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最新进展介绍在组织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2-08-31王燕舞
刘 镕,郑 勇,汪 琳,王燕舞
(武汉大学泰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 武汉 430071;△通讯作者)
组织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它研究正常人体的微细结构及其功能,是其他基础医学课程如病理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等以及临床医学课程的基础。人体组织学是组织学与胚胎学的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最多的是一些显微镜下的图片,存在内容多、描述多、较抽象、难记忆、需将二维转换成三维的抽象思维能力等问题[1,2]。这些特点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和兴趣,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我国医学教育早期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以传授、灌输知识为主的方式[3]。20世纪80年代后开始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先进教学方法,其鼓励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法、讨论式案例教学法和三明治混合式教学法等一些新的教学方法[4,5]。作为医学基础课程的形态学课程,即组织学与胚胎学,其知识的传授不论是传统的线下课堂讲授,还是基于互联网的线上如慕课(MOOCs)或直播等方式[6,7],教师讲授仍然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学习兴趣和对知识探索的热情以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则始终是教学技能培训和教学改革等实践中不变的追求。因此,结合该课程的特点,作者探索改进教学方法、增加知识的鲜活性,尝试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对课本上相关知识点的最新进展的介绍,给学生传授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应该具备与时俱进的思想,要关注知识的前沿进展,明白知识的更新与创新来源于不断的科研实践与发现,以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和对知识探索的热情,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和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的目标[8],现对该教学实践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是在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讲授的整合课程-组织与功能(含人体组织学与人体机能学,授课对象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和人体结构学(含人体解剖学与人体组织学,授课对象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和全球健康专业本科生),以及传统的组织学与胚胎学(授课对象为口腔医学和基础医学专业本科生)课程的医学专业本科生中进行。
1.2 授课内容
课堂授课过程中向学生介绍的某些知识点最新进展包括:①血液一章中红细胞功能的最新研究进展。2021年最新研究发现,红细胞的功能除了传统认识的运输O2和CO2外,红细胞膜上的TLR9结合DNA后可激活固有免疫而导致免疫性贫血[9];②肌组织一章中关于成体心肌干细胞的最新研究进展。最新确定性研究证据表明,成年哺乳动物的心脏内并没有心肌干细胞[10,11],使得曾经靠“发现和证明心肌干细胞的存在”而风光无限的前哈佛终身教授Piero Anversa成为学术界有史以来最大的丑闻[12];③免疫系统一章中关于固有免疫的记忆性的最新进展。最新研究发现,记忆性不是获得性免疫特有的特征,固有免疫也有记忆性[13,14];④关于肾上腺髓质细胞分泌活动的调节的最新进展。最新研究发现,肾上腺髓质细胞的分泌活动除了受胆碱能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的支配,还受迷走神经的调控[15]。课堂上介绍知识点最新进展的方式是简略介绍并附相关文献资料,向学生点明当前知识的更新速度日益加快,要求他们在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时需要与时俱进,多关注前沿进展,同时也激发和鼓励学生培养主动探索新知识的好奇心与自信心。
1.3 调查方法
本次问卷调查使用问卷星制作和生成线上调查问卷,再通过二维码推送给课程的学生群。学生利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线填写调查问卷。问卷星以“微信作答控制(最多参与1次)”防止重复提交。调查活动在2022年上半年完成。
2 结果
2.1 调查结果的基本情况
本次研究共收到295份有效问卷,其中含2020级学生130人,占44.1%,主要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含5年制、5+3学制和8年制);2021级学生165人,占55.9%,包括口腔医学专业(含5年制、5+3学制和8年制)、基础医学专业和公共卫生与全球健康专业。参与学生的专业分布详情见表1,其中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参与调查的百分率为32.9%,为各专业中最低,但因其总人数最多,因此占参与人数的比例却是最高的,占44.0%。其余专业学生的参与率均较高,学生参与调查的总体百分率为48.4%。
表1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2.2 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上介绍知识点最新进展的态度
78%的学生认为教师有必要在课堂上介绍相关知识点的最新进展,并且90.2%的学生表示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介绍知识点最新进展感兴趣;只有3.0%的学生认为教师没有必要在课堂上介绍相关知识点的最新进展,2.0%的学生表示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介绍知识点最新进展不感兴趣(表2)。因此,绝大部分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上介绍知识点最新进展的方式是认可的。
表2 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上介绍知识点最新进展的态度情况
2.3 学生课后对教师提供的知识点最新进展资料的学习情况
对于课堂上教师推荐的相关知识点最新进展的文献资料,课后会去查阅学习的学生占70.2%,但其中每次都会去查阅学习的仅占4.4%;课后会与学生讨论的占76.6%,但其中每次都会讨论的仅占5.8%(表3)。课后完全没有查阅学习过的学生占29.8%,完全不会去讨论的学生占23.4%(表3)。因此,大部分学生会在课后对教师提供的知识点最新进展资料进行查阅学习和讨论。
表3 学生课后对教师提供的知识点最新进展资料的学习情况
2.4 学生从教师在课堂上介绍知识点最新进展中获得的收益分析
65.1%的学生认为教师课堂上介绍知识点的最新进展对他们掌握组织学知识点的帮助较大,74.2%的学生认为教师课堂上介绍知识点的最新进展对激发他们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的帮助较大(表4)。只有4.4%的学生认为教师课堂上介绍知识点的最新进展对他们掌握组织学知识点没有帮助,3.1%的学生认为教师课堂上介绍知识点的最新进展对激发他们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没有帮助(表4)。因此,大部分学生从教师在课堂上介绍知识点最新进展中获得了积极的影响。
表4 学生从教师在课堂上介绍知识点最新进展中获得的收益情况
3 讨论
我校医学专业学生在学习基础医学课程时,其中关于人体组织学的授课一部分是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开设的组织与功能整合课程的组织学部分,一部分是针对口腔医学和基础医学专业学生开设的组织学与胚胎学传统课程,另一部分是针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等开设的人体结构学整合课程的组织学部分。人体组织学的理论授课目前采用的是基于教材内容的教师课堂讲授的方式。但我们知道,在当前知识日新月异的情况下,教材上的知识通常无法做到及时修订与更新。因此,为了在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让学生能够了解当前相关知识的前沿进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作者在其教学实践过程中尝试在其承担的组织学课堂教学内容中引入对相关知识点最新进展的介绍,最后进行了问卷调查以评估该方式的效果。
本研究调查采用的是在学生QQ群或微信群推送消息、手机扫描二维码线上填写问卷的调查方式。可能受学生查看手机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总体参与率不高,只有接近一半(48.4%),其中主要是2020级临床医学的学生参与率只有三成左右。这说明该年级学生参与调查的意愿不高,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他们是在上一个学期学习的组织学内容,第二学期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部分学生对当时的授课已经印象不深了,因此表现为不配合。在参与调查的学生中,78.0%的学生认为这种引入知识点最新进展的教学方式是有必要的,并且90.2%的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这说明大部分学生认可教师的这种教学方式。而且,大部分学生会在课后查阅和学习教师推荐的相关知识点最新进展的文献资料,并与同学进行讨论,这也正好印证了前面他们表示出的态度。尽管有29.8%的学生完全没查阅过教师推荐的文献资料,也有23.4%的学生完全没有与同学讨论过教师推荐的文献资料,说明其中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该方式有必要、也感兴趣,但可能由于时间与精力等的问题未能在课后查阅学习教师推荐的文献资料。95.6%的学生认为这种方式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相应知识点,96.9%的学生认为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的能力。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能够从这种教学方式中受益,达到了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因此,这种教学方式的尝试是成功的,对其他课程的教学实践来说是可借鉴的。
对于在课堂教学内容中引入对相关知识点的最新进展的介绍,这只是教师个人的尝试,对学生来讲也是一种被动式的接收。在将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可以考虑其他方式,比如可以通过安排讨论课的方式就某一知识点让学生主动去查阅和了解它们的前沿进展并展开讨论[16-18],通过这些方式培养学生与时俱进和自主学习能力。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探索和推进,“创新”与“实践”已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元素[3]。如何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的医学形态学教学方式,不断践行和创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实现培养卓越医师的计划将是我们不懈努力的方向[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