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要素价格上升与制造业出口的影响探究:基于效率效应和质量效应视角

2022-08-31肖唯楚

中国市场 2022年23期
关键词:门限生产率要素

肖唯楚

(中共宜昌市委党校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室,湖北 宜昌 443000)

长期以来,中国凭借充裕、低廉的劳动要素价格资源,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通过低端要素禀赋的外贸发展模式在国际贸易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实现了经济跨越式发展。然而,随着人口结构转型,“人口红利”时代结束,“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蔡昉,2010),劳动要素价格的上升已成为不可扭转的趋势。这不仅给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同时削弱了出口企业的价格优势,使我国的出口贸易面临巨大挑战。深入研究劳动要素价格与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为理性应对劳动要素价格上升、探索出口贸易转型升级之路提供了新的思路。

1 研究设计

1.1 计量模型设定

根据上述假设,构建本文的计量模型如下:

=+++

(1)

式(1)中,代表企业,代表年份,其中,被解释变量为企业出口质量,解释变量为企业劳动要素价格,控制变量集包括企业年龄()、企业规模()、融资约束()、资本劳动比()、出口规模()、竞争程度()、全要素生产率()。为常数项,表示随机扰动项。

1.2 变量说明

被解释变量为企业出口规模()。企业出口规模定义为出口交货值与企业销售总收入比值取对数。

核心解释变量为劳动要素价格():本文采用企业的劳动要素价格来衡量,测算方式为本年应付职工薪酬与从业人数的比值取对数。

中间变量包括:全要素生产率()采用ln(工业总产值/从业人数)-资本贡献度×ln(固定资产规模/从业人数)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其中资本贡献度取值为1/3。关于出口质量(),本文参考施炳展(2014)和Fan 等(2015)的方法。

2 实证结果及分析

2.1 基准回归和稳健性检验

表1中第1~3列均为主效应分析,只包含了解释变量劳动要素价格和被解释变量企业出口规模,回归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回归结果显示劳动要素价格与企业出口规模正相关。依次加入企业层面控制变量和行业层面控制变量,多层次变量的加入削弱了遗漏变量对回归结果造成的影响,加入控制变量后的回归结果均显著为正,与主效应保持一致。

第4~6列为出口规模的稳健性分析结果:一是为进一步证明劳动要素价格与出口规模间关系的稳定性,第4列将出口规模基准回归中的解释变量替换为单位劳动要素价格;二是第5列将劳动要素价格的衡量指标替换为相对劳动要素价格,回归结果均显著为正,支持前述结论;三是鉴于本文探讨劳动要素价格对企业出口规模的影响,而企业出口规模大小本身在两者关系间就必然存在差异,因此,第6列选取出口额占销售额之比超过50%的企业样本。

表1 基准回归和稳健性检验

2.2 效率中介效应检验

许多关于劳动要素价格的研究中也都强调了劳动生产率的重要作用(蔡昉,2007;都阳等,2009)。但基于劳动生产率视角去考察劳动要素价格对出口的影响,考虑到我国已经向效率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现实,全要素生产率相比劳动生产率能更全面地体现出劳动要素价格对出口的影响机制。

本文建立式(2)~式(4)以检验企业生产率的中介效应:

=+∑+

(2)

=+∑+

(3)

='++∑+

(4)

表2第1列中系数为正,表明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总效应为正相关。第2列的系数和第3列的系数分别为正和负,表明解释变量与

中介变量呈正相关关系,但在控制了解释变量的影响后中介变量与被解释变量负相关,的符号为负,与的符号相反,具有遮掩效应。同时,使用GMM法下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具体结果如表2第4~5列所示,遮掩效应仍然显著。

该结果验证了劳动要素价格通过全要素生产率这一间接路径对企业出口的“量”产生影响,只不过劳动要素价格上升将通过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出口的“量”产生抑制作用。全要素生产率在劳动要素价格和出口的“量”之间的遮掩效应可能是由于企业的产品质量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当劳动要素价格上升倒逼企业生产率提升后,产品质量也会逐步提升,当企业出口质量仍然处在中低质量水平区间内时,出口规模不仅不会扩大,反而由于产品质量提升过程中对技术研发、营运投入等活动占用较多企业资源对出口规模造成消极的影响。

表2 效率效应检验

续表

2.3 质量门槛效应检验

进一步考虑出口质量和企业生产率之间的关联性,采用门限回归模型,以探讨出口的“质”如何影响劳动要素价格与出口的“量”之间的关系,或者说,随着出口质量水平的变化,劳动要素价格上升对出口的“量”的影响是否会发生变化。

出口质量单一门限和双重门限检验的值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三重门限检验的P值未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由此确定本模型为双重门限模型。

模型形式如下:

=(<)+(<<)+(>)

(5)

研究结果显示,劳动要素价格对出口的“量”的影响存在基于出口的“质”的门限特征,表3为基于式(5)的门限回归结果:其一,第1列的劳动要素价格系数值为0.144,表明出口质量并不影响劳动要素价格上升对企业出口数量的促进作用,表中的关注重点为M1、M2和M3,为中心化处理后的生产率与劳动要素价格的交互项,分别代表(0,0.482)、(0.482,0.642)以及(0.642,1)的出口质量区间内生产率对劳动要素价格和出口数量间关系的影响,三个区间交互项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118、-0.090和-0.036。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出口质量水平的提升,回归系数的绝对值在不断缩小,且变化幅度较大,说明出口的“质”能够对全要素生产率在劳动要素价格和出口的“量”之间的影响产生积极的作用。其二,第2列将门槛效应模型中的劳动要素价格指标替换为单位劳动要素价格进行稳健性分析,三个质量区间的交互项回归系数绝对值同样呈现出缩小的趋势。

3 对策建议

其一,面对当前劳动要素价格上涨的压力,建立在廉价劳动要素价格基础上的外向型经济模式亟须转变,应该意识到劳动要素价格上升在中长期内的积极作用,并尽可能使其积极作用发挥到最大程度。其二,企业要加大知识资本和技术资本的投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企业自主研发创新双管齐下,通过技术创新等手段提高企业生产率,在提升出口的“质”的基础上,使企业生产率在劳动要素价格与企业出口的“量”间发挥积极的影响。

表3 门限回归结果

猜你喜欢

门限生产率要素
中国城市土地生产率TOP30
基于规则的HEV逻辑门限控制策略
地方债对经济增长的门限效应及地区差异研究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随机失效门限下指数退化轨道模型的分析与应用
国外技术授权、研发创新与企业生产率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关于机床生产率设计的探讨
也谈做人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