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疗法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小儿过敏性皮炎的临床效果

2022-08-30孙秋菊

医学美学美容 2022年7期
关键词:汤剂皮炎过敏性

孙秋菊

(青州市庙子中心卫生院中医科,山东 青州 262503)

过敏性皮炎(allergic dermatitis)是临床最常见的皮损疾病,多因人体过敏性抗原导致的皮肤过敏反应,好发于免疫系统不完善的儿童,临床病症以小儿接触性皮炎、溢脂性皮炎、神经性皮炎最为常见。患病后患儿的皮肤表面表现出红疹、脱皮、渗液、风团;同时伴有疼痛、瘙痒,对患儿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过敏性皮炎疾病的根治难度较大,但若不进行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患儿自行抓挠出现渗液、溃烂,加重病情。中药汤剂疗法针对性强,可增强患儿的抵抗力,且副作用较少,但治疗周期较长,对患儿的皮损问题改善较缓慢。中医辨证疗法认为小儿过敏性皮炎发病在内,多为内积、外邪入侵导致郁热难散,进而发病,针刺疗法可穿过肌肤渗透热力,达到发汗解表、清热解毒的疗效。通过多汤剂内服,针刺外用方式可正气固本、调节阴阳、改善湿热,促进经络通畅,疗效倍增。基于此,本研究结合2021年2月-12月我院收治的46例过敏性皮炎小儿临床资料,探讨针刺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小儿过敏性皮炎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2月-12月山东省青州市庙子中心卫生院收治的46例过敏性皮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男12例,女11例;年龄3.5~8.4岁,平均年龄(5.6±1.25)岁;病程3~30 d,平均病程(20.6±4.12)d;发病次数:初发10例,继发13例;病史:存在家族遗传皮肤病史13例,无遗传病史10例。观察组男14例,女9例;年龄3.6~8.2岁,平均年龄(5.8±1.29)岁;年龄3.6~8.2岁,平均年龄(5.8±1.29)岁;病程4~30 d,平均病程(20.6±4.10)d;发病次数:初发11例,继发12例;病史:存在家族遗传皮肤病史14例,无遗传病史9例。两组性别、年龄、发病次数及有无遗传病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过敏性皮炎临床诊断标准;②临床症状明显,发病部位在四肢、面部、头颈部;③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癌症、心脏病、凝血功能障碍者;②合并精神疾病,不能配合者;③中途退出研究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常规的中药汤剂疗法,中药组方:羌活15 g、防风15 g、白芷15 g、荆芥12 g、生地黄10 g、茯苓10 g、陈皮10 g、藿香10 g、赤芍8 g、牡丹皮8 g、川芎8 g、金银花8 g、僵蚕5 g、甘草8 g、黄参5 g、厚朴5 g、蝉蜕5 g;清洗药材后混合500 ml清水放入药罐煎煮,煮至200 ml后取汁分为早晚两次服用,1剂/d,7 d为一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疗法;选择穴位:风池穴、曲池穴、风门穴、内庭穴、行间穴、阴陵穴、血海穴、郄穴;采用捻转泻法,每次留针10~12 min;1次/d,7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可改为隔日1次,共治疗4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效果、家属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1 中医证候积分 中医证候积分包括瘙痒酸胀、红肿渗液、风团溃烂、皮疹瘀斑4个项目,每个项目分数为0~10分;10分表示症状最严重,0分表示无症状,分数越低表示症状改善越好。

1.4.2 治疗效果 显效:临床症状改善率大于80%;有效:症状改善率为40%~80%;无效:症状改善率低于40%。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00%。

1.4.3 家属满意度 疗程结束后采用自制调查问卷由患儿家属对临床治疗满意度进行评分,总分为100分,90分以上为十分满意,60~90分为基本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十分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00%。

1.4.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并记录患儿出现失眠、心悸、厌食、乏力及其他不良反应。

2 结果

2.1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瘙痒酸胀、红肿渗液、风团溃烂、皮疹瘀斑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3 两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满意度比较[n(%)]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过敏性皮炎是临床常见的皮损疾病,多为受到环境刺激,免疫系统异常导致的皮肤变态性反应性疾病,结合患儿的常发病症,以接触性皮炎、湿疹、免疫缺陷敏感性皮炎最为常见。中医疗法认为过敏性皮炎的病因在于机体内部,因此在控制患儿疼痛、红肿、渗液等自身应激刺激的同时需要祛风湿、清湿热。临床治疗过敏性皮炎的疗法较多,中医辨证治疗多采用汤剂加减治疗,中药汤剂治疗可改善患儿的炎性症状,增强患儿的抵抗力,由内到外改善体质,增强抗敏性。采用汤剂疗法还可以解表散寒、祛风解表,改善皮损问题;而中药汤剂中多采用羌活、防风等祛风透疹;采用金银花、生地黄来清热解毒;茯苓、甘草来止痒祛痛、祛暑解表。但是中药汤剂疗法的治疗周期长,不少患儿因汤剂味苦造成食欲减退或有大便不畅。且中药汤剂驱邪正本周期长,无法在短时间内迅速发挥疗效,患儿依旧需要忍受一段时间的病痛折磨;为了促进疗效,加快治疗进程,中医辨证疗法建议结合患儿的机体特征,在常规的汤剂疗法中加入针刺疗法,结合患儿的曲池穴、风门穴、内庭穴等穴位针刺干预,刺激机体,发热热力,内驱邪毒,减少过敏应激刺激。考虑到患儿的耐受力较低,因此在针刺干预时候需要注意针刺频率、针刺手法,可附加按摩等缓解疼痛。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瘙痒酸胀、红肿渗液、风团溃烂、皮疹瘀斑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高于对照组的6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针刺疗法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小儿过敏性皮炎,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分析认为,通过针刺疗法可通络过敏性皮炎机体,同时稳定血清IgE指标,促进强嗜酸性粒细胞生成,减少炎性因子生成;中药汤剂疗法可调节机体,清热解毒。两种方式联合治疗可帮助小儿正本固原,改善病症,还能引外热入内,可驱内邪,故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总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联合治疗法可提高治疗满意度。分析认为,针刺疗法联合中药汤剂治疗提高了治疗效果,有效改善了患儿临床症状,减轻了患儿痛苦,促进了快速恢复,满足了患儿及家属的治疗需求,因此患儿家属了对临床治疗的满意度较高。此外,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70%,低于对照组的3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针刺疗法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小儿过敏性皮炎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采用针刺疗法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小儿过敏性皮炎疾病,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汤剂皮炎过敏性
传统中药制剂丸、散、汤剂的研究现状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化妆品皮炎的中医治疗
《伤寒论》对于现代中药汤剂制作的启示
万物复苏话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过敏性鼻炎别再吃冰了
长蛇灸联合四逆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验案1则
聚焦超声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效果观察
香菇皮炎二例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