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影视产业现状及发展方向研究

2022-08-30范玮强

传媒 2022年15期
关键词:山西影视文化

文/范玮强

山西历史文化悠久,其地域内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大量的文化风俗与人文景观。令人遗憾的是,这些璀璨的文化一度被“煤时代”的辉煌所掩盖。如今,山西坚定不移进行转型发展,其厚重文化的生命力又一次得以彰显,而这正是支撑山西影视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根基。

一、山西影视产业的发展历程

山西影视产业在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逐渐呈现出日益精进的景象。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山西影视产业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影视管理体制完成了由私营为主到完全国营的转变。山西电影制片厂于1958年成立,在当时从全国来看属于规模较小的制片厂。相比上影、北影等电影大厂,山西电影制片厂则稍显先天不足。成立之后的20多年间未曾创作诞生过一部故事片,但创作的大量新闻片、纪录片完整记录了当时山西的社会时事与地域风貌,为山西乃至整个中国的历史研究都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影像资料。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思想解放和经济体制的改革,各行各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山西影视产业也迎来新生。山西电影制片厂开始拍摄、制作自己的故事片,如电影《神行太保》《关公》《刘胡兰》等,这些优秀电影的诞生均在当时产生较为重大以及深远的影响。山西第一部彩色故事片《神行太保》于1982年问世,由罗国良担任导演。该影片客观上促进了山西的“影视+体育+文化+旅游+生态”新型产业文化发展:一方面使全国观众体验到了山西的山河魅力,拉动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让山西的影视工作者倍感欣慰,对山西电影发展充满信心。

新世纪初,山西影视创作进入一个黄金发展的时段。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间,由山西电影制片厂制作的故事片达76部。《暖春》《夜袭》《走过严冬》等电影作品,《八路军》《文化站长》等电视剧作品多次获得“五个一工程奖”“华表奖”“金鸡奖”“百花奖”等荣誉奖项。这一时期的山西影视产业人才辈出,三晋大地上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山西籍导演,如贾樟柯、宁浩、曹保平等,他们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创作出众多优秀的影视作品,同时获得了国际同行的认可。山西全域也借着银幕的影响在文化旅游产业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随着“转企改制”的推行,山西影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于2011年成立,但在众多民营影业崛起的冲击下,其拍摄创作的影视作品大多成绩不佳。在全媒体时代语境下,五花八门的视频网站、短视频应用程序更是潜移默化改变着大众的阅读习惯。值得注意的是,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一批草根创作者进入影视行业,他们将其自身文化属性融入到作品创作中,为山西文化发展与传播起到了正面积极作用。在他们的推动和探索下平遥电影节愈发具有世界影响力;山西籍青年女导演邵艺辉执导电影作品《爱情神话》上映获得如潮好评;山西传媒学院2007届毕业生李睿珺、2012届毕业生毕赣分别将他们的导演作品带到威尼斯与戛纳的舞台。如今,尽管新冠疫情阴影仍未消散,但这些新生力量已然为山西影视发展带来了曙光。

二、山西影视产业的发展瓶颈

纵观山西影视的发展历史,虽然在制作水准和数量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影视产业多元发展的形势下仍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成了限制其影视产业发展的瓶颈。

与浙江横店、宁波象山、上海车墩、青岛东方影都等较为成熟的影视产业集聚区相比,山西影视产业的创新能力较弱,其根本原因在于产业基础仍然处于以传统影视拍摄为主的发展模式,也尚无可以竞争的品牌。以浙江横店为例,作为影视基地,它不仅满足了影视工业链中最为基础的拍摄制作需求,同时发挥了巨大的孵化和集聚效应,从而形成成熟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平台。横店模式成功后,全国各地争相效仿的影视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兴起,部分投资者带着满腔热情蜂拥投入到这片“蓝海”之中,却未因地制宜。1995年,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一家民营企业也试图学习尝试,借助罗贯中故里的宣传名片,耗资6千余万元,风风火火打造出一个占地200多亩的“三国影视城”,希望建成影视基地来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但是在开门仅两年后便落入荒废境地。“三国影视城”失败的首要原因是没有形成差异化布局,即存在着模式单一、管理粗放、专业能力匮乏等问题。另外,缺乏严谨的前期规划和市场调研、盲目跟风和单纯模仿、缺少自身特色和创新也是“三国影视城”失败的重要原因。随着消费者品味的不断变化,影视基地很难快速转型适应旅游需求。为此,影视基地的首要定位应是通过为影视项目提供服务,打造有影响力的影视作品,进而带动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目前在中国影视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政策仍占据着主导地位。山西是文化资源大省,但不能称得上是文化强省。现阶段,山西影视产业的发展水平滞后,在全国尚不属于领先地位,各类生产要素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如地理区位、投资活跃度上竞争优势较弱。政府作为产业发展的推动者,要从错位之处退回来,在缺位之处补上去。第一,厘清发展思路。打造前期以故事开发为主,中期以拍摄、制作为主,后期以包装、宣发为主的全产业链闭环,不断完善营商环境,以保证产业发展良性循环。第二,优化创作环境。产品作为产业的基石,同时产业又是所有产品的集合体。目前,各地纷纷出台促进影视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山西政府应该发挥政策制定与执行、宏观调控、经济管理、文化管理、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等具体职能,为山西影视打造一个良好舒适的创作平台,用以保障更多优秀影视作品的产出。

目前山西影视人才层次不高、专业性不足,对高级人才留在山西发展的吸引力不足,整体人才生态仍需完善。影视产业建设投入高、回报周期长,目前山西影视产业中的许多项目管理方缺乏专业管理团队。随着影视产业加速变革,山西影视产业发展还面临转型升级等诸多挑战,而这些挑战的核心关键仍是人才稀缺。一方面,影视工业正不断朝着数字化、虚拟化方向发展,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后期制作等数字化技术及其在影视拍摄领域的广泛运用,但目前这些方面的技术人才缺口较大;另一方面,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互联网下新媒体广泛应用,也削弱了部分传统影视人才的优势。互联网时代对影视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创作要求,影视人才更需要紧随时代发展、顺应社会与市场的需求。值得庆幸的是,山西电影学院于2021年正式成立,山西籍导演贾樟柯担任院长,众多业内顶尖编剧、导演倾情加入,这将有助于改善目前专业人才积累不足的问题,为其影视产业建设注入新鲜血液。

三、山西影视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新时代文化自信所包含的文化,不但有着五千年中华文明发展积淀的传统,还有近现代以来淬炼而成的革命文化,更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凝聚的先进精神。山西不仅有灿烂的历史文化,更有赓续传承的红色基因。丰厚的创作资源为山西影视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资源禀赋,这有助于推动山西影视产业的发展迈向新的辉煌。

目前,中国的5G商用已经开启,未来5G将融入大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建立起更加便捷、快速、个性化的信息生态系统。这一技术革新必将对影视行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5G时代的到来,影视行业拥有发展新商业模式和拥抱新技术新机遇。在后疫情时代,5G影视云制作模式将会成为中国影视产业发展趋势之一。为此,相应从业者可通过“云拍摄”“云素材储存”“云剪辑”等网络互通技术提前做好“云影视”战略布局。在5G技术云制作模式中,从业人员还要注重跨区域的异地协同工作,降低后期制作沟通成本和重复工作的时间成本。

山西因地貌复杂、文化悠久,从而同时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这也使得山西成为一个古今兼备、绚丽多彩的取景圣地。太行山大峡谷、壶口瀑布,湖光山色,风景壮观,适合大场面抒情言志的戏份拍摄;太原市长风商务区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汾河倒影装饰灯光唯美浪漫,适合当代现实主义题材拍摄;平遥、王家大院、乔家大院等历史悠久古城古院保存完好,韵味悠长,适合部分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取景拍摄;五台山、云冈石窟、悬空寺等则为古装题材作品提供了理想拍摄场地。同时山西还拥有黄土高原极富壮美的景观,以及饱含山西民间风情的县城文化。因此山西影视产业要想进一步发展,离不开整合山西全域影视拍摄和制作的丰富资源,与全域旅游相结合。另外,还可以将山西已有的影视IP与省内旅游资源相结合,开发影视旅游特色产品,举办各类影视旅游活动,打响山西文化品牌知名度,从而建构平台型影视生态圈。

影视从业者的目光聚焦当今的亮点的同时也应当不断回望璀璨的历史文化。山西舞台剧在该方面已经取得诸多成功的经验。比如,舞剧《黄河》《一把酸枣》《粉墨春秋》,在提炼山西地方戏曲、歌调等多种表演形式特点基础上,借现代舞蹈编导思维进行编排创造,灵动丰满的展现了浓郁的地域韵味与深刻哲思,获得极大成功。由戏剧导演王潮歌指导的大型情境体验剧《又见平遥》,借声、光、电等多媒体、多媒介技术,打造出一个能够“穿越古今”的沉浸式剧场。上述剧目从山西的民俗、方言、古建、名胜、风景等文化资源入手,从时代精神、人性深度考虑创作,打破常规、更新理念,表现出山西的味儿和山西人的魂,同时代共振,与观众共鸣,也为山西影视创作提供了经验与案例。如今,越来越多的电影电视,网络视频、以及电影创投中出现了山西元素:山西方言、山西习俗、山西故事。影视创作者在讲好“山西故事”时应积极借鉴既有成功的舞台剧叙事经验和艺术表现技巧优化影视作品的呈现效果,从而提升其市场效益。

4.立足国际电影展,整合区域一体化发展。平遥国际电影展已经成功举办五届。五年内,近千名来自世界各地具有影响力的影人、学者、媒体资源纷纷齐聚平遥,共同参与见证盛大的光影盛宴。在这一平台中,山西籍新锐导演获得了表达的机会;山西故事得以被创作、被讲述;山西也借此推开了又一扇国际文化交流之窗。此时,山西影视从业者更应乘胜追击、总结经验、转变理念、开拓创新、建好机制,推进全省转型发展战略,整合山西乃至周边省市影视拍摄和制作的丰富资源。在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时,以下资源需要得到重点整合。一是整合山西地域内主要影视院校资源及影视基地,实践方式可以是探索成立以专业人才实训为特色的“山西影视人才实训”联盟,帮助院校与影视基地对接;与此同时,可定期召开“山西影视人才峰会”,集聚影视企业、专家、演员、导演等各类影视人才,共商影视人才发展大计。二是将山西省内外科技创新资源、人工智能、5G网络等科学技术前沿与影视产业资源进行整合,具体方式可以是定期举办“影视+科技”应用成果展览会,促进影视企业与科技企业的交流对接,鼓励科技创新企业将其技术与影视产业结合,走出一条具有鲜明山西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四、结语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电影作为一种综合的艺术门类和一种文化表达方式,在传播主流价值观与强化国家意识形态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山西影视从业者要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山西故事,反映社会万象、彰显社会正气;山西影视产业要顺应时代、社会、市场的需求,整合山西各种优势资源,找准影视产业发展定位,肩负起打造山西文化品牌重任,未来山西影视一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猜你喜欢

山西影视文化
山西首例给未成年人文身被判停止侵害公开道歉
山西农大与山西云时代共建智慧农业创新中心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书”写山西 以艺战疫
呕心沥血,奉献山西农业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四大网大影视公司核心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