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以吉首大学为例
2022-08-30麻明友李建锋李佑稷
麻明友 陈 斌 李建锋 李佑稷
吉首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中心,湖南 吉首 416000
为了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教育部于2005 年发布了《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教高〔2005〕8号)。全国现已评审和建设了501 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各个省也相应建设了若干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概况
(一)建设历程
吉首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积极组织申报,其中“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于2007 年获批成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2013 年获教育部批准成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7—2009 年,吉首大学相继获得4 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涵盖食品科学、基础生物、基础物理、临床医学等多个学科专业的实验室。通过这些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吉首大学已形成了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目标的实验教学新理念,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制度建设、运行模式、共享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二)建设特色
吉首大学现有1 个国家级和4 个省级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过多年的建设,已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定位,围绕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立足于实验教学的基础性、综合性、实用性、创新性,构建了层次化、模块化、网络化和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新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23451”实验教学模式(如图1),即两个实验教学模块、三种类型的实验室、四个类型的实验、五结合的实验教学内容和一个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中心。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将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积极向湘、鄂、渝、黔四省边区的同类型高校推广,获得一致好评,充分发挥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辐射和示范作用。近5 年,在示范中心开展工作的各类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有251项,其中省级、国家级创新实验计划项目11项,获得授权专利21 项,以学生为第一作者发表科技论文70篇;学生参与研究开发了七大系列40 余种产品,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学生自主创业11 项,成功孵化7 项;学生在参加湖南省大学生基础化学实验竞赛等大赛中斩获多项奖项;教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奖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奖项10 余项,发表论文100 多篇,申请专利10 余个。其中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新时期‘三育人四聚焦五协同’化学实验教学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改革与实践”建设成果获2019年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二、影响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实验中心管理体制问题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由隶属的学院管理,中心主任为学院兼职教授担任,接受学院和中心的双重管理,存在“两张皮”的现象。这种管理体制存在的最大问题,一是无论是国家级的还是省级的,都没有配备正式的专职编制;二是实验教师基本上以兼职人员为主;三是实验教师在聘任和评价时,重科研轻工作实际;四是没有固定的专项运转经费。
(二)实验教学队伍建设问题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教学团队人员少,职称低,队伍不稳定,结构不合理,人员培训和进修经费不足,晋升渠道不畅通,示范中心研究专业的少、懂业务的少、文化层次高的更少。
(三)实验教学改革研究问题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实验教学改革。吉首大学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实验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并设立了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专项经费,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部分实验教学改革的针对性不强,真正应用到实验教学项目、实验教学设备改进等方面的内容没有形成完整的实验教学改革体系。
(四)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制体系建设问题
部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存在实验室技术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安全任务不明确、安全体系不健全、安全责任分工不明确等问题。因此,示范中心要全方位制订安全管理与监控的规范,从实验室人员、工作内容、操作规程、药品仪器的使用、环境安全、监督与评价以及处置预案等方面明确实验室安全红线、标准高线、责任底线。
(五)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问题
为确保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验收通过,学校建设期间在经费投入方面有所倾斜,短期内获得了一定的经费支持,为示范中心的设备更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为相关实验项目的开展创造了条件。但示范中心验收通过后,地方高校由于自身经费有限,对示范中心的投入有所减少或者将相关费用交由所属学院统筹管理,导致示范中心的仪器设备补充、更新换代购置、实验耗材等常规运转经费后续投入严重不足。
三、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建立各级管理层面的政策支持机制
高校应充分利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管理工作分会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在开展各类国家级、省级实验平台建设和专项项目建设时,优先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倾斜,特别是在各级实验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增加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项目的比重。
(二)像重视科研一样重视实验教学工作
高校领导历来对科研工作相当重视,在职称评定、奖酬分配、各类考核中科研所占比重都比较高。各高校虽然强调要重视教学、重视实验工作,但在政策导向和规章制度方面没有硬措施,因而难以有效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实验教学工作只有从政策和制度层面形成激励机制,特别是将实验教学的成果与科研成果同等对待,才能让重视实验教学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三)制订吸引、稳定、激励实验教学技术队伍的政策措施
影响实验教学队伍建设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实验教师难以晋升。因此需要研究制订一个可行的考核和晋级机制,并重点考核实验室工作业绩,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为此,我校专门开设了教授级高级实验师的职称通道,极大地稳定了具有高职称的实验技术队伍。
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培养。没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实验室队伍,就难以保证实验室各项工作的开展。应充分认识到实验人员是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高校要加大实验室技术队伍的培养力度,充分发挥他们在教书育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的作用。为此,我校出台了《吉首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专职与兼职相结合,充实实验技术队伍。可选择具有影响力、德才兼备的教授担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负责人,带动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我校近几年来引进了100余名博士、硕士,并要求他们到实验室从事实验教学及相应的管理工作至少两年。这样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带开发,以科研技术开发的成果拓展和反哺实验教学。他们虽然属教师编制,但不求所有,只求所用,实行专兼结合,以此促进实验技术队伍的发展壮大。
内培和外引结合,不断提高整体业务素质。在明确实验岗位总量、岗位职责和岗位要求的基础上,学校针对不同类型的实验人员明确不同的引进标准。实验技术队伍聘用人员原则上须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和相关专业背景,特殊工种或实践性较强的岗位,学历要求上可适当放宽至本科。同时,设立专项培训经费,丰富培训形式,形成培训体系,不断提高实验人员业务水平。
建立激励机制,完善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科学、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奖惩等激励机制。对实验技术队伍人员要重点考核职业道德、业务能力、贡献大小及服务对象满意度等方面。年度考核由实验室、设备管理中心和学院共同完成,考核结果可作为发展晋升、薪酬分配、评奖评优、进修培训的重要依据。
(四)加强实验教学改革,构建分层次、渐进式、多元化的先进实验教学体系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必须要构建以学生为本的分层次、渐进式、多元化的实验教学体系,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培养需求。第一层次以基础研究性实验为主,在教学方法上侧重对基本实验技能和基本原理的详细讲解,并由指导教师认真示范,在实验过程中实时指导。根据学生出勤情况、实践能力和实验报告进行成绩评定。第二层次以综合性实验为主,涉及同一学科与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交叉。实验内容涉及文献查阅、复杂仪器的使用等。实验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扩大学生自主实验范围。根据学生出勤情况、综合能力和实验报告进行成绩评定。第三层次以创新性实验为主,实行开放式教学,采用讨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师指导下实现学生自主实验。内容包括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实验数据的采集、归纳与处理、实验结果的分析等环节。根据学生口头答辩、创新能力和实验报告进行成绩评定。
为了科学构建分层次、渐进式、多元化的实验教学体系,学校在实验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独立设置实验课程项目、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信息化教学课程群等项目立项申报时向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倾斜。近5 年来,获得的校级实验教学改革研究项目80 余项,校级独立设置实验课程项目10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30 余项,信息化教学课程群建设项目7 项,总经费投入150余万元。在产教协同、学研协同下,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项目,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科学构建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
根据新时期国家对实验室安全教育的文件精神,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明确要求理工科学院必须要开设0.5~1.0 学分的专业必修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其他学院在专业导论课中应安排不低于4课时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内容。同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还要层层落实,明确责任,构建严密、顺畅、协作的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一是建设“点面结合,协同配合”的管理队伍;二是明确“谁主导、谁负责,谁牵头、谁处理”的工作机制;三是明晰“责任具体、操作可行、环环相扣、成效可量”的工作内容;四是要全过程、全方位地管理与监控,落实实验室安全工作。同时,为了确保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的高效运转,学校每年在实验室安全方面的投入不少于50万元,主要用于近6500 名新生的安全教育手册编印、准入证制作以及实验材料“三废”处理等。
(六)建立科学和制度化的经费投入长效机制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运转经费应综合考虑已有仪器设备的台套数和金额基数、仪器折旧率、实验项目更新率、创新实验开放、年学生人时数、日常运行消耗及设备升级换代等因素,给予年度仪器设备及运行费用预算,并将此预算固化为经常性、制度化、规范化的示范中心专项经费,以确保示范中心的可持续发展。近5年来,学校通过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先后投入4000 余万元用于示范中心的仪器设备更新、升级换代,投入600余万元用于常规实验耗材,这保障了示范中心的高效运转,大大加强了示范中心的硬件建设。
(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信息化建设
为做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实验教学常规项目、虚拟仿真教学项目、实验耗材、设备维护、实验日志、实验室开放等方面的管理工作,近年来学校先后投入400 万元用于购置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化学试剂及材料管理平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软件及平台等,加大了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力度,实现实验室管理现代化。吉首大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有信息化资源总量8000Mb,信息化资源年度更新量1700Mb,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00余项,示范中心的网址年度访问总量达到5万人次。
四、结束语
民族地区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民族地区高校由于所处区域的劣势和先天条件不足,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应有别于发达地区高校。民族地区高校应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及定位,量身定做,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形成自身的建设特色,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示范引领作用。