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升陕北农村女性人力资本的路径研究
2022-08-31张珑,李期
张 珑 ,李 期
(1.延安大学 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2.延安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国内学术界的专家学者们在理论、政策、实践等方面围绕如何推进乡村振兴展开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探索。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地域差异性,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普遍不足、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产业发展效益偏低和农民收入增速迟缓,这一状况在陕北黄土高原区表现尤为明显。然而,实现乡村振兴需要依靠农村劳动力的广泛参与,但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主劳动力的大量外流,陕北村落空心化严重,多见为老人、孩子,部分女性留下来照料老小和从事农业劳动,因此农村女性成为陕北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目前该群体正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双重困境,急需连接政府、社会组织和高校等主体,构建教育赋能体系,为当地农村女性增智赋能,以增强陕北农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人力资本支撑。
1 文献回顾
人力资本这一名词起源于经济学。美国经济学家Schultz[1]提出了现代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体现在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身上、以劳动者数量和质量所表示的资本。Becker[2]通过实证分析以说明人力资本与国民收入之间的作用关系,指出个体受教育程度与所获收益呈正相关。
国内学术界对于农村女性人力资本的界定多以舒尔茨的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为出发点,既有全国的整体性研究,也不乏地方的差异性研究。其中全国性的研究主要从政治参与、素质提升和社会支持等方面展开阐述,如汪淳玉、王俊文、郝朝玲和代锋等[3-6]。还有一些地方性的研究,如邱家梅、马慧芳和唐梦柯等[7-9]分别对山东、陕北、甘肃等地农村女性的就业与发展展开分析。
对于教育赋能以提升人力资本的研究方面,李雪芹等[10]认为完善社会组织建设可以促进农村女性非农就业教育。沈彤等[11]针对农村妇女参与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易永平等[12]提出欠发达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应把“扶贫”和“扶智”相结合。陈婉新等[13]从发展型社会救助视角,探寻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实践路径。王墨莼等[14]认为对于农村女性人力资本的教育可以利用“碎片化”教育。
综观已有研究,研究背景多基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研究内容与政策导向有效衔接;还有学者对农村女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加以研判[15],这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针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本的研究和考察还相对匮乏。
2 陕北农村女性就业及教育培训现状
陕北包括陕西省的延安、榆林两个地级市,由于两市区域地理位置毗邻,经济发展结构相似,民间风俗文化相通,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区域经济板块。全境石质山地占总面积的17.5%,北部以风沙草滩区为主,中部以黄土梁峁、沟壑为主,南部以黄土塬沟壑为主。沟壑纵横、地表破碎、条块分割、高低不平,大部分的耕地都在山坡上,农民务农收入水平整体较低。为维持家庭开支,不少农村女性进城务工,但仍有部分女性留守农村。
2.1 样本情况
本次研究中,笔者选取延安市宝塔区东二十里铺村、高峁湾村、裴庄村、枣园村、莫加湾村和吴起县长官庙村,榆林市清涧县楼湾村、刘家俭村和米脂县官庄村等村落作为调查目的地,共发放问卷400 份,收回有效问卷342 份,回收率约为85.5%。在调研过程中,笔者通过入户访谈对多名女性进行个案深度访谈。调查对象是20~50 岁的农村女性,其中31~40 岁的女性占总人数的59.1%,表明农村留守女性年龄结构呈年轻化特征。其中90.6%的女性已经婚配,而离婚和丧偶的女性仅占2.4%,说明其婚姻相对稳定。该群体的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学历水平相对较低,见表1。
表1 样本基本特征描述
2.2 就业及培训现状
2.2.1 就业空间狭窄,工资水平较低
由于陕北整体经济发展速度迟缓,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因此仅有5%的女性从事农业生产工作,37%的农村女性没有工作,职业选择空间相对狭小。27%的女性选择了个体经营,多以开私人饭店、小型超市、五金建材店铺、装饰装潢店铺和幼儿托管所等为主,如图1 所示。
图1 陕北农村女性的职业类型
调查显示,陕北农村地区的女性工资收入普遍较低,报酬特征为“顶端窄、底端宽”。75%的女性工资水平处于每月3 500 元及以下,其中没有工资的女性占37%。处于3 500~5 500 元这一工资水平的女性占比20%,而处于5 500 元以上的女性仅占5%,如图2 所示。由于目前陕北农村家庭空心化较为严重,女性年龄结构较为年轻,婚配后常承担起生育抚育任务,家庭收入主要依赖男性外出务工,经济压力普遍较大。
图2 陕北农村女性的工资水平
2.2.2 就业期待与就业实践存在巨大反差
面对“是否想提高自己的能力以提升家庭经济水平”的问题,有71.3%的女性选择“是”。然而,在对于未来有无工作规划的五个程度选项上,却只有10%的女性认为自己有一定的想法和计划,如图3 所示。由于很多农村女性会有复杂又矛盾的心路历程,渴望打破自己的困境,但薄弱的知识技能和残酷的就业现实让她们裹足不前。
图3 陕北农村女性是否规划过未来的工作
2.3 教育培训需求远高于供给
陕北农村女性受教育培训的只占36.8%,有82.9%的女性愿意参与教育培训。在“您或您的家人当前受过哪些教育帮扶”的问题上,普及率最高的是有关贫困学子帮扶的项目,占比66%,这从侧面也反映出有关农业生产的实用技能培训相对较少,见表2。在个案访谈过程中,Y 村的一位女性谈到:“这个培训不太常见,有的话咱们肯定积极报名培训,提升点文化水平,还能辅导小孩的作业。”
表2 教育帮扶接受情况
2.4 教育培训缺乏有效组织,实效性不足
在“开展教育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中,“没人管”选项的响应率占到33%,比例为最高,“不方便”选项的响应率则占29%,如图4 如示。这说明政府部门开展的相关培训组织化程度低,规范性不足,参与度不高。对于农村女性的困境,需要政府及群团组织积极回应,并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的职业培训。还有19%的女性认为“培训内容不切实际”,表明农村女性确实存在培训需求,但相关部门并没有进行精细化的需求评估,造成需求和供给之间严重的扭曲错位。这既是对资源的浪费,也对作为需求方的农村女性就业培训带来负面强化的可能性。
图4 教育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没接受培训的原因这一问题上,反馈最多的选项分别是“没时间参加”和“不知哪儿有培训”,各占64%和60%,如图5 所示。尽管部分农村女性没有工作,但其需要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来照料家庭。大部分女性对于培训的相关情况了解甚少,因此政府部门在组织教育培训、就业培训的时间和地点上应当更加灵活,而目前的培训宣传力度微弱,教育培训的实效性较差。
图5 没接受培训的原因
3 陕北农村女性就业及教育培训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由以上论述可知,陕北农村女性人力资本开发不容乐观,制约当地女性发展的因素是多元的,受到主观与客观、大环境与小环境等多方面影响和冲击。
3.1 经济发展滞后,就业及培训供需失衡
陕北革命老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速缓慢,就业结构不合理。而农村女性群体更难以获得就业机会,容易成为边缘群体。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农村女性在就业市场上多为被动选择,受教育程度低和技能培训缺乏是制约其就业的重要因素。在对建材市场一位女性的访谈中,受访者说:“我只是帮我丈夫招呼招呼顾客,我不会装修技术,只能是在家里带孩子,平常看看店。”大部分陕北农村女性的基本情况是“先天教育不足,后天职业教育匮乏”。在偏远的农村地区,封建思想和传统性别分工模式不仅造成了社会对农村女性的歧视,也束缚了其自我意识。即使农村女性想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也无处表达自身的诉求,也没有相关部门对其需求进行积极的评估。
3.2 教育扶贫政策不完善,地方政府整合教育资源能力欠佳
一方面,教育扶贫政策不完善,教育培训配套服务不健全。由于教育培训的队伍难以壮大,社会资本难以融入,当地政府对于农村女性的就业及培训关注度不高,难以在农村展开系统化的教育赋能培训。陕北乡镇社会服务发展滞后,抚养老人和小孩的重任使得农村女性少有空闲时间,加上宣传不到位,导致教育培训鲜少有人参与。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对教育资源的筹措和整合不充分,缺乏专业的社会组织来运作,对基本需求的评估、反馈等严重不足,导致在教育资源信息化、可操作化、可及性等方面还很匮乏。
3.3 现有教育培训缺乏现实关照,未激活其教育赋能功能
陕北农村现有职业教育培训针对性不足。不少村落缺乏经验,难以通过层层组织安排将培训计划落到实处。还有不少地区的教育培训流于形式,热衷于打造“工作亮点”,欠缺对教育培训本身的关注。农村女性在生活成本逐渐增加和家庭收支入不敷出的情况下,难以利用培训进行积极的心理赋能和技术赋能,从而出现较高的就业期望与摇摆不定的就业意愿之间的矛盾。教育培训和赋能需要从长期来考量其成本和收益,要取得实效,往往需要较多的前期资源投入,并且要求培训政策、培训场地、培训教师、培训内容和培训反馈等各个环节有效衔接。并且在培训之前,只有对培训对象给予客观评估之后,按照需求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内容,后期才可能产出好的教育培训成效。
4 提升陕北农村女性人力资本的路径
教育赋能对于提升陕北农村女性的人力资本有着重大作用和深远意义,故尝试提出以下建议。
4.1 加快陕北地区经济发展,拓展本土教育资源
陕北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农村女性群体生存和发展面临较多制约,就业空间有限。人才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现有人员的科学化、职业化培训将进一步加强经济的活力和韧性。要提高农村女性的人力资本,一方面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对教育赋能政策的倾斜,吸引多元力量加盟,筹措教育赋能项目资金,拓展教育资源供给;另一方面,引入社会组织以促进教育赋能的协调性、专业性,壮大教育培训的志愿者队伍,为开展教育赋能提供人才队伍保障。
4.2 依托现代化乡村治理模式,提升教育赋能成效
教育赋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包括政府、群团组织、社区、志愿者、社会工作者及教育培训机构等多方力量和资源。这个过程必须和乡村治理有效结合才能焕发生机。陕北农村家庭目前出现了明显的异质性,地缘关系在逐渐弱化。为保证教育赋能长期展开,应创新乡村治理模式,提高女性政治参与度。在优势视角下,形成学习互助小组,激励学习热情,从而提升教育培训成效。
4.3 构建网络化、组织化和在地化的教育赋能体系
陕北地区可调配的教育资源相对有限,亟需整合资源并构建网络化、组织化和在地化的教育赋能体系。“互联网+”模式可以节省组织成本,尽快推动教育赋能的落地实施。成立乡镇间网络培训群组,扩大受培训女性的交流平台,在加强女性归属感和成就感的同时,也更有利于赋能体系的组织化、在地化构建。基于部分农村女性没时间参加培训的现状,教育培训、就业培训的设计应当更加灵活,依托“互联网+”、数字时代下的数字乡村建设,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协同开展,形成无缝隙教育赋能体系。
4.4 对接地方高校,创建教育赋能的智囊团
利用延安大学、榆林学院、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榆林职业技术学院和各县职业教育中心等丰富的教育资源,为教育赋能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政府、高校与社会组织三方分工明确,共同成为教育赋能模式的驱动力量。高校依托政府和社会组织下沉教育资源,与相关部门开展系统谋划,培训内容对接女性需求。此外,需积极开展地方试点工作,保证培训方法、培训内容接地气,让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4.5 注重陕北女性在传统文化和技艺传承中的作用
陕北农村女性身受陕北深厚文化的熏陶,既潜藏着强大的自然劳动能力,又有着勤劳、坚毅的品格,有着特殊的文化特质,不能只把她们作为纯自然的劳动力来加以开发,而应当重视其人文特性。对陕北农村女性人力资源进行开发,使当地女性成为传统文化技艺的传播者、传承者的这一举措具有重大意义,对有就业意愿的农村女性通过宣传平台、小程序等,与文化领头人、乡村文化合作社建立交流学习的关系。运用各地分散的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可以遵循地域就近原则或者自愿选择某种或多种传统技艺,以传统的学习方式或通过新型的网络渠道学习制作技艺,挖掘、传承陕北县域文化资源,打造农村女性为发展主力的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在解决当地女性就业的同时实现县域传统文化技艺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
“十四五”时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阶段,需要将脱贫攻坚的伟大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陕北农村地区在脱贫攻坚任务完成之后仍将面临长期艰巨的发展难题。挖掘、培育、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是农村发展的关键,教育赋能为提升陕北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水平从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可行路径,但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