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谷县青贮玉米新品种不同种植密度比较试验

2022-08-30王龙龙蒋瑞芳邵霞玲杨雪梅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14期
关键词:甘谷县果穗密度

王龙龙,蒋瑞芳,邵霞玲,杨雪梅

(甘肃省甘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 甘谷 741200)

甘谷县位于甘肃省东南,天水市西北渭河上游。地处东经104°58′~105°31′、北纬34°31′~35°03′,全县南北长60 km,东西宽49 km,总面积1 572.6 km2。渭河东西横贯全县,南部山区为秦岭山脉西延,北部山区为六盘山余脉。海拔1 228~2 716 m,相对高差1 488 m,年平均气温10.6 ℃,极端最高温度39.8 ℃,极端最低温度-19.2 ℃,年降雨量300~350 mm,且时空分布不均,主要集中于7—9月。全年日照2 200 h,无霜期178~187 d,属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全县共辖15 个乡(镇),405 个村委,2 213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7.03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3.42 万人,占93.67%,总耕地面积5.89 万hm2,其中山地5.34 万hm2,农作物常年播种面积6.67 万hm2左右。甘谷县无论从气候因素(光、日、水、温度),还是从地理因素、农作物种植面积等方面种植青贮玉米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 试验目的

青贮玉米是近几年来种植较为广泛的一个玉米品种,可为畜牧养殖提供丰富的饲草、饲料,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效益,解决玉米秸秆处理问题的有效方法。使用青贮玉米饲喂肉牛、奶牛、肉羊等可以达到良好的饲喂效果。尤其是在奶牛养殖中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提高牛奶的产量和质量,减少疾病的发生。推广青贮玉米种植,可以使玉米秸秆充分利用,降低燃烧烟雾排放,减少对空气环境的污染。目前青贮玉米的品种较多,但种植技术不规范。通过在甘谷县山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区域进行青贮玉米新品种不同种植密度比较试验,从前期引进的30 多个青贮玉米新品种中筛选出综合性状、生物产量、干物质、营养和经济价值较高新品种作为参试品种。在不同种植密度下观察和测产植株性状和生物产量,研究探索出最佳的青贮玉米品种种植密度,促进甘谷县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推进甘谷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测算出适宜甘谷县种植的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青贮玉米品种的最佳种植密度,为青贮玉米品种的推广和良种区域化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择甘谷县北部山区的大庄镇付家河村,试验地土壤类型为黄绵土,地势平坦,肥力均匀,海拔1 720 m,降水量400 mm,耕层土壤0~20 cm,结合耙耱整地,施用农家肥45 000 kg/hm2、玉米专用肥(18-18-18)600 kg/hm2,全部作基肥一次性施入,前茬作物为马铃薯。

2.2 参试品种

参试青贮玉米品种分别为大京九26(河南大京九种业有限公司)、北农青贮208(北京农学院植物科技系)、文玉3 号(北京佰青源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丰贮1 号(甘肃五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2.3 试验方法

试验采取双因素随机区组排列,3 次重复,设计3 种不同种植密度处理,处理A:67 500 株/hm2;处理B:75 000 株/hm2;处理C:82 500 株/hm2,共计小区36 个,小区宽3 m、长4 m,小区面积12 m2。采取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植,行距50 cm,每小区播6行,处理A 株距30 cm,每行播种14 株,每小区96株;处理B 株距27 cm,每行播种16 株,每小区96株;处理C 株距24 cm,每行播种18 株,每小区株数108 株。每株播深3~5 cm,重复间距1 m,小区间距0.5 m,保护行1 m。试验地面积0.07 hm2。提前施肥整地,覆膜前喷施苗前除草剂,起双垄沟覆膜,2021年4 月28 日点播,5 月13 日间苗,5 月18 日定苗,统一留单株,9 月11 日收获。生育期组织人工耕除草4 次。

3 结果与分析

3.1 生育期记载

从表1 可以看出,对参试的3 个不同处理种植密度67 500 株/hm2、75 000 株/hm2、82 500 株/hm2的4 个品种农艺综合性状进行分析,发现文玉3 号生育天数最长,为133 d,其次为北农青贮208,生育天数132 d,大京九26 生育天数为128 d,丰贮1 号生育天数最短,为126 d。

3.2 抗逆性

从表1 可以看出,参试的4 个青贮玉米品种生长期和收获期没有明显病株和虫害,抗病性均较强。2021 年春季雨水较多,出苗齐全,苗期长势良好,7月、8 月降雨较少,此时正值玉米对水分的特别敏感期,即大喇叭口期、吐丝期、抽雄期和乳熟期对玉米生长影响较大,参试青贮玉米品种大京九26 和文玉3 号抗旱性强;北农青贮208 抗旱性较强;丰贮1 号抗旱性中等。参试青贮玉米品种大京九26 抗倒伏性较强,北农青贮208、文玉3 号、丰贮1 号抗倒伏性强。

3.3 农艺性状考察

从表1 可以看出,4 个品种的平均株高为2.99~3.28 m,文玉3 号平均株高最高,为3.28 m,北农青贮208 次之,为3.27 m,大京九26 平均株高3.15 m,丰贮1 号平均株高最低,为2.99 m。平均穗位高1.37~1.49 m,北农青贮208 平均穗位最高,为1.49 m,文玉3 号次之,为1.42 m,丰贮1 号平均穗位高1.38 m,大京九26 平均穗位最低,高1.37 m。平均茎粗6.48~7.51 cm,大京九26 平均茎粗最粗,为7.51 cm,北农青贮208 次之,为6.77 cm,文玉3 号平均茎粗为6.67 cm,丰贮1 号平均茎粗最细,为6.48 cm。

表1 2021 年青贮玉米新品种不同密度比较试验田间观察记载

从表2 可以看出,通过绿叶占比率进行比较,大京九26 平均叶片数量16 片,其中绿叶11.11 片,枯叶4.56 片,绿叶占比69.44%;北农青贮208 平均叶片数量17 片,其中绿叶11 片,枯叶5.66 片,绿叶占比64.71%;文玉3 号平均叶片数量16 片,其中绿叶11.33 片,枯叶4.67 片,绿叶占比70.81%;丰贮1 号平均叶片数量16 片,其中绿叶10.94 片,枯叶5.39片,绿叶占比68.38%。

结合以上4 个参试品种农艺综合性状表现,通过测产籽粒表现都为蜡熟期,生育期最短126 d,最长133 d,相差7 d;株高2.99~3.28 m,相差0.29 m;穗位高1.37~1.49 m,相差0.12 m;茎粗6.48~7.51 cm,相差1.03 m,都符合甘谷县干旱山区生长周期和玉米性状表现,再通过绿叶占比率进行比较,大京九26 是69.44%、北农青贮208 是64.71%,文玉3 号70.81%,丰贮1 号是68.38%。

3.4 产量

通过测产籽粒表现都为蜡熟期。从表2 可以看出,大京九26 的3 个种植密度67 500 株/hm2、75 000 株/hm2、82 500 株/hm2的生物产量分别为89 923.8 kg/hm2、86 250.45 kg/hm2、99 750.45 kg/hm2,分别位居12 个处理的第三位、第五位、第一位,3 个密度平均生物产量为91 974.90 kg/hm2,平均果穗30 119.40 kg/hm2,果穗占生物产量的32.75%;北农青贮208 的3 个种植密度生物产量分别为85 054.65 kg/hm2、80 200.35 kg/hm2、82 167.151 kg/hm2,分别位居12 个处理的第六位、第九位、第七位,3 个密度平均生物产量为82 474.05 kg/hm2,平均果穗27 522.45 kg/hm2,果穗占生物产量的33.37%;文玉3号的3 个种植密度生物产量分别为88 507.05 kg/hm2、82 000.35 kg/hm2、90 000.45 kg/hm2,分别位居12个处理的第四位、第八位、第二位,3 个密度平均生物产量为86 835.95 kg/hm2,平均果穗31 200.90 kg/hm2,果穗占生物产量的35.93%;丰贮1 号的3 个种植密度生物产量分别为68 672.1 kg/hm2、72 500.4 kg/hm2、71 167.05 kg/hm2,分别位居12 个处理的第十二位、第十位、第十一位,3 个密度平均生物产量70 779.85 kg/hm2,平均果穗24 298.72 kg/hm2,果穗占生物产量的34.33%。

表2 2021 年青贮玉米新品种不同密度比较试验品

综上所述,大京九26 种植密度82 500 株/hm2生物产量为99 750.45 kg/hm2,4 个参试品种12 个处理中产量最高,位居第一位,平均果穗30 119.40 kg/hm2,位居第二位;文玉3 号种植密度82 500 株/hm2生物产量为90 000.45 kg/hm2,4 个参试品种12 个处理中产量位居第二位,平均果穗重量31 200.90 kg/hm2,位居第一位;大京九26 的种植密度67 500 株/hm2生物产量为89 923.8 kg/hm2,4 个参试品种12 个处理中产量位居第三位;丰贮1 号种植密度67 500株/hm2生物产量为68 672.10 kg/hm2,4 个参试品种12 个处理中产量最低,位居第十二位。

4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北农青贮208 无明显病虫害,抗旱性中,抗倒伏性强,遇到干旱年份减产风险较大,3个种植密度67 500 株/hm2、75 000 株/hm2、82 500株/hm2生物产量居中,果穗产量居中,建议不再进行示范和推广;丰贮1 号无明显病虫害,抗旱性较强,抗倒伏性强,抗逆性较优,3 个种植密度67 500株/hm2、75 000 株/hm2、82 500 株/hm2生物产量位居参试品种和密度的最后,建议下年不再进行试验和示范推广;大京九26 无明显病虫害,抗旱性强,抗倒伏性较强,抗逆性较优,3 个种植密度67 500株/hm2、75 000 株/hm2、82 500 株/hm2中82 500株/hm2生物产量99 750.45 kg/hm2,在4 个参试青贮玉米品种12 个处理中产量最高,位居第一位,果穗30 119.40 kg/hm2,位居第二,可作为下年首选品种和种植密度;文玉3 号无明显病虫害,抗旱性强,抗倒伏性强,抗逆性较优,3 个种植密度67 500株/hm2、75 000 株/hm2、82 500 株/hm2中82 500株/hm2生物产量90 000.45 kg/hm2,产量位居第二位,果穗重量31 200.90 kg/hm2,位居第一位,可作为下年首选粮饲兼用青贮玉米品种和种植密度进行示范推广。最后得出青贮玉米品种为大京九26 种植密度82 500 株/hm2作为下年最佳示范推广品种和密度;文玉3 号种植密度82 500株/hm2作为下年最佳的粮饲兼用示范推广品种和密度。

猜你喜欢

甘谷县果穗密度
甘谷县2020年山旱地马铃薯新品种引种对比试验报告
Jenny's expedition diary
Gu Qingsheng,the guardian of Shennongjia
日光温室春番茄果穗弯折现象调查与分析
果穗挂钩在番茄生产中的应用技术
甘谷县一男子冒充多重身份行骗涉案30万余元被刑拘
果穗拉长保果剂在夏黑上的应用效果初探
对五味子栽培园结实概况的初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