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镇风貌保护的途径和方法
——以上海市宝山区为例

2022-08-30ZHANGRong

住宅科技 2022年8期
关键词:风貌历史建筑

张 鎔 ZHANG Rong

0 引言

老镇风貌保护是上海老(古)镇(下称“老镇”)改造的重要内容,而老镇改造是纳入“城中村”改造的重头戏,已成为节约集约用地、全面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有效拉动投资和消费需求、实现城乡和区域统筹发展、全面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上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的发展愿景。

经过数轮旧城改造,分布在上海市郊外环周边、老城镇地区的“城中村”作为我国城市化(城镇化)进程中特殊的社会现象,其存在的诸多问题,成为制约城市化进程进而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上海自2014 年启动试点后,行将完成51 个“城中村”改造。其中,宝山区“城中村”改造作为全市先行启动的试点之一,迎难而上,条分缕析地解决了分布于大场镇、高境镇、顾村镇、罗店镇、罗泾镇、杨行镇等6 个镇的用地、环境、风貌、人口、社会管理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图1),在完成65 个村征地(总征地面积4 726 997 m2)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创新机制,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并促进发展方式转变,逐一开展了区域内包括老集镇在内的村镇改造。

图1 宝山区老镇区位图

在此大背景下,本文以上海市宝山区为例,通过梳理、剖析历史文化风貌保护面临的问题、困难和矛盾,总结经验和教训,探讨老镇风貌保护的途径和方法,达到进一步完善尊重历史、传承文化、保护风貌的科学机制,实现“城市双修”、建设卓越全球城市的目标。

1 开展“城市双修”的必要条件

1.1 “城市双修”的重要意义

“城市双修”即指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用再生态的理念,修复城市中被破坏的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用更新织补的理念,拆除违章建筑,修复城市设施、空间环境、景观风貌,提升城市特色和活力[1]。通过全面启动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及重要区域、地段、街道的规划设计,实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计划;通过开展“城市双修”,使城市病得到缓解,并有效保护与修复城区生态空间、功能和景观风貌。

在建设上海卓越的全球城市的发展目标中,包含着传统历史、文化自信、价值理念等内容在内的文化复兴。作为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这些具有重要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历史街区、历史建筑,都是历史记忆的传承,其反映的历史风貌特色都值得被尊重,是显示城市特色和特质的重要空间,是市民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

1.2 树立老镇历史文化风貌保护的新理念

实践中,发生过高境、淞南、吴淞、宝山和月浦等镇为了暂时的经济利益而大拆历史建筑、填平景观河道的举动(图2、3),也有过生搬硬套、不顾实情,保护工作泛化、僵化,以为保护就是不能动。在城镇化进展过程中,我们应树立起保护与发展相协调,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历史文化风貌的新理念。为此,需要确定合适的保护对象和保护范围,避免保护泛化给发展带来压力;同时,要避免僵化的保护观,在切实的保护措施下,将历史文化精髓和所处环境生动地保护起来,并对历史街区和建筑开展合理的利用,发挥其作为怀念乡愁、文化交流的场所功能。

图2 淞南镇原管家浜石库门建筑(已拆毁)

2 宝山区老镇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跨越时空保留至今的老镇,其每一份古建筑与文物都是不可复制的财富,都是当地居民记忆中永存的标志,也是老镇的历史文化要素。一家茶馆、一间书坊、一座桥梁,甚至一口古井、一个地名,都可能连接人们早年的故事或感情。古物和古名接续着老镇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传承着情真意切的乡土气息。

2.1 宝山区老镇兴起之源

早在1 400 多年前,这片土地已然生机勃勃。公元七八世纪,大场、江湾先后成为古吴淞江出海口,大场也因宋时号称“东方第一大盐场”而得名,商贾络绎,经济繁荣。“宋韩蕲王(韩世忠)屯兵江湾、大场一带,于塘岸走马往来,人遂称走马塘”。这位南宋名将为抗击金兵,共建18 个烽墩以联络军情,至今尚存大场墩和秦家墩。20 世纪30 年代,陶行知先生在大场创办“山海工学团”,这便是后来的行知育才学校旧址(图4);其后,中国佛教学会赵朴初在宋庆龄支持下创办少年村,儿童教育家陈鹤琴也在大场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农村托儿所。

图3 庙行镇已拆毁建筑

图4 行知育才学校旧址

明永乐九年(1411 年),督办海运的平江伯陈瑄上疏明成祖朱棣,奏准在长江入海处(今浦东高桥东北2 km)垒土筑山建烽堠。宝山烽堠也因此成为上海最早的灯塔,是引导郑和率庞大船队七下西洋的重要航标。

2.2 宝山区老镇历史底蕴丰富而深厚

经历了“起于宋元,盛于明清”的城(市)镇聚落发展,宝山的老镇多依傍舟楫之利、商贾辐辏,棉纺、印染手工业购销两旺。明代中叶,罗店、黄姚、月浦、江湾、大场、刘行、广福等9 个市镇已形成“以棉织布、以布贸粮、以银籴米”的繁荣市场,吸引了大批商贾贩鬻,“近自杭、歙、清、济,远至蓟、辽、山、陕”,出现了江湾、罗店、大场、黄姚等贸易重镇[2]。

2.2.1 罗店古镇

罗店成陆于唐代略前,宋代始渔盐业;元至正年间(1341—1368 年),罗升在此开设店堂旅馆、商贸形成集市,得名罗店;至明清时,已成为拥有“三湾九街十八弄”的江南重镇,呈现江南水乡名邑的风情。上海历史上号称“金罗店”“银南翔”“铜江湾”“铁大场”的四大名镇中,3 个都在宝山境内。罗店在“八一三淞沪战争”中成为战略要地,是敌我双方拉锯争夺的“血肉磨坊”,老镇建筑几成瓦砾残垣。经过岁月的涤荡洗礼,罗店重塑江南水乡。图5 为罗店始建于明正德年间的宝山寺。

图5 罗店始建于明正德年间的宝山寺

2.2.2 顾村老镇

自宋代典籍中,已记载有顾泾等自然水系地名。顾村镇原名大顾家宅,相传宋元祐三年(1316 年),顾讯寄读于义塾;元代辽顺年间(1332 年前后),顾氏兄弟4 人迁居于此而得名。清嘉庆道光年间,顾村集镇商铺30 余家、棉花行4家、布庄12 家。民国初年,顾氏后裔顾珍彝改革私塾,创办“顾村初级小学”,始有“顾村”之名。随着1922 年中国第一条省际商办公路——沪太路的建成通车,纺织业、面粉加工业兴旺,形成了现今顾村老镇具有民国特色的各式历史遗留建筑和文物[3]。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顾村俭丰织染厂等(图6)。

2.2.3 刘行镇

刘行镇原名刘家行,相传因刘姓聚居开设店铺得名;因镇中有一口古代名井,故又名华井里。清嘉庆年间,刘行集镇形成。

2.2.4 广福镇

元元贞二年(1296 年),僧善学建广福寺,镇以寺得名。明嘉靖中期至天启初年,已千室之聚。另据清乾隆《宝山县志》记载,广福西濒杨溪,亦称杨溪,商市颇盛。

2.2.5 陈家行镇

据乾隆《宝山县志》记载,陈家行因陈姓聚族而居得名,因距南翔、广福等镇较远而成集镇。

2.3 老镇建筑的历史价值

具有历史价值的老建筑与老镇的历史息息相关,其外观和内部保留了大量具有时代特色及艺术性的建筑细节,富有美感,具有较大的保护价值。

2.3.1 体现时代建筑特色

江南水乡的多元文化在此时空交错、活力纷呈。

位于罗店古镇赵巷西街136 号的花神堂为明清建筑(图7),始建于明天启年间(1621—1627 年),原为城隍行宫建筑部分,供奉“万花之王”的棉花,是棉布业市镇贸易鼎盛的标志。

图7 罗店古镇花神堂

大场老镇古戏台、潜溪小学和沈氏宗祠(淞沪战争中被毁)、百年典当行(图8,老镇改造中被拆毁)等,是宋、元、明不同时期古吴淞江出海口重要港口的见证。

图8 大场百年典当行(被拆前)

顾村老卫生院为民国时期建筑,位于顾村镇电台路1 弄209 号对面,周围是老街住宅群。其外观保存完整,为灰色砖面外墙小洋楼,典雅大方,具有民国时代的西式建筑风情;作为顾村老街最早建造的小洋房,在顾村镇建筑史上具有标志性。但因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在老镇改造中被拆毁。

2.3.2 老式民居的历史沿革和现状

老式民居体现了清末民初老镇居民房屋的式样和风情,其上翘的屋檐和老虎窗具有鲜明的代表性。由于缺乏应有的重视和保护,多数老建筑受到人为破坏,外观标志不明显,内部结构也被改变。

例如,原大场房管所为民国时期建造的私宅。上世纪50 年代初被没收;返还后被长期出租,用作棋牌室、外来务工人员用房。房屋内部被分隔成小块租给多户人家,内部脏乱,外围和内部结构部分被破坏,仅屋檐尚留有雕刻的花纹。

再如,顾村原派出所为建国前建造的私宅,上世纪50 年代初被没收;1979 年后归还原业主,出租给外来务工人员。周围多为老街民居,房屋内部被分隔为小块群租,环境脏乱,但建筑样式和内部结构较为完备。房屋内部进门处仍保留了一块具有时代特色的“为人民服务”的牌匾。

2.3.3 老建筑保留较多,但缺乏保护

老式民居特色鲜明,反映了20世纪初中期人们的生活情况,虽保存较完整,但十分破旧。这些建筑没有受到任何保护,有些甚至已被拆毁,如顾村电台路1 弄7—15 号的老民居成片相连,留存较完整,具有保护价值;但由于缺乏保护,整体外观破旧,有的甚至被砌上了水泥外墙。

3 老镇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存在的问题

老镇改造是上海市旧城改造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老镇的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已取得了一些成果,如罗店古镇已被列入上海市首批32 个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之一,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但问题依然很多,历史文化风貌保护路径和方法尚需完善。遗留的历史建筑与文物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无言地诉说着古镇悠久的历史;然而,这些不可复制的活档案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和保护,甚至无人知道它们的存在。不仅如此,伴随着老镇改造和大规模的拆迁,这些弄巷中的遗迹面临着即将湮没的命运,有的甚至已经被湮没。

3.1 历史文化风貌保护观念的缺失

在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中,最省心省力的是推倒重建,打造千篇一律的居住区风格,乃至刻意营造的粗劣仿古建筑。岂知“最新最美”的背后是将历史遗留给我们的痕迹一抹而光,将祖辈传承给我们的遗产被有意无意地遗弃。

3.2 缺乏协同配合

历史遗迹的发掘保护范围不广、深度不够。一方面,文物保护部门未将老镇历史遗迹应收尽收地加入保护范围和名册,《宝山区历史文化风貌区优秀历史建筑资料汇总》等资料亦无从了解其存在价值和历史;另一方面,其他部门和镇政府亦无资料和档案对历史建筑分门别类加以保护。

3.3 缺乏系统性保护

目前,老镇的改造和开发缺乏从整体角度鸟瞰整个规划设计,这种状况易破坏老镇曾经的历史风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3.4 现状环境严重制约社区发展

历史镇区活力衰退,居民生活环境急需改善。一方面,老镇生活环境日趋衰退,有价值的历史建筑与民居混杂,外来人员也成为老镇的主要居民;另一方面,随着依附于建筑上的历史文化风貌故事和掌故趣味留存逐渐消失,人们对老镇的情感寄托逐渐淡薄。久而久之,老镇遗迹非但得不到保护,甚至有可能造成对历史建筑的破坏和遗弃。

3.5 宣传力度不足

由于相关部门的宣传力度不够,多数镇区居民对历史遗迹的保护知之甚少,甚至不知道自家门前就存在着历史遗迹。很多珍贵的历史建筑就在日复一日的漠视与无形的破坏中消逝了。

4 老镇历史文化风貌保护措施

保护老镇历史建筑、重塑文化风貌迫在眉睫。在老镇改造中结合新老元素,融入建筑和景观设计,从而使老镇焕发青春,如宝山区罗店、杨行、顾村三座老镇的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其中,罗店古镇遵循保护原则,积极完善并实施保护措施,在古镇改造中采取保护与开发并重的举措,目前已初见成效。

4.1 摒弃错误观念,保护历史文化风貌

实施镇区开发与风貌保护并举的策略。①在进行风貌保护的同时,应努力提高老镇区居民生活质量,杜绝以牺牲老镇历史文化底蕴环境为代价的发展;②做到合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发掘老镇潜在能力,激发老镇活力,开发旅游资源,同时关注并解决居民民生问题;③镇区开发与历史建筑保护相辅相成,可转化为文化旅游、商业等资源,带动老镇发展。镇区开发与历史建筑风貌保护必须同行并举,才能促使老镇旧貌换新颜,实现社会、环境、经济和文化效益的统一发展。

4.2 融合老镇整体改造规划,强化历史文化风貌要素

老镇经历了数百年的沧桑岁月和纷乱,却从未得到过较好的保护修缮。因此,老镇区内的重点历史建筑如老巷街弄、特色民居、古井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除了对这些历史建筑或构筑物进行保护之外,更重要的是对其进行日常维护和抢救性的修缮工作,恢复其生命力——尤其是尚可使用的古建(构)筑物的生命力,使老镇重新焕发活力[4]。具体需要做好以下几点:①做好景观建筑设计,保护老镇历史空间格局、街巷尺度、历史建筑等历史文化构成要素,延续城镇历史文化环境;②关注重点古建筑的独特性,保护历史镇区风貌的完整性,维系镇区功能、传承传统文化和传统建筑风格;③发挥传统人文环境的现实积极意义,同时重视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环境品质。

4.3 重要历史建筑的原真性保护

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应尽可能地保留“原汁原味”以守护老镇记忆,合理利用老建筑,因地制宜地改造为多功能融合的文化区块。

罗店“三湾九街十八弄”的镇域格局是“金罗店”历史风貌特色,应明确其历史特色和细部风貌保护要求,将空间历史元素提升到历史建筑同等地位,在老镇改造中尽量恢复其传统原貌。

杨行的古建筑在岁月激荡中几乎破坏殆尽,仅存石牌坊(图9)、成善堂等几处零星可寻,老镇的历史记忆已岌岌可危。建议在动迁改造过程中,以尚存建筑为中心,适当考虑重塑老镇之历史风貌[5]。

图9 杨行镇东街石牌坊

4.4 政府与民间通力合作,共同促进老镇的可持续发展

落实捆绑机制,优先实施公建配套图则和全生命周期清单保障。政府作为老镇风貌保护决策者和指导者,应防止老镇的盲目开发和破坏性建设。民间社会组织是老镇历史风貌保护的主人翁和推动者,通过共塑保护意识,使每一位居民自觉地承担起老镇历史风貌保护的重任,推动老镇社区,使其成为集文化、活力、品质为一体的宜居社区。

针对已有的历史建筑,定期会商、宣传、检查,并定点制定宣传牌,用于介绍建筑历史;对于已有的牌子和坐标,要防止其被覆盖、污染和损毁。建议实施签约私人所有历史建筑负责保护制,将所有历史古建筑均记录在案,不得私自拆弃、破坏、损毁。

4.5 推动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修订,实施“老镇改造”最严格的监督管理措施

通过先行告知、约谈法人、签订承诺、司法途径等措施,地毯式搜寻并发现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详细调查其历史演变和文化底蕴,制定相对适宜的保护措施。老镇规划图则应对历史空间要素进行分类和编号,划定历史保护建筑周边控制范围和保护范围。

公开评议老镇改造规划,为公众提供全过程、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参与机制和途径。规划方案按照法定程序批准,必须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不仅包括人大、政协的监督,也包括实实在在的媒体监督和最广泛的公众监督,让公众直接参与阶段成果的咨询,反映社会各类群体的意见和建议[6]。

4.6 三脉合一,形成老镇空间品质提升主线

扩展空间集体记忆载体,恢复生态活力,打造“水脉、绿脉、文脉”三脉合一的公共活动空间,提升老镇空间品质。其中,水脉以河道贯通、优化流向、开放滨水空间等措施,恢复自然生态,提升环境品质;绿脉打造公共绿化廊道、绿色节点,包括沿滨河带的景观绿廊设置和沿主要道路两侧的景观带设施;文脉即保护老镇历史文化风貌,串接社区生活,提升空间文化品质,特别优化历史记忆符号——桥,以进一步发掘历史文化资源。如罗店的大通桥,建于明朝,清朝重建后距今也有长达500 多年历史,是宝山境内最为古老的桥梁之一(图10)。

图10 罗店古镇大通桥

5 结语

老镇历史文化风貌的保护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奋力前行,努力实现全球城市目标下老镇文脉传承、风貌保护的复合社区目标。宝山作为上海北境的门户,在区域总体规划上明确对历史文化风貌的保护,不仅将成为引领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北上海枢纽门户,也为沿长江协同创新发展的示范区增色。

猜你喜欢

风貌历史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城市风貌规划的实践及探索-以长沙市为例
包裹的一切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新历史
库车城市风貌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