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民用航空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2022-08-30杜玉杰术守喜
杜玉杰 术守喜
(滨州学院飞行学院 山东滨州 256603)
通用航空与运输航空被称为民用航空的“一体两翼”,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1]。上、下游产业涉及飞机制造、航空公司运营、机场建设与管理,以及采购、融资、租赁和保险等方面,孕育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在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内需结构改善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2]。
2012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大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力度,大力发展通用航空[3]。同时,提出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加大飞行、机务、空管等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强化民航院校行业特色,鼓励有条件的非民航直属院校和教育机构培养民航专业人才,同时,指出发展民航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民用航空产业将是我国下一轮产业升级的新亮点,属于国家政策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018年11月,民航局出台的《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行动纲要》指出,加强民航专业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改革创新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4]。
长期以来,民用航空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由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等民航局直属院校开展。随着我国航空业的快速发展,人才供给数量已远不能满足需要。
在该背景下,2006年滨州学院在全国地方高校设置了第一个飞行技术专业,填补了山东省专业设置空白,开始培养民航专业人才。之后,陆续开设了空中乘务、直升机驾驶技术、定翼机驾驶技术等专科专业,与北京广慧金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展航空人才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共同探索与实践,按照“双校园、两段式、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了一条校企共同实施民用航空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1 现阶段民用航空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1 民用航空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缺口大,但是供给度严重不足
长期以来,民用航空技术应用型人才主要由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等民航局直属院校培养,地方高校和培训机构参与较少。随着我国航空业的快速发展,人才供给数量已远不能满足需要。
1.2 人才培养标准与行业需求的契合度不够
近年来,由于政策方面的支持,部分非民航局直属院校开始进入民用航空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领域,但由于航空人才培养具有行业壁垒,这些高校普遍存在行业需求调研不充分、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思路不够清晰、人才培养标准与行业需求存在脱节等问题,不能很好满足行业发展需要。
1.3 政府、行业机构和航空企业对于民用航空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支持度不够
民用航空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发挥学校和航空企业的育人双主体作用[5],需要政校行企的四方协同,但是目前却是学校单打独斗居多。存在如下问题:政府部门政策、经费支持不够;行业协会指导、资源协调不足;校企合作流于形式,签署协议多,有效合作少;校企合作各自为政、衔接不畅,合作目标不够明确,质量监控不够完善,校企深度协同不够。
2 解决问题的探索与实践
2.1 结合行业标准,科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深度融合培养标准和企业需求
将“专业建设融合行业标准,学历教育对接岗位技能”的培养理念贯穿民用航空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全过程,对照中国民航CCAR标准,结合新时代航空产业人才需求,政校行企(民航主管部门、高等学校、行业训练机构、民航企业)四方共同确定培养标准。
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对于飞行、机务、乘务等专业,全面构建“双校园(学校、企业)、两段式(2年+1年)、双证融通(学历证、岗位资格证)”的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将企业职业技能培养等育人作用充分发挥,让学生通过校内外两个校园、两段学习经历,实现学历证书和岗位资格证书的双证融通,将职前与职后教育有机结合,真正实现校企人才供需的无缝对接。
图1 “双校园、两段式、双证融通”的培养模式
2.2 优化课程体系,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无缝对接学历教育与岗位技能
按照岗位资格的内涵要求,制订课程标准和评价体系。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模块化设置理论、实践和素质扩展等课程。建立“四进”机制,实行企业设备进校、企业工程师进课堂、企业案例进课程和企业文化进教室。
2.2.1 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开展“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改革,从航空企业引入实际的工作任务和案例,强化学历和职业教育的结合,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做合一”工学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法,增加师生互动,注重学生知识的构建和生成,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2.2.2 改革考核方法和手段,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考核
加强与国内外民航行业协会、美国UND、加拿大Cargair 等航校紧密合作,借鉴行业岗位资格证的考试要求和方法,改革各专业课程的考试。通过学生在课堂讨论、角色扮演、模拟飞行、情景体验、回答问题等多方面的表现,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考核,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7]。
2.2.3 坚持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实行学生双导师制
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坚持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实施学生导师制,给每名学员安排两名导师(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校内导师全面负责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职业生涯规划(包含思想、品德、生活、心理、学习、就业等方面)的制定与实施,并对学生予以有效的引导、指导,并指导学生的科研活动和毕业论文。校外导师主要负责学生实践环节的指导、职业素养的养成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2.3 构建“三大层次”“七大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进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构建“三大层次(基础实践层次、专业实践层次、综合实践层次)、七大模块(职业技能训练模块、职业素养训练模块、实验教学模块、社会实践模块、实习实训模块、职业训练模块、科研训练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以提高职业素养为目的,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传授知识、提升素质、面向一线,协调发展为原则,由学校、航空公司、国外航校或训练机构共同参与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与实践课程设计。在原来基础上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专业实践教学必要的学分与学时。积极吸纳行业、企业参与,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努力建成多个具有示范作用的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和管理体系,提高实验教学、实习实训、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
2.4 内培外引、专兼结合,打造行业认可、校企互聘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团队
实施“人才强院”工程,注重师资的引进、聘任、培养和提高,强化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学历教育或学位教育,提高教师的学历、学位层次;通过访学进修,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通过海外培训,提高教师的国际化视野;通过飞行体验或私照培训,提高理论教师的实践水平;通过顶岗锻炼,丰富教师的实践阅历;通过教研室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通过行业培训,使教师考取民航行业资质。
将行业作风融入师德师风建设,整合校内外人才资源,建设“校企互聘”的专业人才队伍。与企业签订协议互派人员到对方挂职锻炼,航空企业通过专家进课堂、管学生、兼管理,担任专业建设带头人、兼职教授等方式提升理论水平(见图2)。实现航空公司、国外航校、学校三家师资力量的相互沟通、相互配合,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具有国际水准、行业认可的“双师”素质教师团队,实现具有民航行业资质的教师占75%以上。
图2 师资队伍建设路径
2.5 分工负责,各司其职,构建四方深度协同育人机制
充分发挥高等学校、行业训练机构、航空企业和行业主管部门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分工负责,各司其职,构建政校行企四方深度协同的育人机制。四方实行方案共定、标准共制、任务共担、学生共管、实验室共建,形成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合作育人格局(见图3)。
图3 校企深度协同育人机制
集聚融合校内外资源,优化校企办学模式,建设“校企共建、校企共管、校企共享”的实践教学基地与资格证鉴定考试中心,通过企业和学校资金、设备、航材的双投入,高质量建设、管理综合实训基地、执照考点和培训机构,实现优势互补、利益双赢和资源效能最大化,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6 面向民航产业,共建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增强服务行业能力
面向民航产业,瞄准产业发展重大(重点)问题,以解决战略性关键技术为目标,共建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以航空为特色的跨学科研究中心和实验室,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和科技服务,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民航业发展。以航空科技成果发布转移平台和黄河三角洲技术转移中心为核心,整合高校和航空企业技术要素,创新科技服务体制,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移和产业化链条,引导企业、行业需要与高校资源的有效对接,增强服务民航业能力。
积极融入行业、对接产业、服务企业。通过加入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山东省航空产业协会、山东省航空产业协会等行业协会,充分利用行业协会的资源协调功能,加强与航空公司及民航企事业单位的沟通交流活动,不断提升专业的行业和社会影响力。
2.7 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构建多维度航空职业类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新体系
根据《卓越绩效评价准则》(GB∕T19580),把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应用于高等教育组织,开展卓越绩效模式下校企一体化民用航空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校企共建现代产业学院,高质量实践“双院长制(学校方院长、企业方院长)”“双部长制(企业方培训部长、学校方培训部长)”,将“双校园、两段式、双证融通”“双师型(高校教师、行业教员资质)”教师培养等机制体制推广应用,将“制度保障、过程监控、评价反馈、持续改进”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解决人才培养中“学校评价重理论、企业评价重技能”的问题,构建校企双方优势互补、无缝衔接的一体化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新体系。
3 提升民用航空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3.1 创新办学理念,构建“专业建设融入行业标准、学历教育对接岗位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解决“有人无岗,有岗无人”的问题
参照民航行业标准和岗位资格证书的内涵要求,制订课程标准和评价体系,按模块化开发专业教学计划,设置理论、实践、创新创业和素质拓展课程,实施“订单式”培养;专业建设带动专业集群发展,创新民航非学历教育运行机制。在现有的基础上,以飞行技术专业建设带动民航专业群发展,夯实专业发展基础。
3.2 创新办学模式,建设“校企共建、校企共管、校企共享”的实践教学基地与资格证鉴定考试中心,破解校企合作“两张皮”的现象
通过企业和学校资金、设备、航材的双投入,高质量建设、管理综合实训基地、执照考点和培训机构,打造融学生实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行业认可并服务航空公司、其他院校同类专业和社会的实践教学基地;通过企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特色、行业认可、专兼结合的“双资质”教学团队,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3.3 构建四方协同机制,实践“卓越绩效管理”,解决人才培养中“只注重培养结果,忽视培养过程”的问题
充分发挥校企育人双主体作用,建立“政府引导、学校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校企深度协同育人机制。政府出政策、资金,行业出标准,企业提需求,校企实行方案共制、大纲共订、课程共建、任务共担、学生共管、人员共聘、资源共享、难题共解,形成优势互补、互惠多赢的合作育人格局。多方共建质量标准,实行卓越绩效管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改进,构建了政校行企共同参与的多维度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通过加入行业协会、成立理事会、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等融入行业、对接产业、服务企业。
4 取得的主要成效
滨州学院与北京广慧金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展航民用航空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4.1 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服务了一批航空企业
与中央民族大学等56 所高校合作,与山东航空、四川航空等23 家航空企业合作,共培养通航飞行员600余名,机务维修人员1200余名,乘务员4.8万余名。每年,全国民航系统新入职空乘人员中1∕3来自成果实施单位及合作院校,行业企业认可度高。校企共建了9 个民航行业资质平台,为国内外30 余家航空公司进行ATPL、航空基础理论等各类培训2 万余人次,执照理论考试1 万余人次,开放模拟机1.5 万余h。校企共建了山东省工程实验室和山东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两个省级科研创新平台,校企共建了一支高层次“双师型”教师队伍,飞行学院教师团队获评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山东省科普示范团队。
4.2 产出了一大批高质量成果,增强了行业影响力
形成了涵盖飞行员、乘务员、安全员培养的5个系列52部教材,建设了契合航空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自编教材体系。滨州学院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联合牵头,广慧金通总策划的飞行技术专业教材由原民航局局长杨元元任编委会主任,被全国30多所民航院校采用,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影响。省级以上教学成果获奖3项;滨州学院飞行技术专业获批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等13项国家级省部级质量工程项目,获批国家级新工科项目等8项国家级、省部级教改项目,获批5 门国家级、省部级一流本科课程;省级以上专家5 名,教师省级以上获奖5 项。2021年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飞行学院党总支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4.3 示范引领了一批地方高校进入航空职业类人才培养领域
提出了一条地方高校解决民用航空技术应用型人才供给不足问题的新路径。滨州学院于2006年开办飞行技术专业,成为全国第一家培养民航飞行员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也是继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中国民航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之后全国第5家培养民航飞行员的高等学校。自滨州学院飞行技术专业开设以来,带动了安阳工学院等12所高校开设了飞行技术专业,南昌理工学院等40余所高校开设了民航机务维修、空管、签派、乘务等航空职业类专业。滨州学院和其他地方普通高校成为航空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领域的新生力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航空产业发展迅速带来的人才短缺问题。
4.4 媒体和社会关注度高,人才培养质量行业认可度高
滨州学院等民航专业人才培养的经验做法被《高教领导参考》《中国教育报》《中国经济导报》《中国民航报》、人民网、新华网等多次报道,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连续10届举办全国高等学校民航服务技能大赛,通过技能竞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获全国“校企合作双百计划”典型案例2项,20余次在全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上路演、展示、发言。原民航局局长杨元元、李家祥,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闵维方,航天英雄杨利伟,原副省长王军民等领导、专家到校进行指导,20 多个国家的国际同行到校考察,对办学成果给予高度评价,近些年,山东航空70%的飞行员来自滨州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受到行业广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