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评教的评教系统数据分析研究

2022-08-31李焱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2年18期
关键词:学生评教教学评价

李焱

摘要:学生评教是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多重比较对有可能影响学生评教数据的学生特性(学生性别、学生年级、学生所属系部)、教师特性(教师性别、教师职称、教师类别)和课程特性(课程类型、班级规模大小、每周课时、连续周数)等进行分析,得出对评教数据有比较显著影响的因素。

关键词: 教学评价;学生评教;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ANOVA检验;LSD多重比较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2)18-0018-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1 引言

教学质量评价是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的有效措施,是以教师为中心,通过多维度评价,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动态的、持续性的过程评价。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的主要措施是教学评教,它不仅保障教师教学质量也是促进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中国高校教学管理的一个主要方面。2012年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中强调要进一步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1-2],探索科学评价教师教育教学过程的方法。2019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提出要完善评价机制[3]。通过课堂听课、学生座谈、科学评估、反馈指导等手段和措施,构建多维度教学评价体系,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教学质量评价是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的有效措施,是以教师为中心,通过多维度评价,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动态的、持续性的过程评价。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部分是学生评价,使学生通过常规的渠道表达自己的教学反馈。教师在了解学生对其课堂教学的评价后,更容易积极地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研究认为,与领导、同行对课堂教学的评价相比,学生对教学的评价具有更佳的信度和效度[4]。因为学生是教學的直接对象,是学习主体和教学效果的直观体现者,学生自始至终地经历和感受教学的全过程[5]。学生对教学的评价受多种要素的影响,一是学生特性,如学生性别、学生年级、学生所属系部;二是教师特性,如教师性别、教师职称、教师类别;三是课程特性,如课程类型、班级规模大小、每周课时、连续周数。为研究影响学生评教的要素,本文通过分析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20-2021学年第二个学期学生的评教数据及教师评教结果是否与学生特性、教师特性、课程特性三方面相关,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ANOVA检验及LSD多重比较,对因子与因变量的关系进行研究,找出哪些因素会影响评教结果,并以此对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及效果提出建议。

2 提出假设

2.1 影响学生评教的因素

本研究影响特性分为三类,一是与学生性别、学生年级、学生所属系部等特性相关,称为学生特性;二是与教师性别、教师职称、教师类别等特性相关,称为教师特性;三是与课程类型、班级规模大小、每周课时、连续周数等特性相关,称为课程特性。本研究针对以上特性,提出以下假设:

H1:学生教学评价在学生性别上存在差异

H2:学生教学评价在学生年级上存在差异

H3:学生教学评价在教师性别上存在差异

H4:学生教学评价在教师职称上存在差异

H5:学生教学评价在课程类型上存在差异

H6:学生教学评价在班级规模大小上存在差异

H7:学生教学评价在每周课时数上存在差异

2.2 研究对象的选择

本次研究的数据是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的学生评教数据,学生来自七个系部, 28个专业,65个班级,共2862名学生,其中女生985名,男生1877名,授课教师184人,共讲授427门课程,删除无效数据后,共获得19414条评教数据。学生评教表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一是学生评教定量表,有关教师教学效果方面,主要是针对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方法运用、教学态度、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指标评价,共计16个考核目标,分值为50分。二是学生评教定性表,有关教师在学生心中的满意度方面,如对喜爱课程和教师的排序等,分值为20分。三是开放式回答,没有固定的答案,学生可以自由地对课程或教师的教学进行评论,并对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不计分,只作为部门评教、督导评教、教务评教和院领导评教的参考因素,并对任课教师调整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提出参考意见。学生评教总分为70分。

3 数据分析

本次分析的数据利用了Python软件将评教分表整合成总表,并将学生性别、学生年级、学生所属系部、教师性别、教师职称、教师类别、课程类型、班级大小、每周课时、连续周数等信息进行补充整理,统一输入合并后的excel表格,通过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最终得出结果。

3.1 样本基本情况

样本中,男同学占65.6%,女同学占34.4%;课程类型分为三类,理论课课程占29.3%,理实一体课课程占69.8%,实践课课程占0.9%;学生班级人数,20人以下课程占5.4%,21-50人课程占71.9%,51-70人课程占19.4%,71人以上课程占3.3%;每周课时数分为2课时、4课时、6课时、8课时及以上四种;男教师占36.4%,女教师占63.6%;教师职称分五种,无职称教师占12.0%,初级职称教师占30.4%,中级职称教师占31.0%,副高级职称教师占23.9%,正高级职称教师占2.7%。

3.2 项目分析

经过检验,评估结果检验达到显著(显著性P<0.05),可予以保留。

3.3 信度检验

本研究采用克隆巴赫系数来量化与评价数据的信度。经检验,学生评教数据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916。符合信度要求。

3.4 效度检验

学生评教数据的KMO值为0.981,表明变量之间有共同因素存在。巴特利球形检验的显著性P=0.000<0.05,很适合用于进行因子分析方法。

3.5 显著性分析

3.5.1 学生因素

1)假设H1,按学生性别区分

以学生性别为因子,以学生评价总分为因变量做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如表1,显著性P=0.133>0.05,表明男性学生和女性学生对教师教学评价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假设H2,按学生年级区分

以学生年级为因子,以学生教学评价总分为因变量做单因素ANOVA检验,如表1,显著性P=0.004<0.05,说明不同年级学生对教师教学评价存在显著差异。

3.5.2 教师因素

3)假设H3,按教师性别區分

以任课教师性别为因子,以学生对课堂评价总分为因变量做独立样本t检验,如表1,显著性P=0.669>0.05,说明男教师和女教师在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上并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4)假设H4,按任课教师职称区分

以任课教师职称为因子,以学生教学评价总分为因变量做单因素ANOVA检验,如表1,显著性P=0.754>0.05,说明教师职称在学生对教师教学评价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3.5.3 课程因素

5)假设H5,按课程类型区分

将课程类型分成三类,分别为理论课、理实一体课和实践课三个类别,以三类课程为因子,以学生教学评价总分为因变量做单因素ANOVA检验,如表1,显著性P=0.004<0.05,说明三种类型课程在学生对教师教学评价存在显著差异。

4 结果与说明

4.1 对学生评教有影响的因素

1)假设H2成立,学生教学评价在学生年级上存在差异

通过单因素ANOVA检验,不同年级学生对教师教学评价存在差异,进一步进行LSD检验,如表2,其中一年级与二年级学生评教结果的显著性P=0.001<0.05,说明一年级与二年级学生的评教分数存在显著差异,同时二年级学生的评分普遍高于其他年级,一年级新生可能不太适应大学课堂的节奏和内容,对教学评价分数较低;二年级学生接受专业课学习时,对教师教学的认可度高可能是评分较高的原因。

2)假设H5成立,学生教学评价在课程类型上存在差异

课程类型分为理论课、理实一体课和实践课三种类型,通过单因素ANOVA检验,不同课程类型在学生评教上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通过LSD检验,如表2,理论课与理实一体课的差异较大,显著性P=0.002<0.05,理论课学生评教分较低,理实一体课学生评教分较高,理实一体课教学设计丰富灵活,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可能更加积极,职业学校学生更适应理实一体课程的学习,可能是评分较高的原因。

4.2 对学生评教没有影响的因素

1)假设H1不成立,学生教学评价在学生性别上不存在差异。

2)假设H3不成立,学生教学评价在教师性别上不存在差异。

3)假设H4不成立,学生教学评价在教师职称上不存在差异。

具备高级职称的教师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他们具备长期的理论教学经验及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教学规律掌握得好;中级及以下职称教师教学方式方法新颖灵活,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评教中,教师职称对学生评价不存在差异。学生评教时不关注教师职称,主要来源于直观的感受,说明教师的责任是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才能获得学生的认可。

5 对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

5.1 要有较高的教学热情

教师在授课时投入热情,学生也能够感知教师教学热情,也会更加关注课堂。教师在课堂中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应该充满热情地投入每堂课教学活动之中。第二,老师应该关注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第三,教师应认真设计教学计划,精心准备教案和案例,设置合理课堂活动。第四,教师应在课后对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反思,不断创新教学模式。

5.2 不断提升自身业务知识

熟悉知识结构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师评价优秀的前提。教师应不断更新知识,通过学习网络资源、参加培训和查阅图书来充实自己的知识;多听学生教学评价效果较好的系部老师课程,多和本教研组老师沟通教学方法,以进一步优化课程和教案;教师还应具备心理学知识,要具有耐心爱心及包容心;教师还应学习国家相关教育法规,注重思想理论的学习,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5.3 保持与学生的交流反馈

教师在教学上积极和学生展开交流,尤其是对周课时数较小及授课周数较短的课程,要注意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和知识点掌握程度,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调整。通过课堂上点名提问,让学生更专心于课堂教学内容;当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解答不出来时,教师便可合理指导学生,并改变问题的角度,以增加学生解题的积极性,了解学生认知的缺口和漏洞,进行进一步讲解;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适当的评论和总结,鼓励学生继续进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12〕4号文件,2012-3-16.

[2] 於健.航海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航海教育研究,2014,31(2):1-4.

[3]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Z].国发〔2019〕4号文件,2019-1-24.

[4] 戴璨,苗璐,朱恒,等.非教学因素对高校课堂效果的影响及其启示——基于学生评教数据的实证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7,38(5):72-80.

[5] 龚辉锋.课程因素影响学生评教的实证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35(10):1-6.

【通联编辑:代影】

猜你喜欢

学生评教教学评价
试论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分析与策略研究
残疾大学生评教制度效果和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