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历程及未来路向

2022-08-31刘吕红付俊丽

昭通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抗疫肺炎新冠

刘吕红,付俊丽

(郑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2020年春节来临之际,新冠肺炎疫情侵袭着中国大地,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影响。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开展疫情防控斗争,防止疫情蔓延扩散。在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疫情防控取得了重要成效,获得了成功经验。回顾两年多的实践历程,总结成功经验,探索未来路向,是党在新时代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客观需要,也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必然要求,这对于有效遏制新冠肺炎疫情,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其他国家疫情防控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一、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历程

新冠肺炎疫情是近百年来全球发生的影响范围最广的传染病大流行,是世界面临的一场重大健康危机。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从疫情初现到武汉封城,到疫情大爆发,到武汉解封,再到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实施动态清零政策的转变,这一快速有力的反应,充分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系统总结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不同阶段所采取的策略方针、呈现的疫情防控特点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有利于为下一阶段的疫情防控作出科学的安排。

(一)疫情突发吹响防控哨(2019.12.1-2020.1.23)

这一时期中国遭到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袭击,病毒弥漫在中国各地,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但由于病毒来势之急、传播之快、防控难度之大,短时间内对其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人们轻视了病毒的危害性,疫情逐渐向全国各地蔓延扩散。

此阶段,从发现病患,到确认病原体,再到各地启动应急响应,疫情快速蔓延扩散,患者急剧增加,防控难度加大。2019年12月1日,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出现症状[1],疫情在中国悄然出现。这一时期,疫情呈现三方面的特点:第一,疫情不断扩散升级,具有超常规的速度和传染性,且由于是新发病毒,初期识别难度较大,人们对病毒和疫情认识不足,防控预案缺乏,防护资源不足,防范意识较弱,病患不断增加,截至2020年1月23日,全国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830 例[2]。第二,对疫情的认识从无到有,且日益深入。最初,人们对病毒没有认识,更不了解其危害性。随着武汉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报道,中国通过组织专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初步确认新冠病毒为病原体,对病毒的认识也由以往仅仅停留在“有限人传人”转变为明确病毒出现人传人现象。第三,疫情防控举措由不严格到武汉“封城”、各地启动应急响应,通过交通管制限制人口的流动,防止疫情的进一步扩散。

(二)疫情防控打响阻击战(2020.1.24—2020.4.8)

这一时期党领导人民果断采取措施、勇于战胜病毒,经过全国各方面的积极防控,有效扭转疫情局势,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取得了武汉战“疫”的决定性成果,展示出中国速度和中国力量,全国抗疫取得显著成效。

2020年1月下旬至2020年2月中下旬,从武汉疫情日趋严重,到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这一时期疫情具有感染率高、蔓延迅速的特点,出现了医疗物资供应不足、医院床位紧张、病患未能及时接受有效治疗等问题。面对日益严峻的疫情形势,2月3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要求,“疫情防控要坚持全国一盘棋”[3]6。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武汉的防控举措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武汉市实施分类集中管理,按照“四应”要求,抓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两大环节,切断传染源。二是武汉在原有定点医院的基础上,迅速建成“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主要用于收治重症患者,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床位紧张问题。三是全国各地组建医疗队驰援武汉,推进了紧急救治工作的开展,实现了“人等床”向“床等人”的根本性转变。2月中下旬,疫情局势扭转,新增确诊人数明显减少(图1),累计治愈出院病例首次超过现有确诊数,疫情蔓延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图1 2020年中国境内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

2020年2月下旬至2020年3月中旬,从胶着状态到逐渐改变劣势,并取得阶段性胜利。此阶段,新冠肺炎现有确诊病例越来越少(图2),各地依据自身疫情状况,不同程度地下调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响应级别,表明疫情防控措施逐步显示成效,改变劣势地位,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主要体现在:一是疫情控制取得阶段性胜利。各地进一步落实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策略,根据人口密度和确诊病例,科学判断疫情风险等级,对于高风险地区,坚决贯彻落实“内防扩散、外防输出、严格管控”策略,加上中国强大的社会动员力,新增确诊病例逐渐控制在个位数以内。二是疫情应对力量增强。一方面发挥医院救死扶伤的职能,提高病患治愈率;另一方面重视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调动基层人员积极性,提高疫情应对参与度,构筑起坚固的人民防线。三是逐步推进常态化秩序的恢复。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发展,武汉方舱医院全部休舱,首批援鄂医疗队撤离武汉,分阶段分步骤进行复工复产,逐步恢复常态化社会秩序。

图2 2020年中国境内新冠肺炎现有确诊病例

2020年3月中旬至2020年4月8日,向疫情发起总攻,武汉战“疫”取得决定性成果。这一时期,本土防疫进入收尾冲刺阶段,日新增确诊病例实现零增长,且患者治愈率不断提高,表明武汉疫情取得重大胜利。主要体现在:一是疫情防控策略及时调整。在全国本土疫情扩散基本阻断,境外疫情快速蔓延的情况下,我国开始采取内外兼控策略,将严防输入与反弹作为工作重点。二是推动经济活动“重启”。武汉宣布“解禁”,各地援助医疗队和志愿者们分批离开武汉,企事业单位陆续复工复产,逐步推动经济发展。

(三)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2020.4.9 至今)

这一时期国内疫情零散分布,不时有地区出现小幅反弹,疫情反复延宕,病毒频繁变异,防疫进入常态化阶段。全国坚决贯彻内外兼控策略,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断加强疫苗接种,推动疫情向更好态势发展,为人民营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2020年4月上旬至2020年6月中上旬,“输入性”疫情以及部分国内无症状感染者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图3)。这一阶段,国外疫情疯狂肆虐,境外输入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国内部分地区检测出无症状感染者。对此,党和国家的防控措施主要分为:一是有针对性加强输入性风险防控工作[4]。对入境人员进行严格管控,实施集中隔离观察,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流动,坚决防止境外疫情的输入。二是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对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采取隔离措施,加强核酸检测,保证无症状感染者和潜伏期较长的病例都可以被及时识别和管理,防止国内疫情进一步扩散。

图3 2020年中国境内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

2020年6月中上旬至2020年8月中旬,做好内防反弹工作成为疫情防控的重点(图3)。这一阶段境外输入病例减少,本土病例开始聚集性爆发,如北京新增确诊病例短时间内迅速增加,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响应级别由三级提升到二级[5],各地不断出现零星散发病例。为有效应对疫情,党和政府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举措。一方面,对本土聚集性病例,迅速确认感染源头,采取隔离措施,分区分级管控,做好检测工作,将疫情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保证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另一方面,对少量境外输入病例,继续加强入境管控,对入境人员从入境地到目的地全程严格管理,做好“点对点、人对人”的交接,严防境外病例向国内输入。

2020年8月中旬至2020年12月底,严防境外输入成为疫情防控的重点(图3)。这一阶段,本土疫情基本得到控制,英国、南非等国家出现变异毒株。12月29日,境外输入累计确诊病例4247 例[6],“外防输入”的压力持续增加。党和政府的防控举措主要体现在:一是采取人物同防、闭环管理措施,把疫情堵在国门之外;二是做好监测预警,研判疫情风险,实施精准防控,强化重点环节、重点时段的防控,加强疫情应急处置,力求在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疫情。在党和国家积极防控的同时,我国前三季度经济增速由负转正,国民经济延续稳定恢复态势,社会大局保持稳定[7]。

2020年12月30日以后,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成为当前工作的重点。这一阶段,我国首个新冠疫苗上市[8],但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仍需继续加强内外兼控。疫苗接种是由重点人群到国民全人群的过程,2021年3月20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7495.6 万剂次[9],到2022年1月17日全国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94211.1 万剂次[10],逐渐建立起人群免疫屏障,更好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健康。与此同时,疫情发展态势及其对疫情的认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病毒传播速度更快、感染能力更强、疾病严重度急剧增加。国外变异毒株通过多条传播链不时传入中国境内,多地发现德尔塔病毒和奥密克戎病毒,成为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二是疫情防控举措更加精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部署疫情防控工作,确定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11],2022年全国“两会”强调“动态清零”符合中国实际情况。各地政府发现病毒后,及时采取全链条精准防控举措,快速落实流行病学调查,划定中高风险地区,并迅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对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实行集中隔离,有效遏制了疫情的进一步传播,是中国控制疫情的“法宝”。三是疫情防控成效显著,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12]。

二、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成功经验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党领导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艰辛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新冠肺炎疫情胜利的宝贵经验,既是应对疯狂肆虐病毒的迫切需要,也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现实需要,更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一)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

“沧海横流有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历史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是带领人民攻克艰难险阻、迈向美好生活的中坚力量和政治保证。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威胁着中国人民的生命健康,这既是一次病毒危机,也是党面临的一次大考,更是党坚强领导的有力证明。“消灭疾病,保卫人民的生命和健康,这就是保护世界上最重要的财富和最重要的生产力”[1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强调“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14],“切实尊重每个人的生命价值和尊严”[15]。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心怀人民,与人民齐力战“疫”,既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又不断激发人民的参与权,彰显着党民一心的真情,体现了党民的紧密联系。随着疫情阻击战成果凸显,确保疫情防控劲头不松,标准不减的同时,党迅速统筹部署,发挥“头雁效应”,主导生产生活秩序恢复工作,强化“六稳”举措,落实“六保”任务,实施“动态清零”总方针,加大政策调节力度,不断夺取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胜利。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党的初心使命、价值追求,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目标所在、恒心所在。尽管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的负面冲击,面临的形势严峻复杂,但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保持全球领先地位,经济增长率先实现由负转正,国民经济量增质升,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稳定。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十四五”规划实现良好开局,各方面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就,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信心不断增强,社会大局保持总体稳定。

(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彰显,体现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中国新冠肺炎疫情取得的实效深深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集中体现于“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16],这一优势使得中国在短时之内凝聚人心,集合人力物力财力,形成全民动员、举国之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生动画面。这一优势是党和国家应对风险挑战,克服艰难险阻,成就历史伟业的重要法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央迅速做出反应,在党的科学果断决策下,拥有千万人口的武汉“封城”,14 亿中国人民居家配合,不论是“一省包一市”驰援武汉,还是网格化疫情防控方案;不论是数万医护人员逆行奔赴前线,还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过硬军队;不论是防护物资、检测试剂盒的后备供应,还是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火速完工;不论是党员干部在抗疫一线的英勇奋战,还是科研人员争分夺秒的攻坚“前沿”;不论是新冠肺炎疫苗的有序接种,还是全员核酸检测的快速开展;不论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策略的坚决执行,还是“动态清零”方针的积极维护,无不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战“疫”中国用中国规模、中国速度、中国力量向世人证明,越是艰难困苦,越是危机重重,社会主义制度越能创造奇迹。恩格斯指出:“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17]纵观疫情防控工作,全国上下快速行动,调动各方积极性,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战“疫”,取得了疫情的阶段性胜利,再次证明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所以,只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紧紧依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一定能够汇聚磅礴力量,战胜一切风险挑战,迎来光明前景。

(三)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特质,充分表现了强大的社会动员力

中华民族是具有强大凝聚力、坚韧精神、磅礴力量的民族,中国战“疫”的成功源于人民的团结力量,显于社会的动员力量,胜于民族的凝聚力量。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懂得团结动员人民群众的重要性,并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完善。毛泽东曾说:“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18]。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党和国家坚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凝聚抗疫伟力,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面对疫情,全社会齐心协力共克时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贡献力量拧成一股绳,使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强大社会动员力得到充分彰显。此场疫情大考中,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在于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鼓舞了战“疫”的坚强士气;在于社会团体的团结互助,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健康;在于各行各业的无私奉献,形成了识大体、顾大局的良好氛围;在于民族精神的深厚基础,维系了全社会各民族之间的紧密纽带。中国战“疫”中,中华民族强大的社会动员力显于人民群众的自觉投身之中,组合成中国战“疫”的强大引擎;显于医疗卫生行业的奋力守护之中,开展了从点到线再到面的一系列战“疫”行动;显于全体社会成员对社会发展的关切之中,积极投身加入公益组织和复工复产促进消费的队伍中去。中华民族强大独有的凝聚力量和社会动员的能力是中国战“疫”成功的独特品质,是中国把握危中之机,中华民族面对危机转危为安的独特因素,更是全体中华儿女实现美好生活理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独特法宝。

(四)抓紧抓实抓牢舆论场的方向,准确完整绘制中国战“疫”画卷

战疫情,稳舆情,中国战“疫”成功离不开舆论场的正确引导。人在面对突发疫情时,会不同程度产生焦虑、恐慌心理,需要进行情感宣泄,而舆论场是一种表达途径。因此,做好舆论宣传工作,牢牢把握舆论场的正确方向对于夺取新冠肺炎疫情的胜利至关重要。疫情发生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就作出:“宣传舆论工作要加大力度”“更好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3]9等重要部署,强调在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舆论战线要统筹国际和国内、中央和地方、线上和线下三对场域,本着实事求是、公开透明、准确及时的基本原则,传播战“疫”立场、表达战“疫”观点、宣传战“疫”行动、科普战“疫”常识,准确完整绘制中国战“疫”画卷。从外交部例行记者会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战“疫”声音,到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对疫情进展的实时通报;从国家卫健委对战“疫”数据的每日汇总公布,到各地方卫健委的及时跟进;从传统媒体的线下宣传到网络媒体的线上传播;统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汇聚各方舆论主体,综合各种舆论载体,形成了导向鲜明、层级牢固、效果显著的战“疫”舆论阵地。通过舆论战线的艰苦努力,生命至上的战“疫”立场;集中力量、团结合作、群防群控的战“疫”观点;英勇无畏、冲锋在前、共克时艰的战“疫”行动;勤洗手、常通风、戴口罩的战“疫”常识在社会各方形成强大共识,受到广泛认可,赢得高度赞誉。由此看来,抓紧抓实抓牢舆论场的方向,为中国战“疫”赢得舆论主动权和话语权,准确完整勾勒战疫画面,绘制战“疫”画卷是中国战“疫”成功的重要经验,值得总结之、巩固之、发展之。

(五)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案的应用,切实推进全球守望相助的互动

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在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之时,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独善其身,全球合作抗疫、守望相助才是正路。坚定信心、同舟共济,才是战胜疫情的唯一正确道路[19]。中国在疫情全面爆发的几个月里,我们在奋力自救的同时,世界各国也纷纷向我们施以援手,向我们捐赠口罩、防护服等急需紧缺型疫情防控物资,各国民众、企业以及社会组织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大力支持中国,从“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到“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再到朴实简单的“中国兄弟加油”等话语,无不如雪中送炭般令人心生感恩、倍感温暖。2020年3月底,国内疫情得到基本控制,抗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境外疫情防控的情况却令人担忧。中国坚定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主动与世界各国分享自己的临床治疗经验,同时积极为各国提供医疗援助;向多个国家提供检测试剂盒、口罩、外科手套、药品、防护服、护目镜、呼吸机等医疗防护物资;向有需要的国家派遣医疗专家组;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向全球捐赠中国研发的疫苗,并支持与他国合作生产。“疫苗是战胜疫情和恢复经济的有力武器。”[20]2021年,中国已对外提供了超过20 亿剂新冠疫苗,并继续加强疫苗援助、技术转让、交流培训,支持疫苗知识产权豁免,为全球抗疫贡献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中国所采取的防控措施与分享的抗疫经验不仅保护了本国人民,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展现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疫情面前无孤岛,国际社会必须团结起来,持续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案的落实,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汇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在同舟共济与全球各国的守望相助中彻底战胜疫情。

三、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未来路向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全球性危机,也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回溯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历程,探索疫情防控举措,总结抗疫成功经验,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必然要求,为迎接风险挑战提供重要借鉴。面向未来,必须要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完善国家制度体系、弘扬优秀中国精神、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开展国际抗疫合作,以更好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一)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高防疫工作领导能力

党的领导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大政治优势。党是领导一切工作的,作为疫情防控工作的领导核心,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是战胜新冠病毒,保护人民生命健康的应然逻辑。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为夺取中国战“疫”的胜利,更好维护人民权益,营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迫切需要不断提升党领导防疫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具体来说,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重要基础在基层,因此,疫情防控工作中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这就必须要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和组织建设,在疫情防控中不断强化政治引领,对党员干部进行政治教育和党性锻炼,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确保党组织应对新冠病毒的强大动力;不断强化服务功能,加强疫情防控信息化支撑,构建区域化、网格化、信息化服务中心,提高服务群众的意识,增强党组织应对新冠病毒的服务能力;切实增强保障能力,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领头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动员团体和广大群众参加基层治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增强党组织应对新冠病毒的协调联动能力。在疫情防控斗争中,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优势,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捍卫人民生命健康权,用实际行动树牢人民主体地位,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总之,我们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统一领导的制度优势,筑牢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提升党在基层的组织保障力,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夺取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胜利,积极应对重大风险挑战。

(二)加强国家制度保障,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保障。我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既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也凸显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方面尚存在一些漏洞与不足。加强国家制度保障,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是赢得新冠肺炎疫情胜利,更好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迫切需要。这就要求党和政府从组织领导、人才储备、科技支撑、法制保障等方面继续加以完善。首先,在组织领导方面,要继续加强党中央的统一指挥领导,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疫情防控管理效能,明确总体部署,把应急管理责任精准到位。在常设紧急事务管理部门的基础上,成立政府专门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层级的行动,及时准确调配应急资源,保障医疗物资和生活物资供应,进而不断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其次,在人才储备方面,要加强应急管理学科建设,培养一支政治可靠、作风优良、业务过硬的专业化应急管理队伍。充分发挥国家综合性救援力量,使国家救援队伍、地方救援队伍、专业救援队伍和志愿者队伍相互配合,呈现应急救援的最优结果。再次,在科技支撑方面,要加强科研攻关,强化技术建设,推进自主创新,研发应急管理关键装备,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最后,在法治保障方面,要与现实需求相适应,及时完善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治和应急救援等领域的法律法规,尽快补齐应急管理的短板,为疫情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充足的法律依据。总之,赢得疫情胜利,迎接重大挑战,制度优势是保障。我们应不断加强国家制度建设,促进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提升应对新发传染病疫情的能力,善于运用制度优势应对重大风险挑战和冲击。

(三)弘扬优秀中国精神,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向心力

精神力量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国家繁荣与昌盛的重要思想资源。只有精神上站的住、站的稳,我们才能克服各种困难,使国家立于不败之地,以更好的风貌展现中国形象。优秀中国精神是赢得新冠肺炎疫情胜利,保护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精神动力。疫情中形成的伟大抗疫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力量与担当,是中国精神在抗疫中的生动诠释。疫情下冬奥会的防控举措彰显了人民至上理念,是中国精神的集中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21]。赢得抗疫斗争胜利,迎接重大风险挑战,要不断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通过爱国主义团结起全国人民的抗疫力量,通过改革创新加强科研攻关,提高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守望相助的大爱精神、天下大同的崇高理想,筑起众志成城的精神防线;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人民整体意识和大局意识,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凝聚齐心抗疫的国际力量;要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不畏艰难、全力以赴,汇聚团结抗疫的精神伟力。总之,我们要不断弘扬优秀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强化中国人民责任担当,铸就起众志成城、齐心抗疫的强大精神防线,汇聚起战胜困难的磅礴伟力,更好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四)坚持党对舆情的领导,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

舆论引导是重大突发疫情应急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做好舆论宣传工作、加强舆论正面引导,确保舆论导向正确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所在。可以说,正确的舆论引导有助于消除人们对疫情的错误理解,增强人们的必胜信念,从根本上抓紧抓实抓牢舆论场的方向,更好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因此,在舆论引导中确保导向正确,必须要讲好在党中央领导下各地区取得的疫情防控成效以及抗疫的感人事迹,宣传好在抗击疫情中形成的伟大抗疫精神,引导群众坚定战胜病毒的信心;要普及疫情防控的科学知识,对一些疑难问题安排专业人员解答,消除人们的恐慌心理,用理性平和的心态看待疫情,用科学的手段防控疫情;要提高新闻舆论工作的有效性,加强对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正确解读,坚决打击谣言,对造谣生事者依法惩处,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公众情绪;要加强网络媒体管控,跟踪研判舆情,强化主体责任,做好正面引导,加强监督处置,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要做好疫情灾区的生产、生活以及人文关怀,提高群众应对疫情的信心和底气;要主动回应国际关切,加强与各国的沟通交流,共享信息资源,分享抗疫经验,在国际舆论中占据主动。总之,在疫情防控斗争中,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坚持党对舆论工作的引导,传播好抗疫正能量,弘扬时代主旋律,牢牢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五)开展国际抗疫合作,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坚定不移推进国际抗疫合作,坚定不移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是战胜疫情的人间正道”[22]全面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离不开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离不开世界各国的团结协作。因此,面对重大突发疫情,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既要对本国人民生命健康尽责,又要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与国际社会携手应对这场全球性挑战。首先,要加强国际抗疫合作,主动分享抗疫信息和救治经验,联合开展药物和疫苗研发,并确保其公平分配,共筑多条抗疫防线。其次,要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抗疫中的领导作用,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共享“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疫情防控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对疫情防控能力较弱的国家提供物资和政策方面的援助,为全球疫情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共同维护世界公共卫生安全。再次,要坚持同各国携手建立联防联控网络,集中各国优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加强科研攻关,探讨建立区域公共卫生应急联络机制,快速对疫情变化做出反应,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不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最后,要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实施有效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稳定,保障人民生产生活,减轻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和世界人民的影响,加强国际交往合作,凝聚起共同抗疫的强大力量。总之,面对新冠肺炎这样一场全球性危机,世界各国都应坚持多边主义,加强抗疫合作,分享抗疫经验,携手应对挑战,不断增强战胜病毒的信心,为早日夺取新冠肺炎疫情的最终胜利,共建世界美好家园贡献智慧和力量。

猜你喜欢

抗疫肺炎新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新冠疫苗怎么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聚焦新冠肺炎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