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022年高考乙卷理科数学第20题的多角度探析
2022-08-30金毅
金 毅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 010000)
1 试题呈现
(1)求E的方程;
2 试题探析
图1
探析1 (常规解法)设M(x1,y1),N(x2,y2),当直线MN的斜率存在时,其方程可设为y=k(x-1)-2.
(3k2+4)x2-(6k2+12k)x+3k2+12k=0.
所以直线NH方程为
当x=0时,可得
由上可知,直线过点(0,-2).
点评常规解法的关键是以点M的坐标为主,用点M的坐标表示点T,H的坐标,进而表示NH的直线方程.故常规解法的根本是要依托几何关系找到相关点的坐标,用坐标表示方程,进而完成解答.
因为点P(1,-2)在此直线上,可得恒等式
①
②
可得直线NH的方程为
根据①,事实上
所以直线方程可以写为
当x=0时,根据②,
所以直线过定点(0,-2).
点评本解法从椭圆的参数方程入手,首先用参数方程表示直线MN,因为点P在此直线上,所以可得到两个恒等式,之后写出直线NH方程,借助刚才得到的两个恒等式,化简了直线NH的斜率和纵截距的表达式,最后算出定值.
比较系数,可得
所以点H,A,N共线,直线NH过定点A(0,-2).
点评这个方法较好地发挥了直线参数方程的优势,用带有直线参数的坐标来表示向量.之后,通过对向量的运算以及比较系数,证明了向量线性表达式中系数和为1,进而证明三点共线.
(4m2+3)y2+(8m-12)y+4=0.
可得直线NH的方程为(y1-y2)x-(3y1-x1-x2)y-(x1y2+x2y1-3y1y2)=0.又x1y2+x2y1-3y1y2=(2m-3)y1y2+(y1+y2)=0.
所以可得NH通过点A(0,-2).
点评本解法的优点在于平移之后简化了直线方程,这直接简化了后续的计算量,比常规解法更加省时省力,解题时不妨一试.
探析5 (仿射变换)在用此方法解题之前,先给出几个引理.为方便证明题目,引理中所涉及点与题目中的点对应一致.
引理1 过圆(x-a)2+(y-b)2=r2(r>0)外一点P′(x0,y0)引圆的切线,切点为A′,B′,则直线A′B′的方程(切点弦方程)为(x0-a)(x-a)+(y0-b)(y-b)=r2.
引理2 给定一组调和点列N′,C,M′,P′,过这条直线外取一点A′,则称射线A′N′,A′C,A′M′,A′P′为一组调和线束.
引理3给定一个圆,以及圆外一点P′,过点P′作这个圆的切线P′A′,P′B′(A′,B′为切点)以及割线P′M′N′,那么A′N′,A′C,A′M′,A′P′是调和线束,从而N′,C,M′,P′是调和点列.
引理4 给定一组调和线束A′N′,A′C,A′M′,A′P′,过点M′作M′K∥A′P′,且M′K交A′C于点T′,则KT′=T′M′.(作任一调和线束的平行线,该线被其它线束平分)
其中,引理1来自于文献[1],引理2,3,4均来自于文献[2]中定义4、性质4、性质7,限于篇幅,本文不再证明.
图2
又因为H′T′=T′M′,所以点H′与点K重合.故得到N′,H′,A′三点共线,则根据仿射变换的性质,直线在仿射后仍然为直线,所以N,H,A三点共线.
点评探析5揭示了本题的背景之一:调和点列与调和线束.如果在解决此题之前对这部分知识有相关的了解,那么解决本题时即可提前预知结论.
3 试题推广与探析
根据探析5,我们可以看到,本题与调和点列与调和线束有关,我们将从探析5出发,研究调和线束的一些解析几何性质.
探析6(初步推广,探析斜率关系)
证明命题1可用探析1至4的思路来研究,限于篇幅,我们使用探析4的思路.
由韦达定理,可得
探析7(深入推广,探析一般情形)
图3
因为调和点列均在同一直线上,
当斜率不存在时易知结论成立,过程略.
点评命题3,4为命题5奠定了基础,命题5将调和点列这种线段的比例数量关系逐渐转化为斜率表达式,斜率本质是用来刻画几何中的位置关系的关键量.
分别设调和线束AN,AQ,AM,AP的倾斜角为θ1,θ2,θ3,θ4,其斜率分别为k1,k2,k3,k4,根据三角形外角关系,
所以(k2-k1)(k4-k3)=(k3-k2)(k4-k1)成立.
我们还可以得到以下类似结论,作为背景知识,以供大家参考.
4 进一步思考与总结
全国乙卷这道圆锥曲线问题以深刻的背景,清晰的表达,向我们呈现了一个图形鲜明,解法多样,层次多样的数学问题.本题深刻地、综合地考查了学生直观想象、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等数学核心素养,有较强的区分度.在平常的学习中,要特别注意对于背景结论的挖掘与反思,不能只停留在表面阶段.从几何到代数,再到算理,横向纵向多维比较才能真正做到通一类、会一类,研究透彻一类数学问题.今后的教学应以数学问题为导向,深入挖掘,多面剖析,才能达到真正理解数学问题,提高数学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