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徽州大邦伯祠的建筑特征研究

2022-08-30YEMing陈文祥CHENWenxiangWANGWei

住宅科技 2022年8期
关键词:天井祠堂徽州

叶 明 YE Ming 陈文祥 CHEN Wenxiang 王 薇 WANG Wei

0 引言

祠堂及其相关制度是徽州宗族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祠之所以修建者,无非妥祖睦族也”[1],在徽州人的眼中,修建祠堂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妥祖睦族”。而祠堂这一建筑类型在徽州传统建筑的语境下,又有其地域性特点,将徽州人的生活习惯、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体现得淋漓尽致。

近些年来,对于徽州宗祠的研究,以空间形态方面居多,还有一部分关于祠堂附属建筑的研究,例如戏台[2-3],也有很多学者对徽州祠堂的保护策略和改造方法进行了研究[4-5],但对于大邦伯祠的专项研究目前为止还是空白。

大邦伯祠作为徽州祠堂的代表,有着徽州祠堂的典型特征,也有其本身的历史特点,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因此,笔者通过实地调研、测绘、以及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其建筑特征和影响因素。旨在对大邦伯祠的修缮保护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并不断丰富完善徽州祠堂的基础研究资料。

1 大邦伯祠概况

1.1 自然地理位置

“徽州”属于一个历史地理概念,就其地理位置来说处于皖、浙、赣三省交接处,包括安徽省的黟县、歙县、绩溪、祁门、休宁、黄山市、徽州区以及江西省的婺源县,以山地丘陵为主要地势,其中有少量盆地[6](图1)。

图1 徽州地界区域图

大邦伯祠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许村镇东升村,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它是许村现存历史最久、体量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祠堂。大邦伯祠与大郡伯第、五马坊、大墓祠等建筑,同为祀奉、纪念许氏东支始祖许伯升而建,仿照福建汀州知府衙门,又称“官厅”(图2)。

图2 大邦伯祠现状图

1.2 徽州地域文化

徽州祠堂从宋代开始初具规模,从明中期开始,受国家政权变动以及徽商发展的影响,徽州地区出现了兴建宗族祠堂的潮流。“徽州宗祠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在全国位居首位”[7]。明清时期形成“祠堂林立,祠宇相望”的社会现象[8]。祠堂的建造达到一个高潮。

祠堂除了起到供奉祭祀祖先的作用,更是作为一个村落的中心和标志性建筑而存在,起到对村落和村民的控制作用。它不仅是祭祀祖先的场所,也是村落宗族管理、执法、统治的中心。在一个村落中,宗祠的地位等级最高,是村落与宗族的象征与寄托。

1.3 祠堂选址规划

大邦伯祠在许村镇东升村的地理位置以及环境规划,都突出了其极高的等级地位。在区位上,大邦伯祠位于许村古建筑群的中心位置,展现了宗祠的等级地位和对村落的控制。在布局上,大邦伯祠承袭了徽州古建筑“背山面水”的传统格局(图3),背靠山丘,面朝村中的主要道路,与村中的河流隔有一座低矮的后建民居。其左右都不紧邻民居,有道路隔开。

图3 “背山面水”传统格局示意图[9]

2 “三路三进两明堂”的空间特征

大邦伯祠的布局为“三路三进两明堂(天井)”,呈“日”字形平面,从前至后依次为仪门、天井(大)、正堂、天井(小)、寝室(图4)。

图4 大邦伯祠平面图

2.1 纬线方向的“路”

“路”是以经线方向为基准、以纬线方向为路径计数的,基线对应于建筑中的纵深方向,也就是和山墙平行的方向,一座祠堂内沿一条纵深轴线分布而成的建筑与庭院序列被成为一路[10]。一般祠堂内为基数路,以一路和三路居多,五路祠堂很少。

大邦伯祠共有三路,由中路以及两侧的边路组成,三路互相成平行关系。中路仪式感较强,布置有仪门、天井、堂寝等,是整个祠堂的中轴线所在。边路位于中路两侧对称布置,有厢房、过道等。采用三路的平面布局彰显了大邦伯祠的重要地位。

2.2 经线方向的“进”

“进”是以纬线方向为基准,以经线方向为路径数计数的,基线方向与正脊平行。“进”的计数方式有两种,一是以门的数量来计,二是以建筑单体的数量来计。祠堂以二进和三进为主,人力、财力较为单薄的家族多采用二进的形式,头进为门头,次进为正堂。大邦伯祠共有三进,三进是大多数规模较大、地位较高的祠堂最普遍的选择(图5)。

图5 大邦伯祠中的“路”“进”“明堂”示意图

2.3 集功能与精神于一体的明堂

明堂即祠堂中的天井,天井空间是徽州建筑特别是居住建筑平面布局的核心,是内在的“精神世界”[11]。大邦伯祠有大小两个天井,天井对于祠堂来说,不仅起到满足日照和通风的基本需求,还能够起到一定的精神空间的作用。祠堂的祭祀、宗法仪式大多在正堂举行,因此,前厅的所有地方都应和正堂保持良好的视线关系,同时,天井的设置会产生一种向心性,利于仪式的进行。建筑基本技术功能的需要和仪式活动的空间要求,促使大邦伯祠采用了这种天井合院的形制。

3 简明古朴的结构特征

明清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建筑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大邦伯祠始建于明代,清代曾作大修,简化了其单体建筑设计,提高了建筑群体和装饰设计的水平,使其整体性增强,建筑的布局更加规整。其内部结构多为清式大木做法,部分仍保持明代原状,既体现了宗祠建筑的庄严肃穆,也反映了古徽州营建技艺的高超和传统建筑艺术的成就。

3.1 简洁大气的梁枋结构

徽州祠堂的内部结构通常采用抬梁式和穿斗式相混合的结构形制,它是古徽州建筑技术传承的一个重要载体,反映了我国传统木构架建筑的发展历史。大邦伯祠的内部结构也是采用这两种结构混合的建筑形制(表1)。其内部的主要使用空间,如仪门、享堂、寝殿的明间,均采用了抬梁式的结构形制,这种形制常运用在规模较高、地位较重的使用空间。而内部用作储藏、议事等辅助功能时,常常采用穿斗式的形制。这种主次分明的秩序,从侧面反映出徽州人宗族制的传统观念。

表1 木构架类型一览表

大邦伯祠的整体造型中对梁枋进行塑造处理,把梁做成中央拱起、两肩下垂的曲梁,整体的形状酷似冬瓜,故称为“冬瓜梁”。中进梁架采用彻上明造的做法,明间采用抬梁式结构,梢间则采用穿斗式结构,丁头栱置于月梁下,栱眼雕花;梁上放置瓜柱,下方被莲花平盘斗托起;前檐轩结构十分精致,前檐轩椽作曲线状(图6a),后檐轩椽后期修缮成折线形(图6b),有上昂式挑斡,大大丰富了轩内的空间艺术效果。

图6 精致的檐轩结构

3.2 形式多样的斗拱结构

作为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的重要构件,斗拱位于横梁和立柱之间,主要起着承托外挑屋檐的作用。斗拱结构除了含有拱和斗构件之外,同时还含有昂、翘以及升等构件(图7)。

图7 大邦伯祠剖面图

斗拱早期起承托屋檐的作用,随着明清时期的发展,由于砖砌外墙,导致屋顶的出檐减小,屋檐出挑的重量采用梁头的出挑来承托,梁头上直接搁置挑檐檩,斗拱的功能逐渐变小,在建筑中起装饰作用。大邦伯祠的斗拱形式多样。如位于砖砌仿牌楼式门楼上的四柱五檐,楼檐下每组斗拱都有昂伸出(图8a)。门厅及两庑都设有斗栱挑檐,木构架基本为清式,仅中进构架为明式,有檐下斗拱(图8b)。

图8 形式多样的斗拱结构

3.3 简单朴素的柱子结构

立柱是祠堂纵向的承重结构,传递梁板和部分屋顶的荷载。柱子分为三部分:柱头、柱身、柱础。大邦伯祠的立柱选材粗大,外观简洁。柱础为素覆盆,特别是前檐明间柱础为木制,比较罕见。大邦伯祠的立柱几乎没有雕刻和装饰,仅在柱头位置有简单的祥云样式雕刻(表2)。

表2 立柱分类表

同时,大邦伯祠享堂与门屋和寝殿的柱子尺寸以及柱网间距不同,享堂的柱子尺寸和开间距离明显大于门屋和寝殿的柱子尺寸和开间距离,突出享堂在整个祠堂建筑中重要性,是因为享堂承担着主要的功能。这也表现出大邦伯祠在单体建筑上的主次秩序[12]。

3.4 舒展自如的封火山墙

马头墙作为一种建筑构件被广泛使用。马头墙的形式包括阶梯形、云形和硬山半马形。皖南的马头墙以阶梯形为主,有二阶、三阶以及多阶,层层叠叠的马头墙在视觉上形成恢弘的气势,展示出徽州家族的兴旺与徽商财力的雄厚,也显示出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徽商对读书做官这一理想的追求[13]。

大邦伯祠的马头墙分为三段,前后两端很窄,中间一段很宽,视觉上的对比效果十分强烈,层层叠落的马头墙,与屋面坡度较为一致。马头墙造型独特,呈现出天然的对称、规整的形式美,在分散排布的建筑群落中又呈现出回旋往复、错落有致、充满动感的节奏韵律,起到很好的装饰效果。

3.5 御潮防水的台基结构

台基不仅是为了防水防潮而设立的,在造型上的作用也十分显著,由于庞大的屋顶带来了不稳定的构图,徽州匠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运用宽舒的、很有分量的基座,大大增加了稳定感,也影响了现代建筑物的立面构图。

台基对建筑物整体的艺术造型和建筑等级都有着特别的意义,台基的体积大小、台阶的数量、装饰的丰富度都意味着建筑的尊卑、贵贱。在大邦伯祠的台基中,每一个立柱下都有石雕柱础石,上部结构的荷载都被承托传下来,最后传递到夯土层上。徽州祠堂通常都是庭院式的布局,以仪门、享堂、寝殿等建筑物为核心,台基是过渡物,它能够划分层次和深度,起到了组织空间、突出空间的作用。大邦伯祠的寝殿,是祠堂中放置祖先牌位的场所,在空间安排上也是处于最高位置[14]。其地势略高于天井,共有五层台阶登临,台阶两端有石栏板,基本保存了明代的建筑形式。高等级的台基,意味着寝殿的地位之高。

4 集徽州与闽南风格于一体的装饰特征

徽州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内容非常丰富,常见的装饰类型有木雕、砖雕以及石雕等。其不同的题材内容反映了当时特有的时代精神和地域特色,表现出徽州人独特的审美,运用不同种类的装饰题材来体现不同的情感和人文因素,使得徽派建筑有着独特的精神内涵和文化特征。大邦伯祠是为纪念许氏东支始祖许伯升而建,仿照福建汀州知府衙门而建造。将闽地的风格与徽州建筑融合到一起,形成了特别的祠堂建筑。

4.1 精美的雕刻艺术

著名的徽州三雕包括木雕、石雕、砖雕。三种民间雕刻工艺素有“无宅不雕花”的美称,主要体现在民居、祠堂、寺庙及园林的装饰以及一些家具的雕饰上,这些雕刻的纹样类型和内容题材丰富多彩。雕刻艺术在皖南地区尤其普遍,祠堂建筑中的装饰以木雕常见,石雕大多出现在台基、门楼等位置。闽南的雕刻种类主要分为石雕和木雕两种,雕刻的内容有鸟兽虫鱼、花草树木、几何纹饰等吉祥图案[15]。这些图案大多象征着吉祥、美好与追求(表3)。

表3 徽州与闽南雕刻艺术的对比表

4.2 气势恢宏的牌楼门

建筑入口是建筑立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主入口处会有精美的装饰和重要的艺术处理。徽州传统建筑的立面装饰以浮雕、平雕等艺术手法为主。在大邦伯祠的建造中,福建汀州的建筑装饰也融入其中,牌楼门呈现出闽南与皖南风格相融合的样式。徽州地区的祠堂门楼大多为牌楼式,为了突出家族的地位和声誉,逐渐出现了重檐顶或三座屋顶。大邦伯祠的门楼为砖砌仿牌楼式门楼,门楼为重檐歇山样式,两侧有八字墙,采用当地盛产的青灰砖,进行雕刻,其工艺采用了浮雕、平雕和立体雕刻,雕刻出层次分明的构图。门楼采用石质雕刻,字体均采用阴刻,体现出极具代表的地域文化信仰。在题材内容上,大邦伯祠的雕刻内容主要有吉祥纹饰和林园山水,展现了徽州工匠艺术功底,也反映了徽州地区的文化积淀(图9)。

图9 大邦伯祠牌楼门

4.3 朴实无华的槅扇

槅扇对外可作门窗,对内可以做隔断(图10)。大邦伯祠的槅扇多采用徽州地区的传统木雕来装饰,朴实无华,多在下端的裙板上雕刻各种动物、植物、人物的样式。槅扇门多用于大邦伯祠的内部,花心位于槅门上端,是槅扇上部采光通风的部分,也是重点装饰部分。下端为裙板,不透光,表面常雕刻如意头、鸟兽、花卉等样式。

图10 朴实无华的槅扇

槅扇作窗时称槛窗。由各种各样的人物、动植物组成的窗格花纹被装饰在窗户上,也有的部分是二者组合而成的,寓意徽州人民对于神灵的精神寄托,希望神灵保佑年年风调雨顺。

4.4 雕刻精美的雀替

雀替相比于其他构件而言,成熟得较晚。起初,它也是一种力学构件,后来被人们赋予装饰性。雀替是置于梁枋下与柱子相交处的短木。雀替体积虽然较小,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雀替的雕饰多采用浅浮雕和深浮雕,题材内容多为植物花卉和几何纹样[16]。大邦伯祠在横梁和月梁的两端均设有雕刻精美的雀替,样式简单大方,其图案与形状多为祥云浮雕(图11)。

图11 祥云样式的雀替

5 祠堂空间的影响因素

5.1 自然条件对祠堂空间的影响

徽州地区山脉遍布,树木林立,气候潮湿,独特的地理环境使早期这里的建筑以干栏式为主,干栏式建筑具有较好的防潮、采光、通风等功能。汉魏以来,随着中原文化的传入,徽州本土的建筑形式和中原地区的建筑文化开始融合,逐渐演变成内天井式的四合院建筑布局[17]。内天井式的形式不仅能适应徽州地区山势起伏的地理环境,还有利于通风和采光,在布局上形成既封闭又开阔的内部空间。这种形式逐渐成为徽州建筑的定式,运用于民居、祠堂等多种建筑形式,符合古人因地制宜的营造观念。内向型的天井布局不仅是对自然条件的回应,也顺应了徽州人“四水归塘”“聚财”以及宗族聚集等传统观念,达到了自然与人文的协调状态,体现了古徽州建筑对于“天人合一”的追求。

5.2 徽州文化对祠堂空间的影响

徽州文化主要由程朱理学和儒家思想组成,也融合了中原文化和山越文化。特定的文化背景形成了特定的思想观念,从而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居住习惯,最终体现到对祠堂空间的影响上。

程朱理学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实质。“齐家以修身”,只有家族团结,才能抵抗外族的侵略。祠堂作为一个家族的载体和寄托,以集中的空间形制来体现“齐家”的观念。因其追求“睦族敦宗 ”,使得同一宗族的人们得以凝聚[18]。大邦伯祠整体有很强的私密性,立面上几乎没有开窗,外部由厚实的墙体围合,主要通过内部的天井进行通风和采光,如此内向的空间和“齐家”的家族团结观念是相一致的。

5.3 宗族权力制度对祠堂空间的影响

“宗族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父系家族为脉系,体现家庭、房派、家族等宗亲间社会组织结构形式(图12)。”作为最重要的礼制建筑,祠堂是乡土社会里宗法制度的物化象征[19]。对祖先的崇拜让古代依靠血缘关系建立的宗法制度来控制其所在的村落,祠堂成为其得以实现的载体。作为徽州宗祠的代表,在大邦伯祠的内部空间中,这种强有力的宗族观念对其的影响无处不在。

图12 宗族社会的内部管理层级系统

祠堂内部空间用大量对比来体现出宗族中的秩序和等级观念(表4)。首先是两个天井的对比,正堂对着的天井大且宽阔,寝室对着的天井小且局促。其次是门的对比,祠堂大门高大且装饰复杂,正堂与寝室之间的门小且素朴。最后是柱子,正堂中的柱子粗大,寝室中的柱子较为纤细。除了上述这些,祠堂中的一些细小的建筑构件、装饰也体现着这种对比区别。这无疑是由宗族中的等级制度观念来决定的,供宗族中地位较高的人使用的建筑空间要更宽阔,其相应的结构和装饰要更复杂,而供女人和地位较低的人使用的建筑空间要更狭小局促,相应的建筑结构和装饰更为简朴。

表4 祠堂内部空间的对比表

6 结语

徽州祠堂的建筑文化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一定的公共空间中由人的行为、建筑的营造和装饰雕塑等元素所构成,形成了徽州宗祠文化的外在形态。而其内在形态则是由当时的政治、文化、经济、社会习俗等因素构成,对徽州祠堂建筑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祠堂作为宗族制的空间载体,它见证了传统思想观念的发展,作为传统建筑的重要部分,它反映了徽州地区建筑的艺术成就。它的营造与保护,与徽州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具有很高的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对于它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徽州祠堂的建筑特征、建筑结构,了解其地域特色、历史文化以及人文情感等要素,为人们进一步了解徽州祠堂建筑做出补充。

猜你喜欢

天井祠堂徽州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不同火源位置情况下的内天井结构建筑
Neve Tzedek天井住宅
梁家祠堂史话
徽州人
天井庭园,幻境犹深
雨天
祠堂,华夏山水间的独特风景
溪边桥下,春里徽州
走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