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阈下四川川陕革命老区农旅产业融合路径研究
——以广元月坝为例
2022-08-31蔡文春
蔡文春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数字经济学院,四川 广元 628017)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产业振兴是乡村 振兴的物质基础,也是乡村振兴的首要目标。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乡村产业体系成了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内容和举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也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四川川陕革命老区是川陕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巴中、广元、达州、南充、绵阳五市。该区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是全省农产品主要生产地区之一。推进农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该地区的振兴起着重要作用。
1 研究区概况
月坝村隶属川陕革命老区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白朝乡,四面环山,平均海拔1400 m,形似满月,皓月当空时大如簸箕,传说这里离月亮最近,故称其为月坝。该村拥有高山湿地,森林覆盖率高达94%,中间一马平川,是理想的森林疗愈之地。1000多人口,耕地不到140 hm,曾因地理位置偏远,青壮劳力多外出务工成了“空心村”。当地曾将200 hm湿地改造成陆地蔬菜基地,试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终因距离市区远,运输成本高,加上适合种植的品种少,附加值低而荒废。后经多方探索规划,依托村内独特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投资28亿元将月坝打造成“蜀道花前月下”康养小镇,走出了一条“游古村、览明月、探溶洞、踏清流、享田园”的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因特色鲜明已获得“2019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家森林乡村”“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示范村”“四川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多个荣誉称号。作为案例分析地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2 月坝“蜀道花前月下”项目简介
项目由四川长相守康养服务有限公司总投资28亿元,实施总面积近333.33 hm,总建筑面积约200000 m。位于剑门蜀道旅游环线,南距国家5A级旅游景区剑门关23 km,北与4A级景区昭化古城相距35 km。游剑门-逛古城-住月坝,三大景区功能互补,形成了功能较为完善的旅游环线。围绕“健康、运动、休闲、养生”四大主题,精心设计了山居休闲、运动疗养、耕读研学、亲水漫步、拓展露营、登山望远等康养度假产品。项目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唤回了”昔日外出务工的农民,带动了当地产业融合发展,昔日的“空心村”焕发了勃勃生机,促成了月坝“村”向月坝康养“镇”的成功转变。
3 月坝农旅产业融合路径探索
一般学界认为农业和旅游业融合路径主要表现在资源、技术、市场与功能四个方面。在融合发展中,各种融合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互相作用、共同推动,只是某方面占主导因素,作用更为突出而已,形成了月坝“蜀道花前月下”农旅产业融合示意图,具体见图1。
图1 月坝“蜀道花前月下”农旅产业融合示意图
3.1 资源融合路径
资源融合路径指相关产业以资源的形式融入到旅游业的发展中,在农旅产业的融合过程中,农业以其农业生产活动、农田景观、乡土风情风貌、特色农产品等为旅游资源,与传统旅游资源紧密融合发展,拓展延伸产业发展路径和空间,提升农业附加值,形成现代化观光旅游产业链。
月坝地处深山,远离大城市的喧嚣,气候四季分明,空气质量优良,高山湿地、湖光山色风景旖旎,是休闲度假、商务洽谈、疗养娱乐的理想去处。仅仅依靠传统旅游景点无法吸引更多游客,且游客逗留时间短,往往以一日游为主,经济效益差,产业链各个环节关联性不强。在制定农旅产业融合策略时应充分考虑到资源的有效融合,延伸拓展产业链,提升产业链附加值,即走资源融合路径。月坝依托高山湿地优美的自然生态,以山、谷、园、林、湖为底色,打造了黄蛟山郊野公园、桃园休闲农庄、湿地花海公园、近月湖生态公园、九曲花街、环湖亲水栈道等景观,形成特色鲜明的观光旅游产业链。
月坝资源融合并非简单的生搬硬套和移木嫁接。其突出特点是以充分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为出发点,运用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使得旅游产品具有示范推广价值,提高旅游观光的趣味性,体现了技术融合路径的本质和要求。
3.2 技术融合路径
技术融合路径主要是通过农业现代化技术开发更多高旅游附加值的农产品和农事活动,如良种培育、作物新式栽培、节水型灌溉,这种融合不仅仅关注生产效率,也注重健康、可持续,充分发挥了现代农业的示范推广作用。
月坝认识到传统农业生产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低,不利于产业链的有效延伸,多方探索现代化技术的融入,促进旅游业和产业在资源整合、市场开拓、运营管理、项目建设等领域融合发展。以现代化技术为产业融合点构建农旅融合的技术路径。月坝通过现代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优化种植养殖品种,促进生态康养旅游、食用菌、林下种植养殖等多种产业的融合发展。现已形成年产3000 t鲜香菇的香菇产业园,33 hm食用菌产业园,13.33 hm灵芝产业园,67 hm桃园,467 hm高山露地蔬菜园,生猪、黄羊等养殖大户20余户。同时,注重品牌塑造,注册了“月坝”商标,旗下有月坝灵芝、月坝三只耳、月坝蜂蜜等特色农产品,让游客吃得舒心,买得放心。围绕农产品生产、食品加工、观光农业、生物能源、商贸、物流、农科展示、农用机械、电子商务等,形成了以月坝灵芝、月坝三只耳、月坝蜂蜜等农产品为特色的种植养殖业产业链。
3.3 市场融合路径
伴随资源融合和技术融合,产生新的旅游产品,面临新的市场需求,旅游业和农业最终走向市场融合,共享市场需求。
市场融合是产业融合的高级形态,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农户等多方社会力量协力支撑。月坝积极探索“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农户主导”的商业运作模式,与香菇种植大户、“跑山鸡”、“跑山猪”养殖大户签订订单式合作协议,在确保品质优良、环境优美的前提下定量包销产品,既保证康养小镇游客和业主吃上有机、生态的农副产品,又将极大地支持当地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
月坝积极构建完善的乡村旅游产品的供销体系,修整农贸集市、老街商铺,建成休闲商业街,精心挑选本地特色鲜明的农产品,展示民俗文化产品、手工艺品,促进电子商务化进程,打破农业和旅游消费界限,同台售卖农产品和旅游产品,实现农旅产业共享客源市场。让农村成为游客的消费市场,游客就是本地农产品的消费者,农旅产业互利共赢,促成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的持续健康发展。
月坝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示范建设成果吸引了川内外多个公务考察团前来观摩学习,进一步宣传了月坝,提升了月坝品牌知名度,同时也蕴含着各种商机,现代农业商务旅游必将兴。
3.4 功能融合路径
农业具有食品安全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与生态功能,月坝为促进产业链的有序衔接,积极探索,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积极促进现代农业创新体系与农村科技支撑服务体系的建设,探索高效农业、设施农业、创意农业的有效发展模式,在发挥农业保障食物、供给原料、解决就业等传统功能的前提下,深挖农业的社会功能、文化功能,与旅游业深度融合。
开展农业观光和乡村农事体验旅游,打造特色鲜明的游、劳、学产业链。月坝流转梯田开发农业教育体验项目,利用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打造高山有机稻米基地,建成四库书院、青少年研学基地、拓展营地,提供农业观光、乡村农事体验、耕读研学、现代科技展示等多种旅游产品,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与展示现代科技在这里“相遇”,撞击出不一样的“火花”,给“不知稼穑”的青少年儿童提供体验农耕、感受农趣,理解“粒粒皆辛苦”的科普教育,培养青年一代勤俭节约、勤劳踏实的优秀品质,这也是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内容。
紧扣“亲近自然、敬畏自然”打造健康活泼热情向上的休闲产业链。月坝规划了儿童乐园、半山运动公园、自行车运动俱乐部、瑜伽馆、露天音乐广场、房车营地、露天营地、休闲商业街等配套项目,让游客在运动保健中亲近大自然,体验“离月亮最近”的人文美景。这一系列农业保健疗养旅游产品、农业文化传承平台的打造,让游客走进新农村、了解新农业、尊重新农民,有效推动了城乡协调、和谐融洽良好社会氛围的构筑。
4 月坝农旅融合保障层面路径分析
前面分析的四种农旅融合路径催生新的旅游业态和旅游产品,而“政府政策支持+企业投资保障+农户积极学习”的融合路径构成了月坝新业态、新品种有力的保障体系。
4.1 政府支持,引进社会资金
老区各级政府积极引导,与多家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订单合作,积极引进社会资金,获得四川长相守康养服务有限公司总投资28亿元,有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4.2 人才保障,引进各类复合型人才
在人才保障方面,积极引进“农业+旅游业”优秀复合型人才,同时引进人才与培训当地农户并行,努力实现传统农民向具有现代化经营服务理念新农民的蜕变,这是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要求和必然结果。
5 结论与讨论
月坝“蜀道花前月下”是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产物,资源融合、技术融合、市场融合与功能融合构成了其融合路径,“政府政策支持+企业投资保障+农户积极学习”的融合路径构成了月坝新业态、新品种有力的保障体系。
在各种融合路径互相作用、共同推动下,月坝成功构筑了围绕农业和旅游业有机融合的五大产业链:一是依托山、谷、园、林、湖旅游资源,打造各类旅游园区,形成观光旅游产业链;二是以月坝灵芝、月坝三只耳、月坝蜂蜜等农产品为特色的种植养殖业产业链;三是流转梯田,利用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开展农业观光和乡村农事体验旅游,形成特色鲜明的游、劳、学产业链;四是紧扣“亲近自然、敬畏自然”打造健康活泼热情向上的休闲产业链;五是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这五个产业链相互影响、相互支撑,形成了月坝特色鲜明的农旅融合产业集群(见图1)。
月坝在继续推进、完善基础设施的前提下,需要进一步丰富特色旅游要素,挖掘山歌、唢呐、采莲船等民俗文化,突出亮点,增强旅游标识品牌,采用多种新媒体营销手段,更好地推广宣传本地特色。在开发过程中,需要继续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一方面在农业研发、监测、畜种驯化养殖、优良品种培育等方面下功夫,推进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另一方面需要广泛采用太阳能发电、中水循环利用等环保技术,确保月坝“离月亮最近”的纯净静谧、生态自然之美。真正实现乡村生态振兴与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协调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