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拟法庭:培养初中生法治意识的有效策略

2022-08-31浙江省平湖市城关中学盖佳健

青少年法治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林某法庭初中生

文/浙江省平湖市城关中学 盖佳健

法治意识的培养是指通过多种手段向学生普及和演绎法律知识,使之养成自觉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行为习惯,由此牢固树立法治信仰。

“模拟法庭”是一项初中生能够参与的创新社会实践活动,是对初中生进行法治意识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模拟法庭活动通过案情分析、角色扮演、法律文书准备、庭审、当庭宣判等环节模拟审判及仲裁的过程,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法治意识教学的实践性教学。其新颖有趣的内容与形式,使学生获得法律知识的同时,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感悟,进而增强法治意识。

一、通过开设模拟法庭培养初中生法治意识的缘起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①《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4年10月29日。这是国家对开展初中生法治教育的指导性要求。从2016年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名称的变化预示着教育政策的调整,国家更加重视法治教育了。同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其中,责任担当表现中包含“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道德与法治”学科八年级法治教育专册教材的内容特点也能反映出,“法治意识”是该学科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

初中生法治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可见一斑,但在开展实际教学时存在着实践困境。在教学实践中,因存在法治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没有专门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教材,教师上课时使用的案例、设计的活动老旧、没有新意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这要求我们必须探索培养初中生法治意识的新途径、新策略。

和传统的法治教育手段相比,模拟法庭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它通过生动的案例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分别扮演特定的角色,完成规定的任务,将被动适应式的学习变为主动式的学习,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去探求新知识,提高学习法治的兴趣,从而增强自身法治素质和法治实践能力。

二、通过开设模拟法庭培养初中生法治意识的实施策略

模拟法庭从准备到实施,按照时间顺序,可分为选择案例主题、设计活动方案、学习专业知识、模拟法庭审判四个阶段。针对这四个阶段,我们可以制定如下实施策略:

(一)选择主题案例,培养学生案例分析能力

选择合适的主题案例是模拟法庭顺利开展的基础。一般来说,可从初中生的生活出发,搜寻他们能从电视新闻、社会见闻中接触到的违法犯罪案件,然后汇集在一起,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反复讨论筛选,之后选择社会典型性强、犯罪事实无争议、能用初中所学法治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的案例,作为模拟法庭的主题案例。

在本文中,以笔者身边发生的真实案例来举例、分析:

某日晚上,犯罪嫌疑人李某(15周岁),因琐事与林某产生纠纷,遂用一个空玻璃瓶打在林某头顶,致林某头部受伤。经鉴定,林某头部伤势属轻伤二级。检察机关认为李某已经构成故意伤害罪,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

这是一个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刑事案件,发生在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因此他们可以更好地将自己代入案件发生的地点、起因、过程和影响等情境中。确定主题案例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对主题案例进行分析,厘清犯罪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法律知识、培养法治意识,为之后模拟法庭活动的开展打好基础。

(二)设计活动方案,培养学生法治活动设计能力

综观国内一些高校的模拟法庭活动,方案设计这部分内容都是交由学生自行完成。而初中生因生活经验不足、法学知识有限,可能无法对模拟法庭活动的方案设计有一个准确的把握。所以,初中生模拟法庭活动的方案设计需要在教师或者法律工作者的指导下完成。以“李某故意伤害林某”这一刑事案件为例,参考该案所在地司法审判操作实践,将模拟法庭按照以下逻辑进行设计,可分为五个环节:法庭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评议和宣判。

法庭席位示意图

根据活动设计方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角色分工,并分成审判组、公诉组、辩护组等,证人、鉴定人等可单独分组,还要为各组安排席次(见上图)。学生分组后,教师要对各组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并引导学生针对案例进行组内讨论。教师在指导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让学生体验法律职业的真实状况①陈进华:《模拟法庭教学方法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培养法治活动设计能力。

此外,在正式“开庭”前需要准备的还有相应的诉讼文书,如起诉书、公诉词、证据目录和说明、辩护词、代理词等,有些法律文书(如起诉状、答辩状等)需按法定程序在庭审前呈递给对方。书写文书对于初中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为此,教师可向当地检察机关借阅一些文案,供学生撰写文书时作为参考。

(三)借助优质资源,帮助学生学习专业法律知识

为提高法治教育的实效性,弥补“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法律专业知识缺乏的短板,可与当地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关进行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社会上的优质法律资源,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帮助学生学习专业法律知识。

在选择主题案例和设计活动方案环节,师生经过讨论后也可求教于法院和检察院的专业人员,听取他们的修改和实施建议。

(四)模拟法庭审判,培养学生应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模拟法庭审判,在几乎真实的情境中,让学生通过学习、思考和整理法治案例,将所思所想所学呈现出来,使隐性知识转变成了显性知识。每个学生都要担任特定的角色,要完成特定的任务,必须运用法律思维进行独立的思考,细致分析案件的构成要件,剖析案件的过程。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形成法治思维,增强其法律知识应用能力。②许步国、王凤民:《关于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探索与研究》,《绥化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有条件的学校,在庭审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准备好服装、道具等,增强活动的仪式感,营造严肃、肃穆的法庭氛围。服装包括审判员法袍3套,公诉人服装2套,辩护人服装1套,法警警服2套。配备桌椅5组,分别设置为书记员席、审判席、公诉席、辩护席、被告席,背景墙要挂国徽。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要求,结合司法审判工作的操作实践经验,模拟法庭制定了相对规范的庭审程序(见下表)。

庭审程序表

在这种“真实”的庭审情境下,参与模拟法庭活动的学生把自己当成了真正的法庭上的一员,而观看的学生也能感受到庄严肃穆的法庭氛围。以“李某故意伤害林某”一案为例,在模拟法庭中担任辩护人的初二年级蒋同学在活动之后说:“虽然检察机关对未成年人有特殊保护的职责,但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坚守道德和法律的底线,这样不仅是在维护法律的尊严,更是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观众初二年级姚同学说:“冲动是魔鬼,遇事的时候要冷静,多换位思考,初中生要知法、懂法、守法、用法,自觉预防违法犯罪。”

综上,模拟法庭活动的有效实施,可以激发学生内心的思考,培养他们用法律思考生活、用法律约束行为的意识和自觉,从而有效提高初中生“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板块教学的效果。当然,更多运用模拟法庭活动培养初中生法治意识的方法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索完善。

猜你喜欢

林某法庭初中生
制作视频网上传播 侵犯隐私被判赔偿
消失在法庭的邦博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美国法庭口译制度研究及启示——以夏威夷州法庭口译为例
法庭不需要煽情的辩护词
谈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上法庭必须戴假发?
真记仇!
为躲避凶犯追赶跳窗自保,却无意误伤幼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