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部配合法(十六)

2022-08-30许晓俊

中国篆刻 2022年8期
关键词:偏旁部首分部笔画

许晓俊

为获得字形完美之艺术效果,部首偏旁之合理配合方法,历代书家论述甚多,其见解亦大同小异。清王澍、蒋衡总结前人之说所著《分部配合法》,是清代书论中论述结构的经典之一,以偏旁部首为中心,讲解另外部件与之的关系。在教学应用中,教学内容有四个方面:笔画的形态巩固、笔顺关系、偏旁部首中每个笔画之间的构成关系(教学重点)、影响构成关系的因素(教学难点)。

第一个笔画横要短小,起收均细小,尖起轻收。横钩伸展,中竖偏左,不可太长,以避让下部。四点分列竖的左右,分布匀称,笔意呼应。下半部分笔画较多的,四点位置上移,上两点可在横钩之上,竖画宜短。下半部分笔画较少或形态趋扁的,竖画稍长,点画靠下,与下部笔画相接或靠紧,使上下两部分紧密。上下两点可连笔,如一竖点,或牵丝映带,看上去好像省减成一竖点。

1.从笔画的长度上看,横钩最长,中竖与第一横相当,左点其次,四点最短。

2.从笔画的角度上看,首横略斜,横钩较平,左点取纵势,略向左下斜,竖短直,四点方向各异。

3.从笔画之间的关系看,横与横钩间距较小,左点可略带弧度,起笔离上横起笔处较近,横钩右伸,四点以中竖为中心相聚。

1.下部笔画少且取横势的,上部宽以相应,中竖稍长,四点分开,使上下相称,布白均匀。如“雪、雲(云)”等字。

2.下部纵长且笔画少的,上横下纵,中竖较短,上下对正,如“霄”字。

3.下部笔画多且呈纵势的,中竖宜收,上部趋扁,下部紧凑,笔画短小,相离为主,以留出空间,如“靈(灵)”字。

4.下部笔画多且由左右两部分组成的,上下均取宽扁状,中竖可略长,中部相互穿插,笔画之间有相接处,字形紧密。如“霜”字上下竖画有错位相接,“露”字除上下部之间有三处相接外,每个部分均有多处相接。

5.魏碑中常用省减法,两点连写的,如“靈(灵)、雲(云)”两字,左部上下两点连写,右部则省减为一竖点。也有左右两点均省减为一点的,如“雪、霄、霜、露”等字。

6.在行楷中,横钩的出钩部分较长,四点笔意相连,左、右分别上下两点之间相连,其他笔画也有采用省减法,如“靈(灵)、露、雲(云)”等字。

7.在行书中,四点均相连,上部横钩舒展,取横势,下部则尽量取纵势,如“雲(云)、霄、霜、靈(灵)”等字。

也有夸张横钩的,把出钩向下延伸,先向下行笔再向上出钩,似横折钩,如“雲(云)、震”等字。

四点也有省减为相连的两点,如“雲(云)、雪、霜、露、靈(灵)、霞、霄”等字。

猜你喜欢

偏旁部首分部笔画
我的作文(外一首)
多步辗转积分列表表达
找不同
移字谜
伤心的单身话
中国世界遗产分部图
偏旁部首知多少
分部积分公式的解题技巧
关于分部积分的几点说明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