方国.基于实践教学改革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高教学刊,2015(3):64-65,67.

【通联编辑: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